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车主放心买?吉利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拆解,这做工绝了
前言充电头网采购了吉利熊猫mini电动汽车的直流充电机,这款充电机为便携式设计,总重量为4.8Kg,实测充电机输入线长度约为2.9米,输出线长度约为1.5米,满足日常充电需求。充电机支持175-265Vac输入,输出电压为250-500VDC,最大输出电流为5.5A。
吉利这款充电机配有两个散热风扇,加快空气流通将热量吹出,满足长时间充电使用。充电机支持IP66防护等级,在户外充电时具备一定的保护能力。下面就带来吉利这款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的拆解,一起看看内部的用料和做工。
吉利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开箱产品采用牛皮纸盒包装寄送,正面印有吉利汽车品牌logo、产品名称和型号。
包装内含吉利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以及使用说明书。
吉利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由连接线缆、充电机以及枪头三部分组成。而两部分线缆在粗细程度上有着明显区别,这一设计与市面上常见的交流充电枪的不同。
输入电源线采用三脚插头,两侧做了内凹设计,方便用户插拔。
充电机采用PC防火材质塑料外壳,分别为黑、白和银灰三色配色。顶部外壳不仅喷涂银灰色金属漆提升质感,两侧还做了弧面设计,让整体更具设计感。
顶部盖板设有水滴型镂空区域和圆形凹槽。
水滴型区域设有通电开关键以及环形指示灯,正常通电状态下亮绿光。
圆形凹槽贴有GEELY品牌圆牌。
机身输入端两侧设计有窗口,内部设有两个散热风扇。
另一端设有出气窗口。
两端线缆均做了加强保护设计。
侧面贴有黄色警示标签,提示断电后等待5分钟再打开机器。
机身底部贴有防滑垫以及产品铭牌。
产品铭牌特写
产品名称: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
产品型号:4114214470
输入电压:175~265Va.c.
输入电流:8A Max
频率:50Hz
输出电压:250~500VDC
输出电流:5.5A Max
额定功率:2000W(输入250V~265V)
防护等级:IP66(室内或室外)
生产商:深圳市能效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充电枪头符合主流人体工学设计,插拔体验更好,同时端部也有橡胶帽盖保护。
机身握把下方设有密集凸起纹理,提升车主持握手感。
顶部设计有一体式锁扣小板。
两端分别为方便按压的凸起和卡扣设计。
侧面还设计有一个橙色闭锁按键。
闭锁状态下,充电枪头无法取出,用以避免意外拔出枪头的情况。
充电枪端部特写,采用九孔枪头。
产品充电枪头持握场景一览。
实测输入电源线长度约为291cm。
充电机机身长度约为25.3cm。
机身宽度为115.12mm。
厚度为82.64mm。
输出线缆到枪头端长度约为150.5cm。可见吉利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的整体长度约4.6米。
另外测得产品重量约为4.8kg。
吉利2kW便携式直流充电机拆解看完了吉利这款便携式直流充电机的外观展示,下面就进行拆解,一起看看内部的用料和做工。
首先撕下充电机机身底部的防滑垫,在内部隐藏固定螺丝。
拆下充电机后盖,在内部为铝合金壳体,并填充导热胶灌封。
在壳体内部设有连接器,用于连接按钮指示灯小板和散热风扇。
拧下固定螺丝,拆下固定散热风扇和导线的压板。
拆下充电机上盖,在内部为铝合金散热格栅。
指示灯小板通过导线连接到铝合金壳体。
导线连接到指示灯小板,并连接两个散热风扇。
外壳通过螺丝固定到内部铝合金壳体上。
拧下固定螺丝,分离外壳与铝合金壳体。
输入端导线通过螺丝压板进行固定。
清理掉内部的灌封胶,继续进行拆解。
输出端导线也同样通过金属压板进行固定。
拧下固定螺丝,拆下压板松开输出线缆。
从壳体内部取出PCBA模块,内部全部被导热胶填充。
壳体内部被导热胶填充。
PCBA模块发热元件设有铝制散热片,粘贴高温胶带绝缘。对应电感和电容元件也粘贴高温胶带绝缘。
PCBA模块背面焊接主控MCU,初次级之间通过虚线区分,界限明显。
使用游标卡尺测得PCBA模块长度约为198mm。
PCBA模块宽度约为94.9mm。
PCBA模块厚度约为42.6mm。
交流输入线通过导线焊接连接。
输出导线也通过焊接连接。
输出导线设有线标,用于标记导线用途。
输入端设有保险丝,压敏电阻,蓝色Y电容,共模电感以及PTC电阻,左侧设有两颗整流桥,并设有散热片。
输入端保险丝特写,引线和保险丝本体均外套热缩管。
压敏电阻来自STE松田电子,规格为14D561K,用于浪涌过电压吸收。
两颗安规X2电容来自亿曼丰,规格为0.68μF。
两颗共模电感采用磁环绕制,内部设有电木板绝缘,并缠绕胶带绝缘。
MZ21 PTC热敏电阻用于抑制上电的浪涌电流。
继电器用于短路掉PTC热敏电阻,降低损耗。继电器来自宏发,型号HF32FV-G,触点容量10A250VAC,线圈电压12V。
左侧设有继电器用于输出控制,中间位置设有两颗电感,在电感底部为谐振电容,左侧为PFC升压电感和整流桥。
两颗整流桥来自YJ扬杰科技,型号GBU3008,规格为30A 800V,并联连接。
薄膜电容规格为1.5μF450V,用于整流滤波。
一颗MCU来自意法半导体,型号STM32F334R8T6,是一颗内置DSP和FPU的混合信号MCU,内置Cortex-M4 CPU,主频达72MHz,内置64KB Flash和12KB SRAM。具备I2C接口,SPI接口,三个USART接口和一个CAN总线接口。
为MCU提供时钟的晶振特写。
PCB预留的MCU通信端子特写。
用于驱动PFC开关管的驱动器来自杰华特,型号JW9624,是一颗双通道,高速低侧栅极驱动器,支持驱动MOS管,GaN和IGBT。器件内置两个独立的栅极驱动通道,支持4.5A峰值电流,支持独立的通道输出控制,兼容TTL和CMOS驱动电平,工作电压为4.5-20V。
杰华特 JW9624 资料信息。
PFC开关管来自尚阳通,型号SRC60R078BSTG,NMOS,耐压600V,导阻70mΩ,采用TO-247封装。
PFC升压电感采用磁环绕制,底部设有电木板绝缘,并缠绕胶带绝缘。
PFC整流管来自三安集成,型号SDS065J010C2,碳化硅二极管,耐压650V,135℃电流为13A,采用TO-220-2L封装。
两颗薄膜电容来自丰明,规格为0.1μF630V。
PCBA模块侧面焊接高压滤波电容和辅助电源模块。
高压滤波电容来自丰宾,规格为470μF500V。
半桥开关管来自东微半导体,型号OSG60R031HZF,耐压650V,导阻31mΩ,采用TO247封装。
谐振电感采用PQ32磁芯绕制,缠绕高温胶带绝缘。
谐振电容规格为0.056μF1000V,两颗并联。
变压器采用PQ36磁芯绕制,缠绕高温胶带绝缘。
输出使用四颗三安集成SDS065J010C2碳化硅二极管组成整流桥。
三颗输出滤波电容来自丰宾,规格为10μF550V。
一颗薄膜电容与电解电容并联滤波。
在输出端还设有两颗整流桥,来自扬杰科技,型号GBU3008,两个整流桥均被折断一个引脚。
继电器来自友利通,型号UT30-12(L),触点容量30A,线圈电压12V。
输出端设有继电器,滤波电容,滤波电感以及蓝色Y电容。
宏发HF32FV-G继电器用于输出控制。
输出滤波电感采用磁环绕制,底部设有电木板绝缘。
输出端薄膜滤波电容规格为0.1μF630V。
保险丝用于输出过流保护,外套热缩管绝缘。
辅助电源小板包裹高温胶带绝缘。
小板背面同样包裹高温胶带。
小板正面焊接滤波电容,开关管,变压器,整流管和滤波电容(已被拆下)。
背面焊接主控芯片和反馈光耦。
初级主控芯片来自通嘉科技,型号LD7575,是一颗内置高压启动电路的电流模式控制器。
初级开关管来自吉林华微,型号JCS10N80C,NMOS,耐压800V,导阻1Ω,采用TO220MF封装。
用于为主控芯片稳压供电的三极管型号TIP31C,NPN型三极管,耐压100V,采用TO220封装。
变压器采用PQ26磁芯绕制,磁芯缠绕高温胶带绝缘。
两颗光耦用于输出电压反馈功能。
输出整流管来自吉林华微,型号HBR20150S,规格为150V20A,采用TO220封装。
输出滤波电容来自立隆。
规格为1800μF16V。
两颗滤波电容来自红宝石,规格为16V330μF。
输出滤波电感采用磁环绕制,底部设有电木板绝缘。
拆下辅助电源小板和高压滤波电容,在内部为电源控制板。
焊接取下电源控制小板,小板一面焊接两颗MCU,以及隔离通信芯片。左侧的MCU用于充电机通信控制,右侧的MCU用于开关电源控制。
背面焊接隔离通信芯片,运放和存储器。
MCU来自意法半导体,型号STM32F334R8T6,是一颗内置DSP和FPU的混合信号MCU,内置Cortex-M4 CPU,主频达72MHz,内置64KB Flash和12KB SRAM。具备I2C接口,SPI接口,三个USART接口和一个CAN总线接口。
为MCU提供时钟的晶振特写。
PCB预留的MCU通信端子特写。
1117稳压器输出电压为3.3V,用于为MCU供电。
热敏电阻用于检测内部温度进行过热保护。
两颗隔离驱动器来自纳芯微,型号NSi6801BD,是一颗单通道兼容光耦输入的隔离式栅极驱动器,具备5A的峰值拉灌电流。
三颗亿光EL1019光耦用于隔离通信。
用于通信控制的MCU来自雅特力,型号AT32F415CBT7,内部集成Cortex-M4 CPU,具备DSP指令集,主频达150MHz。芯片内部集成128KB FLASH和32K SRAM,具备I2C接口,USART接口,SPI接口,CAN接口以及SDIO。
纳芯微NSi8221双向双通道数字隔离器用于MCU之间通信。
用于CAN总线的隔离收发器来自川土微,型号CA-IS3052,是一款隔离式控制器局域网(CAN)收发器,符合ISO11898-2物理层技术规范。器件内部的逻辑输入与输出缓冲器之间通过二氧化硅(SiO2)绝缘栅隔离, 能够承受高达5000VRMS(60s)的隔离电压以及±150kV/μs 的典型 CMTI。
川土微 CA-IS3052 资料信息。
思瑞浦LM2904A通用双运放特写。
用于连接到指示灯和散热风扇小板的连接导线特写。
连接到指示灯小板的连接器特写。
PCB预留无线通信模块的焊盘特写。
两颗工作指示灯特写。
在PCB板上焊接三颗热敏电阻,用于检测充电机内部温升。
9颗蓝色Y电容均来自STE松田电子。
在壳体外部的指示灯以及按键小板特写。
连接导线通过焊接连接到PCB。
贴片LED指示灯特写。
微动按键特写。
散热风扇来自深圳华夏恒泰电子,型号DA04020B12HH,规格为12V0.16A。
接下来拆解充电枪,首先拧下尾部外壳的固定螺丝。
拆下尾部外壳,拆下护线套管。
护线套管与保护罩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
拧下固定螺丝,拆下锁扣按键固定销子。
取出按键,拆下锁扣。
锁扣内部复位弹簧特写。
在内部设有锁扣锁止机构,防止在充电时意外松脱。
拆下锁扣外壳,锁扣外部组件一览。
内部设有微动开关和减速电机。
减速电机带动滑块实现闭锁功能。
用于检测锁扣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特写。
微动开关来自晋煜,壳体印有ZING EAR字样。
另一个微动开关用于检测锁止位置。
当锁扣运行到位,微动开关闭合。
微动开关通过销子和开孔固定。
微动开关来自东南,为WS3系列防水开关。
电机输出轴采用卡扣固定锁舌。
连接导线采用防水密封设计。
充电枪枪头与壳体之间设有橙色橡胶密封圈。
充电枪枪头外壳与内部插针特写。
两道橙色橡胶密封圈特写。
充电枪内部连接导线特写。
导线内部设有屏蔽网。
线缆通过束线卡扣固定。
电阻外套热缩管绝缘。
切开热缩管,内部电阻特写。
充电枪内部连接器特写。
充电枪内部插针均设有橙色密封圈。
橙色密封圈固定在插针上。
全部拆解一览,来张全家福。
充电头网拆解总结最后附上吉利熊猫mini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核心器件清单,方便大家查阅。
吉利熊猫mini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为便携式设计,与随车式交流充电枪外观相似,中段为充电器本体,内部设有充电电路。充电机支持175-265Vac输入,输出电压为250-500VDC,最大输出电流为5.5A,输出功率为2kW。在充电机内部设有散热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散发热量。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吉利熊猫mini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采用ST意法半导体MCU进行控制,两颗MCU均为STM32F334R8T6,内部使用尚阳通和东微半导体MOS管,并使用三安集成碳化硅二极管用于PFC整流和输出整流。
