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的外企有哪些?
自主品牌发动机里面,奇瑞是最早研发自己发动机的主机厂。早在2000年左右,奇瑞的前身叫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就是制造发动机的公司,当时从福特购买了一条发动机生产线。2005年左右奇瑞启动全新发动机的研发,与全球领先的发动机设计公司AVL合作开发。至今已是第三代发动机,1.6T发动机刚刚荣获2019十佳发动机。
吉利汽车自主发动机大概在2014年左右启动研发,奇瑞当时发动机研究院大半的工程人员,试验人员都被整包挖走。也是汽车行业一时的谈资。而且吉利研发合作的发动机设计公司也是AVL,所以说吉利奇瑞的发动机其实是同门师兄。
大致来说,我认为目前自主品牌发动机的实力,奇瑞第一,吉利第二,长安第三。
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旗下有哪些品牌?
长安,吉利…
315热点报道▏屡教不改!问题频出的奔驰GLC260又被消费者投诉了
春节刚过,2018年已进入3月。距央视3?15晚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汽车维权也变得活跃起来。这对正处在舆论风口上的梅赛德斯-奔驰来说,无疑将一个“黑色的多事之月”。
奔驰—— “祈祷一阵子 舒坦一整年”
回顾2017年,奔驰在销量一路飙升的同时,投诉也不断。全国各地相继曝出多起奔驰汽车质量问题,其中,在华畅销车型GLC260的投诉率更是居高不下。而且更过分的是,奔驰售后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敷衍推责,“拖”字当头,让消费者严重质疑其服务质量。
介于以上种种行为,此时的奔驰公关部门是否正在祈祷自己不要“中奖”被3?15晚会曝光,还是已经做好被点名的准备,想好了对策应对这场来自消费者维权的暴风雨?
质量差:好看不等于可靠GLC260因各种质量问题频遭投诉
笔者想到一个在网上流传已久的段子:几个豪华品牌凑在一起聊天,宝马说我操控强,奔驰说“我好看”;沃尔沃说我安全性高,奔驰说“我好看”;奥迪说我舒适性好,奔驰说“我好看”……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奔驰除了 “好看”以外,其产品质量又是怎样呢?记者通过某网站查询到有关奔驰GLC260的投诉不在少数,大部分都与发动机故障有关。
案例一:GLC发动机异响漏油爆缸
车主投诉: 本人于2016年6月购买GLC260一辆,2017年8月11日晚17时许,驾车从单位停车场出发返家途中车辆出现巨大异响及异味,故障灯全亮,随即将车辆熄火,下车进行检查发现发动机盖冒烟,车底有大量机油泄露。随后拨打奔驰道路救援电话及经销商客服人员电话,将车拖回4S店。4S店答复要进一步检查发动机,经拆检后发现,车辆冷却液及机油流了一地,发动机舱内出现金属碎块,但发动机连杆断裂,气缸打烂,发动机缸壁出现大洞,已完全报废,未发现车辆进气口、空气滤清器及其他部件有任何异常。经销商微信告知厂家结论为“有液体进入发动机造成内部损坏”,本人当即回复拒绝接受该结论,并提出了诸多疑点。随后本人又多次前往经销商进行交涉,经沟通,经销商明确该次故障是由发动机进了液体所致,并非质量问题,拒绝承担“三包责任”。本人质问其依据什么证据作出该结论,经销商表示不清楚,且不能出具发动机故障鉴定报告。
案例二:异响不停GLC260成拖拉机
车主投诉: GLC刹车时有刺耳般的异响,转弯时轮胎有带跳动般的异样!刹车时,刹车片有刺耳般的异响,用了一年才跑了一万七千多公里竟然提示刹车片磨完了。这是什么质量!转弯时轮胎有抖动般的跳动!国际名牌车竟有这么多的毛病,更可气的竟然4S店的人竟然说这是正常的!希望有关单位给我们消费者一个满意的处理方式!
案例三:奔驰GLC右前轮减震器以及下摆臂断裂
车主投诉:车主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未发生剧烈碰撞而右前轮避震器和右下摆臂断掉,从而造成右前轮毂和右前大灯的凸出损坏.经销商和奔驰厂商却自己检测结果为外力因素造成的,对此结果我表示怀疑。我向奔驰厂商提出进行权威的第三方检测,而奔驰厂商却表示不承认第三方的检测。对厂商的答复我表示最强烈的抗议!
