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上汽大众老板简介

上汽集团旗下技术和管理都通用,那为啥人还迷信大众通用,瞧不上名爵和荣威两自主品牌?

这个问题没有经过研究,不好作答。

简以极致 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极致的思想

欢迎关注 点赞

怎么才能进上海大众公司?

国产第一款奥迪绝对是上海大众生产的,时隔三十年能难找到上汽奥迪的古董车了,那时候上汽奥迪产量极低,上海大众那时候只顾着生产供不应求售价二十多万的桑塔纳(八九十年代的20万很可怕),后来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没过多久,在朱总理指引下,奥迪被划分到了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2025年将迎来转折点 贾健旭:合资车企要学习新“拿来主义”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孙磊

“大众汽车如果想成为真正Global的品牌,就不能失去中国市场,甚至也不能暂时离开。中国这个市场,只要一离开就没位置了。我们的德方股东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留给他们的时间很有限。因此,(对于接下来的市场竞争)我们股东双方是开放合作,去共同开发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日前,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股东双方对于上汽大众未来发展的态度与思考。

贾健旭 受访者供图

当前合资品牌正在中国市场承压。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德系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为20.1%。而在2019年,该数字为23.1%。

在本届北京车展正式开幕前夕,贾健旭陪着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及大众汽车集团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试了一整天的车,试驾车包括了小米SU7、华为系在内的众多热门车型。

贾健旭透露,在试车的过程中,他向德方谈了三个需要转变思维的地方:“首先,大众是一家上市公司,但现在考核不应该仅仅是单车利润率一个指标,因为大众汽车就是为大众而生存的。第二,考虑整车设计的时候需要改变工程师思维和硬件思维,产品开发速度一定要赶上中国速度。第三,对于软件,要靠迭代、要OTA,原来的开发思路和思维要颠覆过来。”

贾健旭透露:“这样的沟通并不容易,因为考虑到资本结构,合资企业本身就会有更多的沟通成本,但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中,合资车企必须要拼命去沟通。”

而在近4个小时的媒体沟通会上,贾健旭仍然在强调合资车企要做好股东双方的“沟通”,更要提高双方合作的“效率”。

“作为合资企业,要把德方的资源、中方的资源都拿来为我所用。合资企业要学会借力,用新‘拿来主义’让合资走入新时代。双方合作的模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奔赴,速度要快。”贾健旭认为,这是提高双方合作速度的一个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上汽大众的德方股东已经同意所有混动车型全部交给上汽大众来主导开发,以更适应中国市场的消费者。

贾健旭认为,2023年~2025年,合资品牌这几年会处在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之下。

比如,造车新势力逐渐占据市场份额,华为、小米等loT企业纷纷开始布局汽车产业。与传统车企相比,他们有着较低的获客成本,较高的流量,而这些“花样”玩法正在给汽车圈带来冲击。

但是,贾健旭认为现有用户、二手车市场,以及整体销售网络都是上汽大众在竞争中的优势,而且到2025年下半年开始,竞争情形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上汽大众很多新一代产品会纷纷上市。

“现在,必须正视现实。对手强大的地方,是上汽大众无法复制,也不能妒忌的地方。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做一个‘fast follower’(快速追随者)。同时,在合资这一模式上找到自己的美,与竞争对手形成‘美美与共’。”贾健旭表示,现在上汽大众所有做的事是为2026年以后布局,届时上汽大众仍旧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每日经济新闻

俞经民升任上汽大众党委书记,原党委书记自行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上海报道

3月1日,有媒体报道,俞经民在担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同时,还将担任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向上汽大众官方求证,截至发稿未有回应,但多位上汽大众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了此则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俞经民,1974年生,毕业后便进入上汽集团工作,2000年至2008年历任上汽大众区域总经理、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销售总监、上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任上汽集团海外经营筹备组长;2014年任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4月担任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据内部人士透露,原上汽大众党委书记张峥嵘由于个人原因于今年年初自行离职。

最近一年内,上汽集团内部人事调整颇为频繁。2023年2月,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因工作需要,陈贤章调任上汽集团副总经济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不再担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2023年3月,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贾鸣镝担任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此前担任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总监的杨嗣耀接替贾鸣镝担任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

去年底,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上汽乘用车总经理兼飞凡汽车CEO吴冰以及智己汽车CEO蒋峻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如今,上汽集团正在经历着“新旧交替”的重要节点,70后逐渐成为上汽集团领导层的主力军。此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示:“培养壮大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既是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

