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出口哪个国家

罗斯柴尔德为什么要帮吉利?

哈佛早就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卖了,并且为了能赢得海外市场哈佛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花费巨资植入哈佛H8的广告!你要好好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就不用连这么肤浅的问题还要拿到网上来问了!加油吧!脑残!

吉利汽车玻璃是什么牌子?

哈佛就算了,别出去丢人了,国外尤其是欧美市场,人家很识货的。这车的内饰外观非常优秀,在看得见的发力很容易取得成就,很容易提高档次感,发动机变速箱是短板,就算发力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就,我开过H6,内饰很漂亮,坐感也舒适,能感觉到底盘的功底还不错,但发动机变速箱很差劲,小马拉大车,变速箱给我的感觉也不咋滴,据说油耗也高的吓人。

买H6的大多是家庭第一辆车,往往这样的客户更容易被蒙蔽,就这个价位的车,H6的外观内饰真的很优秀,但看不见的地方也真的很差劲,所以销量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我接触过好几个H6车主,他们都强烈表示后悔。

车这东西,外观内饰都是锦上添花而已,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以及匹配才是车的生命。

国产车我最看好奇瑞,传祺和吉利,吉利全面发展,造车工艺不错又很会营销,传祺和奇瑞的发动机都非常好,动力足油耗低,尤其奇瑞1.5T发动机热效率37.1%,这已经是国际准一流水平,其他国产车又有哪家公布过发动机热效率?

我车奇瑞瑞虎7,我对这车非常满意,月销量也就5000上下,我是不愿意虎7大卖,烂大街就没啥意思了,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只要不停产,每个月卖个千把辆维持着就行了

吉利超两成出口在俄罗斯

今年上半年,在俄罗斯最畅销的十大汽车品牌中,已有6个来自中国,包括奇瑞、哈弗、吉利和长安等。吉利出口量的高增长背后离不开俄罗斯市场,对俄出口量在公司总出口量中占比超21%。

8月22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发布今年上半年财报,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31.8亿元,同比增长26%,不及市场预期的768亿元。

具体来看,整车销售业务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23%;非整车销售业务中,电池包销售增速显著,贡献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253%,是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上加速布局的直接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非整车销售业务中,研发及相关技术授权服务收入仅贡献18.8亿元收入,环比下降30亿元,不到市场预期的44亿元一半,成为吉利汽车整体营收低于预期的关键。

新能源车环比减少28%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69.4万辆,同比增长超13%,将营收分摊至销量上,集团单车平均售价较同期增长0.6万元至10.12万元。

单车平均售价的增长成为带动整车销售业务增长的关键,但令市场不解的是,总营收和单车平均售价的增长并没有带动毛利率的提升。上半年,吉利汽车的毛利率为14.4%,去年同期为14.6%,其称这是受新能源转型和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所致。

不仅盈利能力下滑,当前吉利汽车的销售情况也不乐观。在整车业务收入增加23%的情况下,公司上半年分销和销售费用却暴增44%至48亿元,该数据去年仅33亿元。这也意味着,上半年其每卖一辆车要花费6873元,而这一数据在去年同期仅为5376元,单车销售成本上涨了27.85%。

为了让车更好卖,吉利汽车开始对售车渠道进行改革,针对旗下各个子品牌进行多种运营模式的建设。资料显示,截至7月,吉利银河系列已开设逾400家全新门店,全年规划700家;极氪的直营门店超300家,平均两天建成一家。

疯狂开店并未给吉利销量带来转化。

吉利此前表态今年整体销量目标为165万辆,其中新能源目标较去年总销量(32.87万辆)增加100%以上,意味着今年新能源的销量目标约65万辆,其中极氪全年销量目标14万辆。

半年时间过去,吉利汽车的业绩进度并不理想。上半年,其累计销售69.4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4成,主要在靠油车跑量,新能源只卖出15.79万辆,环比减少28%,年度目标完成度不足3成。

