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车企走向灭亡

吉利汽车和沃尔沃到底什么关系?技术上真的可以共享么?

谢谢约请,在量,价,渠道都以完善情况下,要打造自己拳头产品,目前世界不缺车,但是做为长远发展,可以考虑一下了,打个比较,日系,节油,美系,皮适,欧洲不外乎也是这两点,进入优胜劣汰白热化时期,两者间之还要提高技术质量,

吉利汽车的发展史有哪些?

吉利汽车在汽车销量方面还有发展空间,5月份吉利汽车销量是13万辆多一些,领克01的产能没有释放,销量接近一万辆,领克02及领克03已经快推出来了。领克系列的车如果能月销售两三万辆甚至更多,那吉利汽车的总月销量还有增长空间。

增加销量先得增加生产基地,增加产能,增加投资,吉利要以增加产能为主。增加产能可以自建生产基地,也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增加产能。所以吉利在国外收购了一些汽车品牌。收购可以打折的实惠价格获得先进得技术及生产基地,这是妙招。

不同车的零部件品质是有区别的,成本也是有区别的。吉利汽车比较厚道,用料实在,比泡沫塑料做前后保险杠的日本汽车好多了。

吉利汽车有一个优势,在智能化技术方面进步比较明显,配置比较多,语音控制都已经实用了,豪车也未必有语音控制功能。

吉利在国外收购不宜贷款太多,贷款多了影响现金流,高负债容易失控再倒闭

负债超1000亿!吉利李书福疯狂收购的背后,暗藏债务危机

就在近日,在福布斯发布的《2020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单,他是少有的身价超过百亿美元的中国汽车企业家。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他的“掌上明珠”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负债却超过1000亿元!

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被称为中国最疯狂的农民企业家,他造车被嘲笑了二十多年,但如今却被称为中国汽车业的巨头,而且还是沃尔沃集团和奔驰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李书福的高光是如何得来的呢?

名副其实的汽车狂人,为了造汽车“不疯魔、不成活”

李书福早在初中就开始做生意,用自行车拉过客、开过照相馆、废品厂、冰箱厂和摩托车厂。当时,年仅26岁的李书福就成为身价千万的商场奇才。

每个偶然都是必然,当年,他眼光独到地看到中国汽车业的巨大潜力,萌生了转型生产汽车的念头。

然而,汽车的梦想也让李书福在开始之初就遇到了难题。

九十年代初,汽车行业于民营资本来说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还不能向民企开放。但是说放弃的话,李书福就不能叫狂人了。

他一次又一次找领导想拿下审批,都被驳回,可是李书福不服输:“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转身就收购了四川一家快倒闭的国营汽车厂,但是那是个厂子是建在四川的一个监狱里面,离台州老家相隔一千多公里,运输非常不便。

但是为了造汽车,有厂总比没有强,李书福忍了。别人一听说他要造车,都嘲笑他说:“出身农民还能造车?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没文化!”是很多人在当时给李书福的标签。那个年代,有钱的人少,有文化的人也少,胆子大干敢事儿的人更少。

而胆大心细有闯劲的李书福当下就回怼:“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一个发动机外加一个铁壳吗?有什么难的?”这句话很经典,也蔑视了那些经验主义打量能力的人。

话不多说就是干,他立刻买了两辆最新的奔驰和一辆红旗轿车,拆开来好好研究,比葫芦画瓢还真的做出来了。这款全凭手打,没法合法上路的轿车,成了吉利的第一颗果实——吉利一号。

在此期间,李书福还在四处奔走,总算要来了“6”字头的客车生产许可,虽然不能生产“7”字头的轿车,但吉利可以合法出售了。

1998年8月8日上午8点,型号为6360的两厢“吉利豪情”下线。这个装置丰田8A发动机和菲亚特手动变速箱,长相酷似夏利的客车,成为了吉利第一款量产车。

同年11月,夏利的第五十万辆夏利轿车下线,当时的夏利当时不会想到这个靠模仿自己起家的民营企业会在十年内杀死自己。

第一批吉利豪情生产一百多万辆,但质量差到淋雨试验不通过、刹车不合格,全车得靠抹腻子才能显得钢板平整,经销商都拒绝提车。出场秀演砸了的李书福销毁了这批不合格产品,承担了数百万的损失,那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几百万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李书福必须要为自己的“翻车”买单。

1999年11月,改进后的“吉利豪情”重新投放市场。可到这时,李书福还是没拿到轿车生产许可。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夕,11月9日颁布的第六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中,吉利榜上有名。当了五年黑户的吉利,终于有了正式户口。那一夜,李书福和众多员工彻夜醉酒狂欢。

