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跑向“万亿俱乐部”
在2024年的春天里,鄂尔多斯跑向“万亿俱乐部”的速度更快了。
有人说,剑指万亿,鄂尔多斯步子迈得过大。
但从新年起势,多年的筹谋,和天时地利来看,鄂尔多斯是有备而来。
当地一名干部说,鄂尔多斯不打没把握的仗。
▲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中轴线
抢滩登陆
2月23日,鄂尔多斯新春第一会,即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说,要笃定争先之志,全域争先、全员争先、全速争先,加速向万亿之城进阶。
这是继2023年9月一次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会上宣布力争五年内迈入万亿GDP城市、进入全国地级市30强之后,鄂尔多斯又一次在重要场合的明确表态。
事实上,在2022年突破5000亿元后,鄂尔多斯就提出冲刺万亿GDP的目标。
彼时,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鄂尔多斯经济发展要持续领跑全区,总量进入全国50强,早日挺进万亿GDP城市。
由“进全国50强”到“进全国30强”,“小目标”的调整,表明闯关万亿,鄂尔多斯信心更足了。?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湖一景
新年上班第一天,鄂尔多斯一个大跨步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办了三件事。
先是1月4日和6日,杜汇良带队,在香港、澳门分别举行招商推介和恳谈会,围绕能源、国际贸易、证券投资、低碳经济以及城市开发运营等领域,签下至少126.5亿元的订单。
接着,鄂尔多斯(深圳)人才科创中心在深圳揭牌,鄂尔多斯市、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三方,将借此打造“人才科创双向飞地”,实现产业和科创的联姻。
这是继内蒙古2023年10月在深圳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推介会后,全区抢滩登陆粤港澳的首个盟市。
如此争分夺秒,就是要借助大湾区的金融、科创、人才等先进要素和区位优势,促使鄂尔多斯加快切换发展动力。
大步流星
这些年,鄂尔多斯大步流星跑向前。
从2017年的3150.21亿元,2021年4950.27亿元,到2022年5613.44亿元,其生产总值连续闯关,人均GDP更是位列全国第一。
虽然2023年GDP未能如预期跨越6000亿元大关,但多个指标的增速异常亮眼: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增速领跑全区,连续25个月保持25%以上;工业投资增长37%,制造业投资增长17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为11年来最高。
信心足、活力强,是鄂尔多斯的显著特征和优势。
即使疫情三年,即2020年以来,其工业投资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
投资领域的强势增长,成为鄂尔多斯跨过万亿大关的关键变量。
自2022年底提出“三个四”目标,即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建设“四个国家典范”、打造“四个全国一流”后,鄂尔多斯更是两步并一步。
进入新年,“目标还是要保持两位数投资增速。”杜汇良表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大抓招商、抓大投资仍是鄂尔多斯发展的头号任务。按计划,全年要实施40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00亿元以上;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集群,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增长10%以上;聚焦重点领域,储备亿元以上项目800个以上。
煤炭产业仍保持强势,新能源增量也正在转为基本盘。?
▲远景动力技术(鄂尔多斯市)有限公司储能锂电池工厂
随着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等一批里程碑式的大项目接连落地,远景能源(鄂尔多斯)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中成榆能源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等23户新建投产企业相继达规入库。鄂尔多斯左手“羊煤土气”,右手“追风逐日”,大有新能源高地舍我其谁的势头。
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产业根基更为坚实,城市能级蓄势跃升,内生动能更加强劲,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场景优势叠加显现,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向前进、向上走、向高攀的底气。”李理说。
当“再造一个鄂尔多斯”实现,“万亿俱乐部”还远吗?
