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出资90亿美元成戴姆勒最大股东,汽车狂人李书福是如何一步步从沼泽走向世界?
换个方式来说明比较容易明白,吉利控股,吉利汽车和沃尔沃就好比是大众集团,大众汽车和奥迪。后两者都是前者旗下的独立品牌,赚的钱都属于前者。大众汽车不等于大众集团,同理吉利汽车也不等于吉利控股。所以沃尔沃的钱,是属于吉利控股,而不是吉利汽车的
吉利出资90亿美元成戴姆勒最大股东,汽车狂人李书福是如何一步步从沼泽走向世界?
我回答你这个问题:吉利汽车有个爹叫吉利控股,吉利控股收了个儿子叫沃尔沃,很明显大儿子沃尔沃有技术但不怎么赚钱,二儿子吉利是个暴发户,收养沃尔沃时间规定技术不能给二儿子吉利!到一家后爹就把两个儿子的管家相互拍着交流学习对方先进经验,老大出技术老二出钱生出来三儿子凌克!你说沃尔沃的钱他爹能拿不?
连续大扩张后资金链遭质疑 吉利CFO回应称“账上540亿现金”
一路“买买买”的吉利,遭遇着外界强烈的质疑。自2010年收购沃尔沃以来,吉利(00175.HK)又收购了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马来西亚宝腾股份、英国路特斯汽车股份、美国太力飞行汽车,今年来又入股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集团。至此,吉利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伦敦出租车、飞行汽车、宝腾、路特斯等多个乘用车整车品牌,另外还有远程汽车等商用车品牌。
连年的扩张让吉利的整体实力看似大增。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以412亿美元位列267位,较上一年提升76位,这已经是其连续7年入选该榜单。2017年,吉利汽车完成125万辆销量,同比提升63%,新晋为中国自主汽车首位,而今年上半年其已经达成76万辆销量,目标完成率近50%。销量大增、利润飙升、规模不断扩大??吉利在赢得一片掌声的同时也受到诸多质疑。
其中最大的质疑莫过于吉利不断扩张背后的资金问题。连年大手笔收购、在国内建立多个生产基地、业务线不断拉长,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而经济观察报此前梳理,2017年吉利对内和对外投资的规模,已经接近千亿元。另一方面,吉利的资产负债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末吉利的总负债为974.7亿元,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上涨到1842.6亿元。在约三年的时间中,吉利的负债几乎翻番。在运作一个极其庞大的“汽车帝国”的吉利,还在不断上演着收购的故事,它的资金来源即资金链安全仍让外界多有疑惑。
这个质疑是有先例的。早在2009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其一度面临资金断裂崩盘的危机,如果不是沃尔沃顺利国产、并实现了阶段性复兴,吉利的命运可能会和浙江的青年汽车相同。显然,吉利也感受到了外界对此的怀疑。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FO李东辉专门就吉利近期的收购与资金问题与媒体进行交流。
李东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吉利现在各方面的财务数据都很健康。2017年我们账面上的现金是540亿,只有不到50亿的净负债,远低于任何投资的最高级风险指标。”而对于其高负债的问题,李东辉认为这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除了资金问题,外界对于吉利收购众多品牌之后的行动还存在疑虑。比如,如何将其一一盘活?这其中是否存在风险?
李东辉
李东辉将吉利目前的现状与大众集团做类比:“吉利相当于大众,沃尔沃相当于奥迪,路特斯相当于保时捷,宝腾相当于斯柯达。”在他看来,吉利海外扩张的逻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不断增加吉利的品牌梯队或者填补市场空白,此前收购多个品牌即是出于此种考虑,二是为打造未来汽车的全生态链而提前做战略准备,例如收购飞行汽车、盛宝银行,与高铁Wifi进行合作等等。
财务状况“太健康”?
在大手笔海外收购的同时,这些资金从何而来?例如吉利入股戴姆勒的90亿美元巨资。而在国内的快速扩张中,这些资金仅仅依靠吉利自己能玩转?根据经济观察报此前统计,目前,吉利为实践此前制定的“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90%,即180万辆”的宏伟目标,正在国内掀起新一轮的建厂计划。
但实际上,吉利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前前后后建设了不少于20家整车工厂,遍布全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这其中不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等零部件配套厂,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大众等跨国车企在中国的布局。另外,在海外市场上,拯救宝腾、复兴路特斯以及英国伦敦出租等,都需要大笔投入。吉利真的不差钱?
