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2009款吉利金刚参数

从2009年到2024年,吉利汽车都发生了什么?

北京车展,小米展台的斜对面,吉利开了一家科技馆。

相比大多数展台上的产品,吉利展台上更多是吉利研究院在新能源时代取得的成果。表面上是技术,实际上展示的是吉利正向研发的体系能力。需要什么就能研发什么,这在十年前是不能想象的。

2012年,伯恩斯坦拆解了帝豪EC7。尽管帝豪EC7已经是当时中国汽车最能拿得出手的产品,但依然在报告里被贬的一无是处。然而,我们看到了吉利汽车发力正向研发的苗头,2014年,我根据这则报告写了一篇文章《也谈长城吉利哪家强》 ,这是我第一次评价吉利。

设计体系的建立

吉利应该是国内率先建立设计体系的汽车公司。在吉利之前,许多中国品牌会在海外成立设计中心,也会聘请海外知名设计师,但都没有改变中国汽车设计的现状,时至今日依然有大量中国车企摘不掉抄袭、借鉴的帽子。

吉利设计体系的建立需要感谢彼得·霍布里,彼得·霍布里之于吉利,犹如彼得·希瑞尔之于现代。

中国汽车设计需要的并不是某一个设计师,而是需要构建整个设计流程,包括设计部门与工程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之前的中国汽车设计,设计师是被低估的,往往处于先有工程,后有设计的状态,甚至部分设计还要迎合领导喜好。

吉利汽车设计的改变应该是从2009年收购沃尔沃开始的。

2009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新管理层非常重视设计,力邀彼得·霍布里加盟,负责定义下一代产品。彼得·霍布里不负众望,帮助沃尔沃在吉利汽车的领导下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销量。

紧接着,彼得·霍布里接到了一项更艰巨的任务———在哥德堡组织成立吉利汽车设计中心,开始负责吉利汽车的造型定义。

起初的吉利设计中心只有寥寥数人,彼得·霍布里在中国挑选了大量的人才前往欧洲,吉利设计中心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后来被称为最美中国车的吉利博瑞。这款车在当时已经有过两三版方案,但都因为不能展现高级感而放弃。彼得·霍布里意识到吉利的问题并不在于某款车,而在于没有正常、健康的设计流程,霍布里需要帮助吉利建立这套体系。

在一堆中国设计师的帮助下,彼得·霍布里在过去杂乱无章、毫无章法的吉利汽车中试图寻找一些共同点。中国设计师非常喜欢仿生,既然如此,霍布里就在吉利新一代的产品的肩线上融入了猫科的力量,同时将「涟漪」定义为吉利最新的家族设计。

设计的力量很快得到了验证。外观突飞猛进之下,吉利汽车在短短四年内销量翻了三倍,成为当时的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霍布里的努力不光让吉利汽车意识到设计的力量,也唤醒了中国汽车对于外观设计的重视。

也就是说吉利率先引进完善的设计体系不光成就了自己,而且推动了中国汽车整体变美。

2023年,霍布里与世长辞,我和几位好友自发拍摄了短片《致敬霍布里,一个拯救中国汽车设计的英国大叔》,以此来纪念这个改变中国汽车设计的传奇大师。

从CEVT出发,如何打造一款全球架构?

吉利汽车也应该是第一个拥有全球模块化架构的中国汽车企业,如今的吉利汽车拥有CMA\CMA Evo、SPA\SPA Evo、SEA、SOA、BMA、GEA架构,而这要感谢另一个男人:肯特·鲍维澜。

肯特·鲍维澜的第一个项目是沃尔沃SPA模块化平台,这是沃尔沃从福特旗下独立之后的第一个项目,一个全新的沃尔沃将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新生,然而对当时的吉利汽车来说,SPA平台既新鲜又高贵。

说新鲜,是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完全没有接触过全球的模块化架构;说高贵,是沃尔沃基于此打造的60系、90系并不是当时的吉利汽车可以触及的产品。吉利汽车一直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模块化架构,甚至某一天能主导开发。