充电机内部整流桥来自扬杰科技,高压电容来自丰宾。对应与车辆通信的MCU来自雅特力,并搭配使用川土微CA-IS3052隔离收发器。充电机PCBA模块整体采用灌封密封处理,并在壳体内部使用铝合金外壳搭配风扇进行风冷主动散热,满足长时间充电使用。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行业深度报告:千亿电驱动市场谁主沉浮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曾朵红、谢哲栋)
1. 电驱动系统:核心动力结构,技术迭代持续推动行业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电驱动系统与电源系统两大类。电驱动系统包含电机、 电控制器、减速箱,是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的核心部件;电源系统包含车载充电机(OBC)、 DC-DC 转换器和高压配电盒,是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电能转换及分配的核心部件。
电驱动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可以概括为零件—总成—系统—整车厂四大层级。上 游零部件包括永磁体、硅钢体、功率模块、电容、传感器等,这一级的玩家对在整车产 业链中属于“三级供应商”。在零部件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组装得到电机总成、电控总成与 传动总成,这一级的玩家可以称为车企的“二级供应商”;各个单独总成进一步集成为电 驱动系统供货于车企,这一级玩家为行业“一级供应商”。
1.1. 大三电:电机、电控、减速器
1.1.1. 电机:扁线电机、高压电机带来新机遇
电驱动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仅次于电池。电驱动系统(电机、电控、减速 器)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关键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车发动机的作用,直接决定整 车的动力性能。其成本占比仅次电池,占比绝对值因新能源汽车品牌、车型而异。 驱动电机主要技术路径聚焦在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上。永磁同步电机与交 流异步电机的主要区别点在于转子结构,永磁同步电机会在转子上放置永磁体,由磁体 产生磁场;而交流异步电机则是由定子绕组通电产生旋转磁场。功率密度、效率(高效 率区间)是衡量电机性能的关键指标:1)功率密度越大代表着相同功率下的电机体积更 小,有利于节省空间&制造成本;2)效率越高,说明电机端损耗越小,相同电池容量下,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更长。
永磁同步电机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电机类型,异步电机在高端车型双电机配置下会有 部分使用。相比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更高、高效区间更宽、质量更轻。 根据第一电动汽车网统计信息,2022 年 3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共配套驱动电机 50.97 万 台,其中永磁同步电机为 48.60 万台,占比 95%,适用于大部分主流车型;交流异步电 机配套 2.09 万台,占比为 4%,主要配套包括特斯拉 Model Y、岚图 FREE、蔚来 ES8、 奥迪 e-tron、大众 ID.4 CROZZ 等车型。交流异步电机在高速中应用性能更优,同时具 有成本优势(稀土永磁材料成本较高,同功率的永磁同步电机价格更高),目前配套多以 高端车型、双电机方案为主 (蔚来 ES8 是前永磁同步+后交流异步,特斯拉 Model Y 2021 款采用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
多电机在高端车型中应用有所增加,故单车配套电机数也随高端市场占比而变化。 相比单电机,双电机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与续航能力。同时,双电机多意味着 四驱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附着力,从而提高安全性能。近年来,在高端车型中双电机 的应用不断增加,特斯拉、蔚来、奥迪、大众、奔驰都陆续推出搭载双电机的车型。而 在法拉第 FF91 和荣威 MarvelX 中更是使用了三个电机。
扁线:可有效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减少铜损耗以提升效率。1)功率密度高:相较于 传统的圆线绕组电机,扁线电机将圆形导线换成矩形导线,因此相同面积的定子线槽可 以塞进更多面积的导线,进而提高功率密度。2)效率高、损耗小:铜损耗在电机损耗里 占比达 65%,因此为提高电机效率,需采用更合理的定子绕组,从而降低铜耗。此外, 扁线截面更粗使得电阻相对更小,铜导线发热损失的能量也越小。而且扁线电机的端部 尺寸短 5-10mm,从而降低端部绕组铜损耗。3)重量、NVH 等方面也存在优势。
发卡电机为应用最广泛的扁线技术,产线投资高,产业化仍处于前期阶段。根据线 圈绕组方式差异,扁线电机可分为集中绕组扁线电机、波绕组扁线电机与 Hairpin(发卡) 扁线电机,其中发卡电机应用最为广泛。相对圆线电机,扁线电机无法进行手工制造、 自动化要求较高——绕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先将导线,制作成发卡的形状,然后 通过自动化插入到定子铁芯槽内,然后进行端部扭头和焊接。高自动化及定制化使得扁 线电机产线投入较高,根据方正电机,2021 年来公司已先后投资 17.42 亿元用于产线建 设,对企业资金实力有较大挑战。
雪佛兰和丰田开启扁线电机应用先河,近年来渗透率不断提升。2007 年,雪佛兰 VLOT 采用的电动汽车中就有发卡式扁线电机,其供应商为雷米。2015 年,丰田发行了 装载扁线电机的第四代普锐斯,其电机供应商为 Denso。在扁线电机更高的效率加成下 及内外资电机厂商批量化工艺的成熟,近年来其应用不断增加,2020 年来,保时捷、比 亚迪、特斯拉等车企纷纷推出装载发卡式电机的新车型,渗透率不断增长。根据方正电 机公司年报,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扁线电机渗透率为 15%,我国扁线电机渗透率 约为 10%。2021 年随着各主流车企大规模换装扁线电机,特斯拉换装国产扁线电机,我 国扁线电机渗透率已与全球扁线电机渗透率同步增长至 25%。
高压:缩短充电时间、提高电机效率以延长里程的重要措施。纯电乘用车电压通常 在 200-400V 之间,在同等功率下,当电压从 400V 提升到 800V 后,线路中通过的电流 减少一半,产生的功率损耗更小,从而可以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长,进而改善新 能源汽车使用体验。同时,工作电流的减少将降低功率损耗,继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样 行驶里程中的电量消耗,从而延长汽车里程数。2021 年为我国 800V 高压快充元年,行 业发展有望加速。2021 年来,比亚迪(e 平台)、理想、小鹏、广汽(埃安)、吉利(极 氪 001)、北汽(极狐)等车企纷纷布局 800V 快充技术,我国 800V 高压快充行业进入发 展加速期。
油冷:采取合理的电机热管理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功率密度。电机的功率极限能力往往受限于电机温升极限,因此提高电机冷却散热能力可以快速提高功率密度,同时防 止永磁体在高温时发生不可逆的“退磁”。目前常用的冷却方式为水冷,但其无法直接冷 却热源,热量传递路径长、散热效率低;相较于水冷,油冷的优势在于油品具有不导电、 不导磁、绝缘等性能,因此可以直接接触热源,形成更安全的热交换,提高散热效率。 故相同的绕组绝缘等级下,油冷电机可以承受更高的绕组电流,长期工作功率更高。
1.1.2. 电机控制器:IGBT 掣肘,单管并联纾困
电控系统通过电机控制算法发出信号驱动电机转动,进而控制整个车辆的动力输出。 电控系统可分为主控制器和辅助控制器:1)主控制器控制汽车的驱动电机;2)辅助控 制器控制汽车的转向电机、制动器、空调等。 我们本文重点讨论的电控系统主要指主控制器,主要由控制板(接受整车控制器的 信号指令,运行电机控制算法,发出控制指令给功率板)、功率板(接受控制板指令,频 繁通断 IGBT/MOSFET,控制电机转动)、壳体等组成,在控制器中,控制电路板、功率 电路板成本主要在于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MOSFET(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MCU(微控制器)、电源芯片等半导体器件。
电控开发需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协同进步。类似电机,电机控制器的核心指标同 样为功率密度、效率,软硬件的优化也是围绕这两大核心主题展开。1)硬件角度,功 率半导体单管并联方案将具备高性价比优势,或成 A 级以下车型主流硬件配置;而模组 方案凭借更高可靠性,在中高端车型占据核心地位。器件方面,碳化硅有望逐步渗透。 2)软件角度,需要在可拓展性、易维护性、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不断提高。 功率半导体 IGBT 占电控成本比重较高,主要参与者为国外功率半导体巨头。根据 盖世汽车数据,2017 年功率板的核心器件 IGBT 模块,占到电控总成本高达 37%。根据 Yole,2020 年全球 IGBT 行业销售额 TOP15 公司中共 14 家为国外企业,而英飞凌 (Infineon)更是凭借 14.33 亿美元的收入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碳化硅功率器件可显著提高电控效率、功率密度等性能。碳化硅材料具有禁带宽度 大、热导率高、电子饱和迁移速率高等性质,相比硅基 IGBT,碳化硅元器件体积更小、 频率更高、开关损耗更小,可以使电驱动系统在高压、高温下保持高速稳定运行(硅基 IGBT 只能在 200℃以下的环境中工作)。根据意法半导体,在 400V 电压平台下,相较 于硅基 IGBT,碳化硅功率件有 2-4%的效率提升;在 750V 电压平台下,碳化硅器件有 3.5-8%的效率提升。
越来越多的高端车型已采用碳化硅电控。1)车企角度,2021 年奥迪 e-tron GT 与福 特 Mach E、特斯拉 Model S 等新车型也纷纷采用了碳化硅器件。2021 年 10 月,通用汽 车与 Wolfspeed 签订了碳化硅供应协议,在原材料上抢先布局。国内车企也不断布局碳 化硅,比亚迪发布了碳化硅车系平台 e-Platform 3.0,小鹏 G9、蔚来 ET7 等采用碳化硅 电控的车型也有望在 2022 年交付。2)供应商角度,根据精进电动招股说明书,公司采 用全 SiC 模块,可以使控制器的功率提高 20kW 同时使其重量减少 6kg,逆变器尺寸缩 小 43%。根据英搏尔,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损耗下降了 5%,电驱动系统整体 NEDC 平 均效率提升 3.6%,整车 NEDC 续航提升 30km、增幅达 5.8%。
软件:电控的进步体现在可拓展性、易维护性、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不断提高。1) 可拓展性:电控软件开发通常会使用 AUTOSAR 工具链(B 级及以上车把 AUTOSAR 作 为“标配”)。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是由全球各大汽车整车厂、汽零供应商、汽车电子软件系统公司联合建立的一套标准协 议,旨在有效地管理日趋复杂的汽车电子软件系统。AUTOSAR 规范的运用使得不同结 构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接口特征标准化、模块化,应用软件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可移植 性,缩短开发周期。2)易维护性:是指在软件后续使用过程中,及时实现远程更新升级 与性能优化。OTA(Over-the-Air)技术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创造新的收入来源,目前已 经在汽车行业包括其控制器总成上持续推广。3)安全性,电驱动系统的控制器总成对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进行直接的调节控制,是保证安全性的重要一环。在汽车行业逐 步引入 ISO26262 标准之后,基于功能安全的车用软件开发对电控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1.1.3. 减速器:单档路线为主,两档减速可以期待