针对入股戴姆勒9.69%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投资行为,吉利的官方表态是全部使用境外资金,换言之,此次投资不涉及吉利自身的财务问题。李东辉表示,吉利以“股权领口”模式(注:收购方将被收购公司的部分股份贷给一家银行以换取资金的金融模式)融资入股戴姆勒,这种操作出自三个理由:第一,戴姆勒股份分散;第二,该公司盈利性好,分红比例高,每年现金分红超过股票价值的5%以上;第三,戴姆勒的现金流动性很好,除了股票,衍生品的表现也很活跃。他同时透露,收购戴姆勒的计划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有过设想。
实际上,从收购沃尔沃开始,吉利就一直被视为面临“高负债率”的风险,不过在李东辉看来,吉利的财务状况“实在太健康”。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吉利控股的总资产为2773亿元,总负债为1842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66.4%。而在国内整车企业中,这一负债率并不算低。2017年A股上市整车企业中,上汽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2%,长城汽车为66%,比亚迪为55%,均低于吉利控股。
但李东辉认为,拿国内上市公司的数据来对比并不准确。“因为国内汽车上市公司普遍不是整体上市,通常只是一部分独立上市。应该用世界500强的标准来评判,世界500强企业的负债率都普遍超过70%,很多在80%以上,包括宝马、奔驰、大众,他们的资产负债率都是在78%以上,所以吉利完全符合五百强的标准。”李东辉表示。
数据显示,吉利控股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在稳步下降,2014年为74.90%,2015年为74.41%,2016年下降到70%以下,为69.7%,2017年是67.3%,整体处于优化状态。“我们主要是通过自身盈利,同时结合其他方式来降低负债率,比如沃尔沃在2016年底做了50亿引入战略投资人,进行500万股权融资,通过自身的努力也通过资本市场的安排等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资产负债率良性健康。”李东辉表示。
此外,他还透露吉利目前的现金流非常充裕:“2017年账面上现金是540亿,而吉利和沃尔沃合计的银行贷款、发行的所有债权、票据合计590亿,所以只有不到50亿的净负债,我们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将近500亿,远低于任何投资的最高级的风险指标。如果从吉利汽车上市公司角度来说,我们银行存款远大于债券市场的负债,除了吉利控股集团540亿现金,额外还有240亿的承兑汇票。”
吉利的“大众梦”能实现吗?
在资金问题之外,吉利多年来的扩张与收购还引发业内对吉利发展目标的质疑,究竟收购多个品牌的目的何在?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不菲的投资和相当分散的布局,吉利究竟是如何运转这个庞大的体系的?
近来不断有关于沃尔沃汽车即将IPO的消息出现,消息称沃尔沃估值高达300亿美元。如此一来,吉利8年前以18亿美元的代价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如今若以300亿美元上市,那么吉利当年的投资在8年间则狂赚约16倍,可谓一笔划算的“买卖”。
的确,近年来沃尔沃在吉利的运作下不断取得营收与利润的新高,这成为其即将IPO的前提。李东辉透露,的确有大量的投行主动上门找沃尔沃管理层,找上吉利,建议让沃尔沃上市。“但是不管从沃尔沃的角度还是从吉利的角度,并没有说非上市不可的原因,从盈利、经营现金流各方面都没有上市的迫切性。而且吉利也没有对任何第三方包括我们引入的战略投资人有任何上市的承诺。”
李东辉表示,吉利要做中国的“大众汽车”。目前,关于各个品牌的未来发展状况,吉利都有了相应的规划。在收购宝腾汽车股份的一年里,吉利已经向宝腾输入吉利博越车型,并进入东南亚市场。而近日吉利又与宝腾签署全新合资协议,双方计划成立50:50股比的新能源合资公司,宝腾汽车的电动车将借此入华发展。而关于路特斯汽车,吉利则计划将之打造为媲美保时捷的跑车品牌。
“路特斯我们会推出新的产品,不管是从技术的先进性还是产品的价值地位都会更加高端,我们也要进一步和电动化、智能化接轨。尤其是借鉴沃尔沃和吉利在各个领域的技术优势。”李东辉表示。据悉,比如沃尔沃的SPA平台以及吉利的车联网智能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将导入到路特斯未来的产品开发当中。对于路特斯将更加注重于SUV的开发。
目前,吉利控股的业务分别由5家子公司运营,其中吉利汽车集团负责吉利、领克、宝腾和路特斯品牌,沃尔沃汽车集团负责沃尔沃与Polestar,吉利商用车集团负责远程商用车等项目,吉利集团负责曹操专车、飞行汽车等新业务,铭泰集团则涉及教育、体育等产业。