机会很快就来了,沃尔沃打算基于模块化架构开发40系,而该架构将采用联合或租借的方式,吉利汽车立即提议组建中欧汽车技术中心,也就是后来的CEVT。为了照顾北欧人,地点依旧选在哥德堡。

为了将CMA打造成为全球最安全的紧凑模块车架构,肯特·鲍维澜再一次加入,将大量SPA平台理念融入其中,吉利汽车也派驻了大量工程师,但整体还是以沃尔沃、萨博工程师为主导。

CMA平台是中国工程师第一次接触到全球模块化架构,尽管更多是学生的身份。不过,不要低估中国工程师的学习能力,数年之后,吉利汽车就推出了小型的模块化平台BMA。

CMA模块化平台,让中国工程师意识到了技术难度的同时,也意识到开发理念的不同。CMA架构第一代产品主打运动、操控、质感,而中国用户似乎更在意空间、经济、新能源。

随后的五年,吉利工程师一直在努力学习CMA架构,并尝试动手改造,整个过程并不顺利,有些可行,有些不可行,五年之后,吉利汽车才将CMA平台吃透,第一次具备了独自改造CMA平台的能力。

吉利架构工程师队伍就这样形成了雏形。

CMA平台规划之初,对新能源兼容是以欧洲传统的P2混动为主,不能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为此为中国市场打造一款新能源架构的重任就落到了吉利研究院身上。

工程师首先改变了CMA平台上的纵梁布置,以便放下更大的电池,目前可以支持40度大电池。为了体现安全性,新平台将油箱和电池统一保护,防火墙前悬架的部分维持了北欧设计的理念,三段式弯折的同时设计了三叶草理念传力结构,确保了整个平台的安全性。

不仅如此,吉利设计师甚至改动了后悬架以便支持P4电机,由此诞生了CMA Evo/e-CMA平台,基于这个平台领克打造领克07EM-P、领克08 EM-P,银河打造了L6、L7,这些都是中国工程师彻底吸收了CMA架构的结果。

五年中,吉利研究院并不是只研究CMA,而是在CMA架构之后立即成立团队准备开发一款大规模的纯电架构。这次是吉利研究院主动联合CEVT,核心人物依然是肯特·鲍维澜,时间是2016年。

最初的联合开发并不顺利,后期逐渐由吉利研究院主导,最终诞生了PMA架构,后来被称为SEA。这是目前最成功的纯电模块化架构之一,支持极氪、领克、极越、smart、路特斯等数个品牌,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纯电平台,与其他新势力的单一车型纯电平台不可同日而语。

在随后的发展中,SEA平台又发展出许多子平台,比如PMA1(大型车)、PMA2(中型车)、EPA(性能车),SEA-M(未来出行),至此吉利汽车正式成为掌握独立开发大规模模块化架构能力的汽车集团,而这一能力将帮助吉利汽车成为新时代的大众集团。

全新GEA智能新能源架构

经过CMA平台、CMA Evo、SEA平台,吉利研究院证明了架构开发的能力,这一次他们决定彻底摆脱欧洲人,独自开发一款更适合中国消费者,且拓展化尤其自由的新能源架构,这就是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首次亮相的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

GEA架构最大的特点是拓展,硬件做到真正像积木,软件支持AI数字底盘,这是考虑到中国市场新能源形式种类繁多,电池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突飞猛进的结果,GEA架构是次世代新能源架构的新基准。

GEA架构整体侧重经济、空间、舒适,兼容纯电、插混、增程、绿色甲醇,覆盖轿车、SUV、未来出行,兼容CTB/CTP多种结构神盾电池,满足前驱、后驱、四驱,是目前覆盖新能源形式最多、最广的架构。

模块化架构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标准,本质上模块化架构就是一堆具体要求,适配该架构的零组件必须按照某些体积、硬件、规范开发,所以伴随新架构往往会有新电池、新电驱。这次吉利研究院推出了神盾家族银河11合1智能电驱,首次将400V IGBT电机综合效率突破90%,非常值得期待。

