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大众原产地是哪个国家的车

十年见证“成都速度”,探秘一汽-大众西南基地

5月28日,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绿色·发展”之旅活动在成都举行。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JETTA品牌总经理穆海乐、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修俊一出席了此次活动,分别就全新JETTA品牌、成都分公司10年发展和绿色环保做了内容分享。分享结束后,受邀嘉宾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西南基地,加深了对基地发展现状及基地环保运营的了解。

成立10年,成都分公司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成都分公司还不忘厉行环保举措,积极践行企业责任。活动中,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修俊一高度凝练了成都分公司在过去10年间的成就,并详细介绍了分公司的环保举措。

得益于成都分公司令人瞩目的“成都速度”,3月22日,大众于德国发布的全新品牌“JETTA” 在品牌原产地中国成都完成首发。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JETTA品牌总经理穆海乐就品牌落户成都及品牌未来发展发表了讲话。穆总十分喜爱中国文化,此次参加活动,他不仅身着中式礼服,还用流利的中文向大家打招呼。穆总在讲话中指出,成都分公司获得此项“殊荣”与其令人惊叹的“成都速度”密不可分,JETTA品牌花落成都,将会实现JETTA品牌和成都汽车产业发展的双赢。

2009年5月8日,一汽-大众西南基地正式奠基,坐落于成都市东南方向龙泉驿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西南基地是一汽-大众在长春基地以外建立的第一个异地整车制造基地。整个项目分为一、二、三、四、五期分步实施,投入近300亿元。基地的建立,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十年间,一汽-大众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了促进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责任。

“成都速度”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国内最早落户成都的高品质轿车生产企业,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的建成填补了四川地区高品质汽车生产的空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同时,它也以对四川汽车产业的巨大支撑作用,成为四川汽车工业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

从2009年到2019年,一汽-大众西南基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都速度”。

高速发展的10年间,成都分公司入挖掘产能,持续进行产线升级,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连续七年产量占比全公司第一。

10年来,西南基地奉献了“捷达”、“速腾”两款备受青睐的家轿标杆车型。截至2019年4月,一汽-大众西南基地已累计实现整车生产超过410万辆。从0到200万辆,西南基地用了6年时间,从200万到400万,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10年来,成都分公司累计产值3351亿元,上缴税金386亿元。一汽-大众作为中德合资的典范,以其强大的体系能力助力行业发展,其全国性的生产基地布局,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019年,西南基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今年JETTA品牌的发布,西南基地的产品已经由1个品牌2款车型发展到2个品牌4款车型,已经发布的VA3、VS5两款车型计划在今年9月上市,VS7车型计划在明年初上市。

先进工艺树立行业典范

“成都速度”的诞生,得益于一汽-大众先进的整车制造工艺和严格的品质监控。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在行业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冲压,让品质赢在了起跑线上。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冲压车间凭借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过程质量控制,生产出优质的汽车制件。冲压车间拥有5200吨、6900吨和8100吨等压力机生产线,采用高速Speedbar自动传输系统、机械人自动化拆垛、应用磁力分层和光学对中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全封闭、全自动化生产。长达6序的压机生产线结构,为汽车模具提供了更为优化的工艺布置;大吨位压机提供了尺寸更精确的汽车内部结构件和更加美观的汽车表面覆盖件。

焊装车间实现高度自动化,带来更强的品质把控力。成都分公司生产线是目前国内节拍领先、产能领先、工艺领先的焊装生产线之一,具备更高的生产柔性与更强的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每小时50台,同时预留扩展到每小时60台的能力,并可以实现最多4种车型混线生产。由于大量采用一体化焊钳、自动焊接机器人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所以无论从工艺还是品质角度来看,焊装车间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涂装车间能源低消耗、污染0排放,使生产过程更加环保。涂装车间在国内首次应用 “无中涂水性涂装工艺”和“干式漆雾分离技术”。“无中涂水性涂装工艺”以更加环保的水性漆取代溶剂型漆,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干式漆雾分离技术”采用石灰粉吸附漆雾,干净环保,省水高达90%,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也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rodip360°转式电泳工艺、底板防护及大众独有的空腔灌蜡技术等新技术、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涂装工艺的精细度,确保产品的高品质。

