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收购了哪些股份

路特斯汽车现在是吉利控股集团的一部分吗?

是。吉利汽车集团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浙江杭州,在浙江台州/宁波、湖南湘潭、四川成都、陕西宝鸡、山西晋中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并在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建有海外工厂。吉利汽车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立志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现拥有吉利汽车品牌、领克品牌和几何品牌,拥有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及全部经营管理权,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2020年是吉利向“品牌和技术领先”进阶的关键一年,也是“科技吉利4.0时代”的全面开局之年。吉利汽车宣布从此前的“3.0精品车时代”进入“科技吉利4.0时代”。以BMA、CMA超级母体、SPA、SEA浩瀚架构为核心,进入“全面模块化架构造车时代”。?截至2020年10月底,吉利汽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成为首个实现乘用车产销1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

请问吉利英伦汽车和利帝豪是不是一个厂岀的

不是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收购狂魔吉利,商业版图有多大?

有人“买买买”成了欠债2.4万亿的老赖,有人“买买买”干成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前者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是谁吧。咱今天就来聊聊后者,中国最大汽车集团之一吉利的创始人李书福。

在90年代的时候,李书福就有一个造车梦。但那时候国内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咋搞呢?不让我造汽车,那我办摩托车厂总行吧,李书福用了一招“暗度陈仓”,提交上去审批报的是摩托车厂,其实是在建设汽车秘密基地。

造车第一步是什么?组装。李书福先是买来几辆奔驰,又弄来红旗的底盘、发动机等主要部件,再用玻璃钢敲打出外壳,这么一捣腾,一辆“新车”就诞生了。

但这拼凑出来的车不能量产吧!第二步:收购。1997年,李书福花了数千万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车厂,随后又投资了5个亿,正式带领吉利进军汽车产业。

当时李书福觉得,造车有什么难的,不就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嘛?但关键是,车是造出来了,没有生产许可证啊,谁敢买?所以在吉利的第一辆车“豪情”下线后,李书福不得不到处奔走宣传,摇旗呐喊,恳求领导。终于,

当年吉利每辆车的定价也就3、4万左右,这主打性价比的优势,让吉利很快就成为了中国汽车十强企业,但是,却落了个廉价低端的名声,甚至还被吐槽“开吉利车要有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

这些声音李书福可听不得,说我廉价?必须转型,不打价格战了,我要打技术战、打品牌战。

之后吉利便推出了自由舰、金刚、远景等新车型。这一转型卖得还挺好,销量高达33万,实现销售收入165亿。

不过成功的道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这边刚转型成功,那边就被日本丰田控诉非法盗用丰田的发动机技术,要赔1400万。

虽说吉利拿出了发动机技术是在天津丰田汽车公司正规采购而来的证据后,日本败诉了,但这场官司,也让李书福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所以李书福开始给吉利找“老师”,第一意向就是世界名牌沃尔沃。消息一传出,先不说被外界狂嘲,就连吉利的员工都觉得老板在开玩笑。

沃尔沃是啥?人家是全球四大豪车之一,就算亏损多年,也有700多亿的年营收;你吉利是啥?刚拿到生产许可证的不知名车企。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是痴人说梦。

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08年金融危机导致福特公司不得不出售沃尔沃,李书福立马发出了收购通知,还连续2年跑到美国找福特的CEO喝咖啡聊收购,以表决心。

为了证明自己有钱收购,回国后的李书福四处借钱,什么民间借贷、政府融资、银行借款等等,加上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和李书福为沃尔沃定制的中国发展和复兴计划,2010年3月,吉利以18亿美元拿下了沃尔沃,这场蛇吞象的收购计划打破了历史,吉利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豪车品牌的车企。

拿下吉利后,李书福并没有着急让沃尔沃融合进吉利,对沃尔沃充分放权,你不用加我logo,我也不干涉你的运营,咱两就以兄弟关系来相处,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要发挥协同效应。

加上有吉利的国内渠道优势助力,被并购四年后,中国就成为了沃尔沃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十年后,沃尔沃全球销量也从30万辆增长到70万辆。2021年,沃尔沃汽车在瑞典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220亿美元。

同时,有了沃尔沃的技术反哺,吉利也开始高速发展。双方联合打造的打造SPA、CMA等模块化架构让吉利更多车型都享受到了超级技术和配置,使吉利跻身世界主流制造商水平,连续五年稳坐国内“自主一哥”的位置。

