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圣地也是绿色福地,上杭古田成长寿之乡——来自闽西老区苏区的蹲点报告
雨后的古田镇景色(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邹声文、康淼、秦宏
上杭古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标记重要一笔的红色圣地,92年前的冬天,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古田会议在这里举行。92年来,上杭古田不仅见证了红军的浴火重生,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老区苏区发展巨变。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期在这一红色圣地驻点调查发现,上杭县涌现越来越多长寿老人,全县百岁老人占比甚至超过联合国“世界长寿之乡”标准,成为一种奇特的现象。
这种现象背后是当地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带来了工业绿色转型、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民生投入不断增加提升了医疗保障水平,红色文化不断传承培育了文明乡风。当前,上杭县古田镇正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提升与人民健康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的老区苏区特色振兴发展新路。
古田镇百岁老人黄善金在家中读书。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秦宏 摄
百岁老人与生态家园的新气象
“这个吹号的人就是我。”记者在古田镇下郭车村见到了身材瘦小但身体十分硬朗的101岁老人黄善金。他除了介绍自己在红色电影《古田军号》中扮演的角色,还带记者到二楼书房,介绍他常读的《军魂》《古蛟印记》等书籍。虽已百岁高龄,但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且眼神非常好,能不戴眼镜诵读。
下郭车村四面环山,山上林木葱郁;村里干净整洁,房前屋后和村口路边随处点缀着村民种植的鸡冠花、百日红等花草。
“近年来,通过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村子越来越干净,老人们每天沿着宽敞的水泥村道结对散步,或在村边清澈的小溪边互约钓鱼。”下郭车村村支书黄晓梁说,村子空气好、水好,人越来越长寿。
下郭车村所在的古田镇户籍人口约2万人,拥有百岁老人6人,80至100周岁高龄老人678人,这是上杭县一个缩影。据统计,近年来上杭县百岁老人和高龄老人数量持续增加,仅去年就新增百岁老人25人,目前百岁老人总数63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联合国“世界长寿之乡”标准。上杭县53万户籍人口中,80周岁以上老人达到1.7万余人,占60周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9.37%,高于全国长寿之乡标准;人均预期寿命82.23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岁。
谈起当地长寿老人越来多的现象,古田镇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这在以前不敢想象,长寿人口增加的首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当下古田处处郁郁葱葱、充满活力,但如果把时针拨回到20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空气中弥漫着灰尘,“村村点火冒烟”搞水泥生产,河流水体灰黑,鱼虾基本绝迹。
“原来一天下来村里地上粉尘半厘米厚,没人敢开着门窗;下河洗澡后,皮肤会溃烂。”黄晓梁指着村边山上的水泥厂遗址说,那时候村里有大小水泥厂10余家,虽然在1993年就成为全国老区苏区首个“亿元村”,但村子变得快无法居住了,村民根本不敢想长寿的事。
关闭水泥厂等落后产能,拆除河边的危旧房舍和猪栏猪圈……近年来,古田镇着力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整治,同时围绕“绿色经济,生态家园”,强化城镇生态建设,绿化美化城镇环境,推进道路、河道和建成区绿化建设,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切实改善了居住环境。
走进古田镇竹岭村,只见村中小河清澈见底,水流潺潺,各种鱼类自由嬉戏;溪边草灌保留了田间气息,小水系景观又打造得生动别致。村里一片瓜果飘香,一粒粒饱满的状元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高峰期村里有几千头猪,粪便直排导致污水横流,黑臭水体引来苍蝇满天飞。”竹岭村致富带头人、原村支书张旭涛说,他们以森林村庄、美好家园建设为契机,将养猪场搬到了更远的山里,村民也自发把破旧的房屋、猪栏拆除了,环境整治效果不断提升,村里还发展起生态农业。
“近5年来,古田镇的森林覆盖率从79%提升到83%左右,人均公共绿地达167平方米。”古田镇党委书记华娟说,古田85%以上的村都有一块公共绿地,78%以上的村有一片风景林,森林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省级森林城镇标准。人们生活在古田,就是生活在每立方米负氧离子1.6万多个的“天然氧吧”中。古田镇还获评全国特色小镇、国家生态乡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等荣誉,曾经的水泥之乡已成功变身为处处披绿的生态乡镇、风景宜人的宜居小镇。
古田镇竹岭村打造的一处生态旅游小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秦宏 摄
“两山”转化与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走进古田镇吴地社区,平坦宽阔的山间盆地,处处豆棚瓜架、浓绿喜人,与黛绿的高山相映衬,让人仿若置身世外桃源。