“吉利除了传统的汽车业务,包括产能布局、覆盖的国家市场,都是在弥补吉利此前的一些空白,我认为沃尔沃卡车和戴姆勒当然对吉利商用车的发展也是一个弥补。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将围绕着共享出行、自有金融、线上技术等领域布局,围绕着汽车未来的整个生态链进行布局。”李东辉如此解释吉利目前的投资逻辑。
关注“自主汽车”,或者添加微信公众号:zizhuche,每日收获不一样的汽车行业评论,评论不是结论,是提供多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如有买车需求,请点击下方我要买车。
连续大扩张后资金链遭质疑 吉利CFO回应称“账上540亿现金”
一路“买买买”的吉利,遭遇着外界强烈的质疑。自2010年收购沃尔沃以来,吉利(00175.HK)又收购了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马来西亚宝腾股份、英国路特斯汽车股份、美国太力飞行汽车,今年来又入股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集团。至此,吉利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伦敦出租车、飞行汽车、宝腾、路特斯等多个乘用车整车品牌,另外还有远程汽车等商用车品牌。
连年的扩张让吉利的整体实力看似大增。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以412亿美元位列267位,较上一年提升76位,这已经是其连续7年入选该榜单。2017年,吉利汽车完成125万辆销量,同比提升63%,新晋为中国自主汽车首位,而今年上半年其已经达成76万辆销量,目标完成率近50%。销量大增、利润飙升、规模不断扩大……吉利在赢得一片掌声的同时也受到诸多质疑。
其中最大的质疑莫过于吉利不断扩张背后的资金问题。连年大手笔收购、在国内建立多个生产基地、业务线不断拉长,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而经济观察报此前梳理,2017年吉利对内和对外投资的规模,已经接近千亿元。另一方面,吉利的资产负债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末吉利的总负债为974.7亿元,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上涨到1842.6亿元。在约三年的时间中,吉利的负债几乎翻番。在运作一个极其庞大的“汽车帝国”的吉利,还在不断上演着收购的故事,它的资金来源即资金链安全仍让外界多有疑惑。
这个质疑是有先例的。早在2009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其一度面临资金断裂崩盘的危机,如果不是沃尔沃顺利国产、并实现了阶段性复兴,吉利的命运可能会和浙江的青年汽车相同。显然,吉利也感受到了外界对此的怀疑。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FO李东辉专门就吉利近期的收购与资金问题与媒体进行交流。
李东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吉利现在各方面的财务数据都很健康。2017年我们账面上的现金是540亿,只有不到50亿的净负债,远低于任何投资的最高级风险指标。”而对于其高负债的问题,李东辉认为这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除了资金问题,外界对于吉利收购众多品牌之后的行动还存在疑虑。比如,如何将其一一盘活?这其中是否存在风险?
李东辉将吉利目前的现状与大众集团做类比:“吉利相当于大众,沃尔沃相当于奥迪,路特斯相当于保时捷,宝腾相当于斯柯达。”在他看来,吉利海外扩张的逻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不断增加吉利的品牌梯队或者填补市场空白,此前收购多个品牌即是出于此种考虑,二是为打造未来汽车的全生态链而提前做战略准备,例如收购飞行汽车、盛宝银行,与高铁Wifi进行合作等等。
财务状况“太健康”?
在大手笔海外收购的同时,这些资金从何而来?例如吉利入股戴姆勒的90亿美元巨资。而在国内的快速扩张中,这些资金仅仅依靠吉利自己能玩转?根据经济观察报此前统计,目前,吉利为实践此前制定的“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90%,即180万辆”的宏伟目标,正在国内掀起新一轮的建厂计划。
但实际上,吉利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前前后后建设了不少于20家整车工厂,遍布全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这其中不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等零部件配套厂,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大众等跨国车企在中国的布局。另外,在海外市场上,拯救宝腾、复兴路特斯以及英国伦敦出租等,都需要大笔投入。吉利真的不差钱?
