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上海大众是合资车吗还是国产

大众系列的车是属于国产车还是合资车?

大众系列的车当然属于合资车,只是某些车型不是全球车型,是针对国内市场投放的特供车,即使这些车也是有合资公司生产并且悬挂大众车标,所以还是属于合资车。

合资企业有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就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类,所生产的车是以外国品牌的技术支持和相关部件,核心技术还是外国品牌提供。

还有一类就是宝骏这种所谓的自主合资品牌,虽然也是合资公司生产也有技术共享不过主体还是五菱掌握,品牌也是独立创建所以属于国产车。


大众旗下的产品确实有一些是不够纯粹的合资车,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朗逸,用PQ25这种古老的平台生产了多少年不过一直也卖的不错,其次还有桑塔纳、捷达、宝来也都是这种车型,特点是便宜配置低不过也算稳定。

这些车可以理解为合资车,不过其身份还是比较尴尬的,一台德国人没有见过的德国车到了中国说是国产也不算过分。买大众不用纠结这么多,只要自己内心认可满足就得。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大众系列的车是属于国产车还是合资车?

现在国内很多人搞错了,把国内品牌的车都叫国产车,其实很多国外品牌车也是国产,比大众中低端车型,别克,福特等,生产线都是国内生产,也叫国产。而有些国内品牌车很多也是非国产,工厂在国外,比如吉利的有些博越工厂分部在俄罗斯,领克,沃尔沃,生产线都在国外,很多车型也在进口。沃尔沃一般国内产的会加个亚太版本。所以国内品牌车不一定国产,国外品牌不一定进口。

上汽大众四十载合资路,源于一场“双向奔赴”

中国汽车工业史70余年,合资合作的篇章长达四十载,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上汽大众。

1984年,上汽大众成立,由此拉开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序幕。合资企业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人才和配套企业,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如今,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出口首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从筚路蓝缕到全球第一,上汽大众与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同频共振,四十载鎏金岁月,承载了中德互信合作的一段佳话。而故事的开篇,还要从40年前那场“双向奔赴”说起。

一锤定音,搞合资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而国内汽车产业却是百废待兴,造车环境的窘迫,人力、物力及技术资源有限,让中国和欧美国家相距甚远。发展汽车工业的现实课题已经摆在眼前。另外,由于国内汽车工业无法满足当时急剧上升的轿车需求,因此每年大量进口汽车使得国家外汇储备入不敷出。为解决出口创汇问题,国家决定引进轿车装配线,并把这条装配线放到上海,改造上海汽车厂。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之父、时任中国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正视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困境,与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陈锦华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的报告》,打响发展轿车工业的第一枪。万众瞩目的“上海轿车项目”应运而生。

合资前的上海汽车厂外景

之后,一机部开始向全球各大汽车集团发出邀请,通用汽车、福特、丰田、日产、奔驰、大众汽车、雷诺等汽车公司先后派代表团来华商谈。其中,就有公司代表提出可以采用“中外合资经营”的合作建议。在饶斌的判断下,引进外方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对于我国轿车工业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并且符合当时的国情。于是,饶斌随即转告上级,并由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向邓小平副主席作了请示。

邓小平副主席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嘛。”正是在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的指引下,轿车项目开始按照中外合资经营项目与外商进行谈判。然而,合资经营项目的谈判,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

是运气,更是勇气

面对一穷二白的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美国通用汽车、日本丰田等多家公司在与中方谈判合资经营事宜过程中,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比如,日本坚持“只卖商品,不卖技术”原则,美国通用汽车则建议中方生产部分汽车零部件,再由他们提供其余的零部件在中国装配,将产品纳入他们的世界生产体系。显然,这些条件都与中国的合资意向相差甚远,最后谈判事宜纷纷告吹。

穷途末路之际,“另类”的德国人抛出了橄榄枝。1978年冬天,德国沃尔夫斯堡市,当时还在德国考察的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在狼堡大众工厂门前,让门卫拨通了时任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施密特的电话。就是这次计划外的登门拜访,让中德双方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中方参观完生产线后,当场提出了“合资经营”的意向,施密特也一拍即合,表示愿意与中国合作。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是当时唯一愿意提供新产品技术,又愿意投入资金的大公司。在这种情况下,饶斌认为,还是德国大众的条件较好,这才选定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谈判伙伴。