科技突围
2024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有几个提法引人注目。
一个是争取纳入“东数西算”节点城市。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鄂尔多斯智算中心,打造“北方能源大脑基地”和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这意味着,“东数西算”的内蒙古枢纽上,继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和“草原云谷”乌兰察布市之后,鄂尔多斯有望成为内蒙古乃至我国西部新的算力点。
二是申建大科学装置。
所谓大科学装置,即探索未知、实现变革,由国家统筹布局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像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国散裂中子源,都为国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目前,我国已建成57个,根据“十四五”规划,拟新建20个左右。有了自己的大科学装置,就相当于有了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三是开展新能源革命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车能路云”全场景示范应用。
“车能路云”已成为国家战略,即汽车、能源、信息、交通,实现高度智能化、高度网联化、高度信息化的产业融合生态。
近年,鄂尔多斯新能源全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同时,深耕智慧绿色交通物流,探索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消费同比增长187.8%,为“车能路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场景。
这些都是鄂尔多斯“科技突围”的重拳。??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
科技创新驱动不足,一直是钳制鄂尔多斯真正强起来的短板。
2023年,这块低洼地骤然隆起,鄂尔多斯首次进入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
2023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12.2亿元、增长49.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1.2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33%和60%,全社会R&D经费总量全区第三、强度第四。此外,在人才引进、科研机构建设、科研项目和成果,以及重大技术国际性突破上,突飞猛进。
推动科技创新,本质上是对新质生产力的渴望。
追溯鄂尔多斯发展轨迹,不难找到对新质生产力的追求。
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鄂尔多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赛道上保持勇猛精进。
存量,发挥煤炭产业的底盘优势,促进由黑向绿、由燃料向原料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增量,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形成“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并在今年的报告里提出“打造绿色新能源装备制造之城和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示范基地”。
2023年,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新能源产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74.5%、265.7%和15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倍。新能源装机并网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产出“绿氢”,智能风机、单晶硅片等一批新产品实现“零”的突破,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指数排名全国第二。
苦练内功时,鄂尔多斯朋友圈层层扩大,不乏宁德、华为、远景、隆基等头部企业。
特别显眼的新朋友是“上海城市群”。2021年,国家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公布,分别是京津冀、上海、广东。
“上海城市群”则由上海市牵头,与鄂尔多斯市及江苏苏州、南通,浙江嘉兴,山东淄博,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6个城市(区域)组建“1+6”联合体。
该城市群致力于打造国内产业规模最大、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其中,鄂尔多斯负责实现燃料电池整车的商业化运营。
由“草原”走向沿海,倒逼鄂尔多斯构建全国一流、开放程度更高的营商环境。
2月21日,内蒙古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传来喜讯,鄂尔多斯市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实现“四连冠”。
天时地利人和,向鄂尔多斯聚集。
县域崛起
新年传喜讯。作为主城区,东胜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0.51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全市第一。
至此,包括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在内,鄂尔多斯“千亿旗区”达到3个。其县域经济第一梯队,进入“三国”时代。
放眼全国,作为一个地级市,这个“县域配置”堪称奢华。
这个意义上,鄂尔多斯征战“万亿”,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优势在县域。
全市GDP第一的准格尔旗,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重地,连续18年入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2021年进入千亿县行列,居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0。
这些年,准格尔旗一边建设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基地,一边围绕新能源撬动新的增长极。2023年,全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出“氢”,玉晶玻璃一期、远景5GW风机等项目建成投产,400万千瓦风电光伏基地、新创新材料等项目稳步推进。
2023年,准格尔旗GDP为1400.26亿元,同比增加100.19亿元,GDP名义增长7.7%,全市第二。
今年,准格尔旗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县域板块,鄂尔多斯的这台火车头,风头正劲、后劲十足。
▲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俯瞰图
排名第二的伊金霍洛旗,同样煤炭储量惊人,更是鄂尔多斯发起新能源革命的原点。
2022年,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这里落地,“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迅速成长,远景、隆基、上汽、国鸿、华景、一汽、湖南镕锂、华创、西安吉利电子等行业巨头扎堆进驻。
预计到2025年,零碳产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千亿元,将成为集零碳产业城、智慧城、科创城、未来城、生态城为一体的全球零碳新工业示范基地。??