总装车间,每58秒就有一辆新车驶下生产线。总装车间生产线采用先进的h型规划布局,缩短了物流距离,也使生产线的安排更加灵活。从车身焊装成型到整车装配完成,RFID自动扫描识别技术监控全流程,过程管理更加智能、自动、实时、透明。在生产过程中,总装车间还通过激光三维车轮定位、动态高速转毂实验、UPS整车电器检测等先进工艺,对整车进行检测,确保在这里诞生的每一辆汽车的高品质。

在品质监控方面,一汽-大众西南基地执行德国大众严苛的质量评价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推行以KVP-kaskade为载体的康采恩生产体系,形成标准的过程控制能力,从零部件、材料、测量、路试、生产等方面,为一汽-大众产品质量提供“全员全过程”的保障。严格的Audit评审保证所有产品的品质都如出一辙,全球工厂同一管理体系,同一产品品质。

绿色生产践行环保理念

一汽-大众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重要战略。2014年,一汽-大众发布了全品牌、全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明确了基础责任和社会责任两大领域。

在基础责任方面,一汽-大众把绿色环保作为企业的重要课题。一汽-大众西南基地作为国内第一个获得“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证书”的企业,始终践行“绿色生产”理念,将环保工艺贯彻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每个车间的建设及生产均使用环保材料及先进环保技术。其中,在涂装生产工艺中,二甲苯、VOCs(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率达95%以上,VOCs排放浓度低于省标50%。

西南基地严格遵循德国大众先进的技术和环保标准,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原则,在生产工艺、工厂运营、废物处理等方面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西南基地还关注室内外环境以及员工职业健康,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此外,一汽-大众西南基地投资近2亿元建设了大型污水处理站及其环保配套设施,主要处理工厂的工业废水。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标准远高于国家规定水平,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厂内绿植灌溉等多种用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西南基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企业社会责任。

十年来,作为一汽-大众全国性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基地不仅满足了西部地区和全国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十年时光见证了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的发展,也见证了一个企业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不忘肩负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将发展和环保并举的企业,一汽-大众将在未来的路上行稳致远。

关注 autofashionnews 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汽车资讯

探岳的市场走稳,源于一汽-大众天津工厂的“以人为本”

从前些时日纪录片《美国工厂》的爆火,再到当前外媒接连曝出美国通用汽车工厂开始罢工等相关消息,似乎外界对于汽车制造领域以及相关工厂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歇过。

而对于德系品牌,其实外界更为熟知或默许的是,其为达成产品品质目标而一以贯之的生产标准化、统一化以及相对固守陈旧技术优势的主体风格。

但是,自从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为全球车市的重中之重,走入国门多年的德系合资品牌,已然愈发明白,不断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而将相应的生产技术进行适时调整更新的重要性。

这一点,或许从一汽-大众天津新工厂的技术更新就能得到更为明显的论证。

新建的工厂与扩充的“野心”

显而易见,如果不是因为市场上的表现足可完成盈利及正常运转,通常在近两年行业遇冷的大背景下,无论哪个品牌也不敢随随便便就扩充产能。

当然,严格意义上讲,一汽-大众天津工厂项目正式设立于2014年7月,并于2016年7月正式开工,前后共历时23个月建立完成。计划之初,必然不会将对于行业整体放缓的预判考虑在内。

更何况,积极扩充产能的底气,要源于以往几年大众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坚实基础和市场号召力。立足于相关部门以往的具体调研数字来看,2018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的数额,而面对这产销都能达到两千多万级别的市场,年销量多年保持在千万级别的大众集团,为了切实推进以往提出的“2025战略”,也就更有了逐渐实现在国内年产300万辆目标的野心和必要。

