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天能电池与吉利汽车合作

出道即巅峰!天能锂电赋能吉利远程新车有何“独门绝技”?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走向成熟,市场驱动作用日趋强大,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以正向开发为技术主线的时代。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也面临重大变革。

从工信部近两年发布的新车公示来看,正向开发的新车型如雨后春笋。电车资源注意到,正向开发车型的动力电池配套企业也有“新面孔”。357批新车公示中,远程汽车2款恩纳德品牌新车和1款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唐骏牌新车搭载的是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湖州锂电)提供的动力电池。

首次为新能源物流车提供动力电池的天能湖州锂电,为何能得到吉利远程和唐骏欧铃的青睐?日前,该公司技术研发总监代东举接受电车资源独家专访,从技术路线、产品规划以及服务理念等角度一探天能湖州锂电的“技术密码”。

紧扣正向开发脉搏,提升整车综合性能

“天能湖州锂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后来者’。”代东举介绍,天能股份集团于2004年开始开发锂电产品,研发团队在三元锂电、磷酸铁锂、复合锰酸、钛酸等各种化学体系有非常深厚的技术沉淀,经验充足,能快速响应各种客户的需求。

直到2021年,默默苦练内功的天能锂电产业迎来了战略性转机。天能湖州锂电应运而生,肩负起天能集团进军汽车锂电行业的“开路先锋”。尽管公司成立一年多时间,但已完成软包锂电和方形铝锂电两大系列产品的布局,并已开始服务吉利远程和唐骏欧铃两家整车企业。

天能锂电长年累月的技术积累,迎来厚积薄发。据介绍,目前天能湖州锂电的锂电产品规格已覆盖50-300Ah。其中,软包锂电主推50Ah产品,将广泛应用于低速三轮四轮车;方形铝壳锂电产品有五款(100Ah、135Ah、150Ah、200Ah和280Ah),100-135Ah产品将用于A00乘用车和高速车,150Ah和200Ah产品用于专用车、商用车和工程车。280Ah主打储能应用场景。

代东举对比了正向开发与油改电车型对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油改电车型的电池装配的位置可谓见缝插针,哪里有空间就将电池包往哪里塞。而正向开发车型提前设计了电池装配空间,不仅实现整车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提高车辆安全性和续航里程,驾乘体验也有质的飞跃。”

这是因为,正向开发车型重新开发车辆架构,电池企业根据底盘结构设计开发电芯、电池包以及模组规格,动力电池系统在储电量、功能特性、安全性等综合性能更好。

把握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趋势,天能湖州锂电坚持“电芯精益化、模组柔性化、系统定制化”平台策略,为整车企业提供以方形铝壳为主,兼有软包、短刀以及相应的模组和系统,助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双平台开发,动力电池和储能并驾齐驱

代东举介绍,根据锂电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业务规划,天能湖州锂电确定了双平台开发策略,即动力电池平台和储能平台齐头并进。

其中,动力电池平台主要瞄准A00级及高速乘用车市场,在前述5个规格主打产品基础上,将适当增加产品规格满足不同车型需求。同时,重点解决产品安全和高比能(目前LFP体系190Wh/kg,三元体系280wh/kg)问题。储能平台产品则在现有主打产品基础上主要做技术升级,将电池循环寿命提高到8000-10000次,充电速度由2小时左右降到1小时甚至40分钟内,比能量提升到180wh/kg以上。

根据不同平台产品的工艺和产线,天能湖州锂电可提供小模组、大模组和CTP去模组动力平台电池。储能平台产品一方面针对大型储能站开发标准化电芯与机柜,小型储能则推出柔性定制化产品。

具体到匹配车型,天能湖州锂电动力电池现阶段主要做A00级乘用车,电池模组采用标准电芯。而专用车、物流车、工程车因电池包箱体、电量、电芯规格和储能平台更接近,则被划为储能平台产品,采用柔性模组。

代东举介绍,天能湖州锂电产品具有品类齐全,设计灵活,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软包锂电采用高速全自动叠片工艺,超低内阻,适用范围宽,满足大功率放电需求等特殊应用场景,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方形铝壳电芯是天能湖州锂电主打产品,规格标准化,通用性强、单体容量大,单个型号单线产量2GWh,规模大成本低。软包和铝壳产品优势互补,双剑合璧。