1980年3月

中国汽车代表团访问当时的德国联邦大众

这次会面之后,在双方的推进下,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很快派代表访华,中德双方由此展开了历时6年、多达30次的谈判。谈判初期,中国尚未有严谨细致的合资法规,使得双方谈判陷入无法可依的瓶颈。为此,国家中央吸收了中德谈判代表的意见,快速起草并细化法条,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合资法》。而见证了这场“谈判马拉松”的武康路390号老洋房,如今已是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这幢老洋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诞生地。

合资谈判场地

现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办公场所

1984年10月10日,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中德投资比例各占50%,合同期为25年,由此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合作波澜壮阔的40年。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签字仪式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回望上汽与大众汽车的“牵手”,是运气,更是勇气。当时的中国还不是今日之雄狮,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现代汽车工业更是无从谈起,对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而对彼时的上海轿车项目组而言,更是需要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正是双方这种勇于变革、不断突破的劲头,铸就了今日上汽大众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底色,经过四十载风雨磨砺,始终砥砺前行,向着更出众的未来坚实迈进。

对话上汽大众丨定义“新合资”,稳中求速的领航者

2024年北京国际车展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昨日(4月29日),美国特斯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抵达上海,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培育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则为基础的营商环境。各种协会和机构也会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外国投资公司的投资提供非常有利的环境。”

2023年中国的汽车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1万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过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的第一经济支柱。这场“期盼已久”的车展对于合资车企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如今,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能源汽车成为绝对的主角。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跨国车企的积极参与以及自主品牌的全速发展,共同构成了汽车行业的新时代画卷。

尽管有人对合资品牌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它们可能会衰退,但作为业内人士,我们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相反,在不断的创新中,合资品牌也会有更多的机遇!

没错,开头强调了新能源车确实是本届北京车展的主角,但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款产品却是非常经典的燃油车新品——途观L Pro。这台途观L Pro除了能源形式不一样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产品力会输给同价位的新能源车。不仅拥有同级独有的IQ. Light高分辨率智慧投影大灯,还用6屏交互为用户打造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化座舱,更搭载了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带给用户更适合中国路况的高阶智驾辅助。所以,我们都亲切地称它为“最聪明的油车”。

上汽大众:做Fast Follower

刚好,在北京车展前夕,上汽大众官方也举办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在这场沟通会上,我们找回来很多亲切感。因为,如今的公关舆论环境都比较“玻璃心”,动不动的“夸张句”让人觉得不真实。

媒体会开场,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先生就谈到“反思”这个词,他说:“今年我想可以反思2023年我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结合反思的第一个话题,叫,我觉得自己慢。”

其实,站在行业维度来分析贾总的“慢”,我们充满了共鸣!相比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发展速度而言,慢的不止是上汽大众,其他合资车企的速度可能更慢!但“慢”的这个问题,是可以辩证的来看。

正如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先生所言:“上汽大众的车肯定是好的,因为好,所以付出代价、成本高,所有的电池国家标准是53项,我们的是338项,到最后肯定是研发的慢、出来的慢,成本高,但是也有一个好字在那里。”现在造车速度很快,小米汽车历时31个月就做到了量产,那供应链能力一定很强。而从俞总这里,他强调了“研发的慢、出来的慢”。这个“慢”,在我们媒体理解就是“好事多磨”!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发展的也同样很快,但在我们媒体的实际测试中,很多都还是“期货”版本,需要后期不断的OTA,而在用车周期中,这些不稳定的BUG均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消费者仿佛成了“产品经理”!