由于气候好、土壤好、水质好,这里山泉水灌溉、生态方式种植的蔬菜生产季长,不愁销路。每年种下去的生姜、甜椒、黄瓜等早早就被经纪人预订一空,亩均年利润1万元左右。靠着生态种植业,吴地社区居民户均年收入可达10余万元,几乎家家有小汽车。
“好生态带来好产业。”华娟说,自然环境和村庄环境改善后,“两山”转化和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也不断拓宽,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
吴地社区海拔800多米,地处被称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一颗绿色翡翠”的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上。从山上源头流经吴地社区的梅花溪,在附近山谷中水势变缓,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水潭,成为备受游客推崇的景点,每年吸引很多游客前来。
除了生态种植业,吴地社区紧跟当前火热的生态游趋势,做起了民宿,增加了新业态。“十余间民宿经常被预订一空,周末更是一房难求。”吴地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继冬告诉记者,这里的好生态还吸引了“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入驻,时常带一些专家来指导社区建设。
当年古田“十里长沟百家厂”,处处“点火冒烟”搞水泥生产的场景,如今被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的新面貌所取代。古田农村产业转型后,不仅蓝天碧水重现,村民收入问题也得到同步解决。
“环境好了,我养起吃中药的贵妃鸡;村子被指定为红色研学基地后,我又办起农家乐,年接待学生一两万人。”作为当地原来水泥产业重点村——苏家坡村的乡村致富带头人雷金荣说,现在公司的养殖业和研学旅游业年收入数千万元,还带动本村在家村民和周边群众致富,实现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多赢。
依托附近的蛟洋工业园区、红色研学、生态养殖等,苏家坡村村民实现100%就业,无低保人员、无贫困人员、无五保人员,村民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古田镇核心区工业产业全部实现绿色转产,一批老旧厂房盘活利用,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基地,并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借助毗邻蛟洋工业区的优势,规划集现代物流、商住、仓储等为一体的新城,通过配套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红色”是底色,古田镇还不断探索将“红帽子”变成“金饭碗”,通过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相结合,打造和延伸“红绿配”的新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从去年开始,张旭涛几乎每天都要站在村口,盯着村旁山上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看几眼。
“村里配合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田间基地建好了,就等着营地建成开营。村里还利用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盖起了民宿、电商中心。”他说,竹岭村将依托红色研学和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
结合古田的资源禀赋,2019年11月,龙岩市批准设立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整合古田、步云两个乡镇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培训、研学目的地和森林康养基地。之后,位于古田镇的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步云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工程等6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项目。今年9月,古田镇与步云乡合并的规划正式获批,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将成为域内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托。
古田镇竹岭村一处民宿(8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康淼摄
红军医院与健康长寿的新畅想
竹岭村104岁的老人赖德招突发气胸疾病,胸口疼痛、呼吸困难。家人看到老人身体不适,第一时间叫救护车将她送到龙岩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医院专家紧急集体会诊,做出精准的计划,实施手术,帮老人恢复了健康。
“现在有病就到医院治疗,要是在以前,我们农村根本没有这个条件,老人可能已经‘走了’。”赖德招的儿子张崇香说,现在政府每年安排一次高龄老人体检,医生到村部来进行服务,B超都可以在村里做。
“以前村民病了,往往因为经济条件差放弃治疗,或者因为医疗条件不好无法治疗。现在生活环境和村民经济条件好了,医保报销也多了,医疗服务一年比一年好,群众健康越来越有保障。”古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黄小斌告诉记者,当地长寿老人不断增多,折射的是社会保障全面加强。