与暴涨的销售费用形成对比的是,同比下滑8.6%至29.9亿元的研发费用,不及分销和销售费用的7成,去年同期的研发费用高达32.7亿元。

极氪半年亏8亿

作为吉利汽车投入最多、期望最高的子品牌,极氪当前处境也堪忧。

今年上半年,极氪共销售4.26万辆,虽然同比大增124.2%,但仅完成其14万辆全年目标的3成。截至7月31日,其销量增至5.47万辆,进度条依然未达4成,这也意味如果要实现全年目标,极氪需要在接下来的5个月里销售超8.5万辆,月均超过1.7万辆,可能性不大。

更不利的是,其主销车型极氪001今年突然哑火。去年12月,极氪001的单月销量达到1.13万辆,今年1月数字降至3116辆,环比下降超72%,彼时公司称由于1月极氪工厂停产21天用于升级,但此后其销量的回升速度并不明显,2月-7月,极氪001分别销售4839辆、4517辆、6463辆、6223辆、6147辆、6170辆,今年累计销售3.75万辆,远不及去年“火爆”。

由于销量不佳,售价较高的极氪仍无法帮助品牌盈利。上半年,极氪营收为212.83亿元,营收增长的同时,亏损也进一步扩大至8.09亿元。

以此计算,每卖一辆极氪,吉利就要亏损1.8万元。

为了提高销量,极氪“食言”开始降价,极氪001推出限时价格权益政策,降价幅度为3万-3.7万元。此次限时降价后,极氪001最低价格降低至26.9万元。

对于极氪当前的困境,高管们似乎并不悲观,甚至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2025年计划实现65万辆销量。”

按照安聪慧的计划,极氪需要在2年内完成数十倍的增长,据其透露,今年开始,极氪每年将向市场投放最少2款全新车型,满足于各个细分市场。到2025年,极氪将有8款车型上市。

销量不佳似乎也影响了极氪的上市进程。

去年有消息称,极氪正筹备海外上市,港交所已确认吉利汽车可以进行建议分拆。3月业绩会上,安聪慧承认极氪在去年12月初已经秘密申请美国IPO申请,目前正在监管审核中,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期适合,会公开递交IPO,完成上市。

正当市场期待第五家新能源车企即将上市时,极氪却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

今年2月,极氪刚刚完成了Pre-A系列优先股融资,公司同意向该等投资者发行及配发合共1.39亿股A系列优先股,总代价为7.5亿美元(约50.9亿元)。该等1.39亿股A系列优先股将占极氪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6.15%(按已转换基准计算)及约5.77%(按悉数摊薄及已转换基准计算)。

资料显示,参加极氪融资的投资方包括Mobileye Global创始人、CEO Amnon Shashua及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信安智造基金,极氪投后估值已达130亿美元。

超两成出口在俄罗斯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崛起,车企们也在加速走出去。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后,今年一季度再度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最高的国家。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为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

上汽、奇瑞、长城、吉利等多家车企表现积极,出口量快速提升。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出口达12.12万辆,同比上涨38%。由于出口增幅高于总销量增幅,上半年吉利汽车出口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也提升2.7个百分点至17%。

报告中,吉利汽车称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发展中国家是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但其出口量高增长背后也离不开俄罗斯市场。

中国汽车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是俄罗斯市场。上半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数量超37万辆,大幅增长622%,俄罗斯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目的地国。在多家外资车企因俄乌冲突退出俄罗斯后,中国汽车品牌正在争夺俄罗斯车市更大的份额。

6月,俄罗斯市场中国进口汽车的销量达到4万辆,占据49%的市场份额,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7%。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俄罗斯最畅销的十大汽车品牌中,六个来自中国,包括奇瑞、哈弗、吉利和长安等。

其中,吉利汽车上半年在俄罗斯市场销量为25882辆,同比增长3.2倍,占据了8.4%的俄罗斯新车市场,俄罗斯的出口量在吉利总出口量中占比超过21%。下半年吉利汽车还在进一步抢占俄罗斯市场,7月销售新车8800辆,集团旗下的吉利缤越更是以3900辆的月销量位列7月单车型第五。

