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安徽吉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福到万家赢彩头 春临八皖报花信 这副春联是一什么意思?

很好

国产汽车有哪些

红旗

争夺新能源高地,为什么是合肥?

不是所有都可以遇见蔚来,也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成为合肥。

作者 | 沐九九
编辑 | 黄晓军

封面图 | 网络

本文由 新能源汽车评论(ID:Xinnengyuanev)原创,

经授权后可转载。

前端新能源车企大战,后端各城市抢滩争夺。

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抢夺风口,除车企外,上海、合肥、深圳等大批城市也加入抢夺“全国新能源之都”的阵营。在这里面,合肥初期成绩不算亮眼,但绝对是跑得最快的。

目前,合肥已经集聚江淮、蔚来、大众安徽等一批新能源整车龙头,以及国轩高科、华霆动力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百余家,其中大多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涉及到电机、电池、汽车摄像头、汽车安全零部件等。

那么,谁成就了合肥?

01
上海靠特斯拉坐拥新能源优势,重庆有长安等传统车企作背书,而合肥在抢占“新能源之都”上俨然是个“新手”。

不可否认,合肥初期在国内汽车制造领域颇有造诣,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辆微型车,拥有三个汽车主机生产厂,且本土品牌江淮汽车曾创下连续20年平均增速40%以上的记录,旗下瑞风S3最高峰销量更是达到19万辆。

但在吉利、长安向高端化发力时,江淮因固守性价比落后,连带着合肥传统汽车生产在国内汽车产业中不太起眼。

尽管传统汽车产业疲软乏力,但其新能源汽车可谓后起之秀,而这一赛道合肥已悄然布局20多年。

1999年,在素来有着“汽车领域黄埔军校”之称的合肥工业大学内,赵韩教授研制出第一代纯电动轿车,后又于2004年开发第二代纯电动轿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深耕发力。

可以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与合工大难解难分,而另一个助推选手则是江淮汽车。

早在2003年,江淮旗下的安凯客车就投入新能源客车研发,成为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客车的车企,随后于2010年将30辆安凯纯电动客车投入合肥18路公交线运营,成为全球首条专用纯电动公交线路。

而这边的585辆江淮纯电动轿车也在2011年投放。

深究下来,江淮作为合肥最受宠的孩子,当地政府在其新能源发展上可谓给足了支持。

以2010年安凯客车投入18路公交线运营为例,在面对公交车电池问题时,政府当时不仅引入“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电池融资租赁”,还每年给每辆车提供20万元补贴。

除此之外,面对江淮纯电动SUV在自燃和召回事件后销售增幅回落,合肥政府还积极推动江淮和大众“联姻”合作,以拯救江淮。

2017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合资成立新能源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随后在同年12月双方签署备忘录计划成立轻型商用车合资公司。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入股江汽控股,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此后,大众中国对合资公司江淮大众进行增资,最终持有江淮大众75%股权。当年12月,江淮大众改名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成为双方对等合资的主体。

在大众加持下,江淮汽车扭亏为盈,走上复活道路。背靠大众,合肥直指“新能源之都”剑鞘也在蠢蠢欲动,而真正拔出剑来的却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蔚来。

02

没人想到,带着合肥迈进的,是垂死挣扎中的蔚来。

2019年,在经历新能源补贴退场和多次自燃召回事件后,蔚来原本就不充裕的资金链近乎断裂。当年,蔚来烧光200亿元,而李斌也成为媒体口中“2019年最惨的人”。随后,李斌开始寻求合作引进资本,但此时的蔚来几乎没人看好。

找到合肥前,蔚来在18个城市经历受挫。

2020年4月,合肥和蔚来签订对赌协议。协议明确表示,合肥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控股的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进驻合肥,并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市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10亿元)、第二生产基地(15亿元),60个月内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交易完成后,合肥方面将合计持有蔚来中国24.1%的股份,蔚来将持有剩余75.9%的控股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蔚来和合肥的首次牵手,早在2016年,蔚来就与江淮汽车签订五年制造合作协议,后者为其代工生产蔚来ES8和ES6两款车型。为了达成这次合作,江淮甚至不惜花重金按照蔚来的要求,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生产基地。

时隔4年左右的双向奔赴,拯救了蔚来,也成就了合肥。2020年,蔚来实现营收162.58亿,同比增长107.77%,2021年更是大涨122.27%,实现营收361.36亿。

借着抄底蔚来,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此后,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按上了加速键:

2020年8月,威马在合肥设立威马智能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不久后,合肥参与了威马的D轮融资;

2020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吉利控股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新电动汽车公司或入驻合肥;

2020年12月,大众合肥制造基地正式开工;

2021年1月,合肥与零跑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零跑或将在合肥建设第二工厂。

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布局了上下游120多家企业,总投资规模超过500亿。这里有包括江淮、蔚来等整车厂,国轩高科、华霆动力、中盐红四方锂电等200多家关键零部件厂商,以及力高、锐能、贵博、优旦等一批第三方电池管理系统,巨一自动化等电机,融捷动力电池回收等。

03
今年4月,安徽出台的《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到2025年,安徽省力争将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0000亿元,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安徽省打造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

合肥冲击“新能源之都”的野心显而易见,但在争夺新能源高地上,合肥势必面临诸多竞争对手。

以最大的竞争对手上海为例,在上海市未来汽车产业的规划中,同样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将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的发展目标。而从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来看,上海卖出近5.5万辆新能源车,远远高于第二名的深圳,也远超合肥。