在上杭,除了卫生院每年一次到村为60周岁以上老人体检,90周岁以上老人每季度都有医生上门提供健康服务。高龄老人平时也可通过预约,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疗健康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提升,上杭县坚持将90%新增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福建省率先实行“健康扶贫保险”和大病医保“三保合一”均衡化。上杭县还通过资助参保、实施健康扶贫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和临时救助资金等方式,着力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群众的健康长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使是特困群众,也有政策保障;最高3000元封顶的医疗费用支出,让他们不会再‘因贫忌医’。”上杭县委书记王波说,考虑到群众享受医保服务的便捷性,上杭还将医保刷卡业务开通到村卫生所,50个相对贫困村卫生所全部开通医保刷卡。
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在老区苏区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土地革命时期,老区苏区异常艰难,红军却在上杭一座大土楼——福兴楼设立闽西红军医院,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当地群众积极支援红军医院,医护人员和红军伤病员深受感动;同时,医护人员也积极帮助群众治疗疾病,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群众和红军伤病员、医护人员鱼水相依,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当下在古田镇中心卫生院北侧,一座规划用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新医院楼群正在拔地而起,这是上杭县医院古田分院建设项目,也是古田镇中心卫生院的升级版,可以极大地提升当地现有的医疗卫生水平。
“县医院古田分院的建设,也是近年来上杭县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的一个缩影,城乡居民健康长寿的保障基础将越筑越牢。”黄小斌告诉记者,作为对红军医院的精神传承,这里还将配套建设医养结合康养大楼、红军医院展览馆、全国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基地等。
8月14日,深山中的古田镇吴地社区风景如画,游客在村民种植蔬菜的田间游玩。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秦宏摄
红色文化与文明乡风的新传承
“你们晚上就在我们家吃饭吧。”采访结束时,坐在椅子上的百岁老人赖德招用乡音招呼记者,思维仍然很清晰。
记者采访的百岁老人,即使是一定程度上失去自主活动能力,需要家人照顾,但普遍衣着朴素整洁,精神状态很好。
“古田群众普遍家庭和谐,子女孝顺,失能高龄老人基本上都会受到家人的悉心照料。”上杭县委宣传部部长蓝玉华说,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传承让古田乡风民风家风纯良,为经济社会建设奠定精神文明基础。
在下郭车村,有一面纪念墙,上面写满重修“红军桥”的村民名单。这其中既有出资的,也有出力的,几乎全村村民名字都在上面。
记者走访的村庄中,村民介绍本村红色历史时普遍充满自豪,并以当年革命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的故事,表达对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充满信心。在苏家坡村,村民雷金荣主动提出为记者演唱感恩共产党、歌颂当地新生活的民歌。
“圣地红,沐党恩,跟党走,不忘本……”走进古田镇党委政府大院,一块写着古田镇乡规民约“三字经”的展板,迎面映入眼帘。“三字经”将古田红色传统、发展方向、乡村建设和村民规范等,编成朗朗上口的文字,成为当地群众抒发红色圣地自豪感,打造文明乡风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乡约”。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古田会址动车站广场上,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红旗雕塑和《清平乐·蒋桂战争》诗句,展现了当年红军在闽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繁忙情景。如今,这里随处可见“红马甲”,让人感受到当地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随着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兴起,古田每个红色纪念地几乎都能遇到群众志愿者,“红马甲”的热情服务也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群众享受了‘红色’福利,也把回报社会当成自己的责任。”蓝玉华说,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古田仅巾帼志愿者就达1500多人,经常在动车站、游客服务中心、慈善茶屋等开展志愿服务。2017年以来,古田志愿者开展农村志愿服务6000余人次,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
8月14日,记者拍摄的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村口荷塘和村民洋气的住房。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秦宏 摄
■记者手记
老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的新追求
新华每日记者邹声文、康淼、秦宏
