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车网络

吉利汽车官方网站

我一五年买的吉利远景,现在有很多钣金件都是锈迹斑斑,下边梁都锈出了一个洞。质量太差劲了,打死以后不买吉利车了。

吉利汽车 怎么样

看开车手法和保养程度,吉利车众所周知价格便宜,配制相对高,在这样的价钱质量上肯定要打折扣,如果家庭代步、对汽车质量要求不高的话,绝对能满足需要。我是自由舰车主,但建议购买远景,性价比高,从与远景车主聊车得知,对该车的口碑还不错,毛病不多,配制挺高,发动机变速箱都挺好,还挺省油。当然价格也稍稍贵一点。我现在就后悔当初不如加2万买远景了。

三亚试驾吉利ePro家族 深扒越开越省的“智擎”黑科技

吉利ePro混动家族致力于成为“中国混动圈的丰田”,面对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的充电不便、续航焦虑等用车痛点,吉利ePro混动家族主张“省着开不如开着省”。10月12日-16日,吉利ePro混动家族来到了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三亚举行全国媒体试驾。本次试驾拥有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沿海公路等丰富路段,能够充分体现吉利ePro混动家族“跑得了日常,去得了远方”的硬核产品实力。

吉利ePro混动家族由吉利旗下热销的缤越、星越、嘉际、博瑞、升级而来的PHEV混动车型组成。

星越ePro是吉利ePro混动家族的最新款车型,采用“动感瞬间”设计理念。车身尺寸为4605*1878*1643mm,轴距为2700mm,实现了溜背造型与实用空间的极致平衡。车内搭载Bose音响、巴黎进口香氛系统、真皮记忆座椅、感应式电动尾门等人性化配置,打造极致舒适驾乘体验。

采用吉利首创P2.5混动架构,同时搭载“智擎”混动系统,包括1.5TD发动机+7DCTH变速箱+高效电机的超强混动系统以及AI智能能量精算系统,可实现百公里加速7.5s、百公里综合油耗1.2L、百公里纯油油耗5L。星越ePro不仅带来了极致驾控体验,更做到了高效节能省油,满足了年轻人对驾控乐趣与燃油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在智能驾驶方面,星越ePro搭载了L2智能驾驶、360°立体安全识别圈等安全配置,树立混动圈智能驾驶新标杆,给用户带来全方位的驾驶安全感。

在智能网联方面,星越ePro搭载了最新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该系统在桌面交互、智能语音识别、地图导航等功能上实现了全面迭代升级,为用户带来高效便捷、智能流畅的极致体验。

作为行业首款“零压舒适插电混动MPV”,嘉际ePro以舒适为目标、以家为核心。新车采用了多元平衡设计理念,“三体融合”的潮美车身,集轿车高宽比车身、SUV力量感与通过性、MPV多元空间等于一身,轻Coupe流线车身媲美轿跑、0.88高宽比媲美轿车、155mm高离地间隙,展现出动感、时尚、前卫的高颜值。

内饰方面,嘉际ePro采用全景时空座舱设计,融入时空和多元空间理念,独具未来感。中控饰板采用翼型镀铬装饰、皮饰缝线工艺、上下双层设计。拉丝纹理包覆以及大V透光电镀银饰条的设计颇具档次感。双层豪华中央通道为宽体式设计,上层是操作区域,下层是储物空间,同时手机无线充电、72色流光氛围灯、手势感应顶灯,彰显整车智能科技氛围。

新车搭载1.5TD发动机+7DCTH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配合高效电机,使得整套动力系统综合最大功率190kW,峰值扭矩415N·m,百公里综合油耗仅1.5L,百公里加速7.8S,纯油工况百公里油耗5.7L,远超同级。独创“智擎”混动系统,以硬件和软件两个模块系统,实现更强劲动力和更智能驾驶。充电方面,嘉际ePro搭载了双向充电机功能,拥有超强外放电功能,打造“220V随行电站”。

博瑞ePro定位“中国旗舰混动B级车”,主打中型车市场。新车采用吉利4.0直瀑式进气格栅,部分细节采用熏黑式设计,加上硬朗运动的溜背式车身,整车动感十足,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审美潮流。车身尺寸为4986*1861*1513mm,轴距为2870mm,越级空间设计为用户带来更加宽敞舒适的驾乘享受。

内饰大量采用软性的搪塑工艺材质包裹中控台,以“V”形线条对边框进行勾勒,舱内多屏一体化,坐在驾驶舱内,犹如进入未来科幻世界,沉浸在星际航行中。此外,还有双3英寸的中控液晶屏和全液晶仪表、时光隧道科幻氛围灯、采用钢琴键式设计的空调控制按键、挡把造型横向设计的悬浮感、丝米级工艺打造的驾驶模式旋钮等等,尽显吉利博瑞对高级豪华品质与精神体验的追求。