2002年初,吉利汽车开始实现盈利,全年销售汽车四万多辆。2003年,李书福投资49亿在浙江台州建立了新的汽车生产基地,吉利在李书福的手中渐渐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成长为年销售汽车超过150万辆的自主品牌汽车帝国。

“台州草根”独爱“瑞典公主”,举债百亿收购沃尔沃

2002年,吉利获得轿车生产资格刚满一年,不搞事情不舒服的李书福打起了收购沃尔沃汽车的主意。

所有人都说他做白日梦,要知道,当时的吉利还是国内一个小的民营车企,实力跟欧洲汽车巨头沃尔沃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收购沃尔沃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书福不理会嘲笑,他多次找当时拥有沃尔沃汽车的福特的老板,当然,对方根本不搭理他。

但俗话说的好:有趣的梦想千篇一律,为梦想死缠烂打的疯子万里挑一。显然,李书福就是那个万里挑一。

2007年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使得欧美汽车行业遭到重创。当时福特忍痛卖掉路虎和捷豹却依旧每年亏损146亿美元,除了沃尔沃,福特已经没有什么可卖的了。

机会来了!终于,2008年的年底,福特准备出手沃尔沃汽车,李书福立马组建团队开始谈判,那年,吉利的净利润才8.79亿人民币。而福特对沃尔沃的标价是大约是420亿人民币,相当于吉利一年净利润的67倍。

当时有人说国足在世界杯出线都比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概率大。为了收购沃尔沃,李书福堵上身家性命,打不了回家种地,利用民间借贷、银行借贷、上市融资、政府投资等各种途径,把能借到钱的地方都借遍了。2009年12月23日,也就是圣诞节前夕,双方宣布其有关收购的所有商业条款达成一致。

在有几百亿负债的情况下收购沃尔沃,完成蛇吞象,并且只用两年时间就让沃尔沃扭亏为盈,这件事在世界汽车史上都是一个名场面。

吉利获得了沃尔沃100%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储备,沃尔沃向吉利共享数据库中法律、人事、设计理念、核心技术等各领域信息,这么一看,“瑞典公主”的嫁妆实在丰厚。不仅如此,吉利还依托沃尔沃成熟的营销网络和优质的零配件供应体系开拓了国际市场,同时也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接触和使用更高技术的机会。

如今吉利已经是市值两千多亿港元的集团,连续六年位列世界500强,这其中,收购沃尔沃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昂首阔步开疆扩土,李书福欠千亿建造汽车帝国

李书福不停“剁手”,大买四方的同时,遭遇着外界强烈的质疑。

其中最大的质疑莫过于吉利不断扩张背后的资金问题。连年豪掷千金地收购、在国内建立多个生产基地,这些资金从哪里来?

自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以来,又收购了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英国路特斯汽车股份、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入股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集团等。连年的扩张让吉利的整体实力看似大增。2018年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吉利位列267位,比上一年上升76位,这已经是它连续7年入选该榜单了。

然而,细细梳理,2017年吉利对内和对外投资的规模已经接近千亿元。

但是,吉利的负债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虽然在资产负债率方面,吉利汽车这几年一直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据统计,2017年吉利汽车资产负债率为61.07%,2018年资产负债率为51.78%,2019年资产负债率降低至49.69%,今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49.69%。

根据2017年对外数据的近1800多亿元的负债来看,吉利目前仍旧不低于1000亿元的负债。

从2020年国内车企对外公布的经营业绩来看,吉利乃是国产车企中负债率最高的。

9月28日晚间,上交所披露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83次审议会议结果,同意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科创板首发上市,这标志着吉利汽车回归A股成功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目前在乘用车销售方面,吉利汽车旗下产品分为吉利、几何两大品牌,覆盖A0至B级主流乘用车市场。2017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三大品牌合计销量(含领克品牌)分别为124.71万部、150.08万部、136.16万部及53.04万部。

据中汽协统计,从市场占有率来看,2017-2020年1-6月,吉利汽车含领克品牌合计销量的国内市占率分别为5.04%、6.34%、6.35%和6.76%,连续三年居自主品牌首位。

但有媒体报道,虽然市占率保持领先,但吉利汽车的业绩并不稳定,其毛利率也逐年下滑。

2018年起到2020年,吉利更是投资百亿用于节能新车型研发项目以及新能源车集成电驱动系统研发,此外,最近两年吉利也将研发领域向自动驾驶靠拢,推动“智能化+电动化”战略。

与此同时,吉利扩张的脚步没有停下,运作一个极其庞大的“汽车帝国”的吉利,还在不断上演着收购的故事。

据悉,李书福的下一个目标是“吞下”大众,对于李书福高筑债台也要不断扩张的做法,你怎么看?