记者蹲点古田调研感受到,一度污染严重的水泥之乡,如今生态好生活富人长寿,呈现出乡村振兴发展的勃勃生机,充分验证了新发展理念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蹲点感悟一:“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是人民所需所盼,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得益彰。
记者采访发现,古田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产业并非“随大流”的盲目决定,而是从实际出发的理性选择。近年来,温润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不断改善的交通、医疗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外省外地老人来古田康养甚至长期居住。
黑龙江省罹患淋巴癌的周文廷老人,每年都会在古田待上两三个月。经过多年疗养,老人身体明显恢复。“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们热情和善,这些就像医治我们病体的良药!”周文廷说。
正如当地干群所说,这说明古田生态环境实实在在的好,医疗康养条件不断改善;也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享有更好健康保障打造“健康中国”,正是当下人民所需所盼;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生态好就是健康好。“百岁老人越来越多,也进一步擦亮古田生态康养‘招牌’,助推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华娟说。
蹲点感悟二:用新发展理念指导老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在古田的水泥厂关停后我们很迷茫,政府及时引导我们发挥化工原材料方面优势进行转型。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联系科研团队助力公司转型,现在公司主营高端湿电子化学品,还为解决国家原材料‘卡脖子’难题作出贡献。”福建德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祥斌说,原来的工人现在继续为新产业服务,就业和生态环保都没落下。
关停水泥厂后,上杭经历了产业转型阵痛。如今,很多当年从事水泥产业的企业,结合当地铜产业发达的优势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从而“涅槃”重生。
上杭县委书记王波说,上杭紧抓国家产业转型机遇,依托紫金矿业和引进的吉利集团、宁德时代、传化集团、杉杉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铜冶炼、铜精深加工和稀贵金属精深加工等金铜产业,以及含氟新材料和电子化学新材料等产业,并在上下游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已实现年总产值超千亿元。
去年,上杭县人均GDP达11.6万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第127位,连续5年进入福建县域经济实力“十强”。“时代在变迁,老区苏区县发展不能走老路。上杭工作重心就是谋划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赢。”王波说。
展望未来,上杭县将以建设蛟洋循环经济绿色园区、金铜新材料循环产业园等为抓手,培育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并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休闲研学、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绿色产业,实现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我们正瞄准‘双碳’目标带来的新机遇补强产业链条,并探索更多‘红帽子’变成‘金饭碗’和‘两山’转化路径,谋划高质量振兴发展,在老区苏区中率先走向共同富裕。”王波说,希望上杭能够建设成为老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示范区,为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不断探索新经验。
福建松溪传统“八大碗”亮相,民间盛宴有来头
“八大碗”菜肴加工前,先赏摆盘。 张丽君 摄
“八大碗”菜肴加工前,先赏摆盘。 张丽君 摄
松溪生态美食展示。 张丽君 摄
12月9日,参赛者与作品合影。 张丽君 摄
精心设计的“八大碗”摆盘。 张丽君 摄
12月9日,“八大碗”美食竞赛现场人气旺。 张丽君 摄
“八大碗”美食竞赛12月9日在福建南平市松溪县举行。“八大碗”指松溪人在各大宴席中的八大主菜,包括全鸡、太平蛋、全鱼炖豆腐、酸辣目鱼汤、酸辣肉皮、红烧肉、香菇汤、蛏干汤。闽北各县市烹饪高手参加了本次比赛。选手们先将原料摆盘,再加工制作,将民俗菜肴做到“色鲜、香浓、味美、形佳”。
相传八仙过海惹怒龙王,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饥饿难忍。曹国舅腾云驾雾,行至松溪县上空,一股奇香扑鼻,立即寻香进入凡间一庄上。只见四方桌上八人围坐,诱人的菜肴一个接一个地上。曹国舅大饱口福后,忽想众仙友腹空,继而带回了七样菜肴,又想起仙姑不食荤,所以又为其独带了素菜——香菇。后人为讨吉利改方桌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八大碗菜)一直流传到今。
来源:中国新闻网
1年狂赚500亿!中国最土豪的省,究竟是如何称霸全球的?
文/ 金错刀频道 张一弛
这个五一,你身边的福建人回家了吗?
对福建人来说,在外打拼赚了钱最先想的不是城里买房,而是回村里建一栋大房子,光宗耀祖。
在修别墅这件事上,福建人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福建没有一线城市,却有一线的农村别墅。
从国道旁边随便挑一条村路拐进去,开个几分钟就能看到福建人的老家,罗马柱,石膏像,喷泉......