电机高速化趋势明显,带动减速器向两档减速方向发展。减速器是影响电驱动系统 整体 NVH 性能的关键。按照传动等级分类,减速器可以分为单级减速器、两档减速器 以及两档以上减速器。在电机高速化的趋势下,减速器正在经历从单级到多档的产品演 变过程。目前,丰田普锐斯和特斯拉 Model 3 电机转速均已达到了 17900rpm,国内车企 转速略低,但基本也都达到了 16000rpm,下一步规划便是 18000-20000rpm,电机高速 化性能的提升需要相应的高性能减速器来配套。
1.2. 小三电:OBC、DC/DC、PDU
“小三电”是 OBC、DC/DC、PDU 三大类电源产品,三者一同搭建了汽车内部的 “能源网络”。OBC(充电机)负责将来自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给电池充电;汽 车电气电子系统中,不同部件需要的电压等级不尽相同,故需要 DC/DC(直流-直流变 换器)转换电压;PDU(高压配电盒)负责内部“电气能源网架”的互联互通。 半导体器件成本占比较高,部分仍依赖进口。根据威迈斯招股说明书,在电源产品 中,半导体器件、电容电阻为主要成本构成,占比分别为 23%和 16%。而由于半导体器 件与部分电容产品国产化水平较低,多数公司仍采用外资供应商为主。例如,威迈斯主 要供应商为 TI、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贵弥功等,2016-2018 年公司进口原材料金额占 比分别为 22.30%、19.96%、28.71%,其中 IGBT、MOSFET 海外主要供货商英飞凌占比 最高,2016-2018 年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 3.18%、6.61%、7.28%。
技术持续演进,集成化趋势同样显著,软硬件能力都将迎来考验。早期车载电源产 品主要采用模拟控制技术,产品功能较为单一,配套的软件只具备检测功能,不能实现 精准控制。之后车载电源产品向数字化技术转变,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输出 参数的灵活调整和精准控制,提高了软件系统的操控性,包括车载电源的诊断、升级和参数调整等应用需求。下一代车载电源产品将向集成化转变,在硬件、软件、体积、重 量四个维度实现创新突破。硬件上有望将进一步采用更高性能的碳化硅器件;软件上将 开发过程转换为模型化编程及满足 AUTOSAR 的接口方式,提升软件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体积和重量上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1.3. 集成化:1+1+1>3,深度集成方兴未艾
1+1+1>3,电驱动由最初“结构集成”向“深度系统集成”演进,集成化“多合一” 总成产品成为主流趋势。以往动力系统的电机、电控、电源多单独采购,根据其电气、 机械结构进行集成组装;随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要求不断提高,“多合一”总成产品通过 巧妙设计将电机、电控、减速器、电源“深度集成”,减少彼此间的连接器、冷却组件、 高压线束等部件。“多合一”集成式系统相比分体式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性能更优:降低了各部件之间连接部位的效率损耗,提高整车的 NVH 性能,从而提高 了集成系统的可靠性;2)成本更低: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可以减少车内部的高压线束、连 接器数量,节约线束与连接器成本,从而使集成式系统更具有经济性。3)更省空间:集 成式产品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有利于节省车内空间。
现有集成产品以“三合一”为主,集成度更高的“多合一”新产品也在不断问世。 根据 NE 时代新能源,2022 年 1-4 月新能源乘用车搭载的电驱动系统中,分体式、电机 /电控“二合一”合计占比为 44%,“三合一”占比为 52%,“多合一”占比为 4%。同时, OBC、DC-DC、PDU 等充配电系统集成产品应用也不断增加,结合电驱系统集成产品将 形成集成度更高的多合一平台。
华为 DriveOne“七合一”电驱动系统打造多合一集成新标杆,比亚迪和上汽变速 器也陆续推出多合一产品。1)华为七合一系统集成了 MCU、电机。减速器、DC-DC、 OBC、PDU、BCU 七大部件,具有开发简单、适配简单、布置简单、演进简单等优势。 相较于“三合一”,该产品体积减少 20%、重量减轻 15%。此外,华为 DriveOne 系统可 实现 7dB 的超静音,并具有 80%NEDC 效率,提升整车驾驶体验。根据 NE 时代新能源, 华为“三合一”电驱动总成已在长安 CS-GXNEV 和赛力斯 SF5 两款车型中得到应用, 但目前其七合一产品还没有在整车中的应用案例。2)比亚迪“海豚”八合一系统即成立VCU、BCU、PDU、DC-DC、OBC、MCU、电机、减速器八大部件;3)上汽变速器& 威迈斯的七合一系统集成电机、电控、减速器、OBC、DC-DC、PDU、BCU 七大部件。
1.4. 总结:千亿空间市场广阔,技术变革推动天花板不断打开
据前文所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源系统围绕“高效率区间、高功率密度”等核 心性能,其技术迭代仍在演进,而且针对不同车企、不同车型大多需要“量身定制”。 截至 2022 年 4 月,国内电动车销量结构成“纺锤形”——B 级和 A00 级车型销量占比 较高。分车型来看电驱动技术,1)A/B 级及以上中高端车型通常因价格较高、可降本空 间大,性能要求高,故对“三合一”乃至“六合一/七合一”等更青睐,扁线、碳化硅有 望率先在中高端车型进行渗透。2)A00/A0 级的低端车型对成本要求更高,故倾向于采 购分体式产品,部分也会采用成本低的“三合一”。即使对同一级别车型,不同车企及电 动化平台均有各自技术架构,需要电驱动企业去配合设计,故当前定制化水平仍较高。
我们对电驱动市场空间进行测算,2021 年/2025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市场空 间分别为 302 亿元/1026 亿元,CAGR=36%。
1)分体式产品市场空间 2021 年/2025 年 分别为 83 亿元/196 亿元,CAGR=24%;2)多合一集成产品市场空间 2021 年/2025 年分 别为 274 亿元/1032 亿元,CAGR=39%。核心假设如下: 1)技术变革带动需求结构变化:在电机技术方向上,扁线电机渗透率有望在未来 5 年快速提升,我们假设 2025 年在电驱三合一市场的综合渗透率将达到 87%;在单车 配套电机数量上,双电机目前仍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我们假设 2025 年双电机在电驱 三合一市场综合渗透率将达到 5%。在电控方向,由于碳化硅性能优势较强,近年应用 增长较快,考虑其降本速度,我们假设碳化硅电控渗透率稳步提升、2025 年在电驱三合 一市场综合渗透率达到 26%。
2)规模化带动价格下降:电机方面,扁线电机厂家近年产能扩展迅猛,我们预计 规模化将带动价格快速下降,同时随着扁线电机渗透率提升,与圆线电机价格差异持续 缩小,经济性更为突出;电控方面,碳化硅同样持续降本。
3)集成化占比提高:我们将电驱动&电源市场分为分布式、二合一、三合一(含少 量“多合一”),我们假设“三合一”渗透率不断提升、2025 年达到 59%(基本覆盖 A 级 及以上的车型)。
相比乘用车,商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渗透率更高,且单车产品价值更高。 以同样的方法可测算商用车电驱动市场空间,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 电驱动市场空间分别为 36/64 亿元,CAGR 为 15%。综合考虑新能源乘用车与商用车两 大市场,2021/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市场分别为393/1291亿元,CAGR为35%。(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 曙光已现,电驱动行业有望迎接“量利齐升”行业参与者可分为“三大阵营”:整车厂自供体系、动力系统集成商、第三方电驱 动供应商。1)整车厂自供体系(in-house):出于供应链安全、成本控制等考虑,整车 厂多设立子公司或合资公司自供电驱动、电源产品,代表公司有特斯拉、比亚迪旗下的 弗迪动力、蔚来旗下的蔚然动力、长安旗下的蜂巢能源等。2)动力系统集成商(Tier1): 通常为海外汽车零部件巨头,如联合电子、日电产、博世、大陆、博格华纳等,凭借深 厚的技术、工艺等积淀拓展至新能源汽车领域,本身产品力强、产能规模大,且具备全 球主流车企客户资源。3)第三方电驱动供应商:近年来快速崛起,独立第三方根据业务 侧重点可以分为电控为主、电机为主的厂商,但是在集成化的趋势下,企业通常会同时 布局电机、电控、电源与“多合一”系统。
目前行业大部分第三方公司收入体量还比较小。2020-2021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 提升,给电驱动行业相关公司带来较快营收增长。但从绝对数值来看,大部分企业营收 规模还较小:汇川技术在收入上遥遥领先、2021 年接近 30 亿元,其他多数企业在电驱 动相关业务收入在 10 亿元以下。
行业已经熬过导入期,处于成长期早期,尚未实现普遍盈利。大部分企业毛利率在 20%以下,销售净利率为负。由于电驱动产品前期固定投资高(针对不同车型,需要预 研及专线投资)、规模效应仍未显现,同时承担芯片、IGBT 等原料涨价的压力,导致企 业普遍盈利能力较差。此外,电驱动产品技术迭代较快,属于“人才密集型”产业,为 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通常需要较高的研发支出,很大程度影响企业总体盈利情况。
因电驱动行业参与者为本文重点研究对象,故本章从电驱动供应商视角出发,探究 影响出货量、利润水平的关键变量:1)终端新能源车销量、市场结构的判断;2)第三 方与整车厂自制的竞争、第三方彼此之间的竞争;3)市场定价策略、技术变革等因素对 价格的影响;4)半导体元器件等原材料对成本的影响。
2.1. 需求总量确定性高增,第三方有望脱颖而出
2.1.1. 总量: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高,结构优化带动需求变革
新能源车销售总量决定了电驱动&电源产品的出货量,故本章重点讨论下游市场: 1)下游新能源车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成长期;2)市场可归类为“中低端”、“中端”、 “中高端”,三大市场有各自“偏好”的电驱动&电源产品的采购逻辑。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在不断提高,预计 2021-2025 年销量 CAGR=37%。受 2019 年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与 2020 上半年疫情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下滑,2020 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再次回到快速增长通道,销量持续增长。根据交强险数据,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91.40 万辆,同比+155.71%,2022 年 1-4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27.39 万辆,同比+112.46%。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 交强险数据,2020/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约为 6.03%/14.42%,2021 年 同增 8.39pct。2022 年 1-4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2.49%,再次创下峰值。 体现在不同等级车型上,2022年4月0-5万元价格区间渗透率已非常高、达到98.36%, 其次是 15-20 万区间的渗透率达到 35.31%。根据我们预测,2025 年国内新能源乘 用车有望达到 1159 万辆,2021-2025 年销量 CAGR=37%。