▲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
此时,正是鄂尔多斯冲刺“万亿”之时。
新晋前三的东胜区,是鄂尔多斯的主城区,也是全市人民消费、创业、医疗、投资的中心,煤炭、羊绒、装备制造、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加速提档,新能源产业也逐步起势。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不仅与鄂尔多斯的经济质量相关,其品类之多之细,在内蒙古也是首屈一指。
2023年,东胜产业框架和格局进一步做大:
总投资280亿元的晶澳光伏全产业链项目、投资规模近百亿元的奇瑞20万台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以及投资20亿元的株洲时代新材百米级叶片生产项目落地建设,亿利一道4GW光伏组件、国盛利华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奇瑞3000台新能源重卡及研究院等20个亿元以上的项目在东胜建成投产。工业门类预计扩增44个,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43亿元。?
▲源盛光电高端显示屏项目生产线
800亿元,900亿元,1000亿元,自2021年起,三年连跨3个关口后,东胜区开始由“四平八稳”进入“狂飙突进”。
500亿元到600亿元的第二梯队里,鄂托克旗、乌审旗和达拉特旗,2023年都有世界级项目和成果诞生。
半年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中,鄂托克旗上榜,成为排在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之后,内蒙古史上第三个荣膺该称号的旗县,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首个新上榜的百强县。
2017年至2022年,鄂托克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2022年达到614亿元,居全区第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8.9亿元,居全区第四。
在这里,焦化、氯碱化工、煤化工“三化融合”强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起势。全球首套电石法聚氯乙烯(PVC)无汞化生产、建元年120万吨全国脱碳示范项目、国内首条唯一运行20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线等一批先导技术落地亮相。
乌审旗是鄂尔多斯市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核心区,也有“中国天然气之乡”之称。最近,这里还创造了“宝丰速度”:
半年完成旗区至国家审批;15天完成10000亩土地征收;18个月完成全部建设……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烯烃厂、全球最大的绿色甲醇和绿色烯烃制造商——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乌审旗。未来将形成年产1000万吨绿色甲醇、500万吨绿氨,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能源企业。
2023年,乌审旗GDP达到501.49亿元,后发优势显著。
几年前,达拉特旗给外界的印象还只是鱼米之乡、农业大县。国内首批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开工建设,达拉特旗径直来到国家“沙戈荒”基地建设舞台的中央。
达拉特旗能源局局长高永权说,在先导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已带动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达拉特旗投资建厂。建成后,达拉特旗将形成光伏、储能、数字化等新兴产业集群。
2023年达拉特旗GDP突破500亿元,达拉特旗将全力打造1000万千瓦火电、1000万千瓦新能源、1亿吨级煤炭的能源支柱产业。
GDP介于百亿和两百亿元之间的第三梯队,鄂托克前旗和杭锦旗GDP分别向300亿元和200亿元进发,基本“跳一跳”就够得着。康巴什区作为鄂尔多斯市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是9个旗区里唯一没有矿的一个,凭借全国闻名的城市景观、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城市治理,正在成为一座走在美学前沿的新型城市。2023年,康巴什区GDP增速达7.3%,居全市第三。
综合来看,鄂尔多斯各旗区的发展路径与传统强县不同。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并非简单地扎堆同类企业,而是立足优势重新甄选赛道,借助龙头企业培育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9个旗区之间你追我赶,形成了县域间的良性竞争,簇拥鄂尔多斯跑得更快更远。
▲ 精恒矿用汽车生产线
2024年鄂尔多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鄂托克旗提升全国百强排名,乌审旗、达拉特旗加快向全国百强迈进,鄂托克前旗、杭锦旗、康巴什区加快迈入全区50强中上游。
这意味着,鄂尔多斯将以更大的力度撬动县域板块,做强头部,做大尾部,不断缩小地区差距,真正形成九龙出海之势。
还有一个至为关键的齿轮已经转动起来。
当前,在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背景下,内蒙古“把经济总量做到全国中游”的信心和动力倍增,鄂尔多斯“跑进万亿”与此一脉相承。
作为全区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鄂尔多斯是内蒙古稳的底盘、进的先锋,也是内蒙古保供全国的重镇,还是内蒙古转型、创新、拓路的重要试验田。