作为上汽大众市场端的负责人,俞经民也肩负着上汽大众转型的重任,2021年履职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之时,俞经民便下定决心要带头转变思路,打造年轻化营销。在去年10月中旬举办的上汽大众2023 ID.嘉年华上,俞经民还与贾健旭上演了一出即兴说唱,“贾健旭+俞经民”的“甲鱼组合”为贴近年轻用户“豁了出去”。

但在为吸引年轻用户卖力表演的背后,是这家正处于十字路口的老牌合资车企为了活下去而大力改革的本质,“‘剩者为王’从来不是悲观的解读,上汽大众想传达的是,我们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稳住销量、守住规模,既能打胜仗,也能在赛场上拼到最后。”在2023广州车展上俞经民表示。

他判断,最快三到五年,中国市场将执全球变化之牛耳,面临剧烈的大洗牌。能“打剩仗”的有这几种品牌:一种是主流品牌,即全球化品牌;第二种是特斯拉这种品类品牌;第三种是不断崛起的自主品牌。

而此前,贾健旭曾表示要带领上汽大众在2-3年的时间窗口期做成中国合资主机厂第一。2023年上汽大众全年累计销量121.5万辆,同比下滑约4.5%,其中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3万辆,同比增长32%。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上汽大众ID.家族销量超过7500辆,环比有所下降且增速放缓。对于上汽大众和俞经民而言,2024年的市场挑战将比预期更大,淘汰赛已然打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风起云涌这一年

在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前夕,年仅45岁的贾健旭,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的拔擢下,坐上了上汽大众的“头把交椅”。2023年2月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来到2024年,上汽大众已然步入不惑之年。纵观贾健旭上任这一年多,在风起云涌的汽车市场,“迎难而上”“油电同智”“找节奏”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乘风挂帅,迎难而上

贾健旭1978年出生,硕士学位,拥有二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负责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欧洲市场的开拓工作,为自主品牌在海外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起,任延锋总经理,带领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发展,实现智能座舱产品全面落地,海外业务布局多点开花。

如今,上汽集团正在经历着“新旧交替”的重要节点,70后逐渐成为上汽集团领导层的主力军。此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示:“培养壮大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既是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必然要求。”贾健旭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敏锐的创新视角,将进一步推进中外双方共赢合作,加快推动上汽大众在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的创新变革。

“我不抱怨我手上被发到什么牌,但是我想我们一定要努力打好这张牌”。贾健旭在与媒体的交流中强调“打好手中牌”的重要性。

四十年前,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海汽车集团正式签订合营合同,成立上汽大众,成为中国最早的合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拉开了中外汽车合资合作波澜壮阔的序幕。彼时的中国只能选择用市场换技术,随着德系、日系、美系、韩系进入中国市场,合资车企进入躺赚的高光时期。

眼下,中国市场已经翻天覆地,合资品牌在中国已然不再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主导者。雷军带领小米汽车跨界而来,掀起中国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内卷,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中国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也成为汽车市场的冉冉新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近两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逐步升高,而在品牌层面,自主品牌的市占率进一步增强,目前已连续三个月超过56%。在新能源、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国内汽车市场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客户细分人群越来越明确,合资企业对于市场和技术的反应必然会出现由机制带来的顿感,现在合资品牌所面对的形势与此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到2023年,主流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1%、45.6%、39.5%、34.5%,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14家主流合资车企中,只有5家实现了正增长,曾经占据中国大半市场的合资车企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面对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处的崛起,迎难而上是贾健旭的态度。北京车展前夕,在上汽大众的媒体交流会上,总经理贾健旭仍然保有乐观的预期:“要对外合作,合资的业务模式一定会存在,经济的合作需要找到一个载体,我们上汽大众就是载体。”

从去年的九字方针,即“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到今年的十二字方针“油电同进、效率优先、品牌刷新”,既昭示着贾健旭面对新市场的决心,也是他面对难题交出的答案。

尽管汽车市场内卷不断,大众却依然具有很强的品牌实力,2024年第一季度,上汽大众卖出了26.5万辆,同比增长11.4%。新能源2.8万辆,同比增长171.3%。对于上汽大众的未来,贾健旭也有了清晰的规划,“2023年、2024年、2025年,这几年会比较困难,但是到了2025年下半年、2026年开始,现在定的产品都上市了,那世界会变得不一样,我相信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我们会活得更好。”迎难而上,一直都是他的态度。

