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bsg

对话2021届毕业生 吉利李书福:人生的路离不开四步曲的循环往复

5月31日,三亚学院迎来了2021届毕业生典礼。已经鲜少为吉利汽车活动站台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不仅出现在了毕业典礼的现场,还与院校的师生进行了一场极具思考意义的对话。

在这场主题为《Are you ready》的交流中,李书福寄托了他对毕业生的殷切希望。他表示,“同学们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社会后要明白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不断提升选择与决策能力,不断加强执行与操作训练,才能不断形成智慧结晶。”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李书福对年轻师生的寄语,大概就他所说的,“希望同学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发展自己。”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Are you ready》为主题,与师生进行深度对话

人生四步曲:认知、选择、决策、执行

每年毕业季,都会迎来一大批的毕业生,他们或迷惘或坚定,或继续学习或参加工作,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站上了迈向未来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怀揣梦想奋力前行的过程中,年轻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在李书福与师生的这场对话中,李书福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了年轻毕业生一些真挚的祝福与寄语。“科技自由探索,学术自由引领,是全球大学文化的主旋律,对于大学生而言,练就独立人格,崇尚独立思考,是同学们的精神家园。我希望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精神家园继续顽强奋斗。”

在李书福看来,人生的路离不开四步曲的往复循环:认知、选择、决策、执行。“我希望同学们明白,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社会后希望同学们明白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不断提升选择与决策能力,不断加强执行与操作训练,不断以此往复循环,不断形成智慧结晶。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从容面对人生,才能从容面对世界,才能理解包容成败、是非、黑白、大小、快慢、生死、贫富、学业、好坏、爱恨……”

三亚学院举行2021届毕业生典礼

当然,提高认知水平、提升选择与决策能力、加强执行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往往需要年轻人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去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方法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格式。但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积极主动,时刻争取机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付出,不怕别人笑话,不怕失败,只求机会,不惧挑战。通过这四步曲的往复循环不断形成智慧,不断适应与提升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李书福分享道。

不同的人生经历有不同的智慧结晶,在反复尝试与总结之后,李书福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初心,“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独立人格主体思维很重要。只要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始终保持好奇心,就会自信满满。”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十分务实地展开各项工作,不要钻牛角尖,而是应该胸怀大志,有自己心中的理想,不被浮云遮望眼,放眼看穿全世界,始终保持清醒。只有这样,你们的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认知、选择、决策、执行”“积极、提升、独立、清醒”。李书福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同学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发展自己。”

是责任也是情怀: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

可以看到的是,李书福给出的寄语,满是真诚,不仅仅是简单的送上祝福就完事了,背后饱含了李书福对自身的人生经历以及吉利整体发展的总结,是非常真挚的输出。

“认知是人生进步的起点。”1997年前后,李书福意识到汽车产业是全球性产业,是制造业之王,“如果中国每年汽车销量超过3000万辆,而又不是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那一定不是一个好消息。”同一时间,李书福也意识到,当时中国汽车人才匮乏,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汽车方面的学生、技师、专家……国产汽车要想有出路,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开始有了选择的能力。”于是,李书福选择进军汽车行业,实现产业报国。同时,尽管李书福深知办学的艰难,但还是选择走下去,立志要自己办大学。

“有了方向以后,就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相对位置。”于是,李书福决定,两个方向都不放弃:一边研究汽车,一边培养学生。资料显示,1997年,吉利在进入汽车行业的同时就开始创办学校。

“经过认知训练、方向选择、细分决策三个阶段后,就应该展开具体行动了,该有结果了。”于是,李书福带领吉利开始了长达24年的产业报国与教育兴国的布局。

如今,吉利不仅在汽车制造、平台架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未来出行等汽车相关的领域实现了科学而全面的布局,与戴姆勒、沃尔沃、路特斯以及其他公司达成协同合作,还在教育发展上实现了遍地开花。资料显示,1997年至今,吉利已创办10所院校,形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在校学生超5万人,为社会累计培养人才15万。