针对入股戴姆勒9.69%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投资行为,吉利的官方表态是全部使用境外资金,换言之,此次投资不涉及吉利自身的财务问题。李东辉表示,吉利以“股权领口”模式(注:收购方将被收购公司的部分股份贷给一家银行以换取资金的金融模式)融资入股戴姆勒,这种操作出自三个理由:第一,戴姆勒股份分散;第二,该公司盈利性好,分红比例高,每年现金分红超过股票价值的5%以上;第三,戴姆勒的现金流动性很好,除了股票,衍生品的表现也很活跃。他同时透露,收购戴姆勒的计划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有过设想。
实际上,从收购沃尔沃开始,吉利就一直被视为面临“高负债率”的风险,不过在李东辉看来,吉利的财务状况“实在太健康”。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吉利控股的总资产为2773亿元,总负债为1842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66.4%。而在国内整车企业中,这一负债率并不算低。2017年A股上市整车企业中,上汽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2%,长城汽车为66%,比亚迪为55%,均低于吉利控股。
但李东辉认为,拿国内上市公司的数据来对比并不准确。“因为国内汽车上市公司普遍不是整体上市,通常只是一部分独立上市。应该用世界500强的标准来评判,世界500强企业的负债率都普遍超过70%,很多在80%以上,包括宝马、奔驰、大众,他们的资产负债率都是在78%以上,所以吉利完全符合五百强的标准。”李东辉表示。
数据显示,吉利控股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在稳步下降,2014年为74.90%,2015年为74.41%,2016年下降到70%以下,为69.7%,2017年是67.3%,整体处于优化状态。“我们主要是通过自身盈利,同时结合其他方式来降低负债率,比如沃尔沃在2016年底做了50亿引入战略投资人,进行500万股权融资,通过自身的努力也通过资本市场的安排等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资产负债率良性健康。”李东辉表示。
此外,他还透露吉利目前的现金流非常充裕:“2017年账面上现金是540亿,而吉利和沃尔沃合计的银行贷款、发行的所有债权、票据合计590亿,所以只有不到50亿的净负债,我们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将近500亿,远低于任何投资的最高级的风险指标。如果从吉利汽车上市公司角度来说,我们银行存款远大于债券市场的负债,除了吉利控股集团540亿现金,额外还有240亿的承兑汇票。”
吉利的“大众梦”能实现吗?
在资金问题之外,吉利多年来的扩张与收购还引发业内对吉利发展目标的质疑,究竟收购多个品牌的目的何在?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不菲的投资和相当分散的布局,吉利究竟是如何运转这个庞大的体系的?
近来不断有关于沃尔沃汽车即将IPO的消息出现,消息称沃尔沃估值高达300亿美元。如此一来,吉利8年前以18亿美元的代价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如今若以300亿美元上市,那么吉利当年的投资在8年间则狂赚约16倍,可谓一笔划算的“买卖”。
的确,近年来沃尔沃在吉利的运作下不断取得营收与利润的新高,这成为其即将IPO的前提。李东辉透露,的确有大量的投行主动上门找沃尔沃管理层,找上吉利,建议让沃尔沃上市。“但是不管从沃尔沃的角度还是从吉利的角度,并没有说非上市不可的原因,从盈利、经营现金流各方面都没有上市的迫切性。而且吉利也没有对任何第三方包括我们引入的战略投资人有任何上市的承诺。”
李东辉表示,吉利要做中国的“大众汽车”。目前,关于各个品牌的未来发展状况,吉利都有了相应的规划。在收购宝腾汽车股份的一年里,吉利已经向宝腾输入吉利博越车型,并进入东南亚市场。而近日吉利又与宝腾签署全新合资协议,双方计划成立50:50股比的新能源合资公司,宝腾汽车的电动车将借此入华发展。而关于路特斯汽车,吉利则计划将之打造为媲美保时捷的跑车品牌。
“路特斯我们会推出新的产品,不管是从技术的先进性还是产品的价值地位都会更加高端,我们也要进一步和电动化、智能化接轨。尤其是借鉴沃尔沃和吉利在各个领域的技术优势。”李东辉表示。据悉,比如沃尔沃的SPA平台以及吉利的车联网智能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将导入到路特斯未来的产品开发当中。对于路特斯将更加注重于SUV的开发。
目前,吉利控股的业务分别由5家子公司运营,其中吉利汽车集团负责吉利、领克、宝腾和路特斯品牌,沃尔沃汽车集团负责沃尔沃与Polestar,吉利商用车集团负责远程商用车等项目,吉利集团负责曹操专车、飞行汽车等新业务,铭泰集团则涉及教育、体育等产业。
“吉利除了传统的汽车业务,包括产能布局、覆盖的国家市场,都是在弥补吉利此前的一些空白,我认为沃尔沃卡车和戴姆勒当然对吉利商用车的发展也是一个弥补。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将围绕着共享出行、自有金融、线上技术等领域布局,围绕着汽车未来的整个生态链进行布局。”李东辉如此解释吉利目前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