另据透露,天能湖州锂电紧跟锂电池外形长扁化趋势,已开发出散热性更好,成组更方便的短刀电池。同时,天能集团也为下一代产品做了充足的技术储备,已布局准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未来2~3年内,公司还将持续推进研发中心、合作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氢能源研究院,进一步巩固技术和产品优势。

坚持化学体系本位,守住“安全底线”

动力电池说到底是化学手段实现能量转化,将化学材料转化为电能。尽管物理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动力电池性能提升,但终归治标不治本。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根本还是在于化学体系的提升。

代东举介绍,目前,行业最核心的痛点是整车的安全性、续航里程以及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天能湖州锂电在选择技术路线时,以用户痛点为导向,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性价比以及售后及时便捷性。

“续航在早些年比较突出,油改电续航200-300km,现在正向开发的乘用车续航500-600km,目前续航焦虑主要体现在冬天。”代东举表示,安全无小事,车辆安全事关车主人身财产安全,是行业必须遵守的底线。但目前主要通过物理手段,系统层面通过加强电池隔热防护、预警等方式提高安全性能。但物理防护只是治标,治本则需解决化学安全问题。天能湖州锂电坚持化学体系本位的原则,结合物理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提高动力电池以及储能产品安全性能。例如,三元锂电产品,材料改性、配方优化、阻燃设计等,真正做到不起火、不蔓延。

代东举透露,目前,天能湖州锂电在这方面取得两项重大突破。一是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上,联合了一家科研单位组成20多人的博士团队,研究新型负极添加剂,安全性和循环使用寿命均有较大改善;二是创新电池产品结构设计,开发出一款新结构电池,通过结构上的巧妙设计将软包锂电和方形铝壳锂电优势糅合在一起,实现电芯串并,不仅不影响电池包的空间结构,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系统性能。

此外,天能湖州锂电的产线都是最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产线,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更好、工艺精度更高,产品缺陷从PPm向PPb级迈进。

立足天能渠道优势,强化即时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迭代,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行业共识。电池产品的竞争进入下半场,对电池企业的售后服务提出更高的新要求。

传统的燃油车通过4S店提供售后服务。而电动汽车采用的直销的营销模式,售后通过第三方合作单位完成。电池企业通用应对策略包含: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电池产品循环使用寿命和加快售后服务网点建设。前者在电池产品设计研发时可以有效干预,后者则并不是所有电池企业都做的。

代东举介绍,在技术层面天能湖州锂电在现有主打产品基础上做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电池循环寿命,由6000次提高到8000-10000次。同时,产品支持BMS智能诊断、大数据系统都可以实时监测,远程判断问题。此外,锂电产品做整包设计上也考虑了后期维护拆卸便捷性,售后服务响应效率更高,时效性和便捷性优势明显。而在渠道方面,天能股份铅酸电池经销商门店30万多家,覆盖省市县乡镇,渠道优势非常大。

基于此,天能湖州锂电将创新发展锂电产业新4S服务营销体系(销售服务,售后服务,信息服务,电池回收服务),强化电池经销模式与售后服务,管控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做大做强渠道产品,有效探索车辆代销服务,增强市场竞争辨识度。

天能:被低估的动力电池“新”势力

随着动力电池龙头进入了万亿市值俱乐部,资本市场已经达成普遍共识:这是一个高速增长的万亿级别赛道。然而,目前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估值,大部分已经把5年后的产能规划计算在内。考虑到行业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不足,且产能投产也存在周期性风险,投资传统动力电池企业或很难获得超额收益。

不过,新能源车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储能也将从无到有持续发展,这两个未来的万亿乃至十万亿赛道显然存在长期的成长空间。按照常识,万亿的市场一定存在很多细分市场与相应的龙头。

那么问题来了,市场是否还有潜在机会能挖掘?

经过深度的动力电池行业历史和竞争格局研究,我们发现市场还存在盲点:

有这样的一类动力电池企业被明显低估,有别于一直以来规模产能壁垒的传统模式,天能的模式代表着动力电池行业的一种“新”势力。

先说重要结论:

1、天能这类企业存在独特的差异化竞争力,能确保公司长期分享行业红利,目前的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2、纵观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技术路径迭代风险与机遇并存,存在后发优势。同时财务稳健程度很重要,不能只押注单一技术路径,需要各种技术均衡发展,以应对市场的各种发展。

3、后发企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能长期胜出的公司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从这点看天能股份未来的潜力很大。