三亚学院连续五年就业率达95%,累计培养超过6万人才

回望过去,吉利教育成绩的取得,其实不比坐稳汽车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位置轻松。就拿本次举办毕业典礼的三亚学院来讲,其成立与发展充满了艰辛。李书福表示,“想要在三亚把大学办好,一定要大规模的投入与发展,一定要形成规模优势,包括在校生的规模、师资的规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训和办学条件都要形规模。”而规模要大的话,土地不够大也不行。于是,李书福把政府配给吉利的500亩房地产用地变成了教育用地。

所有人都明白,房地产用地与教育用地哪个更值得投资。但是,在李书福眼中,吉利办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吉利在教育领域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回报。”

如今,三亚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0亿元的大学,旗下设有21个学院,开设51个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更重要的是,三亚学院已经连续五年就业率达95%,累计为社会培养超过6万人才;连续六年跃居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二位。

事实上,无论吉利汽车如何发展,无论吉利教育如何丰富,李书福都有一个宗旨从未改变,就是“将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他表示,“吉利搞高等教育是非常纯粹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只要学校好,我们心里就高兴。”

大国之间的竞争最后还是教育的竞争

“世界在变,认知需要不断提升。”创业与办教育24年的李书福,在当下对教育事业有着更为清醒和深刻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也在产学研融合的维度上推动着吉利不断做大做强。

在李书福看来,“大国之间的竞争最后还是教育的竞争。”他认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事实上,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社会发展,离不开过去三四十年来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面向未来,中国的大学如何更高效地崛起?如何形成自己的学术氛围、学术能力?是摆在所有民办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李书福认为,“学术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发射器,学术上如果不能及时交流,很多科学发现就会陷入被动。学术上如果没有成就,如果不能引领世界,技术就会落后。一切的创造性技术,都是源自学术的形成、科学的发现。”但是,作为企业来讲,“我们在科学发现这个问题上,跟高校比还是有差距的。企业只是把重大科学发现变成重大的产品,把学术和论文通过企业的努力变成产品。”

因此,在选择和决策的时候,吉利决定将方向定为探索产学研融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希望充分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从市场需求出发,聚焦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例如,三亚学院以区块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金融科技、自贸港法等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点产业为需求,确立了“金融产业数字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现代服务业”“城市治理”“康养产业”等五个重点学科建设方向,推进产教融合,对中国民办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有益探索。

三亚学院金融创新与多资产智能交易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产学研创新发展需要培养各种人才。李书福表示,对于大学而言,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高层次技师技工的培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创新能力竞争是包括技师技工在内的全面、立体、综合能力的竞争,许多创新成果的产生以及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源自于一线的实践与启发。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各种人才,吉利的办学走上了“社会化”“国际化”的道路,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以三亚学院为例,在国内,该校目前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中心、海南省文体厅、省旅游委等建立了高层级协同体;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国际设计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时尚集团成立省内首个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和健康产业研究院,填补了各类人才缺口。

同时,伴随吉利向全球化企业转型,吉利教育也开始部署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目前,三亚学院已与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巴基斯坦信德伊斯兰大学等建立跨境联动合作机制;与美国著名公立常春藤高校迈阿密大学、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学成功缔结姊妹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美国伯克莱学院等亚、非、欧、美洲的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国际学生类别和生源地均不断增加。

三亚学院与丹麦盛宝银行共建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以金融科技重新定义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

事实上,三亚学院高等教育社会化、全球化协同的“朋友圈”只是吉利教育的一个缩影,吉利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践行产学研的融合,强化教育体系。实践也证明,吉利教育事业为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以自身经历做参考,以创业经验为依据,李书福将其总结的“认知、选择、决策、执行”人生四部曲,倾囊赠予毕业生,只是希望同学们的能够“带着心中的理想走向社会,开创光辉灿烂的明天。”

文/北青-北京头条 温冲

编辑/陈正忠

从拆大奔到奔驰大股东!吉利李书福的逆袭之路

文:杨海艳 来源:一财网

“收购狂人”李书福又干了票大的。

在遭遇多次婉拒之后,吉利默默完成了二级市场的逆袭。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媒体放出重磅消息称,来自中国杭州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已收购著名车企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9.69%的股份,共计1.036亿股,市值近90亿美元(约合570亿元人民币)。

随后,戴姆勒官网也就此发表声明,表示欢迎新的长期投资者,“乐见与李书福的合作”。

整个德国产业界都沸腾了——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而且还是一家民营企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二级市场大量收购第一辆汽车发明者创立的企业、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母公司,并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当地一媒体甚至以《吉利老板,从抄袭奔驰到收购奔驰9%股份》为题,发表了一篇略带醋味的报道。