吉利智能底盘的目标:炫技只是一时,安全才是终点

从小学生到老师傅,吉利汽车花费了15年,身体力行证明了造车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吉利一直在做的只有两件事:学习欧洲的、发展中国的。

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底子差,通过对海外车企的收购和兼并,吉利汽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补足短板,而和北欧汽车的合作也注定了吉利汽车的特点,那就是安全。

早在2011年底,李书福曾经聊起过与沃尔沃之间的分歧,他主张消费者需要什么车就做什么车,而沃尔沃坚持认为他们造车的核心是环保、安全、责任。藉此,李书福与沃尔沃达成了共识,从此吉利汽车认定一辆好车的标准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安全的保障,为用户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这是吉利始终不变的初心。

从CEVT合作开始,吉利不光学到了欧洲汽车技术,更是学到了北欧人为了安全可以放弃一切的理念,工程师们竭尽全力将这些最新的理解源源不断投入到吉利系的产品中去。

安全已经成为吉利汽车的招牌,2017年,领克01取得了中国碰撞超五星的成绩,出生就能满足符合欧洲严苛的碰撞标准。2023年吉利汽车推出最新纯电产品银河E8,采用“吕”字型多层辊压高强钢后防撞梁,980MPa高强度钢和190mm超长吸能盒,能够满足全球最严苛的90km/h后碰要求。

吉利对安全的追求颇有沃尔沃真传,重视一切安全相关,就连数字底盘也强调永不失联、永不失控。AI数字底盘是吉利汽车最新的研究成果,而这或许是下一阶段汽车竞争的入场券,结合了欧洲传统汽车和中国智能汽车的特点。

传统底盘在结构确定的那一刻就确定了性能,为此只能通过CDC、空气弹簧做某一个方向的主动适应,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软件定义的特点,为此寻求一切机械结构解耦,改为软件控制、信号传递,AI数字底盘应运而生。

AI数字底盘上的四个轮子就像被赋予了思想,可以自由控制并协同完成一些传统底盘无法完成的工作,而整个悬架可以融入到整个智能系统中去。

通过扫描路面,悬架可以主动适应高中低速的路面,做到如履平地,同时更快的反应速度带来更短的制动距离,两侧轮子不同方向旋转可以完成四轮转向,就算是碰到障碍物都可以在左右规避时做到侧倾的有效抑制。

数字底盘是「软件定义汽车」极致演绎,也是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关键之一,用户可以在一台产品上得到不同种类的悬架特性和驾驶模式。这背后需要融合域控、线控转向、轮边电驱、智能驾驶以及AI大模型等多领域的技术,而这些只有大型汽车集团才有实力和资本。

吉利与大多数国内车企不同,吉利是国内唯一一家践行立足中国、拥抱全球的汽车集团。

通过Geely Design,吉利打通了设计体系;通过CEVT,吉利接触到了欧洲汽车技术;通过领克汽车,吉利拥有了全球品牌运营的经验;收购魅族,吉利拥抱了互联网、AI。

矢志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集团,在这个明确的目标之下,吉利汽车就像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傻小子,而我们,却猛然间发现汽车行业里已经没有吉利不涉足的技术了。

奔四奶爸领克09提车1000公里使用体验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RaymondLove

购买理由

21年中旬,动了想买辆车的心思。自己第一辆车是哈弗H3,一辆手动档SUV,一直对SUV车型更有好感。直到家里的小姑娘出生,这时候需要分工了,出行不能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于是在5年前卖了旧车换了台A4L。现在小家伙长大,媳妇开车水平也练习到位了,我又动了心思,打算一步到位解决A4的空间问题、智能化问题,还有就是回归SUV。预算订在30-40万,对大车有偏爱。这辆车想开得久一点,所以一方面配置不想留遗憾,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一些不那么保值的车型。

