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每卖一辆汽车的利润是多少昂?例如马自达6!~
我做车企有几年了,其实4S店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挣钱,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利润空间,在一些城市,多数的4S店是不亏钱或是不挣钱的,合资品牌尚好,自主品牌很难,跟品牌、地域有很大的关系,经销商投资4S店不单是通过单车利润来挣钱,更通过售后维修、土地升值等这些来弥补利润不足。自主品牌的车型一般在5000左右,淡季的时候一般可能保持在3000左右,合资品牌就不好讲了,落差比较大。如果是十五万以上的车型,利润过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也要看客户的竞价能力,销售店的运作水平,厂家的地区保护政策,厂家对4S店的库存压力等等。
4s店卖一辆汽车的毛利润
车的利润要看车的价格,还有就是厂家的返利。一般的家用车的毛利大概是4000左右!
吉利上半年盈利大降4成,此前高管套现20亿,为什么?
你管人家做错了什么 我换了两个车都是吉利的 比亚迪车我是打死不买 车标我个人觉得丑 前几年我没买车的时候问他们 买比亚迪的人 开两三年全身到处响,最近比亚迪新能源是好看了 那就是的智商税,新车比燃油车贵十几万,我十几万得加多少油?换电池相当于换车,买个电车30万换个电池20万。脑子被驴踢了 才买纯电车。燃油车我开5年 我还能继续开 你新能源试试 还能跑多少公里。
从成功的并购到并购的成功,吉利是如何做到的?
两家车企的成长路线不同,未来前景倒是都挺广阔
能在利润方面超越比亚迪,而市值却被比亚迪远远甩开,吉利汽车究竟哪里做错了?
吉利汽车的市值为1787.22亿,比亚迪的市值为9140.99亿,确实是比亚迪遥遥领先于吉利;可是吉利汽车是连续多年的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企业,比亚迪才刚刚有反超趋势,为何市场会对于比亚迪有如此高的期望值,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答案并不难找,看一看两家企业的成长历程的差异即可。
吉利汽车先后收购或合资的品牌包括:
- 沃尔沃,宝腾,宝腾旗下路斯特,伦敦出租车公司(打造英伦汽车),戴姆勒奔驰旗下SMART,奔驰合作打造出行服务公司,Telecar等。
吉利汽车在品牌形象塑造和技术研发方面,多少有些“拿来主义”的感觉,当然吉利也是有自主研发的很多成果的,比如4G18TD-1.8T发动机,自研的七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早期以收购DSI团队打造的6AT,P2.5插电混动架构等等;但是近期使用的2.0T发动机还是与沃尔沃联合研发,这会给吉利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呢?
个人认为是技术研发方向的不确定,因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专长”。而吉利收购来这些品牌或企业并不能以自己现有的技术去打造车辆,所以在研发历程中似乎有些找不准方向。
吉利汽车虽然也是一线中国品牌,不过吉利似乎对于外国品牌还是有些崇尚的;否则也不会通过收购沃尔沃,合资创立领克,以及收购SMART的一半股权,沃尔沃是个典型的“瑞典破落户”,在吉利收购之前已经被福特收购了十年,在北美市场玩不转才有了福特的“割肉”;SMART在欧洲市场里绝对是个杂牌,打造的燃油车是“老头乐”的水平,车辆的品质是很低的,所以在戴姆勒奔驰旗下一直亏损,可是吉利却不嫌弃它。
通过外国汽车品牌来提升整个集团形象,这是没有看清楚未来;外国品牌汽车的热销早就不是因为技术的领先,现在质量稳定的基本都是一线品牌的国产汽车,包括吉利汽车;外国品牌的热度主要依靠西方文化入侵而成型,而文化入侵是要从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方面摧毁一个民族的,这种结果当然不会允许出现,于是就有了文化复兴,就有了不断被起底的“公母知”。
慢慢的,觉醒的人们逐渐看清楚了这些西方品牌的真实水平和嘴脸,对于崛起了的国产汽车青睐有加;此时,吉利旗下的诸多品牌怕是都会成为烫手的山芋,这对于吉利的市值怕是也会有影响。不过现在的吉利已经加速汽车电气化的升级,全新的插电混动和电驱动平台都在陆续应用,再加上吉利的智能生态的布局,未来的吉利汽车还是会有很大潜力的。
比亚迪汽车早期的市值不高,车辆的销量也不高,之所以能一飞冲天,原因是比亚迪致力于优秀中国品牌的打造和技术的研发;同时比亚迪的全产业链模式在车企里有绝对优势,比亚迪通过超10年的周期打造出了一条完善的供应链,从内燃机到电动机,从变速器到减速器,从磷酸铁锂电池到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在到车规级芯片都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比亚迪汽车上所使用的车机屏幕、LED灯组、各类线束、车身控制系统、电驱动车辆专用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车轮转矩控制系统等等,都是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其中基本都是行业顶尖标准。
比亚迪的成功丝毫不令人意外,因为比亚迪是全球唯一掌握了电驱动汽车所有核心总成自研自产能力的车企;同时比亚迪还有光伏储能业务,生产汽车怕主要是为了降低储能电站的建设升版本,一旦形成规模化的梯次利用,比亚迪在清洁电能的新能源领域也会是龙头企业。
致力于打造民族企业和民族汽车品牌,专注以研发,同时有敢想、敢做、敢拼,也就是有战略眼光和直行战术的勇气,这样的企业注定不凡;比亚迪的未来前景很广阔,很有可能成为中国乘用车的标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