不仅吉利,上半年奇瑞、长城等车企也在俄罗斯市场加速放量。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今年前6个月,奇瑞集团俄罗斯市场销售76755辆,位列中国车企第一,同比增长3.4倍,仅次于俄罗斯本土品牌拉达,在俄罗斯新车市场中的份额为12.2%。奇瑞也正式成为第一个在俄罗斯销量超过4万辆的的中国品牌,俄罗斯市场销量大涨也助力了奇瑞集团上半年出口量的进一步走高,上半年汽车集团累计销售汽车74.14万,其中出口量为39.4万,占比超过53%。

长城旗下的哈弗上半年在俄罗斯的销量也同比增长4.2倍,市场份额达到10%,哈弗Jolion前7个月在俄罗斯销售23596辆,成为当地SUV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共计出口1.06万亿!中国新能源汽车席卷欧洲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制造的汽车商品踏出了加入全球汽车消费市场的第一步。在过往的23年间,商业模式主要以燃油汽车整车、汽车关键件和零附件等出口为主。但仅用一代人的时间,中国汽车工业从一位独学寡闻的学徒,成长为一名轮扁斫轮的巧匠。而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正在谱写走出国门的新乐章:出口→出海→全球化。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的国际化三部曲已经进入了第二乐章——出海阶段。经过国内市场的磨砺,具备较高产品竞争力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相继进军海外市场,并辅以全新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模式。同时,与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的伙伴企业也提供配套服务,共同树立起中国智造品牌的新形象。

据央视报道,2023年中国以新能源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未来,新能源汽车作为风口产业,将继续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技术、品质和服务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和提升,为中国智造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畅销欧洲,多点开花

随着全球汽车新能源转型持续加速,新能源汽车在疲软的全球汽车市场中快速普及,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同类型汽车的出口。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在此当中,欧洲以及东南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地区,销量分别达150万辆与7.5万辆,同比增长38%与250%。

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全球占有量持续加大。Canalys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54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40%,为22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示,2024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150万辆,同比增长20%。并且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汽车出口量数据视图/图源:Canalys

从出口地区来看,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目的地有南美、东欧等传统优势地区,也有东南亚、比利时、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和大洋洲等近两年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随着极氪、蔚来、小鹏、比亚迪等车企先后吹响进攻发达地区的号角,欧洲成为了中国汽车出海的一片热土。

据统计,在欧洲市场中,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从2019年的0.1%飙升至2023年前7个月的2.8%。这一增长趋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尤为显著,从2019年的0.5%上升至2021年的3.9%。2023年,中国制造商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了8.2%的份额,销售了86000辆电池电动汽车。

在此当中,英国成为了中国新能源品牌的最主要战场。2023年前7个月,英国市场约5%的新车销量来自中国。据英国本地媒体FleetNews报道,名爵(MG)已成功在英国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长城欧拉也在去年正式进军英国市场。而其他中国汽车品牌如BYD、领克、奇瑞OMODA和蔚来也正计划陆续进入英国市场。

对此,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LeasePlan商业总监Chris Black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进入英国市场意味着这些品牌已经掌握了核心部件的研发,在未来这些车型将会迭代并更加便宜,他们(中国新能源品牌)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已经领先一步,成为了欧洲本土品牌竞争的主要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已在欧洲获得新车碰撞测试(NCAP)的中国品牌奇瑞C5在今年年初将会登陆英国市场,并计划在2030年在英国设立工厂,强化交付能力。在此之前,该款汽车已在同样是右舵行驶的澳大利亚市场长期认证,并且获得了较好的口碑。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另一大优势在于产品的交付期明显好于其他品牌。”英国汽车经销商Aston Barclay首席营销官Mark Hankey认为,“如果竞争对手在交付周期内难以完成交付任务,中国品牌往往会被列入候补名单。”