然后开始看车。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挑选车辆。基本预算内的所有SUV都看了,试驾了一圈。

X3,只有最低配在预算内。最低配的配置不满意,但是只要升一个配置马上预算就升到44+,没有并线辅助、没有座椅通风、没有360环影、没有自适应巡航、没有真皮座椅,最不能忍的是没有无钥匙进入。这车试驾时感觉不错,宝马的人机合一果然名不虚传,但是配置低空间一般只能PASS。

Q5L,原来我就是奥迪的车主,说实话A4除了空间不太够用,最不能忍的就是车内异味,试驾时,熟悉的气味让我突然就上头了,PASS。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Q5L也有和X3一样的毛病,低配在预算内但少了很多我觉得应该有的配置(真皮座椅,ACC自适应巡航,座椅通风之类),顶配配置到位了总价又直线上升了。

XT6,空间不错,皮质还行,隔音很好,内饰老派。预算只够最低两配。开起来有很明显的“大车感”。刹车明显的软,别的车用5的力度能刹停的距离,这车需要8。试驾的时候因为这个吓了两跳。事实上这车的豪华四驱当时落地已经谈到43万了,还真是挺喜欢的,向媳妇申请增加预算,未果,带着遗憾放弃。

途昂,揽境,两车试驾了揽境,途昂是静态体验的。空间真是没的挑,第三排可以长时间坐成年人。但是揽境的大车感太强烈了,而且主副驾之间的距离感很强。内饰的精致感有点一般,不如美系,也不如国产。和开到路上的驾驶体验时刻提醒着我你开着一辆巨型车,最终劝退的主要是试驾完停车,这车5米2长,路边的标准停车位停不下。结合我个人的需求,只有一娃,老人有自己的车。我觉得付出大部分车位停不下这个代价有点不值当。途昂稍小一点,但性价比更低一些。同样配置居然比揽境还贵一点。

GLCL,最低配41,得动动我的私房钱,还好存的那点私房钱还能cover。原以为GLC是辆很讨小姐姐喜欢的车。没想到媳妇第一时间PASS了它。她的理由是内饰风格不喜欢(?!)特别清冷的感觉。主要我从理性的角度对于这个车喜爱程度也一般,觉得性价比有点低。机械素质也没有对应上价格。

汉兰达,说实话自己是半个汉兰达车主,家里老爷子的车就是我出资买的。上一代2.0T的车型。也算是深度使用了一年。总的来说,让我不能忍的槽点特别多。1,气味太上头。刚买时,气味重。觉得是新车难免有点气味,但是一年过去了,也没开多少公里,但气味更重了。2,油耗高,城市不算特别堵的路况,平均油耗百公里17升,3,发动机声音难听,老爷子甚至觉得是不是发动机坏掉了特意跑去4S让他们查原因,解决方案是4S店维修人员把试驾车开出来对比,恩,试驾车也很难听。4,配置低,界面操作不放大屏里全挤在仪表台那个小屏。四驱系统出人意料的差。卤素灯不好用,底盘软散。做工嘛,就是一辆大号的荣放,基本是同级塑料感最强豪华感最低,差不价位SUV里只有一个撼路者和他差不多。虽然买车时,汉兰达出了混动的大改款,去看了但没试驾,感觉做工用料更差了。唯一很满意的是它的储物空间,有仓鼠症的媳妇特别满足。

其它车型,岚图FREE,网点太少,在快闪店看到的真车,内饰审美不合我意,对东风信心不足,PASS。星途揽月,对奇瑞是信任的,不信任奇瑞的子品牌,害怕星途变成下个观致,PASS。新GS8,普版空间不错,但没什么特点,混动前脸有点杀马特,没有心动的感觉,PASS。

接下来是进入决赛圈的车型:

1,昂科旗

目标车型四驱尊享旗舰。价格谈到33.2落地。7座车,配置很不错,我想要的基本都给了。和XT6同平台,试驾下来驾驶感受和XT6也很接近。NVH很不错,产品力比XT6弱的非常有限。感觉是辆是这个级别非常中庸的车,除了车机有点简陋没啥缺点。艾微亚的6座很香,但个人不喜欢白色的座椅,家里小家伙太皮,估计被她踩成黑色的时间应该以月来计。

2,理想one

就一款,不考虑特殊色的话34万多落地。说实话理想one是我试驾最久的一款车型,销售的服务态度是试驾这一轮里最好的。一个电话可以送车上门试驾,开了整整半个小时,高速、城市、拥堵、颠簸路况都试了。开起来的感觉是辆威力加强版的汉兰达,底盘很汉兰达,但没有汉兰达的怪味儿。有着更好的科技感,更智能化的人机操作界面,电车的加减速感受也让人耳目一新。当时唯一有点遗憾就是没有HUD,不过问题不大。还是蛮喜欢的,差点下订。销售说订车两个月且如果改主意了订金不退,所以打算多看看再做决定。它的1.2T增程器也是让人犹豫不决的地方,造车新势力、极小排量、三缸,DEBUFF叠的有点多。

3,探险者

目标车型,四驱钛金版,落地39左右。实话是真的很好开,它大但是灵活,动力充沛根本不像一辆中大型SUV,调头半径比自己的A4L少了半个车道,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油门到底伴着发动机的轰鸣有一种一只非洲草原的野牛向前冲的感觉。媳妇虽然对它的墓碑屏不那么感冒,但也提不出更多意见。这个车最吸引我的优点是 它加92号油,吃粗粮一方向些许降低了加油成本,另一方面出去玩也能更放心。可惜这车油耗有点高,同事有一辆和我反馈城里开是百公里15个油,吃粗粮省的钱换成油又加回去了。同时,做工有点粗糙,美系豪华只有美系,没有豪华。

最后下决定买领克09是因为一次试驾会,因为去看01时登记了联系方式。销售邀请了个试驾活动。试驾完后瞬间喜欢上了。09PHEV是一台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车子,刚好它的空间小、纯电续航短这些缺点不影响我的使用。但是优点很打动我。具体体验下文提。

我买的是09Phev Halo6座+LCP升舱包,订价是36.39万,官方优惠-6000,等待金-5000,置换补贴-4000,京牌补贴-2000,保险+6700,最终落地是35.36万。有些不值钱的赠品,垃圾车膜,熏死人脚垫,这里就不提了。

展示

拍照水平太差,就随便展示几张吧。?

最喜欢这个车的侧面线条,前脸争议比较大,喜欢的很喜欢,讨厌的觉得它是蛤蟆脸。我是前者

最喜欢这个车的侧面线条,前脸争议比较大,喜欢的很喜欢,讨厌的觉得它是蛤蟆脸。我是前者

单位有桩,但是因为电价2块算起来每公里到5毛钱了,相当于百公里5.5升油的油车开支,其实不算特别划算。

单位有桩,但是因为电价2块算起来每公里到5毛钱了,相当于百公里5.5升油的油车开支,其实不算特别划算。

钥匙认证

钥匙认证

提车到家

提车到家

提车时拍的,其实还有和N多销售一起拍的大合照,太傻了就不上了。

提车时拍的,其实还有和N多销售一起拍的大合照,太傻了就不上了。

使用感受

先说槽点。

车机逻辑有点混乱。功能与设置东一个西一个,很难找。使用时UI也不太科学,主界面里看不到发动机转速,现在用油还是用电是一个比芝麻大不了多少的图标展示的。如果想看油耗、能量流、小计里程,可以看,但是不管怎么操作,系统只给你看三秒,然后又自动切回歌单了。

小BUG不少:动能回收设置停车后系统就忘了,停车拉上遮阳帘设置不生效;地图仪表偶发无法退出;360环影偶发无法激活;经常报出行车记录故障(事实是正常记录的);车载影音第一屏永远显示网络异常;偶发座椅记忆功能记错位置(发生了一次,差点把我撅在方向盘上),车机用流量的音乐播放功能无法使用与设置歌单,要么听车机给你推送的,要么自己找优盘。好在问题大部分都在两次OTA后解决,也许再用用还会有新BUG发现,待观察吧。