这股强劲的东风里,鄂尔多斯何愁不能圆梦!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08年,陕西发现远景储量达10000亿吨的世界头号煤田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一个国家拥有多少能源储备、蕴藏量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地大物博”确实不是“随便说说”的,我国多样的地质条件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全球已探明的170多种矿产资源中,在我国有分布的多达157种,而且其中钨、锑、稀土等储量居于世界首位,煤、铁、铅等储量则位居世界前列。
2008年,我国又探明了煤矿,预测蕴藏量可达6690亿吨之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储量巨大的优质煤田在传统能源矿产方面,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富煤贫油少气”,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一份数据显示,我国在2021年煤炭的消费量达到了52.4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到了总量的56%。
尽管这一占比已经比上年下降了0.9%,但由于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上升,实际上煤炭的消费量还增长了4.6%,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仍旧需要大量的煤炭——尤其是优质煤炭。
因而,虽然我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仍需要大量进口煤炭,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但我们都知道,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进口来补足国内煤炭的缺口,但过于依赖进口显然对国家发展不利。
例如,我们都知道前两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陷入低谷时,我们减少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数量,这一度造成了国内部分人对于“缺电”的恐慌。
众所周知,在传统上,山西省我国煤炭产量的第一大省,2021年,山西省所产出的煤炭可供全国16个省市使用。但大家可能不太知道的是,内蒙古和陕西同样也是煤炭的出产大省,而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可能与我们发现的大型煤田有关。
这个大型煤田就是神府-东胜煤田。神府-东胜煤田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交界处的鄂尔多斯盆地,这一盆地也是我国最大的“煤盆地”。
虽然实际上这是一个连续的煤田,但由于它分属两个省区,在传统上就被分为东胜煤田和神府煤田两个煤田,其中神府煤田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榆林地区,而都东胜煤田则主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
神府-东胜煤田的总面积达到了22860平方公里,相当于100个抚顺矿区。在2008年时,煤田的探明资源总量为200.4亿吨,而现在,我国已经探明的储量达到了2236亿吨,而且根据专家预测,神府-东胜煤田的远景储量可以达到10000亿吨,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煤田。
而且,这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煤田,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田之一,其目前探明的储量远超美国波德河煤田的1224亿吨。
神府-东胜煤田不仅储量巨大,而且它还具有我国大部分煤田不具备的一些“特别优势”。
这里的煤炭有什么特别的?根据勘探发现,神府-东胜煤田的含煤地层属于侏罗纪时代。专家推测,在早侏罗纪,东胜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植物生长十分茂盛,而且该地区已经形成了起伏不平的丘陵地貌。
接下来,随着鄂尔多斯聚煤盆地的沉降,茂盛的植被倾倒、沉积,逐渐发育成为煤炭资源。
随着盆地的不断沉降,分隔东胜、神府两个煤田的南部高地“新庙-活鸡兔高地”不断缩小、下沉,最终消失,令东胜、神府两个煤田逐渐连成一片,一同接受沉积。
而后,因为高地消失、湖水侵入带来了大量的碎屑物质,最终演化为泥炭沼泽,为大煤田的形成增加了更多可能性,而且聚煤盆地的面积也开始不断扩张。
最后,随着地壳上升,鄂尔多斯盆地也开始上升,这令东胜地区沉积聚煤的历史基本宣告结束,如此巨大、储量丰富的煤田基本成型。
而后,虽然该地区还发生过短暂的聚煤作用,但已经“无关大局”了。
那么,这一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巨大煤田,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一方面,神府-东胜煤田的煤炭埋藏比较浅,而且可采煤层也比较多。数据显示,神府煤田有5-6个可采煤层,总厚度在14.1-21.5米之间;而东胜煤田则有10个可采煤层,厚度在2-7米左右。
这两个煤田中,神府煤田的埋藏深度相对更浅,但总的来说,两个煤田都属于比较容易开采的煤田,也减少了煤坑过深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安全风险等问题。
而且,由于该地区地下构造比较简单、稳定,这也大大提升了煤炭开采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而且,为了减少煤炭开采对于环境的影响,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防风固沙的手段,并积极研发了许多更先进的技术,争取将开采对于环境的影响降到较小的程度。
另外一个方面,神府-东胜煤田所产出的煤炭,属于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比较少见的优质动力煤。