油电同智,上新不放老

“如果大众在中国市场要成功,他必须跟中国的合作伙伴,把最美的东西拿到中国来,然后把它嫁接在一起,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面对中国市场的新变化,与合资品牌本身的弊端——以往“国外研发,国内销售”的模式越来越难以匹配当前国内市场的消费格局,同时,合资品牌往往有“两个老板”带来的决策成本更高,贾健旭清醒的提出,针对中国市场,要将“最美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做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产品,“油电同智,上新不放老”就是他所主张的策略。

目前燃油车市场仍有50%的份额,中国的很多用户还是会青睐油车。贾健旭认为,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油车上,主打“油电同智”,是上汽大众必须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北京车展上,上汽大众推出了全新的途观L Pro,被称为“最聪明的油车”。途观L Pro车展首秀,体现了贾健旭所说的“油电同智”的理念,为燃油车发展方向定下基调,实现更懂国人需求的智能化,提供包括智驾、交互、车联在内等8大科技亮点,通过不断提升燃油车智能化体验,实现燃油车与纯电车共享高端科技。

在媒体交流会上,贾健旭透露其对于上汽大众产品的战略规划:“我们必须要调整我们的产品型谱和产品结构,去满足这个三分之一电、三分之一混、三分之一油的市场。”大众集团已经同意所有混动车型全部交给上汽大众,利用上汽大众作为平台,上汽大众、德国大众、上汽将三方一起共同开发满足中国市场的混动车型,形成三分之一电车、三分之一混动、三分之一油车的产品结构。

贾健旭表示:“我们促油车的策略还是不能变,为油车的消费者提供更智能车的战略还是不能变,但是我们要密切关注新车投放基础和新车投放次序,找对市场、‘算对命’、‘押对宝’。”

与此同时,老途观车型依然会继续销售,接下来推出的新款帕萨特以及其他热门车型也会采取类似的操作。“我们的定位叫上新不去旧,老产品依然在,建立在老产品的市场定位;新产品是新油车的定位,一定要跟高端豪华品牌一争高下。”

找节奏,拼速度

“这个领域发展的很快,我们要做一个fast follower,follower还不够,要做 fast follower。”

要成为一个快速跟随者,必须把握中国汽车市场的速度,找到适应市场适合上汽大众的节奏,关于这一点,贾健旭给出了两个答案:一是降本增效,二是美美与共。

降本增效,降的是“拥车成本”,增的是“工作效率”。

为了对抗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贾健旭提出了“拥车成本”的概念,即买进多少、卖出多少之间的差价。4月20日,上汽大众ID.3保值回购升级,推出ID. Care保值包,并在北京车展现场宣布推广至ID.4 X与ID.6 X两款车型:拥车三年后享6折保值回购权益,吸引了那些存款有限又喜欢追求新事物的年轻人。这一通过降低用户“拥车成本”,让用户获得价值最大化的举措,目前正在深入用户心智,获得用户认可。

去年12月,上汽大众进行了核心供应商大会,贾健旭在对供应商进行了梳理和沟通,又调整组织结构设立了成本部,打破了原来的供应链流程,和供应商一起建立完全以目标成本为导向、产品性能为核心的开发理念,力求实现流程降本和技术降本双突破。不仅如此,上汽大众内部也组织结构调整,重新设立成本部,完全以目标成本为导向,以产品性能为核心开发产品。

贾健旭本人也时刻抓紧“速度”的弦,在上任一年以后,他仍然觉得自己“太慢了”,不断自我反省,并定义“慢”、“很慢”、“非常慢”,让团队也反思、“对号入座”,“我们至少不要非常慢,至少赶上趟”。

面对层出不穷的汽车新势力,贾健旭更加强调尊重对手与“美美与共”。在媒体交流会上,贾健旭毫不吝啬的直称对手是走过行业至暗时刻的“英雄”,并指出“他们这批人的勇气和打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美与共”是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和谐共存,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呈现出自己的“美”。“我们亦有美丽的地方,我们要跟他们美美与共。如果看到别人的美,忘记了自己的美,这是很大的问题,大众依然还有很多美的地方,怎么把它呈现,这至少是今天上汽大众人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一不要贬低别人,二你也不要看低自己,要把这些组合拳全部拿起来,越早进入至暗时刻的人越容易走出来。这是贾健旭的一直以来的奋斗观,推动着他不断前进,也推动着上汽大众在四面楚歌的新市场不断向前。

对于上汽大众和贾健旭而言,2024年的市场挑战将比预期更大,淘汰赛已然打响。尽管合资品牌不再是市场的绝对宠儿,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构成的“三足鼎立”局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2024年、2025年有我,到2026年、2027年我会更好。”于贾健旭、于上汽大众而言都是如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上汽大众老板简介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