PHEV控制逻辑不够智能。它其实默认是只要有电,你没到120迈没有急加速,默认用电。把电用干了才是一台正儿巴紧的混动车,感觉这样标定为的是不会频繁启动发动机。但是因为6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样的逻辑把使用工况严格的区分成了60公里市区通勤和60+以上长途通勤,用户如果这两种工况泾渭分明,比如平时使用只是上下班并有充电条件,周末出去玩开个小长途会非常舒服;但用户需要用这个车不定时的超过60公里到处跑,体验就打折扣得比较明显。

空间小,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实话是这车的车内空间虽然不是同级最小,但是空间体验基本在同级是偏捉急的。试驾会上有一堆175以上的棒小伙,6个人座满时,后两排的人体验都不好。特别是车子有个座椅迎宾的功能,在坐满了人时还会自动后移主驾,给后排乘客极大的心理压力。那些车内空间不如09的,比如X5、Q7、哈弗H9,坦克500,XC90、帕杰罗、比亚迪唐、汉兰达,会通过压缩第三排使用空间(或根本不搞第三排)、压薄座椅门板厚度、压缩后备箱空间来保证1,2排的舒适空间。但是09不是,他全想要,他有厚门板、厚座椅、同级更多的后备箱空间、有更长更宽的座垫尺寸的第三排。结果弄巧成拙,第三排放不下腿、第二排不如自家的领克01。这也是我试驾后犹豫最久的问题,好在家里只有一个娃,全家身高最高的人是我媳妇175,真正使用时还算宽敞。而娃,对第三排的座椅情有独钟赖在上面不肯走,觉得整个第三排的小空间全是她的天地。

自动驾驶功能是期货,他宣称的2.5级自动驾驶使用下来只有2.0级,甚至和20万的坦克300差不太多。很多承诺的功能没有开通,其实挺怕吉利后期觉得实现不好偷偷就不升级了。现在我这多加了一万多的LCP自动驾驶功能完全没有现体出现。

再说优点。

驾驶感受是我试驾过备选车型中最好的,对,算上X3Q5这种小一号的车型也是最好的。中型SUV其实在转弯时不可避免的有“压弯”的感觉,开09几乎感觉不到,变道、超车、加速、让人感觉不出来这是一辆大型SUV。只有在停车时疯叫的倒车雷达才会把你拉回现实这是一辆5米多长的车。减震干脆没有余震,方向盘手感也很清晰明确。刹车也很利落,没有别的SUV那种向下点头的感觉。本来这款爱信的8AT变速箱也算平顺聪明,加上PHEV电驱的削峰填谷,几百公里的使用下来没有发现一次AT变速箱上常见的顿挫。这也是我选择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50万以内PHEV车型中,机头是满血2.0T的非常可贵。PHEV中不管是长城的DHT还是奇瑞的ET-i,吉利自家的雷神动力或是比亚达的DMI,陆虎的发现运动PHEV,探岳GTE。全是1.4/1.5T的机头。我觉得在亏电时,这些车的高速体验可能会弱化。只有唐DMP可以一战,但是唐DMP不但价格和续航优势不大,豪华感、内饰做工、汽油直驱部分发动机变速箱的可靠性、操控、底盘上劣势反而更明显。

动力体验很好,某APP上零百实测是5秒3。在一众电车中没什么特别的,但我的备选车型里也算是第一梯队了。高速体验也不错,上高速时已经是亏电状态,但是动力源源不绝,超车时怎么踩怎么有。这点很满意。

豪华感到位,配置拉满。这国产车的先天优势。基本上能想到的内装配置甚至香芬功能都给你安排了。真让人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可能就是少个第二排座椅通风按摩脚托,或是自动门电吸门了。

