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米车长620km续航,大众纯电心血之作,能不能刚蔚小理就看这把了
ID是大众在电动车市场发展的重要车系,虽然引入国内的原型车只有ID.3、ID.4与ID.6,但由于南北大众的关系能够买到的车型达到了五款,这其中包括了一台小型车和四台SUV车型,而对于大众来说三厢轿车是不能缺失的重要一环,至此ID.AERO概念车的发布不仅完整了ID系列的车型矩阵,更是让人对迈腾/帕萨特的纯电车型有了期待。
定位:ID系列首款旗舰轿车ID.AERO
ID.AERO作为大众ID系列的旗舰轿车,其设计风格是有前瞻性的,它几乎可以确定大众在该系列车型的设计主流方向,车型在设计上还是坚持大众一贯的理念,很有亲和力,不过分突出未来感,所以你会看到车型虽然是概念车,但量产版本也会沿用目前的很多设计。
当然,作为ID系列车型它也拥有该系列的专属设计例如贯穿式LED灯带和可点亮的LOGO,而为了让这台车看起来更有活力,前杠源自于GTI上的三条灯带与黑色网状进气足以证明它的运动化倾向。
ID.AERO:低风阻与大空间
大众MEB平台的产品在结构上的优势就是可以把前后悬做得很短,从而提升车厢内的空间让轴距可以充分利用,ID.AERO虽然目前只是一台模型车,并且内部车厢没有开放,但从大众一贯注重大空间的设计来看,5米长的车身与3米长的轴距完全满足其设计理念和实际大空间表现。
除此之外,ID.AERO在设计上也有着非常高的降低风阻设计,整车呈现轿跑姿态、侧面腰线的处理以及半封闭的轮圈造型足以说明在这一方面大众花了不少心思,而官方给出的风阻系数也非常的低达到了0.23,要知道它比目前风阻最低的奔驰EQS也只差了0.03Cd。
尾部设计继承了大众简约唯美的设计理念,黑色车顶、溜背、小鸭尾以及黑色扩散器装饰不仅让ID.AERO看着生动富有活力,也是进一步强化了它的运动属性。
尾灯设计同样采用了贯穿式,点亮过程也是逐一进行很有仪式感,而尾灯内部的结构设计算是车尾最为复杂的构想了,它使得视觉重心集中在这个区域,让简单的尾部更有型,当然,更重要的是警示效果更为突出。
结语:
大众ID.AERO这台概念车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四个车轮会与量产版完全相同,其他部位的设计沿用度基本上可以达到80%-90%,所以对于未来量产版到来还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此外这台车在设计上保持了大众品牌的产品特点,但在功能性如智能网联、车载应用、智能驾驶等方面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在配置上也会带来更多惊喜。
当然,目前对于这台车动力搭载上的信息官方并没有透露,但是已知纯电续航WLTP工况下可达到620km,并且这台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预计量产版本将会在2023年下半年进入中国市场,那么问题来了,相比我们预期的纯电迈腾/帕萨特,ID.AERO是否符合你们的预期呢。
阅大众ID.7:续航超700公里的纯电帕萨特?车标能发光,中控屏够大!
在传统汽车厂商里,大众汽车无疑是向电气化转型比较果断坚决的一个。从国内南北大众各自的纯电动产品来看,市场表现虽谈不上出色,但也算稳住了。如今,随着ID.7量产版的亮相,大众的产品矩阵将更加完善。
在CES电子消费展上,大众ID.7正式迎来首发亮相。实际上,我们早些时候就已经对该车进行了拍摄,车辆贴满了伪装贴纸,但整体轮廓以及部分细节清晰可见。
大众ID.7此前内部代号为Aero B,它被看作是帕萨特的电动版。据此前消息,新车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率先在中国上市,并将会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共同引入。
既然是帕萨特的电动版,那么很容易得知大众ID.7的定位是中型车,可这还没完。据悉,大众后续还会推出它的旅行版和GTX高性能版车型。
尽管伪装得比较厉害,可依然能看到它采用了大众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贯穿式灯带、中央的发光LOGO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设计元素了。
我们同时可以看到新车的下包围和两侧雾灯区域都进行了空气动力学的优化,结合其他车身设计细节,使得大众ID.7的风阻系数仅为0.228Cd。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40/1860/1530mm,轴距为2970mm。跟国内的帕萨特相比,除了长度基本一致,其他数据均有所加长,其中轴距增长了99mm。
它采用了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与此同时,展车配备了规格为255/40 R20的马牌EcoContact 6Q系列轮胎,保证能源效率。
来到尾部,它的整体造型比较饱满,与前脸一样,虽然有贴纸遮挡,但是可以推测出其将会配备贯穿式尾灯设计。在尾厢上部拥有小鸭尾式设计提升运动感。
我们拍摄的时候,展车并没有公布内饰,现有信息显示新车还将会延续大众ID.系列的家族式设计风格,中控屏尺寸将加大至15英寸,并内置最新HMI系统。
动力方面,新车将会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不同形式,不过具体动力参数尚未公布。动力电池容量为77kWh,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超过700km。
全文总结:大众ID.7无疑是一款非常令人期待的车型,当然,目前它的信息相当有限。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到来将会加剧中型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