升级最新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搭载E01车机芯片,以更强大的系统、更可靠的硬件和海量的流量,为用户带来高效便捷、智能流畅的极致体验。

新车采用吉利首创P2.5混动架构,同时搭载“智擎”混动系统,包括1.5TD发动机+7DCTH变速箱+高效电机的超强混动系统以及AI智能能量精算系统,可实现百公里加速7.4s、百公里综合油耗1.5L、百公里纯油油耗5.0L。博瑞ePro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更能做到高效省油,满足了用户对高性能、低油耗的双重需求。

实际驾驶中系统根据驾驶员需求、动力系统状态、外界环境,智能选择并切换最佳工作模式,如M1—纯电驱动模式(可配合能量回收),M2—并联驱动模式,M3—行车发电模式(可配合能量回收)等,共有13种工作模式可切换。

此外,博瑞ePro可以选择EV和HEV两种驾驶模式,其中HEV模式下还具有ECO(经济)、COMFORT(舒适)、SPORT(运动)3种驾驶模式,共计4种驾驶模式。

缤越ePro由吉利首款插混SUV车型缤越PHEV升级而来,定位 “高智商运动插混SUV”。作为吉利年轻化战略、新能源和电气化战略的代表作,缤越ePro由吉利首款插混SUV车型缤越PHEV升级而来,定位 “高智商运动插混SUV”。

新车整体造型沿用“时光竞速美学”设计理念,采用双色车身、18英寸幻影轮毂,彰显时尚运动气质。左前轮眉上方的充电口,以及车尾的“PHEV”标识,凸显新能源车型的身份。长宽高分别为 4330×1800×1609 mm,轴距为 2600 mm。与传统的电池前地板布置或行李箱布置相比,缤越 ePro电池布置于中通道和后排座椅下方,实现空间利用和安全性最大化。

内饰板大面积采用哑光金属拉丝饰条,简约轻奢风范尽显。作为吉利新能源全新高性能、高颜值的全球战略车型,科技感十足的内饰展现了吉利新能源对于年轻化设计语言的理解。新车得益于升级后的 GKUI 19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匹配高德地图3.2版全新星云AI引擎首发,辅以T-BOX远程控制,构建智慧出行新生态,让新能源出行生活更为智能有趣。

作为吉利年轻化战略、新能源和电气化战略的代表作。超强5TD+高效电机动力系统:全系搭载的1.5TD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国内动力性能最强的发动机之一,百公里加速为6.9秒,百公里油耗仅为1.4L。动力输出更强劲,同时更节油。同级唯一配备6Kw充电机的插混SUV,1.5小时即可充满,使用220V家用电可实现6H充满,两种充电模式,更加便捷。并且支持手机、车机预约充电。

新车拥有EV纯电模式、ECO经济模式、COMFORT舒适模式、SPORT运动模式、SAVE强制充电模式。并具备制动和滑行两种工况下的能量回收,3级能量回收可调,集成换挡杆操作模式,可提升15%续航里程。

此外,缤越ePro拥有 L2 级别智能驾驶,搭载包括 ICC 智能领航、同级独有的 AEB-P 行人识别保护系统、LKA车道保持辅助、SLIF 速度限制提醒功能等一系列智能安全配置,一定程度解放驾驶员手脚,缓解驾驶疲劳。

吉利ePro混动家族是中国品牌销冠的混动家族,具有“1+1>2”的多重优势,比如选择多,产品覆盖轿车/SUV/MPV等多品类,能满足经济/豪华/实用/潮流等多重用户需求;实惠多,智擎系统实现低能耗省油,政策支持双限城市送牌;体验多,具备多种驾驶模式,可实现多场景驾乘体验。同时,该家族车型是同级唯一做到“油电同价”的混动产品,以燃油车的价格即可享受PHEV车型的环保智能,而同级别其他品牌PHEV版通常比燃油版贵3-5万元。

通过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吉利ePro混动家族有效的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的充电不便、续航焦虑等用车痛点。至此在性能、操控、能耗、智能、安全等方面均带来领先同级的混动车用车体验,势必将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

首推次低配车型,售17.58-22.88万元,吉利银河E8购车手册

近日,吉利银河E8正式上市了,而该车的售价也是让人比较惊喜,所以在市场的关注度上该车也是比较高的。而吉利银河E8是基于SEA浩瀚平台搭载的一款中大型轿车,该车目前在售有五款车型。那么这五款车型选谁合适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吉利银河E8在外观方面的表现。根据官方的叙述,在这台吉利银河E8的外观设计上,它采用了名为“涟漪美学”的全新设计语言,顾名思义,吉利银河E8的大灯组有着流水式的等效,在点亮之后会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一种涟漪的感觉,同时在格栅方面,它也不是普通的封闭式格栅,其在格栅的两侧也是配备了可发光的灯效,再加上银河品牌标志性的可发光LOGO,在整体的辨识度上还是很有保障的。