越来越多的欧洲客户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

不仅是英国市场,在欧洲其他地区中国新能源品牌也在积极布局。据彭博社报道,由中国生产的BYD Atto 3 (元Plus版)在瑞典获得了2023年7月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售出721辆跨界运动型多功能车,超过了大众汽车的ID.4。

在法国,从2023年1月至5月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290%。其MGZS是自2020年以来在法国最畅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20年到2023年8月,共售出32847辆,比亚迪汉排名第二共销售了10312辆汽车;Aiways U5(爱驰)是法国第三畅销的中国电动汽车,共售出7035辆。此外,在德国、挪威和荷兰等市场,新晋新能源品牌的蔚来(Nio)的ET5、ET7和EL7,以及红旗E-HS9、极氪001等车型也积极布局,抢占市场。

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DIGITIMES资深分析师Jessie Lin预测,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繁荣。至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有望攀升至1300万辆高峰,与此同时,欧洲市场销量也将逼近400万辆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汽车制造重镇匈牙利在2023年成功吸引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亿纬锂能三大电池巨头投资,投资总额高达数百亿元,旨在加强其本土供应链。这一举措不仅在未来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布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匈牙利与欧盟成员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有助于消除关税壁垒,进一步压缩中国品牌汽车的成本。

优势之一,物美价廉

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起来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产业生态等先发优势,自主品牌的崛起如今按下了“快进键”,我国车市的竞争格局也在重构。新能源转型响应积极、持续投入研发、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欧洲市场,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大多数欧盟国家都在渴望一款无须高昂价格的新能源汽车从而摆脱他们对于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而这也为以“物美价廉”著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打入欧洲营造了较好的经营氛围。

而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畅销欧洲,价格优势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制造产业在定价机制与服务体系领域,欧洲新能源产业落后中国品牌30%。

对此,汽车行业咨询公司JATO Dynamics曾表示,"眼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差距正逐渐拉大,中国品牌平均零售价不到欧洲和美国的一半。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为31,165 欧元(33,000 美元),而欧洲为 66,864 欧元(70,700 美元),美国为 68,023 欧元(72,000 美元)

多个中国品牌新能源欧洲价格/图源:Forbes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价格较低,并且更具性价比。例如比亚迪海豹作为一款中型轿车,以其204马力的强大动力傲视同侪,其欧洲市场的售价为24106欧元或26197美元。而在欧洲本土市场能够做到价格对标的,则是由斯洛文尼亚生产的雷诺Twingo Equilibre,尽管售价达到了24320欧元或26430美元,但其马力却仅有81马力,远不及比亚迪海豹的动力表现。

左图为比亚迪海豹,右图为雷诺Twingo Equilibre/图源Forbes

欧洲汽车供应商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制造商可以比欧洲同行低1万欧元(10618美元)的价格生产新能源汽车,这一压倒性的成本优势将给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生产汽车,因为它们的研发成本更低,资本支出水平更低,劳动力成本也更低。

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目前拥有2.5万名员工,其中一线操作人员年薪约为12万,而德国超级工厂的工人年薪高达31.68万,美国超级工厂则为27.3万元人民币。

此外国产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成本也同样低于海外品牌。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以比亚迪为例认为,其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即核心技术搞自主研发,自建一系列的配套工厂来生产车辆;这样就能够从原材料环节开始控制整车制造成本,而其他依靠外部供应商的主机车则要在采购环节算上供应商企业的利润。

因此,比亚迪汽车零部件自产率较高,如海豹已经达到75%的零部件来自公司自研自产。大量依赖本土供应链,比亚迪的零部件自制比例要高于美国生产的特斯拉及德国生产的大众新能源汽车,进而大大降低了整车成本。

“我们做了测算,把这个车(比亚迪)运到欧洲,加上关税、运费,在欧洲市场依然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即使以后欧洲市场要求本地化生产,依然比西方现有车企在欧洲所生产的成本要便宜1/4左右。”巩旻说道。

从性价比到“智价比”