所谓动力煤,是指用作动力原料的煤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炭,当然,其他用于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目的的煤炭,也能叫做动力煤。
总的来说,用于发电的动力煤的要求不像化工煤那样对于热值、挥发分、灰分的要求高,但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来考虑,我国对于动力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神府-东胜煤田出产的煤炭,就属于优质动力煤。
数据显示,此处所出产的煤炭硫分小于0.5%,灰分小于0.8%,发热量则可以达到30MJ/kg,这意味着,此处的煤炭不仅燃烧后发电效率更高、燃烧后易于清理,而且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
有了这两个好处,神府-东胜煤田的勘探发现自然是广受关注。不仅中国人十分关注这一煤田,外国也是十分关注,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石化资源是全球都需要的能源,许多国家也都会怀有“能进口就不要开采自己的储量”的想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可能性。
曾有消息称,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曾关注过神府-东胜煤田,毕竟这是从探明储量上超越了美国的特大煤田。
当然,也有人会提出疑问,现在我们正大力提倡“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推进能源结构的升级转型,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降低煤炭的使用量,那么,勘探出这么一个特大型煤田的意义是不是就不太大了呢?
煤炭行业新的“黄金十年”?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因为从先前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有“半壁江山”。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尽管我国一直在大力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让能源结构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改善民生、维护能源安全、发展经济等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我们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降低煤炭使用量,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且从数据上来看,甚至还有人认为,煤炭行业的“新黄金十年”即将开启,这就意味着特大煤田仍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在过去2年多,煤炭价格在疫情爆发后只经历过短暂的暴跌,从2020年第二季度就开始回暖,并一直延续着上涨的趋势至今。
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供需失衡,一方面是煤炭行业超产被纳入刑法,大多数企业不再敢“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是内蒙古露天煤矿的“临时用地”出现了争议,令内蒙古的煤炭产量也开始下滑,加上山西、河南等传统产煤大省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煤炭产量一度下滑,令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的港口价格从1140元/吨一路攀升至2500元/吨的高位,令发改委不得不使用《价格法》来限制煤炭价格。
此后,煤炭价格在行政指导下一度回落,但受到近期国际冲突、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际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国际煤炭供需也趋紧,煤炭价格中枢更是不断上移。
分析人士指出,价格中枢上移让煤炭相关企业的利润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可能会给中国煤炭行业带来一个新的“黄金十年”。
煤炭行业的上一个“黄金十年”,还是2002年中国成功“入世”到2011年,煤炭企业的利润“居高不下”,即使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煤炭企业仍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最终,中小煤矿的无序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令煤炭企业的“黄金十年”终结于2012年,此后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除了神华等少数大企业仍能维持盈利外,大部分企业开始亏损,而中小煤炭企业更是陷入了破产倒闭或是被大企业“吃掉”的窘境。
数据显示,全国煤矿数量已经从2015年的超过1万个缩减到2021年7月的4700个,千万吨级的煤矿则提升到了50多处,大量小煤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现在,一方面,由于煤炭行业供需紧张的格局依旧,以及煤炭企业大量兼并,撑起了企业的话语权和利润空间。
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超出预期的增长,年度用电量增幅达到了10.67%之多。这意味着,我国更多的发电量才能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而火电是我国发电的“主力军”,煤炭又是我国火力发电的重要原料,也就是说,我国煤炭供应的瓶颈会长期存在,煤炭价格仍会因为供需问题而居高不下。
