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利辛4s店在哪

历史名人录:安徽省毫州市有哪些历史名人

亳州,古称亳,别称谯城,亳字拆分,由高字头和宅字底组成,所以又称“高宅之地” 安徽省辖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为皖、豫两省交界,地貌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毫州有哪些名人吧,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东汉末年权臣,亦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曹操少年间任侠放荡,到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调济南相。董卓擅政时,散尽家财,起兵讨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军。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在此前后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割据河北的袁绍,随后削平袁尚、袁谭,北击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同年率军南征,收服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汉中,次年(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曹魏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谥号武皇帝,葬于高陵。

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他的诸种举措使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曹操的功业及其为人,后世评论之多,分歧之大,可谓世所罕见。此外,他知兵法,工书法,擅诗歌。其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开建安文学之风。著有《魏武帝集》,已佚失。今人辑有《曹操集》。

华佗(约145年—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12月11日—226年6月29日在位)。

曹丕是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226年6月29日),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安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大将。

夏侯惇14岁时,从师学习,有人污辱他的老师,被他杀死,由此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与袁绍等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任奋武将军,夏侯惇为司马。曹操为兖州牧时,夏侯惇为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曹操东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后夏侯惇随曹操征讨吕布,收复兖州诸城。其间兖州之战,夏侯惇左眼为流矢所伤,战后,任陈留、济阴两郡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不久调任河南尹。曹操平定河北后,夏侯惇为曹操镇守后方,立下功劳,升伏波将军,仍兼任河南尹。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侯惇随曹操东征孙权,曹操留他和曹仁、张辽带兵屯驻居巢,以防吴兵。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樊城,夏侯惇随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摩陂,被授予前将军。曹操死后,魏文帝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几个月后,夏侯惇因病去世。

夏侯惇在大旱时期,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百姓受益。其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其曰:“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

早年夏侯渊跟随曹操起兵,建安五年(200年)从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操击败袁绍后,夏侯渊又督兖、豫、徐等州军粮,帮助曹操平定黄河以北。曹操平定冀州后,又派其与于禁合兵征讨,大败昌豨,收降其千余屯,夏侯渊被封为典军校尉。后又率军镇压济南、乐安等地黄巾军,并收其粮草,补充军用。建安十一年(206年)昌豨复叛,其与于禁合力攻击,昌豨再降,夏侯渊拜典军校尉。建安十四年(209年)随曹操征孙权,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后,督诸将击破庐江叛将雷绪。建安十六年(211年)以征西护军督徐晃等攻太原平定商曜之乱,屠太原城。建安十七年(212年)夏侯渊率兵征伐梁兴,将其斩杀,因功封为博昌亭侯。建安十九年(214年)其亲率精兵轻装疾进,一举击溃韩遂,乘胜攻破高平等地,授指挥军队符节。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曹操率夏侯渊攻降张鲁,升为都护将军,回师后拜其为征西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大军北征,进军至阳平关(今陕西汉中宁强县阳平关镇),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夏侯渊是三国时期死在战场上的大帅,这一方面显示夏侯渊身先士卒,勇胆过人,另一方面也看出其有急躁冒进的问题,韬略谋划名不副实。

许褚,字仲康,谯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猛将。

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早年聚亲朋数千户共同抵御贼寇,后来,率众归顺曹操,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累迁武卫中郎将,赐号“虎侯”。在潼关之战中,许褚吓退马超,许褚为人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曹操去世时,哭至吐血。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迁武卫将军,册封万岁亭侯,负责宫中安全。魏明帝曹叡继位时,册封牟乡侯,卒于任上,谥号为壮。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又称陈思王,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音乐家。

曹植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少年早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亦能文,援笔立成,深受曹操宠爱,几欲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饮酒无度失宠。曹操死后,曹植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的十几年里,多次被迫迁徙封地,初封平原侯,后徙临淄侯。曹丕、曹叡相继称帝后,屡遭迫害,创作了广为人知的《七步诗》表达当时的煎熬与愤懑。后被贬为安乡侯,又徒封陈王,最终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死于壮年。

曹植在建安诗坛上取得比较高就。他在汉乐府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现存诗七八十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前期的诗歌以《白马篇》为代表,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后期因为生活的突变而导致诗风的转变,从以前轻松乐观、浪漫向上的情调改变为是忧虑、悲愤、抑郁和痛苦,代表有《赠白马王彪》等。除诗歌创作外,曹植的散文和辞赋写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求自试表》等历代传诵的名篇。

曹腾(生卒年不详),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东汉宦官。

永宁元年(120年),顺帝做太子时,邓太后看到曹腾年纪轻,又谨慎厚道,派其侍奉皇太子读书,因此得到顺帝宠信。顺帝即位(126年)后,曹腾任小黄门,后升迁至中常侍。因策划迎立桓帝有功,迁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加位特进。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未有显著过失,并能推荐贤人,受到种暠弹劾,却称种暠为能吏,因此受到人们赞美。

曹腾是曹魏王朝中六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唯一一个被正式授予正统皇帝称号的宦官。