中国汽车企业的出海不仅仅局限于整车的价格优势,还会覆盖到技术环节。技术出海也是中国从汽车消费大国转变成汽车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燃油车时代,中国自主品牌以高性价比立足;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掌握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实现换道超车。

从“性价比”到“质价比”至“智价比”,中国企业持续引领全球汽车技术新航道。在电动化方面,中国如今拥有全球最完整高效的三电产业链, 三电技术及迭代速度都具有领先优势;智能化是近几年中国车企在海外独特的优势标签,例如,ADAS、语音交互、车载娱乐等,都给消费者带来 耳目一新的体验。技术以及相关专利出海,不仅是对企业本身实力的认可,也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此当中,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豪华智能纯电品牌,极氪将目光锁定在了欧洲市场。有极氪内部人士向金融界透露,欧洲市场是汽车历史最悠久、豪华品牌密度最高、全球最成熟的市场。因此,如想要拿下欧洲市场,加大研发端的投入,满足当地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是极氪无法回避的问题。

因此,极氪此次出口的极氪001和极氪X在智能化与本土化方向深入挖掘。在软件方面其在智能座舱内全新开发了DHU(抬头显示)技术,并且全系车型支持欧洲九国语言,导航系统采用HERE地图,支持CarPlay,第三方App可以兼容YouTube等欧洲主流应用。

同时,欧洲EDR事件数据记录系统,不仅符合欧洲法律法规,还进一步考虑当地文化用车习惯,全方位实现本土化。并且根据欧洲市场用户智能化即时更新的需求,极氪对车机软件版本重新开发,欧版极氪001和极氪X均具备了OTA(无线下载)功能。

而在传统硬件领域, 极氪001和极氪X所使用的SEA浩瀚架构,是全球协同研发的架构,拥有全球最大带宽,尺寸规格不设限,能力进化不设限,是极氪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极氪能快速进入欧洲、赢得消费者认同的基础。极氪方面表示,“我们力争2030年成为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领导品牌,并开展更多国际合作。”

欧洲市场中国汽车产业链视图/图源:亿欧智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如今仍处于“拓荒期”。接下来北汽极狐、长安、埃安等众多新能源品牌也将带着“杀手锏”陆续登陆欧洲市场。在此当中,极狐汽车的主销车型森林版阿尔法T和阿尔法S均已完成了欧洲标准认证,也将欧洲市场规划到了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

在技术出口方面,早在2021年,北汽新能源就以高安全、强智联、高效能为技术特点的整车架构与E/E架构,搭建出首款具备全冗余架构的BE21平台,首次实现技术出海,成为行业唯一一个向汽车发 达国家进行专利使用授权的技术输出者。

而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方面,北汽极狐旗下汽车采用高能量密度电芯和模组,通过结构优化,能量密度达到194Wh/kg,实现了行业第一,从而满足消费者对高效能源的需求。

续航方面,以最新上市的极狐阿尔法T5为例,该车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匹配极狐自主研发的效率高达95%的极锋动力系统和极光电池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使得阿尔法T5百公里能耗13.9度,综合续航为同级最长,达到了660公里。

北汽新能源方面向金融界表示,如今,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正旺。出海已经成为极狐汽车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在扎实的技术研发基础上极狐引入场景化开发理念,将车辆与特定场景融合,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接下来,极狐汽车会持续加大全球市场的开拓力度,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品牌丰厚的智造底蕴和技术能力。”极狐方面负责人向金融界说道。

结语

无论是周易或是赫拉克利特的河流,都象征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变,易变,唯变不变。同样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及产业链也是在与传统燃油汽车工业、商业体系的角力过程中,积攒到一定程度的势能后才顺势出海。

长期以来,欧洲市场以其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汽车的追求,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难以攻克的堡垒。然而,凭借创新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灵活的市场策略,中国新能源汽车成功突破了这一壁垒,充分显示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的提升。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成功仅仅是开始。从长远看,这一市场的拓展将为中国汽车品牌带来宝贵的发展机会。通过与欧洲市场的深度互动,中国汽车品牌可以更直接地了解欧洲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优化产品设计和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到充电等产业设施等也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升级和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来,随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及供应链厂商更广、更深地扎根欧洲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也势必将行稳致远。