油耗不高,实测下来。亏电油耗高速国道7L,城市路况8L,平均车速12km的拥堵路况是11L。除了高速比A4L稍费油,城里的路况甚至比A4L还低一点。至于纯电行驶,正好覆盖我两天的上下班通勤,安装了家用充电桩后,日常每公里使用费用降到了1毛多,基本等于在小绿人那里充电的两轮电瓶车通勤成本。

大灯很好,亮度优秀,功能丰富,随动转向、智能远近光、甚至能利用单一灯珠的亮灭防止晃到同行或是对向的车。当然好像像大众也有自己的iqlight,别克也有它的Matrix矩阵大灯,试驾的时候试不到这些,不知道谁更强。只是光我自己的09的灯效,已经超过自己的预期了。

音响不错。厂家之前宣传造势时觉得这款BOSE已经秒天秒地了,实际到手倒没有那么强,符合价位吧。强过普通版Q5的音响,与A4 BO版差不多,不如柏林之声和S90的宝华。强过昂科旗的Bose,和XT6高配的Bose差得不太多(09稍弱些),当然听感这种东西还是比较主观的。

360非常清晰,从使用效果看秒杀目前我试驾过的所有合资包括大众系和通用系。不过和别的国产车型比应该是差不多。

售后很棒,提车后组建了专门的售后群,群里的人也全是大活人,有疑问吱一声会马上有人解答。系统升级是直接上门帮升的。

其它不算优点缺点的体验

语音识别率普通,不如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特别是当副驾驶有人在讲电话是,主驾驶可以唤醒,但是唤醒后的聆听内容经常失准。不过强过大多数合资车。语义识别功能还有欠缺,客观上需要记忆一些特定的语音指令,不过因为车机逻辑有点乱,语音功能意外变成了高频使用的功能,和我最开始认为的鸡肋功能完全不一样。国产车里的语音功能我只试了理想one,两个车语音半斤八两。不知道其它新势力或是别的国产车会不会有更好的表现。

座椅有点硬,不过个人喜欢硬点的座椅,感觉有支撑,坐久不容易疲劳。调节项很多。加热功能还行,通风因为天气不够热还没有深度体验,不过现在开感知不明显。按摩我估计只有长途敢开,市区行车时开它觉得会对安全有影响,有点让人分心。

解锁方式挺多,手机解锁、手表解锁、卡片解锁、钥匙解锁,使用下来体验最好的还是钥匙。手机反应慢,手表老要充电还占用一个手腕位置,卡片倒是方便,就是很多与感应相关的功能就没法使用了。

车子有个停车时行人感应功能。如果你在倒车时有行人路过,车子会猛的跺一脚刹车。对新手超好,可以有效防止撞到人;对老手糟心,你明明看到人,也肯定不倒车撞上去,但车子有可能不这样想,直接自动急刹把你吓一跳。

智能辅助驾驶没有惊喜,我多花了钱订购的LCP功能没有推送。但是基础版的也就是一个合格的L2普通的辅助驾驶,短短的体验一下,可以做到比较好的车道保持或是以预设的速度跑高速,被人插队后也能准确识别后正常减速。“在城里开这个功能,也能正常应对拥堵道路的自动跟车,只是跟车距离有点远,经常被别的车插队。”城里驾驶没有试过,不过群里车友如此反馈。期等正式推送后的体验。

车辆传感器很多,行人很多的时候停车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有点多,前雷达,后雷达,侧雷达,行人车辆接近预警,开门预警,耳朵边四处滴滴滴乱响。

没有备胎,厂家提供不限次数的救援。随车工具只有充气泵和补胎液。不知道会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会让人有没有困扰,不过自己这么多年用车,三台旧车备胎都没落过地,所以也没有特别担心。

总结

因为疫情原因,这车提车有一个多月了,基本上还是在上下班开。总的来说还是物有所值的。长途与高速的体验会进一步更新到这里。也希望国产车越来越好。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2009款吉利金刚参数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