分品牌来看:1)主流传统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长城、长安、北汽、上汽等) 2022 年 1-4 月一共销售 84.15 万辆新能源车,占当期总销量的 73.80%。同时,国内 新势力车企销量份额有所增加;2)新势力方面,2020/2021/2022M1-4,国内新势力 车企(蔚来、小鹏、理想等)销量份额稳中有升,分别为 13.66%/15.98%/16.49%。新 势力内部销量结构趋向均衡,2020 年蔚来/理想/小鹏销量分别占新势力车企销量的 30%/23%/19%。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各家销量占比差异在缩小——2022 年 1-4 月上述三家销量占比分别为 16%/19%/23%,哪吒、零跑占比分别提升至 19%和 14%。
分市场来看:1)从汽车级别来看,根据建约车评,2020 年纯电动车销量中A00/A0/A/B/C 级车分别占比为 32%/10%/33%/23%/1%,2022 年 1-4 月占比分别为 32%/16%/23%/28%/1%,其中 B 级车占比提升明显(相比 2020 年+5pct)。依照前文 分类,2022 年 1-4 月以车级别定义的中低端/中高端中端市场占比 48%/29%/23%; 2)从车辆价格来看,目前 10-15 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销量仍为主导,2022 年 4 月销量占比达 25%。同时,15-20 万元的车型销量占比不断提升,2022 年 4 月达 21%,依照前文分类,以价格区间定义的中低端/中高端中端市场占比 55%/24%/21%, 与按汽车级别定义的市场结构相近。
下游整车市场结构可分为“中低端”、“中端”及“中高端”,各自具备电驱动产品 的采购逻辑。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A 级车即“中端市场”会成为中高端及中低端市场 玩家的必争之地。因不同车型采取的电驱动产品技术路线存在差异,我们将市场进行划 分为 A 级以下的中低端市场(通常也在 15 万元以下),及 A 级以上中高端市场(通常 在 20 万元以上);由于 A 级车不同车企采购偏好不一,归属于“中端市场”,以中低端 及中高端市场为主企业在 A 级车市场均有产品布局。以上分类除了技术路线、产品方案 的差异,采购偏好上也存在差异:1)中低端市场在产品满足性能可靠基础上,以成本作为优先考量;2)中高端市场因车辆价值高、电驱动成本占比相对偏小,对产品性能、 可靠性优先考虑,其次是成本。3)中端市场的采购往往具备“延续性”——车企若是从 “高端平台”下沉至“中端平台”,采购偏好往往倾向于延续“高端平台”,反之亦然。
2.1.2. 份额:整车市场&电驱动市场同时演变
目前整车厂自制在竞争格局中占主导。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前期,整车厂因出货量相 对不大,部分车企选择成立子公司或合资公司自制电驱动系统,随配套车型销量高增长, 目前整车厂在电驱动行业格局中占主导地位。
1) 整车厂自制 VS 向第三方外采:
我们认为,未来 5-10 年仍将是自主品牌与新势力车企崛起的机遇期。一方面由于 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速度要高于传统燃油车,相比外资品牌,自主品牌的“包袱”更小, 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变革。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扎根本土,对消费者需求有更深刻的 认知,可以敏锐捕捉到消费者需求变化并快速响应。
上述核心车企采购逻辑(自制 or 开放供应链)影响了第三方可触及的市场空间。 对于前述的“中高端、中端、中低端”市场,车企通常有各自的采购偏好:
“中高端”+ 部分“中端”市场:对产品性能、可靠性要求通常较高,因此内资头 部整车厂部分倾向于采用自供体系,但走量的车型及成本要求高的车型会开放外供。 特斯拉、弗迪动力、蔚来完全采用自供体系(B、C 级车居多),吉利高端“浩瀚” 平台采用自供体系威睿。也有部分整车厂选择开发供应链,如理想采购汇川技术产 品,配套车型为 C 级车理想 ONE;小鹏虽然自己组装“三合一”,但电机、电控、 减速器产品主要从第三方采购。
“中低端”+ 部分“中端”市场,更重采购成本,自供体系相对第三方不具备性价 比优势,故 A00、A0 级通常以第三方供应商为主。其中,上海电驱动配套则以 A 级及以下为主,2021 年奔奔 E-star 在公司配套中占比最高,达到了 59.52%。与上 海电驱动类似的还有英搏尔和大众变速器,英搏尔是 A 级及以下车型市场的无冕 之王,配套包括五菱荣光 MINI、雷丁芒果、长城好猫等爆款车型;大众变速器主要 配套车型为 A0 级车哪吒 V,2021 年占公司总配套的 62.44%。
经我们测算,2021 年/2025 年第三方供应商总体销量份额为 40%/60%。整车厂前 期因新能车出货量相对不大,部分车企选择自制电驱动/电源系统,但后期随新能源车年 销量过百万辆、车型品类丰富等,对自制体系的成本控制能力、快速研发能力、产能等 都提出较大挑战。届时,我们预计第三方凭借技术平台完备,以标准化促定制化开发, 叠加定点车型销量较大,规模效应强劲,在成本、开发速度、产能方面均具备更强竞争 优势。不同于燃油车,电池、电驱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最重要的板块,如果全部外包给第 三方供应商,那么留给车企的参与环节将大幅减少,这将不断降低产业壁垒,缩小盈利 空间,因此从整车厂的经营战略来考虑,部分车企未来仍会坚持“部分自供”。综上,我 们预计多数整车厂在性能要求苛刻的中高端平台(B 级及以上)部分采用自供体系、部 分外供,中端、中低端市场的车型开放供应链给第三方。结合上一节不同品牌车的销量 占比数据,我们测算 2021 年第三方供应商总体销量份额约 39.96%,至 2025 年份额有 望提升至 60.38%。
2) 第三方供应商竞争焦点(第三方 VS 第三方):
国内主流厂家在技术上和海外 Tier1 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海外 Tier1 在传统车零部 件研发生产上走在世界前列,但是近年来我国电驱动供应商在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与 国外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核心性能基本与海外 Tier1 相差不大,在新技术路线的布 局方面也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领先一步。
第三方的第一大竞争要素体现在,如何快速响应整车厂需求做定制开发,助力目标 车型快速推向市场。当前新能源车多数部件的技术路线尚未迭代至稳态,定制化属 性均较强。目前,头部第三方企业已经为多个车企品牌、多车型开发定制化产品并 实现批量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强化技术平台、制造工艺的积累,最终“以平台化 促定制化”。
第二大竞争要素体现在,如何扩大产能及其利用率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进而强化 成本优势。目前来看,许多企业都在扩产进行中,各家产能仍存在一些差异——截 至 2021 年底,精进电动共有新能源车电驱动系统产能 31.14 万台,其中乘用车产能 26.14 万台,但目前产能利用率较低,2021 年公司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为 47.44%和 28.55%。根据巨一科技招股说明书,截至 2021H1 巨一科技共有电机、电控产能 12 万台/年,“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产能 3 万台/年,电机、电控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47.23% 和 47.42%,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2. 技术驱动+规模效应,长期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2.2.1. 定价:新技术应用有望提升产品价值
由于配套车型以及每辆车提供的产品不同,不同公司产品单价存在差异。整体而言, 价值量的变化来自于:1)被动价格年降+主动价格策略;2)拥抱“多合一”趋势,提 高单车价值量;3)新技术、新产品渗透带来的价值量提升。 下游多数整车厂电动车业务仍存在亏损,存在降本需求,电驱动供应商价格端“被 动年降”的的压力仍存在。2021 年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净利润分别为 351.78/-3.22/- 48.63/-40.17 亿元,理想/小鹏/蔚来单车亏损分别为 0.36/4.95/4.40 万元。出于成本考虑, 未来议价权更高的整车厂仍有向零部件企业施压的可能,对上游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要 求不断提高。
技术迭代将对产业链各产品带来机遇,新技术新产品迭代下,价值量有望不降反增。 关注几类技术的进展与突破:
高压化(基于碳化硅的电驱动产品):在电机方面,方正电机基于 800V 碳化硅平台 的驱动电机目前已完成客户项目定点,有望于 2022Q3 量产。在电控方面,日立为 保时捷 Taycna 提供了基于 Si-IGBT 技术的 800V 的逆变器。在电驱动总成方面,汇 川技术、臻驱科技、中车时代等都已推出了应用碳化硅的驱动集成产品,其中汇川 的第四代动力总成已在小鹏 800V 高压平台车型中实现量产。
扁线电机:方正电机、大洋电机、华域电动等生产的扁线电机均已得到应用,例如 方正电机产品已量产配套蔚来 ET7,大洋电机已量产配套北汽 48V BSG。(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2. 成本:国产化叠加规模效应,带动成本稳步下降
成本的优化主要来自于:1)技术方案的优化;2)规模效应。在技术方案优化中, 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将是降本的重要推力;而规模效应则主要依赖于既有市场份额的多 少及未来产能的布局。 成本结构方面,电子器件、大宗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根据英搏尔非公开发行股票 募集说明书,2021 年其原材料采购金额中占比最高的三类为电子器件(MOSFET、IGBT、 各类芯片等)、结构件(底板、外壳、五金件等)、电机类材料(硅钢、永磁体、漆包线 等),分别占当期采购金额的 49%、18%、16%。
各主流厂商凭借优化设计持续在降本,其中最核心的即 IGBT 等半导体器件的降 本,通常采取两种方案:
器件国产替代:车规级芯片及 IGBT 器件国产替代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厂商 在 MCU、DSP、电源芯片等车规级芯片不具备批量化能力,可靠性有待持续验证, 故仍以外资厂商 TI、ST 等主导。功率半导体方面,根据斯达半导年报,截至 2021 年公司生产的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 IGBT 模组合计配套超过 60 万辆新能 源汽车,其中 A 级及以上车型配套超过 15 万辆,主要客户包括汇川技术、巨一动 力、上海电驱动等国内知名电驱动供应商。同时,公司车规级 IGBT 在海外市场表 现不俗,已得到了大批量的配套。
单管并联方案:与采用 IGBT 模组相比,通过将多个单管器件并联组成一个完整的 驱动装置,既可以提高控制器输出功率,又可以使电机控制器实现降低成本约 15%。 目前,英搏尔、汇川技术、阳光电源等厂商都已具备成熟的单管并联技术。
未来电驱动系统企业销售净利率将去往何处?我们选择了申万汽车零部件指数中 的 179 家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并剔除特殊值后对其计算平均值,可以发现过去 20 年来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净利率水平正在逐步达到稳态,平均值大约在 6-8%的区间波动。 电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技术与竞争格局的双重演变, 行业销售净利率水平也将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技术 更新更快,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来保证技术领先。但同时其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 水平更加发达的大背景下,将有更多优秀企业参与到行业竞争中来。综上考虑,我们认 为长期来看,电驱动产品的销售净利率有望收敛至 8%左右的水平。