无论是品味还是造价,完全不亚于一线城市最豪华地段的大楼。
而且这往往不是一座两座,而是成群结队地盖——一眼望去,全是洋房别墅。
一栋栋的别墅拔地而起,更高,更大,更烧钱。
别墅背后,福建的实力似乎已经隐藏不住了。
这个中国最“豪”的省,正有无数称霸全球的爆品,正在生根发芽。
1被逼出来的爆品:
沙县小吃帝国
沙县小吃真的是被逼出来的爆品。
人人都知道沙县小吃,但很少人知道,沙县曾经是出了名的赌城。
1990年,沙县许多人加入“标会”的融资组织,一开始用来融资,盖房子、做生意,后来就整麻袋整麻袋拿钱去赌博。
一年后,资金链断裂,“标会”崩溃。
沙县人民背上了十多万的债务,讨债者为生计所迫,在异乡街头开起了沙县小吃店。
他们互相借钱帮衬,建立起了一张巨大的同乡互助网络,东进福州、南下闽南、西闯广东,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家乡小吃带入了神州大地。
在“一元进店,三元吃饱”的口号下,沙县小吃以一种近乎野蛮生长的方式扎根于全国几乎所有地区,成为了餐饮界的一朵“奇葩”。
沙县小吃如今在全国有近9万家店,是肯德基的5倍,麦当劳的10倍,年营业额达500多亿元。
不仅在中国火,沙县小吃早已冲出国门,顺利在尼日利亚、美国、日本等65个国家开店。
开到日本后,店内两层近 40 个座位瞬间坐满,日本民众顶着烈日排起长队,堪比网红奶茶店。
沙县人外出做小吃之后,沙县也在发生着变化。
辐射带动就业30万人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长到2020年的21855元。
2最凡尔赛爆品:
泉州富豪
泉州人没什么特长,最凡尔赛的特长就是会赚钱。
在福建,泉州富豪家庭数量最多,富豪家庭增速最快,泉州近千户家庭拥有亿元资产。
600万人民币资产富裕家庭数量、千万人民币资产、亿元人民币资产家庭数量——无论你怎么划分等级,数量和增长率排名第一的永远是泉州。
2018年亿元人民币资产家庭数量
中国也没有哪个城市跟泉州一样,能年年霸占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比如,福建达利食品的创始人许世辉,就是泉州惠安人,就靠着一枚小小的蛋黄派发家,把企业干到了千亿市值。
达利集团越铺越大,零食品牌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齐头并进,还进军饮料界推出和其正、乐虎,泉州人简直是经商的天选之子。
在泉州跳广场舞的大妈可能是资产过亿的富婆,树下乘凉的老大爷能跟你聊股票。
就连结婚,无论是陪嫁还是彩礼,都能秒杀其他城市。
泉州,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城市,GDP贡献了近福建省四分之一的份额,连续20年GDP吊打福州、厦门。
盛产富豪,就是泉州最大的爆品。
3最“拼命”的爆品
基建狂魔平潭隧道
平潭,这个福建省最大的岛屿,被称为中国马尔代夫。
但同时,福建平潭,是出了名的基建狂魔。
福建海岛上的40万人,修了中国80%的隧道。巅峰时期,平潭人每年承包的隧道工程总额达上千亿元。
平潭人敢拼命。
修海南第一隧道——五指山隧道时内含放射性有害物质,截至2006年底,这座隧道仍是中国开凿的含放射性物质最多的隧道,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威胁极大。
五指山隧道于1993年5月开工进洞,1995年7月建成,工期两年零两个月,比合同工期提前1个月,还获得了国家鲁班奖。
就是这样一座隧道,被平潭人硬生生给啃下来了。
平潭人征服了一个个极具难度的隧道工程:
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20.5公里的兰州乌鞘岭隧道、国内最大的单跨地铁隧道断面工程——北京地铁复八线这些国内赫赫有名的工程,都是"平潭造"。
甚至,在德国、西班牙、新加坡,也都能看到平潭人打隧道的身影。
“找到平潭人,就没有挖不成的隧道”。
4最没落的爆品:
中国鞋都晋江
莆田的愿望是:让全世界都穿上中国制造的大牌鞋。
而晋江曾经的愿望是:让全世界都穿上中国自己的大牌!
国产品牌的运动鞋,除了李宁之外,你能想到的品牌,几乎全部来自晋江。
30多年前,晋江的陈埭镇是当地是出了名的穷镇,全镇人均年收入只有52元。
晋江地区人多地少,地质条件恶劣,因海水浸渍,土壤盐碱化严重,迫于生计,大量晋江人不得不弃农从商。
晋江鞋业最风生水起的年代,经常砸巨资请代言人做宣传:德尔惠请来周杰伦、361°签下郭富城、特步更是财大气粗,一口气拿下潘玮柏、蔡依林、SHE。
当时CCTV5的广告都被晋江的体育品牌承包了,被戏称为“央视晋江频道”。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确实也给晋江的体育品牌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2002年,德尔惠年营收就突破3.5亿;2004年,喜得龙年营业额高达6.2亿。
晋江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鞋业生产的基地晋江鞋都,拥有3000多个制鞋厂。2016年,晋江体育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472.3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34.07%。
但如今,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等近百个有规模的体育品牌倒闭的倒闭,失联的失联。
许多红极一时的的名字如今几近消亡。
中国鞋都晋江,成为了福建最没落的爆品。
5最“以假乱真”爆品:
云霄假烟
距离莆田市西南方向300公里,有一个仅44万人口的小县城。
籍籍无名,但却默默承包了中国95%的假烟,成为中国最大假烟之地,全民造假烟历史长达二十年之久。
云霄中烟,一个有着超强创新能力的造假集团。
浙江的牙医周先生在长沙出差时,在一家四星酒店的大堂里买了一包软蓝芙蓉王,被人提醒才知道,这家柜台里的烟都是假烟。但周先生觉得不可思议,这包软蓝的包装更考究,网格里居然加了金线,真舍得下血本啊!
