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西安作为比亚迪和吉利最大生产基地,2024年汽车产量能超过武汉吗

西安和武汉都是传统工业城市,也都是传统的工业和汽车产业城市。由于武汉有一家央企汽车企业东风汽车集团,所以武汉的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一直比西安要强得多。

武汉东风汽车集团总部

武汉是中国的一座传统汽车制造强市。在改革开放初期,东风汽车集团就将总部从湖北十堰市迁到了武汉市。而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中期,汽车东风汽车集团则与国外合资建设了多家汽车企业。其中主要包括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标致雪铁龙、东风雷诺、东风瑞达起亚、东风英菲尼迪。这些合资汽车企业将绝大部分的汽车生产基地都建在了武汉,使得武汉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燃油汽车制造大市。

武汉东风汽车厂生产线

而西安在改革开放前后的汽车工业比较薄弱,没有一家完整的汽车制造企业。所以,西安的汽车产业一直在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当年的东风汽车厂本来是要落户陕西的。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国家相关人员到西安来为东风汽车厂考察生产基地。他们到了西安以后发现西安西北部的汉长安城遗址有90多平方公这片土地都空着,非常适合作为东风汽车厂的生产基地。

陕汽生产的延安排军用卡车

但是后来由于陕西省和西安市相关文保部门的坚决反对利用汉长安城遗址建设汽车厂,所以国家在汉长城这块设立汽车企业就成为泡影了。后来国家又设想在汉中建设东风汽车厂的基地。但是由于汉中处于三山加两川的汉江平原当中地势十分狭窄,所以这个个想法在遭到多数专家和领导的反对之下就又不了了之了。这样一来,东风汽车厂落户到陕西就失去了音信。而当时湖北十堰正在寻找国有大型工厂的落地,而东风汽车厂正合其意。两者一拍即合,东风汽车厂也就最也最终落户到了湖北十堰市。

陕汽重卡

而在建国后的1969年,陕西唯一的一家汽车企业陕西汽车厂落户在了宝鸡市蔡家坡,这家汽车企业主要是以生产军用卡车为主。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陕西汽车厂才将工厂从宝鸡蔡家坡搬到了西安这种东郊。而直到上个世纪1988年之前,陕西西安还是一直都还是只有这一家汽车生产企业。除此之外,在革命时期国民政府在陕西所建立的一家骊山客车制造厂也处于停产状态。

西安秦川汽车厂生产线

而直到1988年,西安才出现了第一家轿车制造企业秦川汽车制造厂。秦川汽车制造厂是由当时的兵器工业总公司与陕西秦川机械厂合资成立的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当年秦川汽车厂所生产的是秦川北方秦川奥拓汽车,奥拓品牌的汽车主要是由重庆长安汽车厂引进的。然后,长安汽车厂再分别包给了他自己本企业和西安秦川汽车厂,吉林江北汽车厂、湖南江南汽车厂这4家来共同来生产经营。

西安秦川汽车厂当年生产的北方秦川奥拓

但是由于长安汽车厂的规模最大和生产能力最强,而其他三家汽车厂规模又比较小,所以他们根本无法与长安车厂相竞争。在长安汽车厂多次对长安奥拓汽车进行产品升级之后,其他三家汽车厂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也就慢慢的败下了阵来。而西安的秦川汽车厂生产的北方秦川奥拓汽车本来在市场上销售的还是算是可以,但是随着长安奥拓产品的升级,北方秦川奥拓的销量则逐步下降。

西安秦川汽车厂当年生产的秦川福莱尔

2000年,西安秦川汽车厂在秦川在秦川奥拓连年下滑的情况下,则推出了自有品牌汽车福莱尔。当年一经推出就供销两旺,销售达到了国内轿车排名前六的位置。但是由于当年西安秦川汽车厂生产管理机制比较僵化,整个工厂生产一年还是处于整体亏损的状态。直到2002年,西安秦川汽车厂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则卖身给了比亚迪公司。

西安比亚迪高新工厂

这样一来,比亚迪公司则把汽车公司总部放在了西安,在西安成立了比亚迪汽车公司,并在西安高新区建设了比亚迪一期工厂。在这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比亚迪将应相继推出了F3、F0、F3DM、S8和S6等车型。除过比亚迪F3在2009年达到了销售高峰以外,其他车型的销售都不温不火,没有出现一个爆款车型。

西安比亚迪汽车草堂工厂

2014年西安比亚迪工厂二期落户到了鄠邑区草堂产业基地。比亚迪这次的落户将比亚迪高新汽车工厂整体从西安高新区迁到了草堂产业基地,并在在这里首先建起了一期汽车生产基地。2019年比亚迪草堂汽车生产基地二期建成投产。2022年比亚迪草堂汽车生产基地三期建成投产。2023年底,比亚迪草堂生产基地四期建成投产。