案例四:奔驰GLC机油灯报警亏损现象严重
车主投诉:2016年11月26日,我买了一辆glc260豪华版汽车,行驶五千公里机油灯报警,4S店说给加满机油再试试,行驶了两千公里又发现机油严重缺损,4S店说要把车留店检测,2017年9月4日,我把车放到4S店,检测完说是发动机问题,这么大的品牌向消费者出售如此质量的车,至今无人回复,车从九月四日至今一直停在四S店,我想问问还有人能管管这件事吗?
案例五:北京奔驰GLC发动机熄火存在安全隐患
车主投诉:本人在8月5号在高速上,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直接熄火,仪表盘上显示发动机温度过高,请冷却后再继续行驶,大家试想下我在最左侧车道高速行驶时,突然熄火,车轮抱死,后果是多么严重,万幸是没有发生车祸。后来拖到4S店进行2次检查后,确认是变速箱有问题, 4S店内售后人员给我看三包守则,上面明确说,变速箱坏了,是可以换新车的,拒绝任何要求(换车,包括代步车),我想说的是既然确定是变速箱有问题,那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我检车,现在是奔驰方明确表示如果你不配合进行检查的话,是不会给我任何处理的,配合说的很好,我要求代步车没有,要求换车没有,去一次要一天,,给个代步车也行啊,自我第一次投诉到最后一次投诉, 4S店没有主动联系过我,为什么中华这么大的商家,投诉无门。
案例六:4s店忽悠客户 库存车当新车售卖
车主投诉:我买的是一辆库存车,十一月二十七号买的车,车辆制造日期是四月十四号。销售没有告知,说是正常的都是这样子。当时漆面受损明显,后来他们给做了一次整车镀晶,我感觉他们4S店欺骗了我们消费者。他们的方式我接受不了。
GLC新车发生自燃至今未解决
而因发动机起火导致的自燃,更让人对奔驰的品质感到震惊。车主于2017年7月7日提车,于2017年11月4日放车库自燃,到现在还没有处理好。刚买的新车使用仅四个月就发生自燃,被烧得面目全非,试问百年车企的质量就是这样?难道还不如国产自主品牌?
除了以上案例外,奔驰GLC260被爆出的质量问题还有很多,像是轮胎鼓包、机油增多、冷却系统故障、故障灯常亮、前挡风玻璃开裂等等,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曾以高品质著称的梅赛德斯-奔驰,为何在近年内关于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日益增多?真正的答案或许只有奔驰自己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奔驰质产品质量的下降与其在华销量的增多有很大关系。
奔驰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豪华汽车品牌,却只是追求高销量,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实在让人心寒,长此以往,必将引发消费信任危机。
服务差:只做表面功夫奔驰售后满意度太差
通过对比分析奔驰4s店对上述事故的处理方式可看出,比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更可怕的,还有奔驰在汽车后市场极其“傲慢”的服务态度。据网络数据显示,不管是投诉总量还是未处理的投诉量,奔驰都高居豪华品牌之首。众多车主表示“买了奔驰后想维权太难。”
或许百年奔驰的光环和荣耀的确值得奔驰人骄傲,但是随着奔驰的投诉量不断增加,在负面新闻不断的情况下,2018年奔驰能否延续去年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优秀成绩还是一个未知数。
结语:希望在吉利集团投资90亿美元入股戴姆勒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后,能让奔驰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都有所提升;而不是只让消费者花费高昂的价格,却享受不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莫让“百年奔驰,毁于信誉”。
剑指滴滴?别小瞧了吉利、戴姆勒!
就像当初多数人所猜测的那样,李书福豪掷90亿入股戴姆勒不只是为了“图个吉利”。今天,这一猜想就快得到验证了。
十一假期,汽车圈可谓波澜四起,先是路透社披露雷克萨斯在华的国产方案即将敲定。随后,多家外媒热传戴姆勒与吉利的首度合作即将落地,引来各方一片哄然。
虽然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确认,但从过去的经验看,不会是空穴来风。
据彭博社报道,吉利与戴姆勒将各持50%股权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开展共享出行业务合作,同时,据称戴姆勒方面希望双方新成立的公司采用其与比亚迪合资的腾势品牌车型。
对此,吉利控股和曹操专车方面都表示“请等待官方消息”。如此看来,李书福终于找到了与他梦寐以求的“汽车鼻祖”戴姆勒精诚合作的切入点。
为什么是网约车?