动力电池行业事关国运,理性均衡发展才能笑到最后。

动力电池是一个风口上的行业,也是一个代表着中国国策的行业。如果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做到全球领先,必将攻下全球新能源车与储能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并且引领全球新能源革命。不但解决了中国缺油的能源安全问题,还能对国外输出中国的先进生产力。目前全球年销售约9000万辆汽车,按照50000元以上的电池普遍售价,再考虑到储能市场,动力电池将来不排除长成十万亿级别,这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复盘动力电池发展史,发现动力电池行业存在明显的技术路径风险,也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弯道超车的机遇。

以史为鉴:

日本是电池老牌强国,90年代日本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迅速崛起。伴随着电池产业链的发展机会,索尼、松下等日本企业前瞻布局了动力电池。03年特斯拉展开了和松下的合作,08年搭载松下18650三元锂电池的特斯拉Roadster跑车面世。三元锂电池技术帮助松下成为动力电池巨头之一。

1996年,日产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圆柱锂离子电池的电动PrairieJoyEV。受此事激励,2000年韩国的LG化学专门在美国设立了研究动力电池研发基地。为日后的世界动力电池企业奠定基础。

05年以比亚迪为例的部分中国企业选择了日韩没布局的磷酸铁锂路线,开始了动力电池之路,09年2月,科技部针对混动、纯电公交展开惊人的补贴:混动最高5万/辆、纯电最高6万/辆,10米以上的混动和纯电公交补贴高达42-50万/辆。2010年8月中国跟随欧洲将磷酸铁锂相关专利撤销后,磷酸铁锂产业链安全了,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借着国家补贴弯道超车。

“十二五”期间,国家缩减了磷酸铁锂电池补贴,转而对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电池开展了大幅补贴。15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凭借着市场优势引领了技术路线。15年4月,工信部更是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整车厂只有在使用相关企业的动力电池才能拿到补贴。这把当时在三元领域更强的LG、三星排除在名单之外,伴随着天量的补贴和精准扶持,三元路线企业崛起。而只布局磷酸铁锂的企业却落寞了,这次以磷酸铁锂大厂沃特玛的倒闭成为了典型事件。凭借政府对于高能量密度补贴,中国三元企业弯道超车。

然而,2021年随着三元补贴退坡,磷酸铁锂凭借性价比和安全性在上半年实现了出货量反超了。可见,动力电池行业最不缺的就是变化。除了性价比和安全,磷酸铁锂反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期性。三元被上游资源裹挟太严重,三元锂正极材料价格疯狂上涨。

已经胜出的技术路线尚有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动力电池的未来格局其实是有变数的,未来还要考虑以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为首的潜力技术路线。

以史为鉴,我们不难发现,现存的动力电池巨头都是技术路线选择对的。没选对的、财务质量不够好的巨头都陨落了。而每次新技术路径脱颖而出时,后发企业还是存在较大机会。

比如曾经的动力电池龙头,AESC和A123。A123选择的是磷酸铁锂路线,与通用、宝马等主流车企建立了供应关系,但12年由于产品存在缺陷,电池组提前失效,直接导致A123破产。产品缺陷是表象,实际上A123成本比营收的增长更快,若减去政府补贴,会发现A123一直在亏损。巨额资金的投入,又碰上08年全球金融危机需求不振,财务不健康的A123终究撑不到动力电池的美好未来。

另一个例子是AESC。AESC在14年的时候是仅次于松下的动力电池企业,但由于误选了锰酸锂路线,于是被日产抛售,因为锰酸锂电池不适合放在高速乘用车上。

然而,根本原因是AESC对于技术布局不够均衡。

我们发现宁德时代、LG这种龙头的研发投入都在几十亿这个量级,并且均衡布局各个技术路线。要知道,过去布局锰酸锂的不止ASEC,日本不少巨头都有押注这一路线,在14年的时候LG化学锰酸锂占比可高达70%。但最后LG凭借多技术路线均衡布局,成功穿越周期。而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凭借着后发优势避开了技术路线陷阱,借助国家补贴弯道超车。

所以以史为鉴,动力电池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崛起和AESC的陨落,意味着动力电池存在后发优势,老企业必须多技术路线均衡布局,保持长期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2、A123的破产警示动力电池企业必须:现金流充沛,财务状况良好

3、磷酸铁锂的再崛起表明除了技术参数,安全与性价比也是重要追求目标,不能唯参数论

天能正好符合这三个特点:

1、天能股份18、19、20年研发费用皆超过10亿,和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处在一个资金量级上。除了第一梯队,动力电池第二梯队最好的在2020年也才6.84亿。

