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一汽大众研发待遇

上汽大众从引进生产到研发创新,朗逸只是一个缩影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上汽大众已经走过了四十载春秋。一路走来,其既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在中国汽车市场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作为国内首批合资车企,上汽大众曾通过车型引进和国产化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在中国汽车市场独占鳌头。但要想在中国汽车市场立足,单纯靠合作并非长久之计,上汽大众骨子里的勇于创新和不断前行的精神,不断促使其走向自主研发。朗逸车型的诞生,正是企业向自主研发迈出的关键一步。

立足本土 揭开自主研发新序幕

我们把时间轴拨回到21世纪初期,彼时,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凯越、花冠、伊兰特等车型相继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向家用车方向倾斜。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先行者,上汽大众自然凭借灵敏的行业嗅觉感知到了压力,虽然此时其旗下已经有了多款车型,桑塔纳和帕萨特也已占据各自领域的大半江山,但在紧凑级轿车领域,上汽大众却亟需推出一款真正适合中国家庭消费者的轿车,来打开家用车市场,同时也为上汽大众自主化造车补足最后一块拼图。

于是在2006年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上汽大众正式揭幕了一款概念车——哪吒(NEEZA),该车完全由中国设计团队主导,无论是中国传统牌匾造型牌照板、源于哪吒火尖枪的轮毂设计,还是丹凤眼状的头灯等,“哪吒”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大众汽车最先进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向外界展示出了上汽大众的整车研发能力和对未来市场的把握。

2008年,也就是“哪吒”亮相两年后,基于概念车打造的LAVIDA朗逸上市,这也是上汽大众首款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车型。

实际上,在朗逸之前,德国大众引入中国的车型改动都不大,即便改动,也必须由德国大众亲自操刀并进行论证。而上汽大众主导研发的朗逸显然打破了这一传统,其在保持德国工业设计水准的同时,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当时比较前沿的设计元素,成为上汽大众自主研发道路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朗逸开发过程中,上汽大众还展现出完备的零部件试验能力,项目期间累计开展实验1200余项,发动机试验超1万多小时,整车落地试验历程达到450万公里,达到了各种工况条件下严格的试验认可。

过硬的质量品质也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上市首年,朗逸累计销量即轻松突破10万辆,并推动上汽大众在2008年跨过年销50万门槛。

In China for China 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作为一款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车型,上汽大众朗逸在研发之初,就对中国消费者需求进行了大量调研,并根据中国法规规定、道路条件和中国用户的审美倾向、使用要求等,打造出最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德系轿车。

第一代朗逸车长达到4608mm,轴距2610mm,要知道,当时帕萨特的车长仅为4780mm,完全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大空间三厢车的要求。在德系品质以及“in China for China”的理念加持下,2009年12月,仅仅上市一年多时间,朗逸单月销量就突破了2万辆,成为上汽大众抢占轿车市场的“功臣”车。随后的二十多年里,“In China for China”理念也成为上汽大众成功的重要助推器。

2010年,朗逸彻底被中国消费者所认可,以25.1万辆的成绩成为中国轿车市场销冠,比排名第二的车型足足多出1.8万辆。到2012年,上市仅仅4年时间,其单车销量就突破了100万辆,开启了一代神车的销量传奇之路。

随着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在朗逸的基础上,上汽大众又陆续推出了朗行、朗境等衍生车型,组成了“Lavida家族”,形成了新老同堂的局面。出于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上汽大众朗逸的“第二个100万”来得更快一些,仅仅三年,也就是到2015年,朗逸便完成了销量突破200万的成绩。

2018年,上汽大众朗逸焕新至第三代车型,这一代朗逸基于MQB平台打造,同时“三围”全面升级,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换代更新。2019年销量破400万,2021年销量破500万,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市场的火爆和消费者的认可,而“朗逸=神车”这个概念也早已在国内汽车市场根深蒂固。

如今,朗逸“神车”已全新登场,在继承品牌一贯的高质量和实用性能的同时,新朗逸精准把握中国消费者审美需求,采用颠覆性的双前脸造型拥抱年轻化,一个传统、一个前卫,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而这也展现出上汽大众对于年轻化消费主体为导向的汽车消费市场的敏锐嗅觉。与朗逸同一家族的朗逸新锐则将品牌最新设计、最新平台、时尚科技,带到了8万元级别,以其超高性价比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选择。

此外,上汽大众在创新研发上也持续进步,不止朗逸家族,还打造了全新帕萨特、途观、途昂等爆款车型,不断为中国消费者带来高品质产品,成为合资阵营的领跑者。

在汽车行业变革之下,企业更是加速研发创新,同时坚守德系品质及“In China for China”理念,在产品层面实现了燃油、PHEV、纯电三线并进的策略,构建了覆盖各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进一步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