依照近年来吉利的发展步伐和中国汽车工业“新四化”的发展前景,业界主流观点对于吉利入股戴姆勒后合作的猜测层出不穷,“电动车技术合作”与“新兴豪华品牌深耕中国市场”是谈及最多的两种合作可能。
因此,当这次吉利与戴姆勒的合资传闻出现在共享出行领域时,不少是感到意外的。但经过细细品味,又不得不佩服李书福与蔡澈的战略智慧。
不久的将来,汽车、出行、交通三者的内涵和外延将极大融合,智能化、联网化、共享化、电动化的新出行模式,将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首选。
而新四化技术的发展并非相互独立,一款以新能源作为驱动力,搭载自动驾驶和联网技术,并满足共享租赁需求的将消费者生活与出行联结一体的车型,代表了未来汽车的方向。
也正是这种协同交错的发展模式,造就了Uber、滴滴等出行巨头和造车新势力的风起。
因而,相比单独发展电动车或豪华品牌,成立网约车公司,体现出吉利和戴姆勒更加清晰的合作逻辑与战略眼光。
集新四化于一体的模式更能准确满足李书福构建出行帝国的理想,也满足戴姆勒由制造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变的需要。
据罗兰贝格数据显示,中国共享出行用车次数在2015至2017年分别为10亿、60亿和70亿人次。
另据CBNData《报告》显示,到2018年,中国仅汽车共享出行的年市场容量将由660亿元增长至3800亿元,潜在共享出行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块规模和成长速度都十分惊人的大蛋糕。
蔡澈此前曾表示:“作为汽车行业的先驱者,不会将打造未来城市交通的工作拱手交给外人。”
戴姆勒从2015年开始逐步推广Car2Share 服务,并扩散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0个城市,并于去年公开表示寻求合作伙伴,以提高在华出行业务的盈利能力。
而吉利的曹操专车也已在国内24个城市运营23,000辆电动车型,今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30个城市、35000辆。
吉利与戴姆勒的联合,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手。
剑指滴滴?小瞧了!
不少人以为,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将剑指滴滴,但只是如此吗?当然不是。
虽然目前滴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的共享出行服务商,1.4亿网约车app用户中有1.2亿属于它,但是,在未来整个庞大的市场容量面前,滴滴的体系依旧如繁星比皓月。
此外,还不说近来滴滴频频爆出安全事件,在不断被要求整改和消费者此起彼伏的投诉面前,滴滴的发展实际已经越来越艰难。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将自身定位成出行服务商,国内网约车市场只能说目前还处于滴滴暂时领先的混战时代,整个市场是一汪活水,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
传统车企希望在汽车行业的变革中依旧保持主导地位,新造车势力更是将出行服务刻印在自己的DNA里。
可以想见,未来共享出行市场的竞争,将是吉利、戴姆勒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与小鹏、电咖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以及滴滴、美团、神州专车、易到等服务型公司之间的“三国杀”。
竞争的同时也有融合,比如今年4月24日,广汽与滴滴出行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定制车等领域展开业务合作;
此前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也表示:“未来丰田将与滴滴合作,布局移动出行领域。”;
传统车企的另一巨头大众更为激进,成立大众中国智能出行服务公司,与首汽集团共同拓展网约车和分时租赁业务,与滴滴共同探索移动出行项目。
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表示:“希望与戴姆勒一起,重塑‘汽车行业’格局,抵御科技企业、共享出行企业及新势力造车企业对传统汽车行业的侵入。”对于这样的思考,相信蔡澈也会深有共鸣。
当汽车工业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在科技进步与时代变迁面前,它不得不进行一次自我革命。
百家争鸣的时代,合纵连横是常态,不只是共享出行,自动驾驶,电动化,车联网,通通如此。
吉利与戴姆勒的联合,体现的是这两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对于未来的战略思考。
钟述
李书福和蔡澈,一个是中国汽车工业冉冉升起的民营企业创始人,一个是全球最领先的汽车业巨头掌舵者;
一个是充满野心、想要问鼎全球的中国企业家,一个是充满睿智、力求保持戴姆勒桂冠地位的德企精英;
他们二人或许有不同之处,但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有着惊人的毅力,以及敏锐的市场直觉和高超的战略雄心。
或许,巴黎车展上蔡澈的那句充满想象力的“迄今很有前景”的评价,就已经给吉利、戴姆勒的未来合作,埋下了最好的种子。
一周车闻 | 吉利戴姆勒再度“联姻”、奔驰遭监管总局约谈、东风出行即将上线?
