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汽车跨国之路

吉利KD2022年出口一共多少辆汽车?

首先说一流的车企不一定是销量最多质量最好历史最悠久之类的。

吉利本身成立不过二十来年,又是民营企业,先天优势不足,但是凭借自身本领努力追赶。

吉利是民营汽车企业的一个标杆,吉利深知自己先天不足的品牌劣势,吉利打造了多品牌的营销策略,营造一个欣欣向荣的品牌氛围。

在多品牌策略的指引下,吉利逐渐确定自身定位,由原创多品牌向并购多品牌延申。

吉利由汽车品牌向金融集团延伸,吉利通过多品牌经营取得良好现金流,吉利通过内部建设提升自己综合实力,同时调整产线淘汰表现不好的巩固仅存的。

持续与其他汽车品牌合作,重点大概就是举债持股,蛇吞象的故事知道的不少,一方面引起行业热议,一方面就是引起行业恐慌,吉利无疑是一条鲶鱼。

最后,吉利汽车背后的集团并非吉利汽车本身,吉利与一流车企的差距在于产品而非经营能力,那么吉利汽车的产品怎么样?产品对吉利来说重要吗?

其他方面,国产汽车品牌所受到的质疑影响着对产品的感受,同时汽车制造业犹如手机制造业一样,门类丰富多彩,品质标准如一,行业同质化严重,一分钱一分货,都是商品而已

一流汽车企业嘛!现在谈不上,未来说不准

吉利收购模式有哪些?

你好题主,吉利目前在自主品牌当中做的还算不错,但是你说的海外收购扩张,收购我知道,扩张不清楚,收购了沃尔沃全部股份,花费18亿美元,目前沃尔沃的市值在181亿美元,所以这8年吉利还是很赚的,但是如果你是吉利董事老板,会把沃尔沃的全部技术给吉利吗?还是营收两个品牌带来的收益,我想吉利的自身制造业会有质量上的提升,也会有一些沃尔沃的技术,但是不会太多,可能是一些经验上,也可能是一个部件,推国际市场的还是沃尔沃,如果把吉利也造的和沃尔沃一样,那沃尔沃的市值可能就会蒸发了,所以,吉利可能在国内还是最好的自主品牌,但是国际影响力,永远不会比沃尔沃要好,人家也不会放弃沃尔沃这个香饽饽,赌吉利,完全不值得,还望采纳,谢谢,

海外合资公司利润首次曝光,吉利汽车在价格战下怎么赚钱?

3月20日,吉利汽车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吉利汽车营业收入为1792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为53.08亿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同比微增0.9%,但如果撇除2022年收购雷诺韩国股权的一次性议价收购收益,则上涨了51%。

从毛利水平来看,吉利汽车在2023年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毛利总额同比提升31%至274亿元,毛利率则从2022年14.1%提升了1.2个百分点至15.3%。

2023年,中国车市竞争加剧,价格战的不断升级也侵蚀着车企的盈利能力。纵观中国车企已经公布的业绩预告信息,各家车企的盈利能力出现了较大分化,马太效应明显。其中,龙头企业如比亚迪、理想、吉利,在逆境中反而有了更好的盈利表现,但更多的企业如长城、北汽蓝谷、小鹏、蔚来等,则是面临净利润下滑或者亏损进一步扩大的经营压力。

在3月20日举行的吉利汽车2023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一家汽车公司如果长期不盈利,那么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对汽车公司的评估,已经开始回到盈利指标等基本面上。

在价格战更加激烈、淘汰赛全面打响的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重新洗牌期,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上述业绩发布会上进一步称,基于此,吉利汽车通过发挥规模化、体系化优势等方式降本增效,来提升毛利率水平,比如吉利系的通用化率非常高,采购的协同降本效果显著,去年,吉利把所有灯的模组全部统一起来,实行统一招标,最终实现了30%左右的成本降幅。

除降本增效外,吉利汽车部分海外业务也开始赚钱了。第一财经记者获悉,2023年,吉利和雷诺的合资公司雷诺韩国累计销量超10万辆,净利润达5亿元,该合资公司为吉利贡献了1.69亿元的投资收益和1.8亿元的股息收益。另外,宝腾汽车2023年累计销量15.4万辆,当年5~12月净利润为2.9亿元,为吉利贡献了1.16亿元的投资收益。

吉利汽车集团副CFO戴永称,吉利汽车整体出口业务的利润其实也比国内好一点。2023年,吉利汽车累计出口27.4万辆,同比增长超38%。

不过,吉利汽车旗下极氪和领克品牌在2023年处于亏损状态,这也对其利润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其中,极氪2023年净亏损为11.35亿元,与2022年同期的净亏损20.39亿元相比有所减亏;领克2023年则是亏损了11亿元。极氪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仍处于前期投资阶段,而领克亏损的主要原因则是处于产品调整期。吉利方面称,2024年,这两家企业将力争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在销量水平上,2023全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68.65万辆,同比增长约18%,超额完成此前设定的165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8.7万辆,同比增长超48%。