2.3. 小三电: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集成化趋势不变
小三电市场参与者同样由整车厂和第三方构成,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 NE 时代新 能源,2021 年乘用车 OBC 装机数量 TOP5 分别为威迈斯、弗迪动力、富特科技、特斯 拉、铁城科技,市场份额分别为 20.9%、15.8%、11.9%、10.8%、8.5%。
相比电机,电源产品产能更具弹性,重点关注具有较强拿订单能力的企业。电机属 于传统的重资产行业,产能建设、释放较为缓慢,投资金额也更高。相比之下,电源系 统产品产能更具弹性,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产能不太可能成为最大掣肘。未来,我们认 为具有更高订单获取能力、更强成本管控能力的企业将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1 年欣锐科技、英搏尔新能源汽车电源设备(包含车载电源集成、OBC、DC/DC) 收入分别为 7.02 和 3.29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3.39%和 21.28%,同行业对比,欣锐科技 相关业务收入行业领先,而英搏尔毛利率更高。
3. 产业链公司梳理3.1. 汇川技术:工控龙头再出发,电驱动龙头雏形已现
汇川技术成立于 2003 年,是我国工控自动化行业龙头,业务可以分为:通用自动 化(含工业机器人)、电梯、新能源汽车&轨交。其中,通用自动化为“金牛业务”,增 速快、盈利能力强,销售额份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电梯为“奶牛业务”,提供稳定现金 流;而新能源汽车梯为基本盘业务,新能源汽车为“犀牛业务”,定位未来跨越式发展。
营收快速增长,受业务结构性调整,毛利率有所波动。公司近年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态势,2016-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为 37%,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31%。2022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78 亿元,同比增长 40.01%,归母净利润 7.17 亿元,同比增长 11.00%, 在疫情反复与工控行业周期性下行背景下,该业绩体现了公司穿越周期的较强α。由于 公司近年业务结构发生变化,及大宗材料、芯片等涨价,故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有 所波动。
新能源车业务:布局于行业萌芽期,16 年大举进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年积淀成 就国内电驱动龙头。2008 年公司设立新能源汽车部门,陆续开发吉利熊猫、众泰朗悦、 江淮、海马普力马等客户。2012 年与宇通达成战略合作,后成为宇通多合一产品的独家 供应商。2016 年公司设立苏州汇川联合动力,大举进军乘用车电驱动领域。同年,与超 过 30 年电动车研发经验的瑞士 BRUSA 达成战略合作,补充电机、减速器、OBC、DCDC 的短板,为电驱动总成“铺路”。客户拓展方面,汇川联合动力陆续定点江淮、海马、 理想、威马、小鹏、广汽、长城等国内优质车企,及海外 PSA、奥迪等。随着公司电驱 动产品出货量的不断增长,联合动力有望于 2022 年实现盈亏平衡或扭亏为盈。
一线车企定点加速,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囊括海内外头部车企。公司进军新能源乘 用车领域,起先定点国内二线车企,后逐步绑定国内一线、海外一线车企,客户结构不 断优化:1)国内新势力绑定理想、小鹏、威马,2020/2021 年持续放量,带动营收翻倍 增长。定点产品也从电控、电机单产品往“多合一”迈进;2)国内自主车企进入广汽、 长城、奇瑞、一汽体系,2022 年开始起量,结构占比显著提升;3)海外车企从 DC-DC 等电源类单品切入、已有一定突破,未来重点发力,目前定点 PSA、奥迪、Lotus 等, 我们预计 2023 年开始贡献增量,后续海外车企定点有望实现较大突破。
作为工控行业龙头,汇川技术转型做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产品,并迈向世界一流供应 商,我们认为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优势一:工控&电梯作为“现金牛”业务,具有较强造血能力。新能源车电驱动前 期研发费用、产能等投入大,持续时间长,对资金实力要求很高,而公司本身为工控行 业龙头、规模过百亿元,主业销售净利率水平较高、现金流优异,可以支撑新能源汽车 电驱动业务的战略性亏损,使得公司在相关产品研发、产线投资上更加从容,助力公司 在电驱动业务的长期发展。
优势二:传统业务与新能源车业务具备技术同源性,高研发投入打造强技术平台, 为车企客户提供快速服务响应。汇川出身于工控行业,工控产品的技术本质为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同样是电力电子其中一个下游应用领域。故公司从工控切入新 能源车领域,技术端具备较强同源性。汇川多年来保持高额研发支出、绝对金额行业领 先。研发团队方面,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共 3560 人(其中,新能源车研发人数近千人)。 面对庞大的研发团队,公司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强化激励机制——2021 年对新能源汽车 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等进行内部重组,子公司联合动力将作为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独立 经营实体。同时,公司计划在联合动力平台实施股权激励,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 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新技术路线持续领先,多款新产品已问世。公司紧密跟进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在 “产品集成化、高压化、高速化”等方面保持领先水平。在 2021 年 4 月举办的第 19 届上 海国际车展上,汇川联合动力携多款新产品亮相,包括新一代 240kW 动力总成电驱系 统,新一代 800V 高压发卡油冷电机以及采用高压碳化硅技术的 22kW OBC 产品等,彰 显了公司在新技术方面的深厚积淀。
优势三:混动车“先发制人”,销量市占率持续领先。汇川较早即布局了混动技术 路线,2019 年产品即进入 B 样状态。根据公司年报,2021 年第二代乘用车混动汽车电 控已实现量产,可以满足国际一流整车厂的混动车型需求;第一代乘用车混动汽车电机、 第三代乘用车混动汽车电控处于设计验证阶段。在新项目定点上,混动同样成为 2021 年 一大亮点。过去汇川定点项目主要以纯电车型主,2021 年混动车型新增定点项目占总新 增的 30%以上,公司在混动领域销量份额进一步得到提升。2021 年 6 月,公司与奇瑞签 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有望在乘用车高压纯电方案和混动方案上进一步加深合作。
优势四:产能不断加码,交付能力领先行业。面对需求快速增长与全球缺芯等供给 不足的难题,汇川联合动力积极修炼内功,进一步强化交付能力:一方面,公司深度绑 定战略供应商如英飞凌,并对关键器件进行设计替代;另一方面,提升苏州工厂产线的 自动化率,同时布局新产能——常州一期工厂建设完成后,推动常州二期新工厂建设, 我们预计一期工厂将于 2022 年投产,届时将有效解决产能瓶颈。
目标星辰大海,未来仍有无尽潜力。2018 年来汇川电驱动产品快速放量,根据 NE 时代新能源,2019 年公司电控配套为 2.76 万台,2021 年电控配套 30.78 万台,2019-2021 年 CAGR 为 234%。除电控外,公司电机、电驱动系统表现也不俗,2021 年公司电机控 制器市场份额为 9.5%,位居行业第三;电机配套 11.97 万台,市场份额为 3.68%,位居 第十;电驱动系统销量 86681 台,市场份额为 5.0%,位居第五。展望未来,我们预计 2025 年公司有望拿到全球 10%左右装机量份额(其中国内有望达到 20%左右)。
3.2. 英搏尔:单管并联一以贯之,市场端占据有利地形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新秀,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早期便为场地 车提供电驱动产品,2009 年起抓住中低速电动车发展机遇,通过高性价比的交流电机及 控制系统实现进口替代。之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涵盖电机、 电控、电源(车载充电机 OBC、DC-DC 转换器等)及其总成的产品矩阵。截至 2021 年 底,公司产品已实现 A00 级、A 级、B 级及 MPV、SUV 全系乘用车型配套,同时也广 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场地车(电动观光车、高尔夫球车等)等领域,客户涵盖吉利、小 鹏、威马、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杭叉、大陆、采埃孚等国内外主流车企及 Tier1。
扭亏为盈,近年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9 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公司订单 有所减少,导致当期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出现较大下滑,归母净利润为-0.79 亿元,出现亏 损。2020 年来随着公司产品的完善以及渗透率的提升,公司营收不断改善,实现了快速 增长。2022Q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3.53 亿元,同比增长 363.49%,归母净利润 0.18 亿元, 同比增长 774.47%。
总成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早期产品以分离的控制器和 电源产为主,近年来在集成化的趋势下,公司也不断推出新的电源、电驱总成产品。2021 年公司电源、电驱总成产品收入分别为 2.82 和 2.18 亿元,分别占当期收入的 28.91%和 22.36%,占比相较于 2018 年分别提升了 27.09pct 和 22.32pct。由于产线投资相对更加灵 活,在规模作用下,公司电源总成产品毛利率不断增长,2020 和 2021 年毛利率分别为 50.12%和 21.11%,2021 年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与芯片供不应求所致。 目前公司电驱总成产品毛利率因规模效应仍未体现,2021 年为 4.55%,有较大提升空间。
配套车型不断增加,B 级及以上客户拓展取得突破。公司早期产品主要配套为 A00 级及以下车型,在小型车领域已成为龙头。但由于小型车电驱动产品价值有限,从长期 利益出发,公司在中高端车型拓展上也不断追赶。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基于“集成芯”技术平台研发的大功率动力总成可以适配于 A0-C 级多款车型,性能优异。2020 年公司 也取得威马 APE-5(B 级轿车)车型驱动三合一、电源三合一的定点,2021 年取得小鹏 P7(B 级轿车)的前驱电机定点,公司在高端车型与产品上正持续取得突破。
3.3. 欣锐科技:车载电源集成专家,碳化硅方案行业领先