西安比亚迪汽车生产线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西安比亚迪汽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年产量只有三四十万辆的一个小工厂,一跃发展成年产120万到150万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工厂。2022年比亚迪汽车在相继推出了秦、秦plus、宋、宋plus、唐、元、宋L、海豚、海鸥、海豹、巡洋舰和驱逐舰等多款车型之后供销两旺。西安则依靠比亚迪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汽车生产城市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城市。

吉利汽车西安基地

2017年西安第三家整车制造企业吉利汽车落户西安高陵区泾渭工业园。到现在为止,西安吉利汽车基地已经建成了2500多亩的吉利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工厂。这座工厂的年产量达到36万辆,极限产量可以达到40万辆。再加上陕汽集团年产30万辆重卡的总产能,西安的汽车总产能轻轻松松就已经突破200万辆了。

况且,西安还有同力重工、开沃汽车、宝能汽车、雷丁秦星、帝亚一维的整车制造企业。算上这些汽车企业,西安汽车的年产量将会更高。此外,还有业内消息称:零跑汽车和蔚来汽车在与陕西省和西安市相关方面接触当中,有意将各自的西部生产基地落户到西安。相信在这些汽车工厂落户之后,西安的汽车产业很快将进入大规模扩产和产量爆发的一个周期了。

西安所有的整车制造企业工厂分布图

预计2023年西安汽车的总产量突破140万辆,而2023年武汉汽车的总产量则在170万辆左右。但是西安生产的汽车主要是以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为主,而武汉生产的汽车则主要是以合资品牌的燃油汽车为主。而在这几年当中燃油汽车一直是处于颓势和下降的状态,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在爆发增长的状态。我相信2024年,西安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之下,西安的汽车产量肯定能超过武汉的。

失守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西安输了吗?

来源:时代财经APP(ID:tf-app) 作者:李益文

日前,全国主要城市已经公布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备受关注的24座“GDP万亿城市”,除郑州、长沙外,均已公布。

其中,上海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了9.7%,达21390.17万亿,重新夺回“万亿俱乐部”第一宝座。第一季度增速夺冠的西安,则未能延续领跑优势,“守擂”失败。

更为重要的是,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61.15万辆,同比增长65.7%。而在去年卫冕新能源车产量“第一城”的西安,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9.1%,整个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也仅为43万辆。新能源车产量“第一城”称号重回上海,西安再度失守。

事实上,外界对西安被上海反超并不意外。

去年西安成功问鼎,与上海不足3万辆的差距,并未能形成压倒性优势。今年早在数据发布前,就有媒体通过月度数据对结局做出了预测。不过,对于西安来讲,能否超越上海或许并不重要。

“至少未来5年,西安在全国新能源产业中汽车城的地位不会变。”7月31日,汽车分析师张翔告诉时代财经,目前新能源已结束了草创时代,现在的新能源车企很难再跑出黑马,已稳定下的车企也不会轻易变动基地。

在张翔看来,目前,西安作为比亚迪最为重要的北方基地,地位很难再被撼动,叠加西安的重要地理位置,未来,西安新能源产业虽难超越上海,但仍前景广大。

01

单一的依靠

西安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5604.98亿元,同比增长5.6%,暂居已公布数据的22座万亿城中的第19位。此前,一季度,西安GDP增速高达7.6%,成为GDP万亿俱乐部的增速冠军。不过,西安增速虽有回落,但仍高于全国、全省0.1个、1.9个百分点。

值得一注意的是,西安在工业方面仍保持迅猛发展之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远高于GDP增长。其中,作为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9.1%,充电桩产量增长117.5%。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虽落后上海,但保持可喜增长态势。

不过,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发展背后,靠着的是比亚迪的绝对支撑。

2022年,西安凭借101.5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一众汽车重镇,夺得“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名号。其中,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达99.5万辆,占比高达98%。

不同于上海与特斯拉,西安汽车产业高度依赖比亚迪。尽管比亚迪宣称,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的北方基地,但西安生产基地仅生产部分新能源车型。而除西安外,比亚迪在长沙、深圳、常州等地均有建设生产基地,且生产车型均为热销车型。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比亚迪西安生产基地的主要车型为宋PLUS DM等,而比亚迪最大产量涨幅来自长沙、常州、深圳生产的元PLUS、海豚等车型。据新华财经报道,今年6月,比亚迪宋的销量为16453辆,比亚迪元为33935辆、较新上市的海豚为31140辆、海鸥为23005辆。从全年累计来看,比亚迪宋年度销量为76399辆,元年度销量为206153辆。