而作为当前“其最先进的全数字可视化智慧工厂”,一汽-大众天津工厂是一汽-大众旗下在国内布局的第五大生产基地,年产能可达到30万台。而从去年(2018年)8月30日一汽-大众方面在天津举办华北基地建成投产仪式算起,一汽-大众天津工厂运行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的光景。也正是这座投资约19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8.1万平方米的天津工厂的落成,才正式标志着一汽-大众在国内长春、西南、华南、华东、华北五大基地的布局全部完成。

除了对于全局战略的意义之外,一汽-大众天津工厂的重要性还在于其生产的车型对于大众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意义。目前天津工厂主要并线生产的车型为探岳(TAYRON)和奥迪Q3,而在未来还会陆续增加TARYON COUPE,TARYRON PHEV,Q3 SPORT BACK这三款车型。凭借在此生产的新款SUV车型,大众意欲进一步打开国内外中高端市场,由此在此生产的探岳及其他SUV,也势必将成为新SUV家族中的核心战略车型。

▲国产奥迪Q3

所以,顺着目标理解,大众快速扩张产能的诉求与具体路径就像一条线,将新工厂、新产品及新技术明晰连缀到一起。也正是为了实现其进一步拓宽市场的“野心”,探岳才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视与期待。而将对于产品品质升级的重视对应到工厂层面,显然最主要的体现也是在技术上的升级和更新。

国人的“抱怨”和应对的技术

当外界走入汽车工厂,通常还是会在代表着四大工艺的车间内寻找和以往固有技术的不同。展现这些,尽管新兴的专有技术名词会让人感到新鲜感,但对于外界用户而言,其实存在着认知上的断层和盲目性。

由此,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在产品技术层面的升级,其实更多地还是体现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许多不能明显看到的内里层面。而这些,也正是一汽-大众方面从市场目标出发的,更为看重的“技术为目标服务”的解读。

据一汽-大众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经由多年的市场调研,他们已经发现了基于一款车外型、动力、内饰配置以及安全等方面之外的,国人更在意的品质参数指标,那就是“车内气味”以及“降噪能力”。

或许按照以往行业内以及市场反馈中的固有思路,这两项指标似乎本身并不足以断定一款车的综合产品力。但立足于当前各类车型在外观以及动力等其他产品属性点的相对趋同,以及配置丰富程度“需要逐渐了解”的先期认知盲区,国人当前对一款车是否合乎意愿的最初判断指标,其实就是从简单的嗅觉及听觉出发的。

从这个层面而言,解决好车内异味以及噪声处理的难题,是决定一大类消费者是否愿意花费时间增进其他方面了解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的品质判定要素。

也正是为了达成对于国人“新抱怨”的满足和对“新需求”的迎合,无论是在新产品探岳以及奥迪Q3身上,还是在原产地天津工厂的相关监测技术层面上,一汽-大众都在着力将这个先期判断的重要选项塑造完善。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用户对于车内内饰及相关部件物理散发的气味抱怨最多,在对车内气体产生影响的大概2000余个指标中,呈现正相关的有313个零部件,而对气味影响最大的主要有15个总成零部件。

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就将这种对于部件气味的管控,分散到各个阶段的监测之中。经由精密仪器每次对于产品的监测和统计,厂商不仅要确保每个产品的合规性,还会将涉及到供应商层面的部件更新需求再度反馈到设计起点,借由这种以技术为中心的反馈更新通道的打通,对于产品气味的管控,逐步达到了日益趋同而精细化的水准。

至于完全去不掉的气味,后续则会继续在多重物理散发中,保证将影响管控在合理范围之内。而这一全套的层级递进式的管控流程,一汽-大众工厂相关负责人称之为“剥洋葱”。

而将这种“剥洋葱”的态度广义地推广,其实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对于外部音噪的管控也呈现出同样的层级递进式关系。对于一款汽车产品而言,在车内的用户能直接感知到的噪音主要是风噪、发动机抖动噪音以及胎噪。而经由不同过程的质量监控,不同噪音会在传播源头、传播过程中以及传播终点(人耳)受到削减或隔离。

