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夏力耕

吉利李书福:国内汽车行业刚发展时,大众桑塔纳能卖到22万,夏利13万,奥拓8万!桑塔纳当时最多5万

快科技2月28日消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今日联合俞敏洪,一同探访了吉利卫星超级工厂,在直播中,李书福讲述了吉利汽车发展历程,以及谈到了不少趣事。

李书福称,此前国内汽车行业刚发展时,一辆大众桑塔纳能卖到22万,夏利13万,奥拓8万。

但他觉得这很不合理,他认为当时一辆桑塔纳最多5万元,大众为什么要卖这么贵呢,夏利只值3万,为什么要卖8万。

李书福解释道,他自己是做工业的,一辆车的成本一看就知道,这些车就这么些东西,而俞敏洪调侃道这就是四个轮子一张沙发。

据悉,大众桑塔纳于1983年首次引入国内发售,采用散件从德国出口,国内进行组装,最终国内终端售价达20万元以上。

而今,国内汽车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产品牌遍地开花,合资车的售价也是一降再降,现款在售的大众桑塔纳,起售价只有8.79万元,销售终端还有上万元的优惠,今非昔比。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吉利与夏利长达12年的价格战,重塑了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专注汽车产业原创,欢迎点击关注)

01 夏利的起步

1983年,天津汽车被确定为中国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不同于品牌合资模式,津汽计划采用技术引进方式。同年,天津派出考察组赴日考察,寻找合适中国市场的合作对象,最终确定了日本大发的Charade车型。

1986年9月30日,以 CKD 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夏利下线,并且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奇迹。这也充满说明了当时中国汽车市场中家用车型的紧缺,要知道这款夏利车的售价超过10万。

在1997年,上市了夏利的改进版本TJ7130U,配置了1.3L发动机,售价任然高达10万,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只有当时的富人才有能力购买。

02 吉利的诞生

同样在1997年,浙江台州的李书福正在努力实现他的造车梦想。

根据当时的政策,民营企业是不能生产汽车的,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正在为汽车生产资质发愁。

为了解决汽车生产资质的难题,李书福找到了一家有汽车生产资质的国企,四川德阳监狱汽车厂,吉利投了2400万占70%股份与对方进行了合资。就这样,在1997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在临海开始筹建汽车制造厂。

1998年8月8日,非常吉利的日子,吉利汽车的第一辆轿车豪情下线。

吉利豪情,其实就是山寨当时夏利TJ7100车型。

吉利模仿了夏利的车身、底盘,连发动机都是直接采购天津丰田发动机公司为夏利配置的丰田8A发动机。

当时夏利根本就没把吉利放在眼里。在发动机采购之初,双方的合作都颇为愉快,天津方面甚至还曾许诺将来如果大量需要的话,还可以在价格上更加优惠。而在后来吉利销量起来后,夏利才真正感到危机,要对发动机进行加价。

03 吉利与夏利长达12年价格战

吉利豪情在1999年正式上市,售价5.8万,几乎是夏利的对折。豪情在1999年卖出了1600多辆,而到2000年,吉利豪情和美日的销量超过了1万辆。

迫于市场环境,夏利汽车只能跟进。

天津汽车在夏利TJ71系列基础上开发了夏利“骏雅”,售价为4.78-5.78万元,如果选择装备安全气囊等,则再增加3000元。我们看到夏利的价格体系已经大幅下滑。

2002年6月24日,一汽与天津汽车重组。津汽将夏利股份有限公司84.97%中的60%出售给一汽。之后,一汽集团成为了夏利新的主人,新主人并没有给夏利带来希望。

2003年夏利销量为9.6万辆,占据着微型轿车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同比增长10.5%。而同年,吉利销量达到3.7万辆,同比增长130%,追赶势头强劲。

2004年,夏利历史上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同年8月8日,夏利家族新车型夏利N3上市,售价为4.38-5.98万。

夏利在以吉利为主的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压迫下,价格体系已经完全崩盘,只能继续围绕着吉利玩。

两个月后,在2004年10月,吉利豪情亮星上市,延续了吉利轿车一贯超值的特点,再次刷新底线,售价最低至2.999万,震惊了汽车行业和媒体行业。

到2011年,吉利汽车销量达到42.2万辆,已经远超夏利。而同年,一汽夏利销量为25.3万辆,虽然创造了夏利销量的最高纪录,但是之后夏利销量一路直下,而吉利却逆势往上。

到2018年,吉利集团汽车销量超过150辆,位列自主品牌第一名。而夏利全年销量只有1.88万辆,基本宣告退出市场。

04 综述

吉利与夏利的价格战,只是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一隅。

在1998年至2011年期间,历时12年的价格战,由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当年的造车新势力主动挑起,凭借综合成本优势,大打价格战,重新划分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格局。

企业体制跟不上市场竞争、没有形成强大研发体系的企业最终被市场无情的淘汰。曾经的那些企业历历在目:夏利、哈飞、海马等。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新一轮中国汽车市场更残酷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格局将会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分享哦!

本文为头条号“汽车产业观察员”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必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夏力耕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