同时天能股份是为数不多的在铅、锂、氢、技术路线积极布局,多技术路线均衡发展的企业。天能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储能、回收循环等多个环节。可充分受益于清洁能源行业发展。

天能由于充沛的研发预算,其在氢能和储能上的后发优势明显。2021年天能的储能业务已经做到了第6。在智慧储能领域,天能积极开发多层次储能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和高端化升级。现已在储能领域形成绿色高能铅炭电池、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可根据客户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最佳方案。

另一方面是氢能领域。其氢燃料电池产品已获得国家权威机构认证,可实现零下30℃低温启动,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并且,天能氢动力产品已经和吉利、南京金龙、雅迪、徐工等优质公司展开合作,分别对应小型乘用车、客车、二轮电动车几大细分市场,体现了天能产品的可靠性和技术广度。天能自主研发的80KW金属双极板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在2020年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获得“年度燃料电池产品奖”。

在氢能前端领域,天能主要推动电动用具、工程、特种机械、储能、制氢用装备及辅材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并在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领域拓展产业空间,部分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天能在氢能源领域的领先,离不开其管理层的超前布局和大量的研发投入。天能从多年前即大量引进人才,建立了完备的设计和研发能力。目前天能拥有由院士专家顾问、业界知名专家、各领域专业人才组成的近百人的研发队伍,并配有专业实验室,专攻氢能科技。

同时,天能通过引进美、日大厂技术人才,掌握了涵盖膜电极、催化剂制备、电堆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针对氢能领域的巨量科研投入已经为天能贡献了巨量的落地产品和储备技术,并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天能引进的人才核心团队不少来自于日本的国际大厂,而日本在氢能领域开拓布局已久。天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存在弯道超车机会。

按照天能股份的均衡策略,相信固态电池也是天能即将布局的领域之一。

锂电池领域,天能也凭借与帅福得的合作,已经掌握了三元、磷酸铁锂技术。在BMS安全系统上掌握了核心科技。近期与海全汽车合作的10001套动力电池系统下线,表明天能的锂电产能也在稳健推进。

至于铅酸电池,天能的市占率超过四成,有绝对领先优势。819电池节期间推出代表当前铅蓄电池顶尖技术水平的帕欧达耐用核心技术系统,将为天能在铅电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基于多种技术路径的均衡布局,天能正着力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到系统解决方案商。这体现为天能可以在不同应用领域提供等多套组合方案,实现从单纯的卖产品到提供系统+集成服务。

2、2020年天能股份的ROE高达39.6%,总资产周转率高达1.87。高ROE高周转率是消费品企业的特点,这在低ROE、低周转率的动力电池行业很稀有,国内龙头2020年ROE也才11.27%、总资产周转率只有0.39次。天能股份的弱周期性和财务稳健程度高于同行。

天能股份的消费属性来自于其强品牌强渠道的竞争力。天能在微型车、低速乘用车的渠道上拥有绝对性的优势,市占率4成以上。微型车动力电池更换周期为1.5年,年年得用,更换周期远低于其他电池。同时,天能又做到了99%回收循环利用,并在出行上做到高性价比+环保。

基于此竞争优势,天能正着力实现从配件商到消费品牌商的转变。

天能在品牌与产品层面都在经历由“TO B”向“TO B+C”双轮驱动模式的转型,构建高度直链消费者的AISAS模型,即从消费者本位立场出发,探索人、货、场逻辑链路的可能性,围绕以租代售、金融服务、资源回收等业务场景,按需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构建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一体化的营销生态闭环。

譬如天能针对充换电市场推出的天能智行平台,依托蚂蚁链的领先技术实现产品与业务上链,向用户提供电池销售、电池租赁、商城服务、金融支持等全套解决方案,同时满足B端与C端用户在微出行上的不同需求。

又譬如天能云回收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对传统回收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实现废旧电池回收运营平台化、客户数据化、渠道扁平化,满足消费者和终端商在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上的需求。

再譬如天能新零售新一阶段的落地成果——天能零售通,可以通过人、货、场的数字化升级来满足不同电池应用场景的消费需求。依托天能零售通,实现了从客户下单到平台派单,再到线上核销的全业务流程平台化、智能化、可回溯。