底层基础层面的技术需要让车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得车身的隔声吸声能力可以得到增强;然后则要着眼于零部件之间的缝隙以及车内外的隔绝缝隙(车门、车窗等),最后则是选取更好的吸音隔音材料。

▲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内焊装及自动工位

而在上述的各个层面,其实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就已分别用新技术予以应对:采用可使单车能源成本大幅度降低的三光斑激光焊接技术,实现比点焊提出30%的焊接强度,同时以不断引燃熄灭的CMT焊接工艺,极大地降低热输入,实现长距离连接。用形象的话来概括其与传统点焊的区别于优势,即像是“拉链”与“纽扣”二者的关系。

质量监控层面,以“真空烟雾缝隙过滤”等“听起来显得过分”的监测方式,将缝隙监测控制在合规范围内,同时辅之以其他诸如“匀速噪音测试”、“竞品噪音对比分析”等方式,从而实现产品在全生产产过程中的合规。

探岳的走稳及更新的效果

其实如果穷尽性地罗列一汽-大众天津工厂所采用的全新汽车生产技术,像是体现在四大工艺车间里的6序冲压工艺、全自动伺服压力机钢铝混合生产线、自动化焊接机器人、FAD细密封机器人以及区分三等级规范的拧紧工艺等等,那么必然是难以简短概括,并且也难以让外界有更为深刻的记忆。

但是如果“以点代面”来看,对于气味和噪音问题的重视以及逐步解决,则很好地贯穿在了整个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之间,亦可以代表一汽-大众天津工厂对于产品品质的“由小见大”态度。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其实外界用户衡量一个工厂的工艺水平的标准有很多,且分别体现在不同维度,而如果从最根本的市场角度出发,那就必然要从用户反映的“主要矛盾”处着手。因此在了解到工厂的生产工艺之后,相对应再看探岳这款汽车产品本身,外界也就更会主动与相应的技术挂钩。

作为一汽-大众的第二款SUV车型,探岳基于大众MQB A2平台打造,定位为中型SUV,充当着“承上启下者”的重要身份。而经过前期的产能爬坡以及将近一年的用户口碑积淀,显然这款车在难以看到的细节处的工艺追求,已经开始逐渐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尽管在2018年10月上市初期,探岳的市场表现并非明显,但进入2019年后,探岳的销量数据就以四个月为基础单位实现翻番,环比的月均增幅也超过了20%。最近的三个月,探岳实现连续月销破万,且以月增2000余辆的速度实现稳步提升。

而乘联会方面近期统计的终端零售销量数据显示,今年8月探岳车型的单月销量达到16783辆,在上月的国内SUV车型排行榜中位居第六。尽管看起来并未达到前三水平,但这确实是该款车型开售以来的单月最高销量纪录,并且也超过了途观L所取得的16383台的销量成绩,跃升至中型SUV市场冠军。而这一市场表现,一方面反映出一种明显的攀升态势,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说明了市场对其产品力的认知。

而在以往的实际探店过程中,从对潜在用户的采访表述中也不难看出,外界对于探岳品质的评价也仍处于正向上升区间。多数消费者曾表示,这款车或许和以往的德系合资车型有了些许区别,似乎某种角度上,更有几分兼具德系日系品质和技术调性的感受。

由此,从探岳在市场层面的向上发力追根溯源,其实就很好理解一汽-大众天津工厂的技术升级和革新,具体来看,其实集中在两个维度,首先是从用户出发为用户服务的切实态度,然后才具体落实到相应的新技术应用。当然,这种外来合资工厂的升级价值,根源也正在于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所以,在过去对于气味噪音的“抱怨”以及现在与之相对应的态度和技术革新之间,在广义上更重视用户的态度和对应的技术策略之间,也正潜藏着国内其他众多车企,在未来能决胜于激烈市场淘汰赛的无限动能。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大众原产地是哪个国家的车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