欣锐科技成立于 2005 年,于 2006 年初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专注新能源汽车高压 “电控”解决方案,是车载电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产品包 括车载 DC/DC 转换器、车载充电机 OBC、高压配电盒 PDU。2010 年公司开始生产氢 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品 DCF,目前已取得一些突破。 公司新能源车载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小鹏汽车、 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同时公司还逐步批量配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 现代汽车等中外合资或独资品牌整车厂商,外资品牌整车厂全球化批量采购规模大,为 公司车载电源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扭亏为盈,利润率仍承压。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提高,2021 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当期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5 和 0.25 亿元,分别同比 增长 164.22%和 108.94%;2022Q1 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2 和 0.07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50.60%和 82.25%。但受新冠疫情反复及全球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公司 利润率仍有较大压力,2022Q1 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7.85%和 2.31%。
深厚技术储备,构建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目前已拥有新能源汽车车载 电源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多年研发积累,集成高压“电控”系统领域转换效率转换 效率可达 96-99%,比可比公司同类型产品转换效率高 2-3%。在硬件上,公司于 2013 年 正式将科锐(CREE,现更名为 Wolfspeed)的碳化硅方案正式应用于车载电源,多款应 用碳化硅的产品已实现量产。软件上,已基本完成 AUTOSAR 软件架构,11KW 和 6.6KW 一体化集成产品平台,满足国际车企的产品需求,有利于公司进入国际品牌供应链。(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4. 精进电动:“精”益求精,电驱动新秀持续奋“进”
精进电动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研发生产企业,公司创立于 2008 年,已 对驱动电机、控制器、传动三大总成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完整布局。公司客户构成 主要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比如上海汽车、中国一汽、比亚迪、吉利集团、小鹏汽车、 厦门金龙,东风集团及福田集团等。
专业人做专业事,核心技术人员均为汽车行业老兵。公司实际控制人玉平,核心技 术人员 Gabriel Gollegos Lopez、Jianwen Li(李建文)、Jingchuan Li(李景川)等均为产 业出身,有过多段通用汽车、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高级工程师从业经历,洞悉行业核 心技术变迁,对产业与技术有着深刻理解。
坚持大力研发投入,总体仍未盈利。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研发费用支出较高, 2021/2022Q1 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1.55/0.4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1.29%/8.90%,研发费 用率分别为 21.06%和 17.40%。而受前期投资成本较高、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原材料涨 价等因素综合影响,目前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21/2022Q1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7.36/2.59 亿元,分别同比+27.34%/+24.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7 亿元,分别同比-5.53%/- 7.27%。2022Q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92%和-33.73%。
全球布局,国际客户持续导入中。公司坚持发展海内外两个市场,是我国少数能够成功进入国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的本土企业。公司以精进北美为“桥头堡”,积 极开拓海外业务。目前,公司除了与国外的 Stellantis(菲亚特克莱斯勒),TRATON 集团 及其下属的 MAN,斯堪尼亚,大众商用车等传统著名车企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关系外, 也积极开发海外新势力客户,为未来海外业务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海外收 入占比有所上涨。2021 年公司国内外收入分别为 4.76 和 1.64 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 入的 64.65%和 22.33%,海外收入占比相较于 2017 年增长了 6.56pct。
多项技术行业领先,铸就公司长期竞争力。公司现已掌握高效电机、高效节能多档 位变速、驻车机构等多项先进技术,并在油冷驱动电机、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控制器、 方导体驱动电机、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电磁离合器、非晶带材驱动电机、轮毂驱动电机、 多档减速器等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储备,部分产品已陆续推向市场。
3.5. 精达股份:国内主要扁线制造商,持续受益新能源产业发展
精达股份成立于 1990 年,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位列全球前三位的特种电 磁线制造商。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以及模具制造和维修等生产、研发 和销售。按照电磁线用途分类,公司产品可分为家用电器用电磁线、特种工业电机用电 磁线、新能源用扁平电磁线、超导电磁线、航空航天/移动基站用电磁线、高铁机车/风力 发电/船舶用电磁线。
营收稳步增长中,盈利也较为稳定。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3.30 和 5.4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7.26%和 31.09%;2022Q1 受疫情反复影响,公司 供需两侧承压,营收略有下滑,当期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76 和 1.02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16.21%和下滑 10.09%。受原材料价格大涨影响,公司近期毛利率有所下 滑,2022Q1 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6.39%和 2.41%。
扁线技术国内领先,产能持续释放中。扁线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核能发电 等领域的应用正不断增加。公司于 2010 年正式涉足扁线的生产和销售,2015 年在天津 工厂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应用了精密扁线,之后陆续通过日系、德系、美系、国内知名 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认证。2021 年公司扁平电磁线销量超过 10000 吨,其中新能源扁平电 磁线约 6000 吨,已经成长为国内扁线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之一。目前公司产能已无法满 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公司在 2019 年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投资 2.63 亿元用于建 设“新能源产业及汽车电机用扁平电磁线项目”,项目投产后将增加年产 3 万吨新能源 产业及汽车电机用扁线产能。
3.6. 方正电机:新能源驱动电机龙头,产能制约逐步解除
方正电机是我国最老牌的电机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 1995 年,2006 年凭借汽 车座椅电机正式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公司 2007 年于深交所上市,后切入新能源驱动 电机领域。目前,公司业务可以分为新能源驱动电机、智能控制器、微特电机、汽车电 子四个方向,具体产品包括新能源驱动电机、电动工具控制器、家用缝纫机电机、汽车 发动机控制系统等。
营收重回高增长通道,利润端仍待改善。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8.91 亿元,同比 增长 65.47%;2022Q1 营业收入 5.71 亿元,同比增长 37.96%,营收能力正持续得到恢 复。相比之下,利润端是公司面临的较大考验,2021 年和 2022Q1 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0.25 和 0.06 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体量仍非常小。此外,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 售净利率水平较低,2022Q1 分别为 10.37%和 1.01%。现有产能已全部满产,但仍无法 满足客户需求。为此,公司近年多次高额投入产能扩张,加上持续高研发投入,对公司 利润端造成一定冲击。随着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有望摊薄产品成本,助力公司利润端 改善。
积累优质客户资源,新产品不断取得突破。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系列产品已与多家 国内头部传统自主品牌整车厂、造车新势力及国际 Tier1 等客户建立配套合作关系,客 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奇瑞汽车、蜂巢传动、蔚然动力、小鹏汽 车等。公司 2021 年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继续稳居第三方独立供应商第一,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截至 2021 年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产量已突破 100 万台。 此外,公司近年来在行业多个新方向持续突破,公司是我国少数可以量产扁线电机 的企业,并已获得某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800V 高压电机开发合同和项目定点。凭借在 电机领域的优势,公司在电机驱动器、智能控制器、驱动系统等上面也不断有新尝试。