不过,白手起家的李书福,可能也并不太会在意外媒“深扒”他对奔驰的迷恋,和以造奔驰这样的车为目标的历史。

从模仿奔驰到买下奔驰

李书福第一次提出要造“奔驰车”是1996年夏天,当时他正和现任吉利集团总裁、CEO的安聪慧乘坐着奔驰车奔波在路上。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虽然早在1994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首次提出鼓励个人购买小汽车,轿车市场的风向从此前集中在公务和出租用车市场开始转向私人市场,但那时候,汽车业并未向民营资本开放,连造摩托车都需要许可证。

李书福“暗度陈仓”,以“代工”的方式进军摩托车行业,再悄悄布局汽车产业。

20世纪60年代出生在浙江台州农村的李书福几兄弟从小喜欢车,在家里的床底下,曾堆满了用泥巴捏的“小包车”。所以,在李书福靠走街串巷为他人拍照淘得人生第一桶金,继而开照相馆、生产电冰箱、成立装潢材料厂甚至还进入房地产行业,在各个领域做足尝试之后,他萌生了造车的念头。

但是,一家完全没有基础的民营汽车公司要造车,谈何容易。模仿是其起步的第一课。“拆东西研究”也成了吉利人造车的第一步。李书福买了很多车拆掉学习,有红旗、丰田、宝马…甚至他的座驾——一辆新奔驰车,也被研究人员趁他出差的时候拆了。拆了装,装了拆,正是这种看上去很土的办法,让吉利搞出了第一款产品——有着红旗车底盘和奔驰车外形的吉利一号。

不仅是外媒,这段历史也一度让业内津津乐道。

李书福的战略眼光和踏实、能干的执行力,为业内熟知。然而,造车是一门十足的技术活,在毫无造车技术基础上起步的吉利汽车虽然凭借自身的实力在迅速崛起的消费需求面前获得了市场,豪情、美日、优利欧等车型一度也曾在市场上走俏。但时间不长,到2006年,由于产品批次出现的质量问题,吉利的车有点卖不动了。

一番探讨之后,吉利决定转型:从低端往中端走,从以价格优势走向技术领先。

转型需要领导人物,李书福遍撒英雄帖,开始大量寻觅国内外汽车界享有声誉的专家和技术人才,这些国际化的人才让吉利的研发实力、管理经验都更上一层楼。

2010年吉利控股与福特汽车签订沃尔沃轿车公司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集团官网)

也正是在这一年,吉利的眼光投向了海外。

2006年,吉利宣布进驻英国锰铜控股,持有其19.97%的股份,后来英国锰铜遭遇金融危机,吉利并未放弃反而对其增资,按“零现金/零债务”模式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的业务与核心资产;2009年,吉利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器公司DSI;2010年,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完成汽车并购史上一次“蛇吞象”的壮举;去年,吉利拿下马来西亚宝腾和路特斯汽车股权,还一举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并全资收购了美国飞行车公司太力(Terrafugia);2018年伊始,再度完成国内汽车业内单笔最大股权收购,吉利从一家民营企业转型为国际化大汽车集团。

6个月内吃进10%股份

“从地方民营小企业,成长为全球汽车集团,得益于全方位整合国际资源、持续技术创新、不断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高效的决策、富有远见并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李书福说。

和很多本土车企一样,通过海外并购花钱买技术来实现自身实力提升,是李书福一开始的想法。但是,在汽车行业内,海外并购并不鲜见,能如吉利这般获得成功者并不多见。

首先,从并购次数和频率来看,吉利集团无疑是出手最多的企业;其次,吉利集团每一次出手,基本上都“弹无虚发”。

收购沃尔沃一案,到2010年正式完成收购,吉利准备了8年,李书福也等了8年。2002年,年轻的吉利刚刚拿到轿车许可证,在浙江临海召开的一次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突然说了一句:“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起就应该做准备了!”这句话可谓石破天惊,当时的人员全蒙了。

沃尔沃汽车成立于1927年,是瑞典人最引以为傲的汽车公司,称之为“北欧公主”一点不为过。尽管在1999年,沃尔沃的轿车业务已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归旗下,但吉利集团想要收购沃尔沃,被时人认为是“狂妄”。