3、天能在锂电池领域非常重视安全,与帅福得合作开发的BMS系统也荣获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安全之星”奖,天能以技术为核,以安全为本其产品也受到了用户的认可,其净利润也从6.79亿元增长至23.19亿元,年化复合增速为27.8%。同时由于天能主要服务下沉市场,这就意味着天能在性价比上拥有核心优势。718事件等储能起火爆炸事件频发,凸显了天能的安全和性价比优势。同时,天能也早已掌握了三元锂电池技术,不断投入的研发足以支撑天能向高速乘用车进军。

总结:天能已经完成从产品供应商到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商的定位转变,从过去的以铅电技术为唯一核心、电动自行车电池为唯一业务模块进化到今天乃至未来产业技术路线多元共振、业务场景布局有序拓展,并不断随着客户需求的演变而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天能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其强品牌、强渠道带来的健康现金流。通俗说,公司是同时拥有2C、2B属性的动力电池企业。电池行业虽然研发周期长,但是研发投入低于芯片等高精尖行业。天能足够的现金流和牢固的用户群体做支撑,足以在各个技术路线上超越行业。凭借客户优势,天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天能也正基于此,着力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到系统解决方案商、从配件商到消费品牌商的转变。

作为全球领先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商,完全可以做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存在后发先至的可能性。 与世界500强旗下帅福得成功合作,也是依赖于天能的渠道能力。帅福得看中的就是天能的渠道。合作后,合资公司在微型车上进展顺利,行业市占率较高。随着新国标的落地,锂电替换铅酸的趋势降成,有望提高公司30%以上的营收。 有别于其他类型动力电池企业产能竞赛的周期性风险,天能是技术迭代风险很小的消费型动力电池龙头。

根据券商统计,国内外光这些巨头规划的产能已经高达1820吉瓦时,这数据翻译成人话就是:

1820吉瓦时大约对应3640万辆车,而中国去年所有汽车的年销量也才2531万辆,产能过剩风险激增。这还没算上其他小厂商,像赣锋锂业这类上游厂商最近都加入了产能竞赛,拟投建年产15GWh新型锂电池项目。可以预见随着上游涨价和产能供给过剩,依赖产能规模优势的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价格战,盈利或周期下行。

未来还有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这样的技术迭代风险,相比依靠产能规模和技术路径的电池企业,如天能这类按照客户需求生产,多技术路径布局、强渠道弱周期、仅30倍左右市盈率的企业,性价比可能更好。

天能作为动力电池“新”势力,值得期待。

半年报解读|增收不增利 天能股份再投资近40亿元加码锂电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曾乐)讯,8月27日晚间,天能股份(688819.SH)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为162.55亿元,同比增长9.34%;由于受到主要产品原材料(含金属铅及铅合金、PE塑料,以及锂电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因素影响,实现归母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降14.89%;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股,同比减少22.83%。

投资39.73亿元加码锂电

今日(8月27日)晚间,天能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向下属子公司湖州新能源增资以实施湖州南太湖基地年产10GWh锂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为39.73亿元。

公告显示,天能股份拟使用超募资金账户全部资金余额(含超募资金11.35亿元、差额资金2202.66万元及利息收入)向湖州新能源增资,不足部分由该公司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补足。

据悉,该项目位于湖州市南太湖新区,约占地442亩,共分为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拟通过司法拍卖方式取得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浙江遨优)相关资产后进行技改升级,并在空置厂房新建电芯及PACK产线,达产后形成年产3GWh磷酸铁锂电池产能;预期建设周期为12个月。

二期达产后形成年产7GWh 磷酸铁锂电池产能,预期建设周期为30个月。

“该项目将加快公司对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布局。项目达产后,公司相关产品的产能将扩大,有利于提升公司降本增效和持续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天能股份方面对此表示。

报告期内,天能股份实现锂离子电池业务规模为4.25亿元,同比上升16.07%。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形成“高能三元+超能锰铁锂+超级磷酸铁锂”组成的多元材料体系。

其中,在电动二、三轮车领域,报告期内,该公司陆续推出外卖跑单王、衡科技系列、自主开发锂离子电池智能检测软件“天能帅服”等产品。

在微型电动汽车领域,该公司既提供铅蓄动力电池,也提供锂离子动力电池解决方案。据悉,天能股份现已与海全、鸿日、丽驰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为其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9亿元,同比下降246.99%。对此,天能股份方面表示,这由于产能有所增加,为下半年销售旺季进行提前备货,以及为应对原材料进一步涨价的风险适当储备原材料所致。