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上汽大众值得每一位消费者拭目以待。

2024当“自强”,一汽-大众全年目标锚定200万辆

网通社访谈“大众品牌销量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奥迪品牌销售增长率位居一线豪华阵营第一,捷达品牌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圆满完成全年经营目标。”1月15日,在2024一汽-大众媒体恳谈会上,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聂强这样总结过去一年。

面向2024年,他提出,将“自强”作为一汽-大众的年度关键词,并展望:“2024年我们按照既定的策略,按照既定的节奏开展全年工作,全年目标是锚定在190-200万辆区间。”

作为中国合资车企中的常青树,一汽-大众2023年整车交付超191万辆,同比增长4.8%,市场份额8.6%,旗下三品牌销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此成绩在史上最卷汽车年实属不易。

聂强表示:“一汽-大众作为合资企业面临两重压力,一个是新能源,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继续高歌猛进,第二个是面临自主企业的发展。”

他回顾,2023年汽车行业整体非常艰难,竞争特别卷,虽然年初疫情结束后大家对行业非常期待,但随着3月的价格战拉响,在一季度未完时压力便显现出来。

同时他坦言,在双方股东的支持下,虽然过程很艰难,但通过一汽-大众全体员工的努力,最终呈现了三品牌累计超191万辆,同比增长4.8%的好成绩。这其中,有战略的坚定,有全体员工的拼搏,也有股东的支持和媒体的助力。

对于2023年能取得如此成绩,聂强认为,这得益于一汽-大众经营层面作出的努力以及技术方面的储备。

经营层面,为应对未来变化,一汽-大众着重在2023年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新能源转型,这也决定其未来可持续发展;二是数字化,这是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未来的武器,经过内部的充分研讨,一汽-大众形成了自立自强、创新转型的发展路线,新能源转型和数字化方面我们全面发力。

技术层面,通过沉淀了面向中国用户的开发经验,并储备了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新技术、新装备,一汽-大众自主开发推动了一系列智能装备、电动和混动车型的关键项目。

在安全层面,聂强强调:“新能源产品在安全方面是我们的优势,这也是新能源产品大家非常在意的点。”

电池安全方面,一汽-大众充分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从电芯、模组到电池包共进行了436项安全测试,试验标准远远高于国标要求。

整车安全方面,一汽-大众按照大众集团全球最高的碰撞等级开发,对安全的追求不遗余力、不惜代价。

数字化转型方面,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展望2024年,聂强指出:“2024年我们会将‘自强’作为一汽-大众的年度关键词,通过2023年的探索形成了自立自强、创新转型的发展路线,不光有自强的决心,还有稳健的策略,进而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一汽-大众的贡献。”

此前,一汽-大众每年都有一个年度关键词,一方面是来自于我们对于一汽-大众当年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判断、理解,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一汽-大众对自己体系的审视,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方式,面对不同的挑战,将代表着一汽-大众全体系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挑战。

对于2024年的关键词“自强”,聂强也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在股东战略指引下,一汽-大众自立自强、创新转型,“自强”要先以用户为中心,这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一汽-大众要不断深化自主研发能力。作为其核心竞争能力,一汽-大众要进一步强化,也要加强前瞻技术的储备,为其未来的竞争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同时,要全方位提升用户的体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其次,在经营方面,一汽-大众要全力突破原有的瓶颈和短板。例如,之前用户和各位媒体非常关心的车机系统,目前一汽-大众已经自主完成了智能升级,在ID.7 VIZZION已经采用,显著提升了包括语音控车等体验,后续还会对智能系统技术迭代升级,比如今年要上市的全新一代迈腾会采用最新的技术。

再者,在政策方面,加快电动和混动产品的落地是一汽大众在“自强”方面非常核心的内容。“油电共进”是其既定的战略,也为了满足市场的用户需求,一汽-大众将快速补充现有的产品线。具体来看,其正在自主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型的技术方案已经基本确定,自主开发的混动系统马上开始上车,未来将会实现一汽-大众全系产品的混动化,为用户提供丰富的高品质产品选择。

对于2024年的销量目标预期,聂强表示:“2024年我们按照既定的策略,按照既定的节奏开展全年工作,全年目标是锚定在190-200万辆区间。股东双方对一汽-大众的诉求是‘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2024年在这方面,我们会作为整个经营的锚定目标。”

2023年满意的“答卷”,加上2024年清晰的发展战略,让一汽-大众对于2024年的经营充满信心,也对其未来可持续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一汽-大众在华的辉煌,正在续写。

(图/文 网通社 卓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一汽大众研发待遇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