来到侧身,吉利银河E8的整体姿态呈现出轿跑的姿态,而且得益于一些细节上的设计,新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199Cd,而更低的风阻系数证明车辆有着更低的能耗和更强的加速效应。此外,在车身尺寸方面,吉利银河E8的长宽高分别为5010*1920*1465mm,轴距为2925mm,这倒是符合一台中大型轿车的体量。至于尾部设计,吉利银河E8采用了带有流水光效的贯穿式尾灯组,并且后包围也是采用了黑色的装饰板,在视觉效果上比较丰富。

内饰设计上,吉利银河E8的用料还是比较扎实的,其在中控台和车门板处采用了大量的软质材料进行包裹,而且顶棚方面还采用了麂皮材质,在高级质感方面的塑造十分不错,同时吉利银河E8全系车型均采用了8295芯片,因此它车内那45英寸的贯穿式一体屏幕在流畅程度上也是有所保障的,而且它这块屏幕还拥有8K的分辨率,在UI显示界面上也是非常的出色。

至于动力方面,吉利银河E8拥有后驱和四驱两种版本,其中后驱版车型电机输出功率为200千瓦,并且搭载了400V的平台,而四驱版车型电机输出功率为475千瓦,搭载了800V碳化硅平台,零百加速仅需3.5秒。此外在纯电续航里程方面,得益于62千瓦时和76千瓦时的动力电池,其纯电续航分别为550km、665km、620km。

银河E8 2024款 550km PRO

550km PRO作为入门级的车型,其售价为17.58万元,在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为550km,并且动力方面也是采用了后驱动力。而在配置方面,它配备了疲劳驾驶提醒、前排安全气囊/气帘/侧安全气帘、后驻车雷达/360全景影像/定速巡航/透明影像、不可开启全景天窗、皮质方向盘、车内中控锁、主驾驶无钥匙进入/启动、仿皮座椅/主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华为HiCar手机互联映射、4G车载网络/OTA升级/AI语音识别交互系统/应用商店、8扬声器、双区空调/后排出风口/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等。由此来看,入门级的银河E8在配置方面还是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用车需求的,只不过它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方面有一些劣势。

银河E8 2024款 550km MAX

次低配车型,售价为18.58万元,相比入门车型贵了10000元,动力和续航与其保持了一致,在配置上多出了前驻车雷达/全速自适应巡航/L2级辅助驾驶功能(全套)、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加热/通风/记忆功能、第二排语音分区域唤醒识别功能、Infinity音响(12扬声器)、256色氛围灯等等。由此来看,次低配车型的配置还是比较全面的,绝对可以满足这1万元的差价,整体来看还是比较有性价比的。

银河E8 2024款 665km 星舰 远航版

作为中配车型,它的价格达到了19.88万元。而在动力方面,其依旧为单电机版车型,不过续航里程却达到了665km。在配置方面它和550km MAX相差不大,只是在续航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银河E8 2024款 665km 星舰 智驾版

其售价为21.88万元,它的动力和续航与665km 星舰 远航版保持了一致,但是相比于665km 星舰 远航版车型,该车主要提升了智能驾驶方面的功能,像记忆泊车/循迹倒车/自动泊车入位、遥控移动车辆、5G车联网等等。因此这台车更适合那些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感兴趣的消费者。

银河E8 2024款 620km 星舰 性能版

其售价为22.88万元。而该车主要的提升了动力(双电机),而且续航里程上也达到了620km,同时由于800V平台的加持,其充电速度也有不小的提升,0.3小时便可将电量充至80%。至于配置方面,它的表现和665km 星舰 远航版相差不大。其比较适合那些对性能有所追求的消费者。

结言

通过上述的分析来看,对于这台银河E8,我个人更加推荐次低配车型,也就是550km MAX,毕竟这台车无论是配置还是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比较友好,但如果大家比较在乎续航的话,那么665km 星舰 远航版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数百万辆电动汽车或“变身”储能装置,车网互动几大挑战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帆 深圳报道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万亿市场规模的储能领域,迎来了新的顶层设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提出灵活多样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并多次提及“探索电动汽车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应用”的相关内容,包括探索推广电动汽车、智慧用电设施等双向互动智能充放电技术应用,提升用户灵活调节能力和智能高效用电水平;鼓励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的聚合利用,通过大规模分散小微主体聚合,发挥负荷削峰填谷作用,参与需求侧响应,创新源荷双向互动模式等。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近五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17年的65万辆到2021年的29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加速渗透,“电动汽车+储能”的想象空间,也在进一步打开。