狂妄?时间证明并非如此。李书福不仅执着,还善于分析和判断,更具有执行力。他认为,由于福特汽车自身的财务压力,卖掉沃尔沃是迟早的事。于是一方面蛰伏等待,一方面为并购寻求人才,做充分准备。

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长达几年的准备期中,他找来了曾参与吉利集团收购锰铜项目的核心成员张芃、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参与投行业务的袁小林、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前CEO沈晖等人参与战略规划乃至具体并购过程。


同时,李书福还争取到了老牌投行法国洛希尔金融集团的支持,这对这次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洛希尔银行多年的顾问汉斯·奥洛夫奥尔森曾在沃尔沃任职超过40年,并在福特完成对沃尔沃收购的前五年担任沃尔沃CEO,对福特和沃尔沃都非常熟悉。

当2008年福特想要出售沃尔沃时,吉利已经准备好了。和此前收购沃尔沃一样,此次收购戴姆勒股权,也无疑是充分调研、详尽分析和果断决策的结果。

在这其中,找对的人以对的方式做对的事情,是吉利并购能屡获成功的关键。

此前有报道称,一开始吉利集团希望以收购新股的方式收购戴姆勒3%~5%股权,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戴姆勒方面婉拒了吉利,原因是不希望股权被稀释,但表示“欢迎吉利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

李书福没有放弃,而是找兴业银行等机构低调帮助其从二级市场买进,在短短6个月里,完成了9.69%的股权购入。要知道,戴姆勒的股权十分分散,此前其第一大股东科威特股权基金也仅持有其6.8%的股份。在交易资金来源方面,吉利并未动用境内资金,而是遍寻合作方,最终两大合作伙伴兴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分头融资为吉利筹款,利息相当于戴姆勒分红,对吉利本身来说并不会形成大的财务风险和压力。

戴姆勒股份公司半年来的股价走势,目前股价为70.41欧元(来源:戴姆勒官网)

此次协助吉利制定收购计划的是摩根士丹利德国区前CEO德克·诺特海斯(Dirk Notheis)以及前中国区CEO。诺特海斯在德国人脉颇广,与政府机构关系密切。

回头翻看李书福和吉利的每一次并购,都是大胆起意、小心推论、充分准备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吉利每一次并购的合作伙伴和寻找的咨询公司,在其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过,对于并购来说,买进来容易,如何避免文化和理念冲突、获取信任并最终形成价值协同,是最为关键的难题。从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来看,吉利在上述领域独特的经验和经营逻辑也让它避免了能买进但难以“吞下”的难题。李书福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谈及三个方面:本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尊重以及创造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他在收购完成后整合和运营方面的心得。

在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之后,吉利选择了“放虎归山”,保持公司战略的延续性和管理层的稳定性,李书福将沃尔沃和吉利的关系比喻为“兄弟”。他说,当下沃尔沃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它。在完成收购之后,吉利投了大量资金帮助沃尔沃恢复元气,而不干涉后者发展。

在此次完成对戴姆勒股权收购之后,李书福又同样承诺,不会干涉管理层的决定。

正是这种以尊重为基础的友好协商,让吉利从“买买买”中获益匪浅。

收购澳大利亚的DSI,填补了吉利在大扭矩变速箱技术上的不足;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后,双方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共同致力于全新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的研发,未来双方将基于这一共同的模块化架构进行各自的产品研发,在资源上共享,但品牌和车型上保持独立。这一合作方式,既节省资源又加快了车型推出周期。

吉利还借鉴使用了不少沃尔沃在安全、环保以及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搭建起自己在这些领域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从而一跃成为国内排名前四的车企。而此番完成对戴姆勒股权收购之后,双方在电气化以及未来出行领域的合作又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2010年9月14日,在沃尔沃汽车被收购后第一次董事会会议结束后,李书福走出沃尔沃大厅,看着沃尔沃汽车总部大楼前面三个旗杆上升起的瑞典国旗、中国国旗和沃尔沃旗,说了一句:“从今天开始,我们真正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了。”

不知这个月底,在德国与戴姆勒高层商谈未来合作之后,李书福又会作何感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bsg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