2024年,吉利汽车全年销量目标为190万辆,较2023年总销量增长1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较2023年所实现的总销量增加66%以上,即吉利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80万辆以上,其中极氪销量目标增加至23万辆。

对于2024年的整体销售情况,多家行业机构均预测同比增长3%左右,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也将持续放缓。所以,对于定下的上述目标,吉利汽车今年压力并不小。为了达成目标,吉利、领克和极氪品牌今年都将分别推出3款全新新能源产品。

中企出海2024③丨从资本出海到技术出海,吉利:2024汽车在海外将迎结构性机会

2023年,中国品牌出海新纪元中重要的一年。

在经济和国际的视角下,国产品牌出海的巨大浪潮似乎已势不可挡,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地区,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品牌竞逐的身影。

一众国产品牌在国内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后,也都在海外干出了一片天地,成绩斐然。“出海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这也成了中国企业的重要共同认知。但迈入2024年,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当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向海外之时,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将如何走?该如何高效拓展海外市场?红星资本局采访多位中国企业出海的代表企业,来看看他们的做法。

跨越山海——中国企业出海调研报道③

2023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超日本,正式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与自主品牌贡献增大、向发达国家出口增长,以及开始反向技术输出等是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的显著特征。

从贸易出海到资本出海,再到技术出海,吉利汽车(00175.HK)正是中国车企出海角色转变的典型。吉利最知名的出海案例是2010年对沃尔沃的“蛇吞象”式收购。但鲜有人知道,早在2006年起,吉利就开始入股伦敦出租车公司(LTI,后改名伦敦电动汽车公司LEVC),为此后不断将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收入囊中奠定了基础。

吉利LEVC CEO南圣良告诉红星资本局:“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可以说是吉利融入世界汽车大格局的一个必要环节。这是一次资本出海的模式探索,也开启了吉利在右舵发达国家的布局。”

2006年,吉利控股集团入股英国猛铜公司。左边是李书福

从资本出海到技术出海

大部分人对LEVC这个品牌都较为陌生,但提到英国的出租车,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影视作品里的伦敦黑色出租车。这款车作为英伦文化的经典标志之一,在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与“辣妹组合”一起亮相。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15年以前。

2006年,吉利购买英国锰铜公司19.97%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后者是LTI的第一大股东。2013年,英国锰铜被吉利以1104万英镑全资收购,LTI也成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高端商务汽车品牌。

英国锰铜负债累累,这笔收购难以为吉利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吉利看重的是通过其布局欧洲市场,以及伦敦出租车的品牌和技术价值,希望借此向专业出行领域拓展。

2017年,吉利投资2.5亿英镑的考文垂全新工厂建成,这是英国第一家电动车工厂。LTI也正式更名为LEVC,开始由出租车制造商向新能源制造商转型。吉利对LEVC也开始向技术输出转变。

在南圣良看来,车企出海的第一阶段,更多是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操作。“进入车企出海的新篇章,车企需要充分考虑到海外国家提高自身汽车产业链能力,进而提高工业附加值的需求。因此,技术出海将引领新的增长点。LEVC已经实现了技术出海、人才出海和管理出海的综合出海战略。”

2023年5月,LEVC在英国发布空间导向型纯电架构SOA(Space Oriented Architecture),这是LEVC与吉利历经两年半研发出的新型纯电汽车架构。SOA被行业称作“中国汽车企业首次技术架构出海”。

南圣良强调:“虽然SOA借鉴和吸收了吉利SEA(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浩瀚架构的一些基础模块与技术标准,但二者是不同的架构。在SOA架构上开发的车型都是强调空间导向型,意味着LEVC开启了新的战略重塑。”

今年以MPV车型试水C端市场

据介绍,目前LEVC主要在英国销售新能源出租车TX5,全球化销售渠道布局欧盟、中东、亚太等主要国家与地区。在中国,以TX5为依托的出行服务已进入杭州、大连、湖州等城市,北上广等其他一二线城市在陆续开拓中。

LEVC准备在中国发展新的2C端业务板块。南圣良提到了公司即将于今年上市的新产品陆地空客L380,这是一款高端纯电MPV,“研发目标是要比奔驰V级MPV更豪华,比雷克萨斯LM更智能。”

从腾势D9、魏牌高山、岚图梦想家、极氪009、沃尔沃EM90,到元旦节上市的小鹏X9,以及即将于3月1日上市的理想MEGA, MPV涌入多款车型,越来越多的新玩家盯上了这个小众的细分市场。