参考资料:

Chico Harlan,China owns the EVsupply chain. Now itwants to sell you a car,The Washington Post,

Edward White,China’s electric vehicle dominance presents a challenge to the west,FINANCIAL TIMES,

Marcus Lu, Ranked: Electric Vehicle Sales by Model in 2023,VISUAL CAPITALIST

Neil Winton, U.S. And Europe Stumble,Forbes,

?sh=32c6c3e84639

Neil Winton,China's EV Advantage In Europe Hits Unexpected Ship Snag,Forbes,

?sh=30fbdad47dd3

Tom Seymour, New wave of Chinese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ers to drive prices down,FleetNews

吴遇利,成本比特斯拉低15%?机构称2030年中国车企将占欧洲市场两成份额,澎湃新闻,

亿欧智库,《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及产业链出海商业矩阵研究》,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吉利拿下出口第一,李书福说过的话,快要成真了?

自从2009年,我们国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后,我们始终都是绝对的汽车大国。

2021年尽管遭受芯片短缺和疫情的双重打击,我国汽车年销量依然达到了2627.5万辆,占世界汽车份额33%,成为全球车市绝对的发动机。

但有一点咱不得不面对现实,那就是我们距离成为汽车强国,还有一段距离。

因为衡量汽车强国的一个标准,是代表一个国家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拥有世界影响力的汽车企业和汽车品牌。

虽然国内涌现出了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强势车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相比丰田、大众、本田、日产、通用、福特等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还需要继续长时间的努力。

不过,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自主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走得越来越快,相信再给他们几年时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奔跑在全世界。

就好比下列这份2022年4月份中国汽车(乘用车)出口销量榜单,以吉利为首的自主品牌牟足了干劲儿,誓要让全世界消费者看到中国汽车品牌的战斗力。

如果没记错的话,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时火爆全网,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为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而顽强拼搏。”

短短几年时间,我们见证了吉利持续爆发,从产品端到品牌,一个世界级的汽车集团呼之欲出。而这次4月份拿下国内出口第一,在遭受疫情和供应链吃紧的情况下依然能完成这个成绩,确实是不一般。这也让不少网友感叹,李书福说过的话,快要一语成真了。

直观来看,吉利在 4 月出口了 1.7 万辆汽车,同比、环比均翻倍增长。据悉,这些汽车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宁波港运往了全世界,也有一部分是从吉利的湘潭生产基地下线后,搭乘“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从深圳蛇口港转海运。

当然,对于此前一直都位列出口第一或第二的上汽乘用车和奇瑞,这次没能取得以往的成绩,原因或许大家也都知道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局势在持续好转,相信在5月份我们再来看这个榜单,或许就是百家争鸣的情况了。

这就是让人欣慰的地方,我国汽车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正在向汽车强国迈进。尤其是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销量、技术还是研发实力,都领跑全世界,毕竟一些北欧国家还进口我们的比亚迪、小鹏、蔚来车型,弯道超车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2021年,我国整车出口量达到了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虽然2022年开局遇到了短暂的倒春寒,但请相信,2022年的全年出口肯定会更进一步。

此时此刻,让不少网友联想到了早已在全球封神的中国家电。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咱们的国产家电、手机基本上垄断了当地的市场,甚至个别品牌还贡献了欧美日韩发达国家市场,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欢。

套用一位在非洲经商的网红老板的话说,以前当地都是三星、松下、东芝等品牌的天下,但现在他们连喝口汤都费劲了,市场都被咱中国品牌给占了。

就像一些业内人士感叹的那样,透过4月出口排名出炉的成绩来看,现在的国产车,越来越像当年的国产家电了。对于此,你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和我们留言互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出口哪个国家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