魏明帝曹叡(?—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

曹叡是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239年1月22日),曹叡病逝于洛阳,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因讨伐灵丘的贼寇,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后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元侯,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曹爽(?—249年2月9日),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

曹爽体态肥胖,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谨慎持重,曹叡即位后任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任武卫将军,太和五年(231年),其父曹真逝世,曹爽袭封邵陵侯爵位,景初三年(239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少帝曹芳即位之后加侍中,改封武安侯。从此,势倾四海,声震天下。

曹爽原本谦虚谨慎,后来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起居自比皇帝,并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被加以谋反之罪而被屠灭三族。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思想家、文学家。

夏侯玄少年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称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袭封昌陵乡侯。魏明帝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少帝曹芳继位后,拜散骑常侍、中护军,保卫皇宫。后任征西将军,任内与曹爽策划骆谷之役,大失人心。高平陵政变后,被夺去兵权,改任大鸿胪、太常卿。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杀死大将军司马师,改以夏侯玄执政,事泄被杀,夷灭三族,夏侯玄死时年仅四十六岁。著有文集三卷,如今已佚。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被太傅司马懿评价“皆大善”。博学多识,才华出众,精通玄学,成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人物。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唐朝宰相、诗人,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党重要人物。

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擢尚书右仆射,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编为四卷。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张乐行(1810年—1863年),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

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后成为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咸丰二年(1852年)冬,作为十八股捻首之一,在安徽亳州雉河集起义抗清,张乐行被推举为盟主,史称“十八铺聚义”。咸丰四年(1854年)张乐行与起义军白旗首领龚得树、黑旗首领苏天福再举义旗,控制淮北广大地区。次年春,捻军势力扩大到安徽、河南两省。咸丰五年(1855年)各捻会盟于雉河集,张乐行被封“大汉明王”,建立“五旗军制”,颁布《行军条例》。咸丰六年(1856年)张乐行再次占领丰县,紧逼开封。咸丰七年(1857年)春,受封为“征北主将”,三河镇战役中与陈玉成配合大败湘军。咸丰九年(1859年)张乐行进军西华,在舞阳将清军将领联恩围杀,咸丰十年(1860年)被封为沃王。

同治元年(1862年)张乐行率领长枪队西进,与僧格林沁在河南杞县交战。同治二年(1863年)清廷诱降,张乐行顽强抵抗,因叛徒出卖,在西阳集被俘,随后被凌迟处死,时年53岁。

姜桂题(1843年—1922年1月17日),字翰卿(又作汉清),安徽亳州人,北洋政府高级将领、陆军上将。

他出身捻军,后叛离捻军,投靠僧格林沁,因为作战勇猛,被毅军首领宋庆招致麾下,后在军中成为统帅。甲午战争期间,他曾在辽河一带袭击过日本军队。1895年参加海城争夺战,2月参加争夺大平山之战,3月参加田庄台战役。甲午战争后,应袁世凯之邀加入北洋集团,任右翼翼长兼步兵第一营统带。1899年任武卫左军统领,1900年参与镇压义和团。辛亥革命后参与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热河都统。1920年直皖战争时曾受徐世昌之命出面调停,数次无果,后多次称病请辞,1922年1月于北京病逝。

马玉昆(1837年—1908年),字荆山,亦作景山,民间称为马三元,安徽亳州市蒙城马集人,清末将领。

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74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7月朝鲜事急,奉令率军至平壤。在平壤保卫战中,他指挥所部奋勇抗击,重创日军第九旅团。但因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指挥失当,终于败回国内。1895年在辽河下游与日军作战中,马玉昆虽英勇善战,但由于清军各部不协,仍以清军失败而结束。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调还直隶提督。庚子之变时,马玉昆率武卫左军抵御八国联军。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余。卒以无援而败退。及那拉氏挟光绪出走西安,命马玉昆随扈。第二年,还京,加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

侯宝璋(1893年5月—1967年3月12日),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集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1934年发表我国第一部《病理组织学图谱》,用绘图的方式,把病理学的基本病理改变,简易明了地表示出来,形象而真实地给人以深刻印象。是年,获得罗氏基金的资助,去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所工作一年。1942年先后发表《为司马相如的病下一诊断(中国糖尿病史)》《医史丛话》《中国解剖学史》,1943年发表《中国牙医史》,1946年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1947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英讲学。1948年受聘于英国教育部任香港大学医学病理系主任教授,曾代理院长职务。1954年曾相继发表《中国天花病史》《疟疾史》《杨梅疮考》。1956年发表《原发性肺癌与华枝睾吸虫感染的关系》,第一次提出并证明了寄生虫在人体肝内寄生可以引起恶性肿瘤,因而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重视。宝璋的科研成就,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先后发表论文50多篇,著书3部,

1961年香港大学授予其荣誉科学博士,并推荐其为英国皇家学会病理学会终身会员。执教近50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医学科学人才,成为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曾任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病理学教授,被选为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医学总会理事。1967年3月12日,因急性心肌梗死病逝,骨灰存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毫州市人文地图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欢迎网友们补充、建言献策~

丨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利辛4s店在哪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