汽车独立分析师刘昊告诉红星资本局,相比轿车和SUV市场,MPV市场的竞争更较小,特别是高端新能源MPV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车企仍有机会抢占先机。而且MPV车型的售价高、利润高,符合品牌高端化策略。

国泰君安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腾势D9销量的持续上涨验证了新能源MPV市场并非缺少受众,在家用需求扩张及新能源化、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该细分市场需求有望不断扩大。

“MPV大家都在上,说明大家都看到市场需求。” 南圣良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在技术进化的基础上,MPV的驾驶感和空间感将会越来越好,完全能实现SUV和MPV的优势兼容。将来大型SUV和MPV的界限会相对模糊,谁能把MPV打造成兼具MPV和SUV的属性,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2024年汽车海外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新车出口量为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传统燃油汽车370.7万辆,同比增长52.4%;新能源汽车新车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上汽、奇瑞、吉利分别以109.9万辆、92.5万辆和40.8万辆的出口量成为2023年整车出口量前三的车企。

2023年,车企密集发布出海计划,且大多布局欧洲市场。对此,南圣良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目前中国车企出海的基本盘还是在东欧、东南亚、南美、中东,真正进入到欧美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还不多。中国车企还需要努力。各个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考虑出海的目的地。”

他认为,国内市场太卷是出海的动力之一,但根源在于需求的牵引,且中国车企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已经具备出海的能力。“中国车企集体出海,是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强劲的外在表现,是海外市场对中国智能电动化技术促进汽车消费与产业升级的认可。”

中国汽车出口迅猛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地缘政策壁垒、技术壁垒、当地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人才文化融合、不同的宗教信仰、汇率波动等。“欧盟对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都是一种贸易保护,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的强大和领先。我们应该自信地看待挑战,这是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南圣良判断,2024年汽车行业需求将稳健增长,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在智能化、出海和细分市场发力。“智能电动化对传统燃油车的价格替代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只不过在不同细分市场或不同国家的变化程度不一样。我认为只要在这个既定的趋势下找准目标市场,审慎评估,中国车企出海的机会大于挑战。”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浙江民营跨国公司经营50强:境外营收5726亿,吉利居首

12月20日,2021年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经营50强榜单(下称“50强”)发布。

虽然境外营业收入比上一年有所下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00175.HK)仍然霸占“50强”榜首,并进入了“中国100大”海外营业收入前10的企业名单(居第10位)。青山控股集团(002616)、浙江华友钴业股份(603799)分列第二、三位,万向集团(000559)和海亮股份(002203)占据第四和第五位。

“50强”由浙江省之江跨国公司研究院、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联合发布,综合境外资产、跨国指数、进出口等22项数据组成指标体系,对企业全球资源要素整合能力、跨国经营水平、跨国经营绩效、合规经营等方面按照权重比例进行赋分,通过专家论证,最终按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名而成。

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结合商务部门备案、年报数据统计显示,“50强”企业境外资产总额约5650亿元,境外营业收入总额约5726亿元,拥有海外员工总数26万人;“50强”企业2020年出口总额约231亿美元,进口总额约19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约55亿美元,拥有国际专利总数7569项,拥有自主品牌总数4200个,对浙江纳税总额约375亿元,境外企业对所在国纳税额总计约62亿元。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世界范围内贸易摩擦增加、投资审查趋严等影响,2021年浙江省“50强”企业的主要国际化指标还是呈现逆势上升态势。

其中,“50强”企业境外资产总额、境外营业收入总额、境外员工总数分别比去年上升4.72%、32.67%、17.98%;境外资产占比、境外营业收入占比27.84%、28.23%,分别比上年增加4.20和1.62个百分点;境外员工占比为35.30%,比上年下降0.66个百分点。

从跨国指数来看,2021年“50强”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为30.46%,高于2021年“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15.07%)15.39个百分点。

“50强”企业中,有36家企业超过2021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下称“100大”)平均跨国指数,其中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居“100大”和“50强”的首位,达到76.76%。除宁波均胜电子以外,有8家企业跨国指数超过50%,分别是: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盛泰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狮丹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浙江省企业境外投资主力军,“50强”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占浙江省比重高达41%。制造业企业仍然是“50强”的主力军,其中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最大。

跨国并购是50强企业的重要对外投资方式,累计并购额约172亿美元,占比(总数为382亿美元)为45%。

从国别来看,50强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含港澳台地区)和RCEP成员国。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约183亿美元,占比(总数382亿美元)为48%。在RCEP成员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约162亿美元,占总数(382亿美元)的42%。

从分布来看,50强企业共分布在浙江省除丽水市外的10个地市,其中杭州18家,宁波9家,绍兴7家,温州、嘉兴各4家,台州3家,湖州2家,金华、衢州、舟山各1家。此次宁波有5家企业为首次入围。

浙江省“走出去”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0年印发的《加快培育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丝路领航”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本土民营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汽车跨国之路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