持续大力扩产,产能限制将逐步解除。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已投入量产的驱动电 机产能为 70 万台/年,处于满产状态,面对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现有产能已经成为了 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公司多次投资产线建设,公司 2021 年投资 5 亿元用 于建设“年产 100 万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项目”,该项目第一期工程将于 2022 年底投 产,届时将形成 35 万台的新增产能,第二期工程将于 2023 年底投产,在一期工程基础 上再增加 65 万台的年产能。此外,根据公司 1 月发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将投资 12.42 亿元建设“年产 180 万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项目”,并以扁线电机为主。随着投 资项目产能的逐步落地,现有产能制约将逐步解除,公司发展也有望迈上新台阶。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十强榜
文:任泽平团队2023年将注定载入中国汽车发展史,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新三样”替代“老三样”成为新出口潮流,自主品牌开启出海大时代。 同时,行业也在大变局、不断洗牌:华为、小米加入战局,新势力车企有的突破式爆发、有的困境反转、也有的黯然离场。传统车企中有的转型加速、尝试高端化破局。 2024年,车企角逐进入“战国时代”,逐鹿中原。各大车企角逐的5大战略重点是“五拼”: 1、拼谁能抓住智能驾驶新机遇。尤其是智能驾驶政策突破,未来能引领智能驾驶新生态的企业有大机会。 2、拼技术效率和合作效率。技术效率:比如高压快充平台快速发展。合作效率:比如部分车企之间形成联动效应,1+1>2,车企之间合作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外资车企反向合资、和数据平台企业合作、和有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合作等。 3、拼谁能留住用户的信任、引发情感共鸣。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加速转向以用户体验为竞争核心,价值战的意义超越价格战。无论是蔚来造手机、小米造车,本质上都是为了更深刻锁定用户需求,最大程度提供便利。 4、拼谁能做高端化、谁能出海做全球市场。一方面,埃安、长安、奇瑞等都在不断推出更高端车型,另一方面,比亚迪、吉利都在积极布局汽车出海,用行动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会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5、拼突破规模瓶颈、车型盈利、持续投入能力。2024年新能源赛道进入下半场,对前沿技术研发和车型创新投入要求更高,重视规模效应、降本增效、维持较高的毛利率是车企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2024年,中国新能源第一梯队车企新格局正在成型:1家龙头电动车企(比亚迪)+1家“新生态”车企(华为)+3家新势力车企(蔚来、理想、小鹏)+5家转型车企(广汽埃安、上汽、长安、长城、吉利)。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未来的造车新秀企业。
1、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大厂新生态造车,加速智能化时代到来
“新生态”车企:华为和小米,2023年在新能源车赛道有大突破和大布局。区别于新势力车企的是,两家企业都拥有丰富的智能移动设备研发、销售、供应链经验,积累了海量生态圈群体,并且对C端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更具洞察力。
1)华为——新能源时代的博世。
2023年,将智能驾驶、鸿蒙座舱等汽车相关的核心技术放在新公司,和传统车企广泛攒局、合作,发布造车生态“英雄帖”,华为以“不造车,做新时代的博世”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华为汽车生态。
2023年是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举突破的一年。在8月Mate60回归后,12月初宣布将车BU独立成新公司,旨在创建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华为汽车产业链上新品迭出,从年初至今发布的多款车型,引起市场热烈关注,问界M7在12月销量增至2万多台,M9大定更是在一日内突破2万台。此外,还有华为和奇瑞汽车合作推出的智界S7上市。
华为造车生态在2023年发生结构转变,更集中、更专业、更专注。从过去参与汽车产业的三种模式:一级供应商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智选车模式,转变为更专注的模式——实质上是“鸿蒙智行生态+车BU赋能”的统一生态。鸿蒙智选目前以问界与智界两大品牌为主,阿维塔品牌作为长安参与HI模式的外延,更有可能成为车BU独立后和长安等企业合资的组成部分。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车企也收到了车BU开放股权邀请。
随着华为造车模式探索成熟、生态布局完善、以及系统用户的拓宽,我们可能会预见:未来更多的中国车企和核心供应商加入其构建的汽车产业新生态。
2)小米造车——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一匹黑马。 小米入局造车,补齐“人车家”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小米在2023年12月底发布第一款车型SU7,标志着小米从手机业务扩向智能家居后,进一步在生活出行领域布局完善。未来汽车的智能进化逻辑将大升级,从插件逻辑变成了生态逻辑,小米定义的智能汽车,不再是传统地将智能化去视作升级的一种插件,堆叠算力和智能应用,而是把汽车作为原生的智能生态节点,实现设备互联互通,融入更大的全场景智能生态,连接移动设备和家庭智能设备,链接人、车和家。 小米庞大用户基础和渠道力,为造车构筑护城河。不同于传统思路,小米造车并未剥离新设汽车品牌,而是延续了小米Logo。这样做的优势:一是在于小米手机的用户基础庞大,消费者从认知到购置小米汽车的综合成本较低。二是小米布局广泛的线下手机门店也能与汽车终端渠道结合,减少汽车业务的销售成本。 但是,小米出战汽车市场,能否全胜?问题和焦点在于市场定位、营销打法以及产品体系。小米的首款车定价广受关注。当前新能源车主要竞争集中在A级车,占新能源乘用车份额的38.5%,而小米SU7作为一款C级车,定位属于用户基础较小的中高端市场。采取传统的定价策略势必会出现预期偏差,如何去平衡销量、利润、品牌去对第一款车进行定价?以及后续推出何种车型打造不同定位的系列组合、进而去打造规模优势?或许是小米的首要课题。2、新势力出现分化,洗牌绝处逢生
1)理想汽车——凭借增程率先盈利2023年理想汽车战绩显著。2023年全年共交付37.6万辆,同比增长182%。同时理想也是第一家月销量突破5万的新势力车企。凭借精准的细分市场定位和品牌塑造,理想深耕增程式SUV市场,其L7/8/9新车型拓宽产品线,L7车型2023年总销量13.54万,达成30万-40万SUV销量第一。 理想盈利,成为新势力“跑出来”的暂时龙头。通过精简SKU和极致项目流程管理,在2023年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1.35亿美元,三季度毛利率维持行业第一,高达21.6%,净利润达成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 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领域投入,相较于其他新势力车企或许存在一定差距。2023年底,理想汽车完成AD Max城市NOA(自动辅助驾驶导航)全国100个城市覆盖,未来继续逐步发展。 未来纯电技术大突破,增程式是否是全市场的过渡路线?理想汽车下重注增程式路线,因此对于未来的技术大变革趋势,他会去如何应对?需要持续关注。随着800V快充平台普及以及购置税新规对插混车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市场对于纯电动驾驶的里程焦虑在缓解,“油电同感”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增程式立足市场的车企,或需要在电池升级迭代和纯电化转型路线上进行抉择。 2)蔚来汽车—纯电动高端化标杆 2023年,蔚来无论是充电基础设施、Nio phone手机布局、还是整车交付量都有显著进展。全年交付16万辆,同比增长30.7%,在上海豪车市场销量超越BBA。同时,1000座换电站建设目标也在年内达成,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完善:有超过2000多座的换电站,超过1.6万根充电桩。在智能化方面也正式发布了全域操作系统天枢和首款自研芯片产品。下半年发布NIO Phone成为“人车机”生态构建的首位探索者。12月底蔚来发布行政旗舰轿车ET9,定价80万元,向商务用车领域拓展。 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但也为其带来挑战。蔚来的财务状况仍有待改善。2023年三季报实现营收53.6亿美元,实现增长16%,但净利润为﹣21.7亿美元,亏损扩大78.5%,拖累其在换电服务和电池研发上的投入。实现盈亏平衡依然是蔚来2024的首要目标,持续专注于提高市场份额是关键,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是必然之举。 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前沿造车、布局换电站,还是自研电池、研发手机都属于需要重资产投入的领域,竞争也足够激烈。2023年11月底蔚来和吉利就换电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未来的蔚来,换电模式的朋友圈会越来越大,保持在高端市场品牌优势的同时也减轻自身运营负担,同时换电朋友圈也进一步巩固其自身护城河。 3)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时代值得期待 2023年小鹏汽车困境反转。全年交付14.2万辆,同比增长17%。在一季度交付下降45.9%的困境下,小鹏汽车对营销体系进行了快速调整与变革,最终实现了全年正增长。小鹏的主要挑战在于扭转毛利率,2023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03%,低于同期行业均值9.7%,重视成本控制是2024年小鹏的核心课题。 小鹏的优势在于其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他不仅是一家车企,更是一家“AI+制造”公司。随着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未来小鹏汽车的优势也将加速凸显。接连发布双足机器人和分体式飞行汽车科技产品也是其技术实力的背书,在人工智能席卷行业的背景下势必发挥更多潜力。2024年小鹏提出的智能驾驶目标是“轻地图、全场景、轻雷达”,2023年底小鹏完成了在全国52城无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布局与应用,成为行业内城市智驾全量开放数第一的车企。实现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广泛覆盖,也是检验全场景智驾并拓宽L4上路的必经之路。 新能源战国时代、合纵连横,合作似乎是新能源车企绕不开的命题。2023年,小鹏汽车也加速了外部合作。 一是7月大众向小鹏增资7亿美元,双方共同开发电动车型,标志着中国车企实力得到欧洲认可,新能源“反向合资”的开启。 二是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和滴滴联合布局,计划全新推出15万级别的A级智能电动汽车,预计2024年量产。2024年初小鹏推出高端车型X9,用全面创新的XOS天玑系统和智驾设计开拓纯电MPV赛道,也将开拓其新一年的新增长曲线。 总的而言,对于蔚小理这三家车企而言,2023年或是战绩大有突破、或是全生态布局有所收获、或是进一步巩固其自动驾驶发展的护城河。 但是,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能持续推出成熟走量的新能源车型已是必备要素,尚在产能爬坡和市场验证的入局者恐难以存续。 新势力中也不乏被迫重组和黯然离场的车企,即便是2015年起家,多次车型销量领先,且在2021年纯电动销量名列全球前20的威马汽车,也止步于上市门外,无法获得足够融资在2023年进入破产程序。另一方面,获得过地方国资青睐,有成熟自主车企和外资团队加盟的爱驰汽车,虽然车型远销欧洲,夺走过各类大型车展的眼球,但也在年底申请破产。也有2019年入局较晚,但由前宝马首席高级设计师加盟的高合汽车,在2024年初传出暂停工作传闻,或成为本年第一个出局者。 上半场新势力“鲶鱼们”的光环开始褪去,下半场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大产业因其快速发展的属性、往往能够集聚众多优质竞争者入局,但与此同时,大变局也还在持续上演。3、传统车企逐鹿新能源赛道,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几家欢喜几家愁