濒临破产的力帆要“得救”?吉利伸援手,此前净资产仅剩1亿

边缘车企的重整,有着不同的命运,一汽夏利退出历史舞台,同样是国资背景的铁物股份已经接盘,破产边缘的众泰,重组依然未有下文。而力帆汽车重组,则得到了另一家自主品牌的关注,最新消息显示,吉利或将正式接盘这家中国最早上市的民营车企。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上市车企研究课题组了解到,*ST力帆的最新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由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变 更为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研究员注意到,满江红基金的实际控制者,正是吉利。

今年10月,课题组曾报道,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今年上半年,力帆上半年营收为15.8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9.42%,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亏损25.94亿元,甚至大幅超过营收本身,跌幅高达173.99%,公司已经存在破产风险。但是,国内自主品牌的销量“一哥”,则对力帆伸出了援手,此前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参与了力帆的重整。

随着一纸公告的公开,吉利迈捷以及其控股公司吉利科技集团,如无意外将成为力帆汽车的实际控制人。公告还显示,经权益变动后,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以29.99%的控股比例,成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

1992年,力帆创始人尹明善创办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力帆汽车前身),2006年,力帆推出首款轿车车型,2010年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车企。今年上半年,力帆汽车销量仅一千余辆,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亏损7.84亿元,净资产只剩下1.06亿元。

至于接盘者吉利,今年则对多家车企伸出援手或进行了入股。包括了此前已经大规模停产的猎豹汽车,吉利对其长沙工厂进行了托管,并进行新能源车项目的落地,商用车企华菱星马,也成为了吉利控制的企业。目前,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也在加速着“回A”的进度条,按照计划吉利汽车将登陆科创板。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上市车企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钟键挺

吉利又复活了一家车企,还是中国昔日第二大新能源品牌

知豆汽车重生记:吉利爱玛携手复活曾经的新能源车王者

曾几何时,知豆汽车可谓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匹黑马。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它在2012年就开始出海卖车,三年后更是以2.3万辆的骄人成绩,一举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一度风光无限的知豆,怎料2019年就走向了破产重整的命运?

如今,在吉利汽车集团和爱玛科技的联手之下,知豆汽车终于重获新生。今年4月,知豆汽车推出了首款新车型"知豆彩虹",这款定位于微型纯电动车的新车将借助爱玛电动车的3万多家销售网点,迅速拓展销售。

知豆汽车的兴衰史见证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沉浮。而它的重生,也折射出吉利和爱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布局。作为老牌车企,吉利希望通过知豆补强微型电动车市场;而爱玛则将知豆视为向四轮车领域拓展的有力一招。两家企业的利益捆绑,为知豆汽车重生注入了新的动力。

知豆重生背后:吉利爱玛的战略布局

知豆汽车之所以能够重获新生,离不开吉利和爱玛两家公司的战略考量。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复活知豆无疑是一张进军微型电动车市场的王牌。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微型电动车这一细分市场也渐露头角。作为体积小巧、价格实惠的代步工具,微型电动车不仅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也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的关注。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蓝海市场。

而吉利汽车此前在微型电动车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因此盘活知豆无疑是一个补足短板的绝佳机会。凭借知豆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储备,吉利有望迅速切入这一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吉利复活知豆还有一层深远的战略考量。作为一家老牌车企,吉利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而知豆汽车此前就在欧洲等海外市场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和出口经验,这无疑将为吉利的全球化进程增添助力。

爱玛科技的加入则更多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作为一家专注于电动两轮车的企业,爱玛此前一直在寻求向四轮车领域拓展的机会。而知豆汽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爱玛可以借助知豆的技术和资源,迅速进军四轮电动车市场。

知豆重生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纵观知豆汽车的重生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凭借吉利和爱玛的强力助阵,知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它也将面临来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

从市场前景来看,微型电动车确实是一片蓝海。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代步工具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而微型电动车作为一种经济实惠、方便灵活的出行方式,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政策红利也将为微型电动车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新能源车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免征车辆购置税、补贴购车费用等。这无疑将进一步提振消费者对微型电动车的购买欲望。

机遇往往也意味着挑战。虽然知豆汽车曾经一度在新能源车领域叱咤风云,但如今的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像比亚迪、小鹏、蔚来等新兴车企的崛起,无疑将给知豆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更为棘手的是,即便在微型电动车这一细分市场,知豆也将面临来自传统车企和新兴造车新势力的双重夹击。像奇瑞、长安等老牌车企,以及小米、小鹏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了微型电动车的竞争大潮。

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杀出重围,知豆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要利用自身作为新能源车老兵的技术储备,在产品质量和航里程上占据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吉利和爱玛的渠道优势,在销售网络布局上下足功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车企走向灭亡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