“新能源之都”究竟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但最终的争夺战势必在两个方面进行交锋:

第一,产业集群规模。

汽车制作工序复杂,产业链长,因此为提高产业效率,不少城市不惜耗费精力完善产业链,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例如,上海在早年就以上汽为代表,在嘉定区、浦东区形成了多个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在整个江浙地区构建一整套汽车供应链体系,目前已经拥有中国最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而安徽省也在依托江淮汽车加速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第二,品牌效应。

几乎在谈到产业集群时都会提到品牌效用,放在汽车产业也不例外。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地方汽车品牌的销量和产能,决定了当地汽车产业的规模及“声量”。

目前,上海依靠特斯拉,合肥凭借蔚来,已然有了冲击全国新能源之都的底气,而在此之外,当地还在不遗余力推进品牌建设。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创立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两大品牌,合肥也在不遗余力推进比亚迪合肥、奇瑞新能源和长安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尽管合肥挑战上海仍存压力,但不可否认,合肥模式是地方新能源产业推广有效的方式,也吸引不少试点城市借鉴学习。

时至今日,“合肥”还是仅此一个。毕竟,不是所有都可以遇见蔚来,也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成为合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或详见图片水印

吉利借壳上市,这家安徽企业错失良机,另一个安徽人成为关键先生

上文我们说到,2003年和2004年是吉利汽车的第一个调整期,吉利进行了家族化“转身”和流程再造,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除此之外,2003年,为谋求新的发展,吉利还将总部迁到了杭州。

虽说总部搬迁后融资便利了,但李书福一直想登陆资本市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吉利“借壳上市”的那些事。

2002年吉利汽车销量达5万辆,销售收入30.58亿元,虽然增长强劲但利润偏低,盈利仅有6000多万元。

由于确定了以经济适用型轿车为发展重点的经营方向,吉利与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达成了4000多万美元的外观设计合作,还花费3000多万美元从韩国购买技术和各种设备,计划联合打造“中韩1号”。

而且,吉利的中长期规划———“骏马”、“猎豹”、“雄狮”三大工程也开始实施,仅正在建设中的浙江台州吉利汽车工业城总投资就高达49.1亿元。

可见,当时吉利的资金压力相当大,上市融资成为吉利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2003年3月24日,主营吉利集团汽车产业发展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同时将非汽车产业与汽车产业进行了剥离,在2004年单独成立了铭泰集团。

图为安徽全柴动力

起初,吉利曾想借道安徽的全柴动力,实现A股间接上市。

此时的全柴动力主营单缸、多缸柴油发动机业务,也希望引入一家有发展潜力的汽车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

2003年6月10日,全柴动力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安徽全柴集团正与吉利就受让公司股份事宜进行接触。

如果能整合成功,全柴可以获得为之配套的整车厂,吉利则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发动机基地,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然而,这场股权收购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希望由本省的汽车公司来重组全柴动力。

图为贺学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另一个安徽人出现了,成为吉利上市的“关键先生”。

这个人叫贺学初,安徽财贸学院毕业后曾供职于香港华润。1997年离开华润后,在资本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

在和李书福结识之前,他手中正好有一个壳资源——国润控股,大概出价四五个亿。

不过,李书福能和贺学初搭上关系,还得感谢他们共同的朋友桂生悦。

李书福给曾在华润就职的桂生悦谈起吉利汽车的发展状况,说到吉利刚起步不久,资金短缺,暂时也不具备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的条件。

桂生悦建议:“既然IPO上市有很大的难度,是不是想办法到香港借壳上市?”

李书福虽对此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也没打算放过这个机会,就委托桂生悦张罗这个事情,刚好碰上了贺学初。桂生悦将贺学初介绍给了李书福。

本来就缺钱的李书福,不大可能掏上这么大一笔钱来纯粹买一个壳。李书福想了想,这机会是好的,不过需要换个方式试一试。

经过双方接触和交流,最终选择了一个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方案:通过合资,逐渐将吉利汽车装进这个上市公司,李书福成为大股东。

这里面实际上存在着风险,要是没有顺利实现合资,却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还不如单纯地买个壳资源。但关键在于双方都是有长远眼光的人,选择了相互信任,因此能合作成功。

2004年3月,国润控股发布公告,把公司名称从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更名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

一年后,吉利控股全面收购了国润控股母公司PG(ProperGlory))公司,完成对吉利汽车(0175.HK)的控股,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出谋划策的桂生悦成了这家上市公司的总裁。

李书福谦虚地说,自己不太懂资本运作,幸运的是“有那么一帮人在帮自己运作”。

登陆资本市场的作用远不只是给吉利“输血”。

作为上市公司分管信息化的董事,尹大庆看重的是通过上市公司本身的顶层设计和管理,来促进整个集团的现代化改造。

李书福第一次到香港开上市公司董事会,首先拿到的就是一份董事的行为规范,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不许干什么,要是干了什么就追究什么。而且还不许你一目十行地看,需要当面读出来,这可有点儿像是在宣誓。

李书福还带回了一张香港的报纸,上面有自己的形象,旁边有一行大标题,意思是说李书福再也不敢口吐狂言了。

写在最后:

通过家族“转身”、流程再造以及登陆资本市场等管理与资本层面的动作,一举改变了吉利勇猛有余、内在单薄的气质,同时也推动了吉利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从懵懂无知到驾轻就熟,吉利的资本运作成长飞速,这也成为吉利“看不见”的实力之一,开启“买买买”模式,实现“裂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安徽吉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