这也造成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125.5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越特斯拉,摘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西安汽车产量仍被上海超越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比亚迪的汽车产业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坚持全方位布局。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跨入汽车产业。当年,比亚迪除在西安修建生产基地外,还收购了北京吉驰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同年,还在上海创建占地56万平方米的上海比亚迪工业园,同时又把汽车销售总部迁到了深圳,从而形成辖射全国,东南西北全方位布局。

“汽车生产属于技术、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基地一旦确定一般不会轻易搬迁。”张翔告诉时代财经,目前西安已经有多期比亚迪生产基地,且已聚集有产业链相关上下游,西安新晋汽车城已成事实,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目前西安在产车型价格向较上海特斯拉的售价较为低廉,汽车产量上虽能追赶上海,但产值相差较大。”

数据显示,作为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2022年度呈现高增长、高质量态势。全年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173.12亿元,增速56%。但上海汽车产业产值早在2021年就达到7586亿元。

02

一场双赢

“这是一场双赢。”在张翔看来,尽管目前西安存在种种问题,但这是市场调节的正常结果。张翔认为,正是因为西安有了比亚迪,才能完成新能源产业链,吸引来吉利汽车落地,进一步巩固西安汽车城的地位。

2017年7月,吉利控股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吉利超级智能黑灯工厂项目落户西安市高陵区渭东路。当年11月,西安工厂正式动工建设。据媒体报道,目前吉利的西安工厂已成为吉利汽车旗下面积最大、投资总额最多的工厂,该工厂占地2260亩,总投资超过超100亿元。

而据西安新闻网报道,吉利落户西安的背后,除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店小二”的服务意识外,还有西安在发展装备制造业方面,尤其是汽车产业汽车产业方向的多年辛勤耕耘。

事实上,自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拿下汽车生产牌照后,不断扩大在西安的投资,相继布局了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业务。

目前西安的汽车产业中,比亚迪毫无争议地是产业链中最核心的企业,围绕着比亚迪,西安积极延长产业链,构建产业园。2021年,陕西省将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明确为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建立工作专班,支持“链主”企业做强做大。

紧接着,西安市也成立了由市级领导挂帅的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提升工作专班,并出台了《西安市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安市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提升方案》等扶持政策。其中,文件提到,要构建安全可控、层级合理、供给全市、配套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以整车需求为牵引,做强动力电池,做大电机、电控,破解瓶颈及短板弱项,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事实上,早在2011年,西安为延长汽车产业链,成立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据陕西日报报道,目前园区内建成并投产的企业达30多家,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上述报道提到,上海延鑫汽车座椅配件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落户鄠邑区,正是为了更方便、更快捷地给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提供配套。

公开数据显示,西安拥有规模以上汽车生产企业86家,汽车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有陕汽集团、比亚迪公司、法士特集团3家。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2021年10月,比亚迪在陕西已累计投资31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841亿元,上缴税金131亿元,解决就业超6万人。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的城市。2022年到2023年,比亚迪在西安的目标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

投桃报李,西安也给予了比亚迪发展强有力的支持。

2023年6月,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关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申请2020-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的公示》。比亚迪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车辆共计806791辆,金额共计66.66亿元。

张翔认为,目前西安已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还有众多高校人才,西安在航空航天方面积累的优势也为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带来技术上的便利。尽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西安新能源产业或许难以超越上海,但地处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区,其新能源产品直接面向中欧、东欧地区,在汽车产业强调出口的当下,西安大有可为。

事实上,地处西北的西安,科研并不差。据当地媒体报道,西安教育实力在全国排名第三,云集高等院校110家、科研院所1597家,有两院院士66名、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68.39%,居全国第九,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

西安统计局显示,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815.11亿元,同比下降16.9%。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37.8%;占进出口总值的31.0%,比上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

“回顾比亚迪在西安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这是一场企业与城市互相成就的双赢佳话。”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陈轶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或许很多人认为,西安赢得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是因为押对了比亚迪这张牌,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地方政府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兴技术的重要性。”

[本文作者时代财经APP,创业家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tf-app)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西安吉利新材获新一轮融资2亿元

  本报讯(记者 刘骁华)近日,西安吉利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由知名产业投资机构——中国石化资本领投的新一轮投资,投资金额达2亿元。

  西安吉利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级特种气体、湿电子化学品、水处理药剂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输的陕西专精特新企业。公司以替代进口、打破发达国家“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现拥有4家研发机构、7个产能基地,能够满足光伏行业对电子化学品全品类、一站式的采购需求。

  中国石化资本公司方表示,对西安吉利新材的新一轮投资将有效促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开拓市场、发展客户、共同研发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推动双方在合作共赢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提高集团公司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竞争力及话语权。

来源:西安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