从北京车展大众汽车的展台热度,以及上汽大众从品牌到产品,在民间认可度来看历经了四十年风雨兼程,从最初的桑塔纳,到后来的帕萨特、朗逸、途观等一系列经典车型,上汽大众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满足市场的需求。正是这种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让上汽大众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

四十载春华秋实,上汽大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造车经验,更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服务周到的专业团队。这支团队凭借着对汽车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为上汽大众不断推出高品质、高性能的车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贾总更是一语中的:所以说不要小看这40年,看不起合资,我们身上的责任很重。简单地说这那不好,并不解决我今天的问题,反过来拥抱它,同时你拥抱的时候把拿出来给伙伴看到,我们不是孤家寡人,我们一起看一起干,从而去感动他,这很重要。昨天有个德方同事悄悄地问了我一句,说如果PHEV、EREV跟你们一起搞,搞成功了,这个平台可以给我们德国大众用吗?我说我全开放,越多的人用越好,我的成本就可以降得越低,我今天做的所有事情是帮大众品牌。合资企业就是德国大众和上汽集团的桥梁,文化的桥梁、沟通的桥梁。”

根据规划,上汽大众预计在2026年将推出混动车型,包括增程式产品和长续航的PHEV推向市场,并且投放市场的完全是在电动车平台上面的混动车型。未来大众集团还将和上汽一起,以上汽大众为平台,将所有混动车型交给上汽大众开发。目前,计划推出四款使用电动车架构的包括长续航插混和增程在内的产品,逐步填补大众在混动市场的空白。

从整个行业来看,上汽大众的“慢”其实就是“快”,他们有着大厂的“匠人精神”,又以最快和最可靠、最智能的产品去拥抱用户,这是一种“稳中求进”的绝佳方式,既能稳住基盘,又可以在新能源转型中充满后劲!

油电怎么更好的卷下去?

从去年底到今年,国内“价格战”可以说打的“乱七八糟、稀里糊涂”!盲目的跟进,在我们看来对一家企业的伤害是非常深的。尤其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保值率,更是诞生了“割韭菜”一词,对消费者和主机厂以及二手车商们,都是不小的打击,而且汽车本身是大宗商品,购买一台车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还没有像更换手机一样那么容易的阶段。

上汽大众ID.家族卷价值更卷拥车成本,用了一个更好的方式。上汽大众在产品布局、营销政策上坚持“长期主义”,聚焦用户真实用车场景,先人一步开启金融政策并持续迭代,为用户持续优化拥车成本,减轻电车消费者对汽车长期保值的担忧。

贾总在沟通会上讲到:“为什么会提出ID. 3至高六折回购的概念?又回到我刚才那句话要美美与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美。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怎么让消费者永远用到最新的技术,汽车是一个耐久的消费品,不像电子消费品一样,只有车厂主动承担这样一个义务,包括二手车市场的管理,提前介入二手车市场,才能让消费者以最低的拥车成本拿到最新技术的产品。”

俞总也补充:“二手车是很关键的。今天很多用户认为买得便宜是性价比,但性价比的王中王是什么?拥车成本。买进多少,卖出多少,差价。十五万买进,十万卖掉,拥车成本是五万。十万卖掉,五万卖掉,拥车成本一模一样。如果拥车成本一样干吗不买得好一点?好,肯定要贵一点。

二手车就是我们的长项,我们的二手车不仅汽油车有市场供应的高价值,今天也要定义我们ID.二手车的价值。”

上汽大众今年一季度销量26.5万辆,同比增长11.4%。新能源2.8万辆,同比增长171.3%。实际交强险是28万多,比市场的增幅明显大一块。ID.家族3月再度突破1万+辆订单,继续稳坐合资阵营领头羊地位。燃油车市场多款车型上新出众版,高性价比带动销量稳健表现:帕萨特家族一季度销量突破5.3万,同比增长74.6%;途观家族累计销售3.7万辆,同比增长51.6%;朗逸家族继续保持热销,一季度累计销售6.8万辆。

侃车说:

本次上汽大众媒体沟通会上,上汽大众作为合资企业,在过去40年中取得了成功,现在轮到中方合作伙伴发挥优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策略上,以用户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汽大众将凝聚40年发展势能,坚持In China for China,持续推进燃油车、电动车、混动车“三线并进”,全面加速油电同智,让年轻人更喜闻乐见地接受上汽大众的产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上海大众是合资车吗还是国产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