发力燃料电池多领域应用

技术层面,财报显示,天能股份在产品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领域中掌握了石墨烯复合材料、多元复合稀土合金、超能锰铁锂等新型材料技术,还面向电池新材料科技前沿,探索铅炭电池、纯铅电池等新型材料铅蓄电池以及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

其中,在氢燃料电池方面,该公司在催化剂、膜电极、金属板、石墨板和仿真设计上探索优化,并自主研发覆盖各个应用场景的多元化电堆产品。

据悉,目前,天能股份已完成金属板电堆额定功率120kW、峰值功率130kW电堆的样机开发。

此外,《科创板日报》记者近日获悉,天能股份全资子公司天能氢能源有限公司与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将共建“氢燃料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

其中,吉利商用车集团提供符合各种应用场景的最新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开发、试验数据等核心技术;天能提供最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电堆及核心零部件与材料先进技术,双方进行同步开发。

此前,8月9日,天能氢能源与吉利商用车集团就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推广应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产品应用方面,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目前,天能股份已与雅迪联合发布氢能源电动自行车;在商用车领域,搭载天能T60-C燃料电池的开沃牌客车上榜工信部目录,整车将于年内正式下线运行;在电动特种车领域,搭载天能股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水冷电堆产品的德燃动力观光车,已在嘉兴基地进行示范运营。

对此,天能股份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正积极接洽其他领域,如乘用车等厂商,谋划深度合作。

报告期内,天能股份研发投入为5.91亿元,同比增加14.43%,占营业收入比例3.64%,且全部用于费用化研发投入。其中,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2%。

以下为《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天能股份的主要内容:

《科创板日报》:天能股份目前业务发展情况及相关应用场景如何?

天能股份:天能结合自身的技术路线储备情况,已经深度布局五大应用场景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在微出行领域,我们通过铅、锂、氢技术进步为电动两轮车、三轮车、低速四轮车等提供绿色、智能、安全的可定制的解决方案。

在乘用车领域,我们为乘用车提供起动启停系统解决方案,并积极部署锂电、氢电、钠电等多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在商用车领域,我们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为道路客运、载重运输、工程机械、道路清洁等提供安全、可靠、耐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在智慧储能领域,我们积极开发多层次储能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在循环再生领域,我们打造了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等为一体的闭环式的资源循环再生解决方案。

《科创板日报》:天能股份目前在锂电领域发展现状如何?

天能股份:2019年11月,天能股份与法国道达尔集团旗下SAFT集团合作成立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国际第三代锂电技术体系(Gen3),加速布局锂电市场,定位电动轻型车、储能和电动汽车领域。

天能在行业内较早启动了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掌握了高镍钴锰正极材料、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安全隔膜等应用技术,所生产的单体软包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260Wh/kg以上,并自主设计开发了单体能量密度达252Wh/kg的18650圆柱电池,在BMS(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面也形成了基础储备。天能股份已经和很多新能源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

天能做锂电也有十几年,在锂电方面储备的技术还是比较厚。但考虑到补贴政策、占用资金等,天能主动做了一些策略调整,强调把铅蓄电池做得更精益,把锂电技术储备做得更加扎实。天能没有停下脚步,锂电产品很快就会全面展开。

《科创板日报》:燃料电池发展目前有哪些行业痛点?天能股份是如何解决的?

天能股份:目前,燃料电池行业主要有三个方面行业痛点:一是燃料电池一些关键技术尚处于商业化量产的前期阶段。其中,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较为成熟,但技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低温、高海拔等性能需要进一步优化;二是购置成本偏高。相比于锂电、内燃机等动力比较贵,但这个差距正在通过量产进一步缩小,近3年成本下降幅度非常大;三是氢气使用成本高。由于国家涉氢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时间不长,氢气的制造、储运、加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成本较高,目前在通过副产氢、富产电来试图解决。

目前,天能氢电已取得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等多项卡脖子技术重大突破,并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其中,氢电金属双极板电堆、单堆最大功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创板日报》:天能氢电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有哪些?未来在产业方面将有哪些发展布局?

天能股份:天能氢电目前已完成500W-150KW电堆系统产品自主研发,与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先后发布氢醇发电机、氢电二轮车、城市客车等多款电堆系统,产品覆盖低速车辆、氢电叉车、无人机、客车、卡车、物流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众多领域应用场景。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研究氢能领域蓝氢的甲醇制氢、绿氢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聚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探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有潜力的新技术应用,在电解水制氢、热电联供等领域开展应用布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天能电池与吉利汽车合作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