除了优化外包装,云霄假烟真是“丧心病狂”,居然连内包装也优化了。
“中华珍品”这款假烟,为每根烟都覆了保护膜,保证第一根和最后一根都是相同的口感,规格从无仅有。
在福建云霄,曾经出现全民造烟的盛况,下到学龄儿童,上到耄耋老人,都熟练掌握制烟技巧,甚至在赶工期之时,当地学校会出现提早放学,让学生回家包烟。
6最“争气”的爆品:
福清玻璃大王
在商界有句话,中国有三位老企业家一定要尊重:
华为集团的任正非,哇哈哈集团的宗庆后,还有一位就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曹德旺。
1984年,曹德旺到武夷山游玩,顺手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当他扛着拐杖准备坐进雇来的车时,司机大声呵斥他,“小心一点,这玻璃好几千块呢,碰坏了你赔得起吗”?
在当时,中国汽车玻璃全靠进口,市场完全被欧美和日本企业所垄断,外企坐地起价,成本仅几百元的汽车玻璃,居然卖出6000元的天价。
所以曹德旺觉得,中国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玻璃,他一定要做出来。
1987年,曹德旺在老家福建福清成立了福耀玻璃厂。
现如今,福耀玻璃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是奥迪、奔驰、宝马、沃尔沃、路虎、凯迪拉克等豪车品牌的全球配套供应商。
在中国,每三辆汽车中有两辆使用福耀玻璃;在全世界,福耀的市场份额占到了20%。
福耀的玻璃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更是走出了国门,是福建最“争气”的爆品!
7最“逆风翻盘”的爆品:
千亿宁德时代
在福建的GDP地图中,宁德的经济长年“吊车尾”。
宁德甚至一度被称为,海岸线上最穷的城市。
但经济条件不咋地的小城,却诞生出一家势头猛进的科技巨头——宁德时代。
在2020年以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宁德时代是干什么的。
直到新能源时代到来,低调的宁德时代炸翻全场!仅凭一年时间,公司市值就从3000亿暴涨到9000亿!顺便还超过了中石油。
从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排名上看,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位居全球第一。
如今,宁德时代成为了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不仅拿货的人挤爆门槛,连城市周围的酒店都时常爆满。
毫不夸张,在宁德的金海湾酒店,常年驻扎各路拿电池谈合作的车企员工,在那还流传一个说法:“去宁德时代提货,光有钱是不行的,还要看谁给的钱更多。”
国内车企,上汽、北汽、长安、吉利、长城都在排队抢电池,国外大牌奔驰、大众、宝马、丰田也闻讯赶来。尽管一货难求,但是大家都表示:可以等。
宁德时代的老板曾毓群,一辆车也没造过,但他却成为2020年中国汽车新首富。
结 语:
关于福建,还有很多关于这片神奇土地上称霸世界的故事。
澳洲华人首富是福建人,欧洲华人首富是福建人,加拿大华人首富还是福建人。
在柬埔寨,4%的福建人控制柬埔寨64%的经济;中国5000多万的华侨,福建人占了1860多万。当然,福建也抹不掉莆田系医院、莆田假鞋带来的印记。
福建人为什么这么有钱?
有福建人这样回答,
已经被逼到蛮荒之地,生无可恋的陆地边缘,只能铤而走险,向海外扩张自谋生路,没想到造就这支族群的另一番天地。
扩张到全球的沙县小吃、基建狂魔平潭隧道、市值干翻中石油的宁德时代,哪个不是绝地反击出的爆品?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福建人牛不是吹出来的,是真实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