另外一方面,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充分考虑新能源替代,我国的煤炭消费仍会有年均4000万吨的增长需求。而且,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即使到了203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仍会占到能源总消费量的50%以上。
这能够让我国的煤炭企业维持一个较高的利润,实现新一轮“黄金十年”的发展。
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因为根据煤炭上市公司电投能源2022年1-2月的经营数据来看,该公司2个月的营收达到了47.37亿元,同比增长了将近了26%;而归母净利润则达到了10.2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
此外,还有人指出,受到煤炭长期协议价格上调的刺激,煤炭企业盈利增长也是“未来可期”。
因而,煤炭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神府-东胜煤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会长期存在,只有等到我国进一步提高非石化能源的消费比重、实现能源消费的多元化之后,神府-东胜煤田的地位才会下降。
鏖战“几字弯”,鄂尔多斯再“上新”
北国冰封,黄河走笔,在阴山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描出一个壮美的“几”字。“弯”里的鄂尔多斯大地上,连绵的沙丘像超大杯的“雪顶咖啡”,其间田字格般的草沙障依稀可辨。
数月前,当黄河“几字弯”荒漠化综合防治攻坚战号令一出,所有旗区闻令而动,组织干部职工、农牧民第一时间开赴沙区,栽沙障、种新苗,以日均一万亩的速度给流沙“穿衣戴帽”。
内蒙古鄂尔多斯,正以一场管理、科技、机制的全面“上新”,驱动生态与经济共振的系统重塑,全力探索黄河“几字弯”地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新范本。
在人与自然的守望里,鄂尔多斯正在向新高地冲锋……
黄河南沙漠治理鸟瞰。鄂尔多斯林草局供图
政策体量叠加“上新”
岁末年初,接连两场瑞雪覆盖了大半个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气温已达零下30摄氏度。
抢在封冻前,年近60岁的殷玉珍和工人们起早贪黑给新栽的2万株树苗浇了封冻水。刚刚连任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会长,她就向全市治沙企业和造林大户发出倡议,要“创造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新奇迹”。
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横跨蒙陕甘宁四省区。其中,三分之二在鄂尔多斯市,从北向南绵延220公里。全市9个旗区中有4个旗区的行政区域涵盖部分毛乌素沙地。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治理,鄂尔多斯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已超过80%,林木覆盖率达30%,流沙基本被“拴牢”,森林小气候效应初步显现,被媒体称为“实现世界上最大面积生态逆转”。在此期间,一大批民间治沙英雄竞相涌现,殷玉珍就是其中之一。近40年里,在她手上,诞生了一片7万亩的绿洲。
但是,这一内蒙古最南端的沙地,还有一大片裸露着。沙丘仍有流动、盐碱地利用率低、治理不系统和碎片化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要攻坚克难的“碉堡”。
2023年秋,中国“三北”东段的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中段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西段的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先后打响。
鄂尔多斯,是黄河“几字弯”沙地治理的中流砥柱。
鄂尔多斯担子重——山水林田湖草沙,鄂尔多斯要素齐全,且境内分布着库布其和毛乌素两块沙区,向北和向东威胁着黄河,向南直顶华北平原。
鄂尔多斯经验足——库布其模式、毛乌素经验扬名海外,世界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沙漠论坛就在鄂尔多斯召开;宝日勒岱、殷玉珍、乌云斯庆等治沙豪杰层出不竭,成为中国治沙精神的代表。
正是基于此,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启动大会上说,鄂尔多斯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要打造“三北”工程攻坚战的示范区、样板区。
数月里,鄂尔多斯相继出台了《鄂尔多斯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措施》《毛乌素沙地区域联防联治合作协议》等文件,规划到2030年前安排攻坚战配套资金100亿元以上,以顶层设计护航“攻坚”,其政策体量、战略考量和财政支持空前。
2023年8月以来,鄂尔多斯累计有民兵、企业员工、街道干部、农牧民、学生等26万人次挺进一北一南两大沙区,以日均一万亩的治理速度改造“无人区”。
自攻坚战启动以来,鄂尔多斯市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90.48万亩,其中库布其沙漠治理区62.05万亩、毛乌素沙地治理区125.34万亩,其他区域3.09万亩。
工人在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内管护树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楷焱摄
机器人批量“上新”
短短几十年,鄂尔多斯人就见证了沙地治理从“农业社会”步入到“智能时代”。
殷玉珍记得,二三十年前种2万株树苗,她和丈夫又扛又背,连滚带爬得干好几个月才能种完,铁锹都得报废好几把。而树苗能不能活,还要看运气。
几年后,伴随治沙企业和民工治沙联队等相对专业的力量出现,技术的奇思妙想不断涌现。
68岁的民工治沙联队队长高毛虎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在库布其修筑穿沙公路时,他们采用的是酒瓶种树法——酒瓶里装上水,插入小树苗,红泥封口,放进沙漠,再看活不活?