2021年3月,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电力系统要给电动汽车充电,看似是一个供电任务,但通过技术的发展包括采取经济性措施,完全可以让电动汽车促进系统能力提升。电动汽车在低谷时,系统给它充电;在用电高峰,让电动汽车给系统放电。一辆电动汽车就可能成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储能装置,如果成千上万大规模的电动汽车,那对系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所以要加快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政策的加持之下,“十四五”期间,电动汽车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储能装置,是否将乘风起势?

车网互动前景可期

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就提出,鼓励电动汽车提供储能服务,并通过峰谷价差获得收益。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

2021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这与上述《实施方案》中的表述颇有相似之处。

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本身就有着紧密联系。电化学储能的快速发展,背后核心的支撑便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使得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水平提升,成本下降。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透露的数据,2021年,中国用于储能的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32GWh,增长了146%。

另一方面,业界也十分关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互动与融合,具体而言,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有效利用这一巨大的“电力海绵”网络,将电动汽车、充电桩与电网进行有机融合与协同,以实现大规模、跨时空、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的灵活储能。

业界已经开展了积极尝试,并且有一些商用落地。

其中,2021年4月底,国家电网首个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实用化示范区在宁波北仑建成投运,示范区建有国内首个配网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参与智能双向互动的V2G(Vehicle-to-grid)充电站,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了一种充放电交互体验,当电动汽车不在运行的时候,充电就等同于“买电”,向电网输电则等同于“卖电”,利用峰谷电价之差,获得收益。

今年春节期间,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结合天津市电力供暖保障等用电需求,组织34个公交充电场站、929个公共充电场站和9600余户个人充电桩开展今年的首次车网互动,累计充电电量达30.6万千瓦时,通过补贴引导向用户释放充电红利15.8万元。

国内一些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广汽、吉利、长城、蔚来等,已有配置车网互动功能的车辆。

另一方面,车网互动的前景也与电动汽车的整体规模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罗兰贝格的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会比设定的节奏更快: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25%,2030年则有望达到50%。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市场分析师魏汉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会有更大的波动性和日夜峰谷,需要依靠多项技术来共同解决,V2G将是其中一项,而且是具备分布式优势的一项。

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尽管有部分落地,但目前电动车开展车网互动业务都只是小范围试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距离大规模的商用尚有较远距离。

龚慧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概括起来,目前主要有4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是否有利可图,是否利益可分,是否技术可行,以及是否机制可靠。

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作为储能装置,这一部分市场的蛋糕有多大?各方尚未达成共识。如果简单地做算术题,可以计算出多少辆电动车,每年充多少电,放多少电。但在实际情况中,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充放电需要充电桩,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充电桩;车辆在停放的状态下,是否具备连接充电桩的可能性;峰谷的电价差额是否足够大,从而能激励各方参与到充放电中。

下一步,即便各方对于蛋糕有多大有了共识,还需要考虑“分蛋糕”的问题。龚慧明表示,V2G的参与者包括电网侧、发电侧、聚合商、新能源汽车车主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如何分配,这里面一定程度涉及电力市场改革的问题。

据相关测算,通过V2G技术,将电动汽车作为储能装置,未来可为电网节省巨额的调峰费用,减少在储能方面的投资。如果将节省的投资当作获利,这一获利理应让各个环节的主体享受得到。

至于技术问题,龚慧明认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汽车和电池技术,二是以充电桩为核心的交互技术,三是调度、匹配、管理等技术。

目前来看,电动车增加车网互动功能,将单向充电桩改为双向充放电桩,以及灵活性资源的匹配、调度等,三者都没有太大的挑战,核心仍然在于电池技术。车主们普遍担心的是,如果将汽车交给调度商作为储能装置,充放电次数增加,会对电池的性能、寿命产生多大的影响,得到的回报是否足以弥补损耗和成本。

最后是政策机制的保障,当这种聚合类的商业模式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时,很难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去协调,政府需要出台规范性的文件,以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

2021年,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指出,车网互动的技术标准目前尚未统一,主机厂商和充放电运营商意见不一,V2G也没有价格标准。同时由于缺乏电力接入、消防验收等标准规范,项目无法顺利推广。

龚慧明向记者表示,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装置参与到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中,中长期来看潜力空间很大,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研究,同时需要持续跟踪技术的进步。“十四五”期间会不断有示范性的工作,但规模化的应用还有待时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车网络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