1)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名。 2023年销量302万辆,同比增长61.8%,市占率32%保持第一。 比亚迪的优势,一是在于全供应链布局、成本控制能力强大。除了车窗和轮胎轮毂,其余核心零部件均实现自给供应,供应端成本和制造成本处于行业领先,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三季度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高达25.7%,远高于特斯拉的17.9%和行业均值9.7%,在2023行业降价潮的背景下凸显实力。 二是车型开发的成功率高。旗下全系列都有能走量的车型,以王朝、海洋系列为基本盘,腾势、仰望、方程豹品牌走高端化,2023年12月共有11款车型月销过万,其中6款车型超2万。 三是引领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潮。比亚迪出海进展较快,海外消费者对比亚迪品牌的认知度较高。比亚迪全年实现新能源出口334%高增长,累计出口24.3万辆,领先行业,凭借其三电技术在慕尼黑、东京两大世界级车展中标榜自主品牌实力。未来本土汽车在海外发展,除了凭借优异的新能源技术实力和车型产品力之外,在海外市场是否拥有足够的维修运维体系,也是影响海外消费者选择的关键之一。毕竟,2023年在全球销量最多的车企还是丰田,全球总销量约为1065万辆,在亚洲和欧洲等地区的销量继续增长。 2)上汽集团——国企新能源龙头,销量第二 2023年全集团销售新能源车112.3万辆,位居中国车企第二。但是同比增长4.95%,相对于其他集团品牌新能源增速偏低。但是,上汽整体的财务状况良好,三季度净利润114亿元,位于行业第二。 上汽的转型之路略显“隐忧”,新能源品牌需要不断高端化、“接力升级”。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量的占比构成上,上汽通用五菱占比40.8%,上汽乘用车占比31.9%,上汽大众占比11.6%,上汽通用占比8.9%,智己汽车和其他占比分别3.4%。 新能源高端化趋势是必然。在高端化趋势下,体量庞大的上汽仅仅依靠A0、A00级难以拉动集团的新能源业绩长期增长。2023年上汽通用五菱批发销量同比下降38%,与此同时,高级别的上汽乘用车新能源全年增速40%。以智己、飞凡、荣威、名爵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品牌快速增长,未来或许将替代上汽通用五菱等低附加值车型成为上汽新能源更坚实的基本盘。 上汽转型面临的隐忧是合资车型贡献其主要营收和利润,但是合资的新能源转型稍显“慢半拍”。现在,中国市场的美系、德系份额开始下降,到2023年仅分别有17.8%、8.8%的市场份额,而与上汽合资的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对于新能源转型的情况是:起步早、动作稍慢,尤其是对于变化巨大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这种“慢动作”能否适应是巨大问题。2024年,上汽自主的新能源乘用车还是重要抓手,在自身原本的优势市场实现替换升级。 3)吉利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超车、车型布局众多 2023年新能源销量达到48.7万辆,同比增长48%。其中插电混动增速迅猛,销售15.3万辆,增长1.3倍。 吉利的优势在于自主品质深入用户,且车型布局丰富。吉利在2月推出银河系列以15万级消费人群为目标,上市七个月来实现销量超过8.3台。在高端新能源领域,极氪品牌也成绩亮眼,全年累计销售11.9万辆,同比增长65%。此外,吉利熊猫主打微型纯电车型,几何系列专注经济适用性用户,领克聚焦中高端市场,全市场区间定位清晰、布局完善。 吉利未来发力点之一也在于新能源出海。虽然吉利全年出口乘用车40.8万辆,位列行业第三,但新能源占比低,2023年12月出口不足千辆。因此开拓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电动化市场也成为吉利品牌出海的重要方向。 4)广汽埃安——最大新能源独角兽车企 广汽埃安过去以性价比车型突破、占据B端市场优势地位,未来进一步向高端市场发力。自独立运作以来,广汽埃安新能源产销已突破100万辆,2023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同比增长77%。 在网约车市场趋近饱和的背景下实现高增长,意味着广汽埃安从早期立足B端的拓张模式已经切换到C端发力,在Aion S和Aion Y的成熟产品线外,广汽埃安也专注Hyper品牌向高端化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众多车企都将面临不同的竞争格局:一是继续出海,提高在东南亚等地区的知名度。对于广汽埃安而言,如何在海外市场和比亚迪、长安等品牌pk也是关键。第二,高端化瞄准、高端化升级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市场的车企较多、红海竞争。为应对变局,广汽埃安的因湃电池工厂在年底正式竣工投产,同时发布弹匣电池2.0,以电池技术和智能制造切入,或是广汽埃安2024年再上新台阶的策略。 5)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广泛合作 全年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超47万辆,出海超23万辆。2023年三季度实现净利98.8亿元,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比亚迪和上汽集团。 长安新能源的优势在于经济型轿车基本盘稳固。公司可以持续性投入新车型,叠加纵向和华为的股权合作,横向和蔚来的换电协议多元化布局,从多个角度加速市场布局,实现品牌跨越。 动作一是多车型布局:逸动系列巩固中低端基本盘新能源市场,以深蓝品牌的快速转型中高端。 动作二是广泛合作,长安和华为合作阿维塔开拓高端领域,启源品牌以周杰伦代言切入年轻化市场。 但是长安的高端化探索还任重道远,“含华量”越来越高也是部分用户隐忧,阿维塔交付不及预期,全年销售约2.5万辆,仅完成年度目标的四分之一,其高端化之路或许还需要更深厚的品牌沉淀。 6)长城汽车——五大品牌全面转向新能源 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炮五大品牌全面转向新能源,成为增速最快的新能源车企之一。2023年新能源销量达26.2万辆,同比增长98.4%。 长城重点以插混产品发力聚焦细分市场,如欧拉定位女性新能源市场,坦克500Hi4-T成为越野场景插混代表。此外加速海外布局,以泰国成功案例结合全球构建“生态出海”。 长城汽车的隐忧在于复杂的品牌谱系和缺乏传承的车型命名,导致用户认知成本偏高,部分新能源车型影响力较低。以“动物系列”加“咖啡系列”的命名方式让不少潜在车主望而却步。长城也在积极寻求转变,2024年将以更为统一、标准化的方式替换一批命名。 长城的优势在出色的供应链管理和燃油车技术底蕴,保持着行业前三的毛利率,2023年三季度达到18.8%,高出行业均值一倍,给于了长城汽车从容转型新能源的底气。 7)奇瑞汽车——出海大有潜力 奇瑞汽车的自主品牌出海连续21年第一,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海大时代有望异军突起。2023年奇瑞出口汽车达到92.3万辆。但是,奇瑞新能源转型尚未形成压到优势,主力新能源车型价格较低。比如QQ冰淇淋和小蚂蚁车型定价都在3-5万左右区间,属于销量下行价位,2023年我国8万元以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1.8%,在2024年政策新规下,多数车型不享受购置税减免,低端新能源车型难以成为增长发力点。 奇瑞中高价位新能源,比如星纪元的纯电车型、捷途和星途的插混系列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奇瑞风云品牌在年底回归,作为新能源序列为主打专注混动赛道,推出风云A8定价12万元。另一大方向是走向高端化:2023年11月推出和华为合作的智界S7,定价25万左右区间,正式加入鸿蒙智行生态。两线并行或成为奇瑞转型新能源的支撑点。4、2024年新能源新机遇在智能化
2023年,全球范围内迎来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AI应用也在各行各业内应用,给智能驾驶发展带来新机会。2024年,智能驾驶进入高级别上路的关键期,也会为车企创造更多价值增量,关注车企的智能驾驶商业落地情况,关注三大机会: 1)L3 和 L4 车型正式上路测试,释放巨大升级的市场空间,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一定会加快: 关键看谁率先布局、谁能获得更多自动驾驶实际运营数据、确认盈利点,有望在竞争中彰显实力。 到2023年8月,全国累计开放测试道路已经超过2万公里。2025年之前都是L3级以上车上路试点的关键期。技术上车企已具备L3级以上量产交付能力,现在政策端出现重要破局,行业进入大转折期。2023 年 11 月 17 日,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遴选具备条件的产品,开展上路测试试点。包括阿维塔、深蓝、极狐、智己、赛力斯等多家车企车型获得测试牌照。2024年1月17日,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试点运行车辆100%安装C-V2X车载终端和车辆数字身份证书载体。 2)智能驾驶行业融合发展。未来可能由部分具备先进技术、研发投入和领衔优势的企业带领,众多“盟友”加盟。 比如2023年4月华为发布ADS2.0,软件上采用Transformer算法架构,由昇腾610提供MDC810自驾平台的算力支持,代表国内自主车企算力算法第一梯队水平。目前由华为引领的Tier1.0、Tier0.5生态为长城、比亚迪、长安、广汽埃安、奇瑞等自主车企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解决方案。 3)突破“缺芯少魂”,进一步解除智能驾驶AI芯片的限制。 未来车企智能驾驶的发展重点之一依然是半导体自主化。智能驾驶是在汽车上实现高阶人工智能,底层必须是算法支持、芯片支持。从2020年的《芯片法案》到2023年海外出台的多项政策,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受到限制。2020-2022年,全球MCU芯片缺货导致中国汽车减产约200万辆,行业综合成本每年增加170亿元。2023年车规级MCU供需趋于平衡,英飞凌等厂商四季度交期由紧缺转为缓解,但上游供应链格局未发生显著改变。 全球车规芯片的研发设计仍以欧美企业为主。汽车芯片IP、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多环节仍待突破,中国需要培育出自己的英伟达。 手机芯片曾经被卡脖子了,但是智能驾驶的感知、决策、执行芯片不能重蹈覆辙。现在正在有企业不断实现突破,比如禾赛科技的最新款激光雷达AT512搭载了自研第四代芯片,是感知芯片突破的代表之一。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大爆发中,新能源车企排名年年更迭,2024年汽车品牌大洗牌会比2023年更激烈,也更具活力。快速突围、实现规模效应、拥抱智能化的车企进入增长的快车道,无法实现品牌突破、走出利润困境的车企会出局,市场进入下半场的淘汰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黄金十五年来临,英雄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