但这种方法“费酒瓶”。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水气种植法和螺旋钻种植法:用水管或螺旋钻在沙地里钻1米深的孔洞,栽树浇水,10秒一步到位,成活率达85%。
此后,政府和治沙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激发风坡造林、微创植树、甘草平移栽种、大数据和无人机治沙等300多项实用技术出现,沙地治理的速度、力度快速提升。
库布其治沙由“农业社会”跑进“工业时代”,效果肉眼可见。
30多年里,库布其平均沙丘高度从110多米下降到20多米,流动沙地从2009年的40.1%减少到2019年的28.75%,动植物种类由123种增加到1026种。
但2023年春季的一连串沙尘暴警醒人们,沙患并未远离。迎战变数,得拼“变”的速度。机器人种树的“智能时代”正加速来临。
2023年10月29日,一个智能防沙治沙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在鄂尔多斯签约。该基地将进行机械研发与制造,通过机器人造林、无人沙障机固沙等方式,提高鄂尔多斯市治沙和生态治理科学化、规模化、智能化及产业化水平。
沙漠在收缩,但治沙的空间却在无限延伸。
天上,有无人机飞播种子;远处,有机器人植树;工程师则根据风向等大数据模型精准规划、定位种植——立体式现代化治沙体系初步成形。
黄河“几字弯”荒漠化综合防治攻坚战启动后,鄂尔多斯加快向科技要生产力:
——开展荒漠化防治“智能机械研发应用”科技攻关,申报启动智能灌木平茬机械、智能网格立式沙障铺设机械、植树机器人、无人机飞播等7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与中科院傅伯杰院士团队合作共建鄂尔多斯市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
——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研制出一批智能沙障铺设机械、智能植树机械、智能平茬机械、飞播作业无人机等,目前已有300多台植树机器人开工,出动无人机飞播造林1000多架次。
2023年秋天,殷玉珍种的2万株树苗,因为有工人和机械的帮忙,“20多天就完工了”。她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也能试试机器人种树。
协作机制组团“上新”
2023年7月,鄂尔多斯提出用10年时间“歼灭毛乌素”。
“不是让它彻底消失。”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二级调研员阿拉腾宝强调,所谓歼灭,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沙子固定住,不要乱跑”。
横跨蒙陕甘宁四省区的毛乌素沙地,经过多年治理后,其主体大幅减小,但囿于区域行政壁垒,各地自扫门前雪,省际交界仍有不少裸露沙地。
不让沙子乱跑,就得各个路口一齐设卡。
2023年10月下旬,由国家林草局三北局、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和鄂尔多斯市政府主办的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协调推进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甘肃庆阳、宁夏石嘴山和吴忠四省区五市签署联防联治合作协议。
这标志着以毛乌素为圆心的跨行政区联防联治“共同体”的形成。
会议提出,将构筑毛乌素沙地蒙陕界、蒙宁界、陕宁界和甘宁界四大“防风阻沙带”,力争到2025年毛乌素跨界区域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到2030年毛乌素跨界锁边林草防护体系基本建成,届时主要风口和沙源地得到全面治理,沙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
“鄂尔多斯作为主战场主阵地,将坚决和兄弟城市一道,推进沙地综合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绿进沙退’向‘人沙和谐’转变,全力创造毛乌素系统治理的新奇迹。”鄂尔多斯副市长额登毕力格在会上说。
这是毛乌素荒漠化防治机制“上新”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跨省之多、动议之广、议题之深、抱团之紧、目标之巨,前所未有。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
2023年12月12日,在乌审旗召开的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上,各旗区政府部门、治沙大户、治沙企业悉数到场。各方表示,未来将在联合治沙、信息和技术共享、产业共建、公益造林等方面同向发力。
这些治沙大户,情感相近、志气相投、彼此相熟,但长期单打独斗,未成抱团之势。
于是,造林质量有高低,林木成活率和虫害防治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效益、收入状况、风险抵御能力更是千差万别,且多半治沙大户步入老年。