吃到甜头后,李书福开启了买买买之路。为打入欧洲市场,收购了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豪车品牌路特斯;为布局东南亚,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之后又入股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合资推出Smart;去年李书福还收购了魅族,打通车机互联,今年5月又入局超跑品牌阿斯顿·马丁……

如今,李书福带着吉利在全球资本市场构建起了庞大的汽车品牌版图,已经拥有近20个子品牌,8家上市公司,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之一。

当被问起当年为什么有如此坚定的造车决心时,李书福说,因为我相信中国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而那个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那将是多么糟糕的事情。现在,中国做到了,李书福做到了,吉利汽车也做到了。

本文源自伯虎财经

吉利收购魅族赚了!极星、红旗纷纷上门合作,手机市场迎更多玩家

智能出行时代,车企手机厂跨界合作大潮来袭

汽车行业面临巨变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再只是简单地生产机械化的交通工具,而是正在转型为智能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

汽车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系统,而是与外部环境紧密连接的智能终端。未来的汽车将具备自动驾驶、智能语音交互、车载娱乐信息服务等先进功能,成为人与外界互联互通的重要媒介。这对传统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车企进军手机市场的深层原因

面对这一挑战,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目光投向手机行业,寻求与手机厂商的跨界合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获取智能终端技术和人才

手机厂商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芯片设计、人机交互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车企与之合作,可以快速获取这些宝贵资源,助力自身向智能出行转型。

拓展车载智能服务生态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拥有庞大的应用生态和用户群体。车企与手机厂商合作,可以借助后者的优势,为车载系统注入更多智能化服务,打造出行生态圈。

实现产品和品牌年轻化

传统车企面临着用户群体老龄化的问题。与年轻化的手机品牌合作,可以帮助车企拓展年轻消费群体,提升产品和品牌的时尚感和亲和力。

分散研发成本和风险

智能出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研发投入巨大且风险较高。车企与手机厂商合作,可以分散风险,共同承担研发成本。

吉利魅族联姻的机遇与挑战

在车企与手机厂商的跨界合作浪潮中,吉利收购魅族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不仅让吉利获得了魅族在手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用户资源,也为魅族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对于吉利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产业并购。凭借魅族的技术实力,吉利有望在智能手机和车载智能系统领域发力,抢占智能出行的制高点。魅族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也将有助于吉利实现品牌年轻化。

但这场联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化差异的融合,汽车和手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企业文化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实现无缝对接是一个考验。产品线的整合,吉利和魅族需要在硬件、软件、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协同,打造出真正的"车机一体"产品。此外,智能出行是一个新兴领域,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也充满未知,需要双方共同应对风险。

极星红旗等车企的跨界布局

吉利魅族的联姻为其他车企敲响了警钟。极星、红旗等品牌也纷纷采取行动,寻求与手机厂商的合作。

极星方面,已经与小米展开了合作。双方计划在车载智能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出行新体验。极星有望借助小米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提升自身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而红旗则是瞄准了国产手机品牌荣耀。双方正在探讨在车载系统、车机一体化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如果顺利达成,红旗将获得荣耀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除了与手机厂商合作,一些车企还在自主研发智能终端产品。例如长城汽车就计划推出搭载自主开发的智能车机系统的新车型。这些车企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避免被手机厂商"绑架"。

无论是合作还是自主研发,车企都在加速向智能出行转型,手机行业无疑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合作对象和竞争对手。

手机市场新格局和发展前景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战局,手机市场正在经历全新的洗牌。未来或将出现一些"车机一体"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集成车载系统和手机功能于一体。

这些新型产品将具备自动驾驶辅助、车载娱乐信息服务、智能语音交互等先进功能,成为人与车辆、外部环境互联互通的桥梁。它们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将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为用户提供无缝的智能化体验。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机遇。通过与车企合作,他们可以拓展产品线,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车载智能系统的发展也将为手机操作系统、芯片等带来新的需求,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

但手机厂商也将面临来自车企的直接竞争。一些实力雄厚的车企有可能在未来完全自主研发智能终端产品,并在硬件、软件、服务等多个层面与手机厂商一决高下。

手机厂商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加大在车载智能系统等领域的投入,并与车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避免被边缘化。

随着智能出行时代的到来,手机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未来或将出现一些全新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市场格局也将重新洗牌。谁能抓住这一变革的机遇,将主导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收购了哪些股份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