hello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堂哥,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昨天是“520”网络情人节。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爱意呢?一段美好的爱情值得珍惜,咱“一周车闻”可也不能错过。
吉利戴姆勒再度“联姻”
继去年2月份收购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之后,今年5月9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戴姆勒移动服务公司共同合资组建新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星科技”),注册资本为17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
这次联手是继3月底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后不久两大汽车集团的又一次深化合作。
据了解,蔚星科技的出资方之一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定位于“大出行生态领域产业投资商与运营商”,该公司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持股91%,其子李星星持股9%。而另一家出资公司戴姆勒移动服务公司则隶属于戴姆勒金融服务公司旗下,主要涉足移动出行服务。
奔驰遭监管总局约谈
“西安漏油奔驰维权事件”造成的影响仍在继续,5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奔驰,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质量发展局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
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发生一个月以来引发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在全国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暴露出汽车行业一些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曲解汽车“三包”规定、捆绑销售、强制消费、价外加价、售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成为广大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痛点。
在约谈会上,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奔驰正在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已经明确要求全体经销商不得以提供金融服务为由收取费用。下一步,将认真落实总局整改意见,发布《服务公约》和收费清单,确保收费公开透明;为消费者提供优于法律规定的“三包”服务;全面优化售后投诉渠道;对经销商进行专项复核,完善准入审核、日常管理和退出机制等,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东风出行即将上线?
传统车企布局网约车市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日,东风公司旗下出行品牌东风出行发布消息,将于5月28日在武汉正式开城。同时,东风出行司机大学首批司机已经完成培训,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司机在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级培训后,还增加了岗前性格测试,确保服务的规范性,首批共有17名东风出行网约车司机正式毕业。
据了解,东风出行选择了东风风神E70这款新能源汽车作为专用车辆,所有司机在接单前都要强制通过车上定制的智能设备,进行人脸识别、酒精检测,确保“人车合一”,避免危险驾驶。
同时,东风出行根据用户分布情况,分别在武汉市内建立了5家服务保障中心,并通过开发的DCMS系统对各中心保内和保外业务进行规范管理,此外,远程诊断平台也实现了东风出行服务保障技术专家与各中心维修人员之间的视频实时互动,能够快速找到车辆故障原因,提出维修方案。
雷诺或10亿并购江铃新能源
近日,据江西发布披露的一则新闻显示,今年一季度,法国雷诺以10亿元人民币并购江铃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签约。不过,雷诺和江铃新能源双方均未就此消息作出回应,堂哥认为目前上述项目或许还在谈判中。
江铃新能源是江铃集团于2015年投资建立的全新子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早在2016年底,江铃新能源获得发改委批复宣布,同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2017年9月,获得工信部审批,成为继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之后,第三张新建新能源汽车资质获得者。并且于2018年推出全新品牌“易至汽车”。
雷诺方面,此前电动车市场主要在欧洲,拥有约四分之一市场份额,但在华电动车布局几无进展。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雷诺需要加快在华新能源布局。目前而言,虽然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已经放开,但由于《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的实施,雷诺想要新增新能源产能较为困难,并购或为更好的选择。
堂哥点评
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持续走低的当下,传统车企也不再仅着眼于造车卖车,纷纷入局如网约车之类的新市场;由“西安奔驰漏油维权事件”所牵扯出的一系列影响仍在继续,深究背后原因,堂哥认为还是中国汽车市场不够成熟、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也仍待继续完善。不过堂哥也相信,以此事件为例,中国车市或许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END-
本文版权由第一车堂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
独家?独立?独到
▼
微信ID:diychetang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官方公众号“第一车堂”现已入驻各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