“下一步就是集思广益,不仅要奋斗出绿水青山,而且要干出金山银山。”强强联盟下,殷玉珍信心高涨。
鄂尔多斯还在《鄂尔多斯市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措施》中首次明确,攻坚项目采用“以工代赈”的资金比例不低于60%,让农牧民在参与生态建设过程中直接获得利益,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鄂尔多斯林草局供图
追风逐日日日新
追风逐日,原本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骏马飞驰。这些年,在鄂尔多斯,它有了新涵义——形容对风能和光能的投资建设。
库布其,堪称“追风逐日”的超级现场。
岁末年初,气温到达零下30摄氏度,在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3000余名工人仍在顶风冒寒为全面投产发起冲刺。
这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沙戈荒基地首批首个项目,建成后每年节约标准煤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同样在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百万千瓦光伏项目先导工程,也于2023年10月25日开工。
从空中俯瞰这里的沙漠,金黄的底色上翻起一块块蓝色光伏板块,东西对进,快要握手会盟。不久的将来,人们就会在这里看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的奇观。
眼下,库布其沙漠腹地,百辆推土机纵横沙漠,“猫冬”变“忙冬”,鄂尔多斯市正在打造一条治理沙漠、保护黄河的400公里防沙治沙的“光伏长城”,将再创一个治沙奇迹。
这块“沙子会唱歌”的地方,装着“再造一个鄂尔多斯”的雄心。
近些年,煤炭GDP增长显著的鄂尔多斯,要以新能源破题产业转型。
预计到“十四五”末,鄂尔多斯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5000万千瓦,“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在今天的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鄂尔多斯。
沉默了千万年的沙漠,从未如此熙熙攘攘。
在达拉特旗、乌审旗、杭锦旗,人们引黄河水灌溉盐碱地,养出了南美对虾和螃蟹,销往沿海城市,牧羊人变成了水产人……
凛冬里,乌审旗再传“丰收”喜讯:嘎鲁图镇博士工作站的沙柳木屑栽培猴头菇系列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毛乌素沙地第一次培育出猴头菇……
恩格贝沙漠附近,曾是放羊娃的矿业老板回到家乡,种下大片葡萄树,建起红酒生产线,“沙漠里酿红酒”的愿景正照进现实……
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伊金霍洛旗,数万棵郁郁葱葱的樟子松撑起蓝天,全国唯一以沙地人工植树造林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霍洛林场与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脉脉对望……
准格尔旗,全国产煤第一大旗县,连续18年上榜百强旗县,经济总量多年雄居内蒙古第一,左手是煤化工+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右手是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新“名片”,能源经济和生态环保比翼齐飞……
东胜区,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两位数增长,全市首个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线刚刚落成,“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模式运营煤炭物流,新能源应用渗入城市肌理……
康巴什区,无人驾驶接驳巴士、无人驾驶出租车……一个个无人值守的“智慧”场景,遍布城市各处,诠释着鄂尔多斯的城市美学……
“几字弯”上,山水林田湖草沙间,鄂尔多斯市正在勾勒出人、城、产、自然的美妙和弦。
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汲取和升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生动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索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鄂尔多斯市正以更高视角、更深层次的行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10年鏖战“几字弯”,鄂尔多斯未来可期。(记者黄书波)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