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本田cb1000r和650r的区别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本田cb1000r和650r的区别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更精彩的CB:车展现场解析新款CB1000R
2018北京国际车展上最引人注目的街车当属来自本田的CB1000R,本田CB是很多摩托车爱好者的梦想之车,但随着时间推移,CB系列发生了巨大的革新,而我们的梦想还在延续。今天跟大家聊的这部CB1000R,在传承CB系列传统经典的同时,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时尚的外型及更高科技的配置。
本田推出的2018年全新改版CB1000R,洋溢着现代古典韵味,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新运动英伦风”。实际上,这是风格激进的极简主义,如单圆头灯刻意内缩,与上一代相比短了90mm,强化了力量感;后挡泥板直接安装在后摆臂上,这是本田首次采用这一设计,目的是获得精炼、简洁的尾部造型。
时尚兼顾经典的圆形头灯
后挡泥板直接安装在后摇臂上
作为已经沉默多年的运动型街车,这次高调发力,绝不是在造型风格上作出调整就收手。在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下,新一代CB1000R的体内充盈着满满的技术诚意!
CB1000R搭载的998cc直列四缸发动机,移植自新版的CBR1000RR。与上一代相比,安装的是锻造活塞而非铸造活塞,同时采用了更高的气门升程,更粗的气门(进气门8.5mm,排气门8.1mm),更大口径的进气口,新的燃烧室形状,目的是实现更好的中段转速扭矩输出,在公路驾驶中更加实用。
与之相对应,新一代CB1000R的齿轮比降低了4%,因而在加速、超车时,骑手会感觉更加迅猛给力!
CB1000R整车贯彻了减重的思路,目的是优化操纵性能。如:匹配的4-2-1排气系统,不仅在转速5000rpm以上时强化扭矩输出,而且减轻了4.5kg;新的单背脊钢质车架,在维持较好操纵性能的同时,又减轻了2.5kg质量;前端安装的昭和SFF-BP前叉,不但具有出色的性能,而且进一步减轻了簧下质量。
4-2-1排气系统
昭和SFF-BP前叉
可调后减震
增强的动力,减轻的体重,让新一代CB1000R的功率重量比显著提升,比上一代高出20%,加速性能有效增强。
为了进一步强化骑手的加速体验,本田工程师还将齿轮比缩减了4%,因此从起步开始,骑手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新一代本田运动型街车比过去更有劲、更生猛!本田甚至声称,在前三挡加速到130km/h的过程中,CB1000R的加速能力堪比超级跑车CBR1000RR!
作为本田最新一代的超级运动街车旗舰,CB1000R在强化人工智能方面不遗余力,电子油门,4种驾驶模式(标准模式、运动模式、雨天模式、用户模式),发动机刹车,牵引力控制系统等现代电子智能辅助装备一应俱全。
最大功率增加15kW,马力重量比提高20%,更换了新的车架和升级换代的悬挂系统,武装上动力模式、发动机制动、牵引力控制系统等智能配置……诸多的改进提升,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整体战斗力,势必让新一代CB1000R再次冲入全球顶级街车世界的搏杀!
2018年本田CB1000R小档案
发动机型式:水冷,DOHC 16气门,直列四缸发动机
排量:998cc
缸径x冲程:75 x 56.5mm
压缩比:11.6 : 1
最大功率:107 kW / 10500 rpm
最大扭矩:104Nm / 8250 rpm
燃油供应:PGM-FI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离合器:湿式多片
传动系统:6速
驱动方式:链条
启动方式:电启动
车架:钢质单脊车架
悬挂系统(前):SFF-BP倒立式前叉,行程 mm
悬挂系统(后):BRFC单筒减震器,行程 mm
制动系统(前):310 mm双盘,4活塞卡钳×2
制动系统(后):256 mm单盘,2活塞卡钳
长 x 宽 x 高:2120 x 789 x 1090mm
轴距:1445 mm
后倾角:25°
拖曳距:100mm
座位高度:830 mm
最小离地间隙:135 mm
前胎:120/70 ZR17
后胎:180/55 ZR17
整备质量:212kg
燃油箱容量:16.2 L
2021 款 HONDA CB1000R+ 评测:大哥依然是大哥
与CB1300系列并列HONDA当家街车,并且用上最新科技与Neo Sports Café设计传承的CB1000R,在今年也迎来了改款与升级。其中在欧洲以Black Edition名义发售的CB1000R+最近也正式引进中国台湾省,让我们跟随台媒MOTO7一起来试驾,看看新款CB1000R与旧版相比有着哪些变更点、作为特别版的CB1000R+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吧!
新版CB1000R最显眼的变更,肯定非外观莫属。首先大灯舍弃了以往完整圆形的轮廓,改采近似水滴的缺口造型。轮毂与后挡泥板的造型也有所变动,其中轮毂的造型比起旧款轮毂辐条数更多,并且每一个辐条又更加纤细,同时在原先便有的单摇臂设定加持下,质感与热血气息可说是锦上添花。而改变幅度最大的则是副车架,形状比起以往更加简约,让新款CB1000R整体的身材比例更加流线、优美。
再看到引擎的进气口部分,新款CB1000R强调了吸气时的声浪表现,让骑士在催油门加速时能够得到更充足的感官刺激。实际骑乘后对于这方面的表现也是相当有感,但在风大的地点或高速行驶的情况下,风阻声仍是盖过了不少声浪的魅力。
此外新款CB1000R在骑乘姿势方面也有所调整,比起原先纯粹宽大、壮硕的设计,新款CB1000R的油箱将前测的轮廓线条变得更为内缩,让骑士有相对充足的空间可以挪动身体,无论往前放松或往后趴车,都能找到符合当下需求、能够适当固定肢体的骑姿。
同时,新款CB1000R也搭载了近年HONDA高级车款所搭载的5寸TFT全彩液晶仪表,除了显示效果、质感出色外自然也搭载了多种功能可供调整,并让CB1000R的左侧握把多了一些控制按钮,但不至于如同DCT车款那样多得有点让骑士无所适从。 TFT液晶仪表本身提供了数种不同的界面设计,而行车相关的选项则有运动、标准、雨天、使用者自定义四种模式可供切换,其中动力输出的大小、引擎制动的强度、循迹防滑系统介入都能让车主可以自由选择和调整。
在骑乘感受方面,由于CB1000R+原厂标配了进退快排,因此在跑山这类需要频繁换档的场合下骑乘时,方便性自然是不在话下。而除了此前提到的骑士乘坐空间更加宽大以外,新款CB1000R将整体的动力输出反应修改得更为平均、滑顺,再搭配上变得较为柔软的原厂悬吊设定,都让骑士在激烈操驾时拥有更多修正、容错的空间,借此让骑士能够以更加安心、自然的步调进行操驾。
那么到底CB1000R+与标准版本有何不同?首先能够看到CB1000R+专属的熏黑造型风镜,而在Plus版本才有标配的快排系统附近,更有以CNC方式雕刻的CB铭牌。此外轮毂更采用了切削设计,美丽的金属光泽也让Plus版本的质感与霸气比起标准版本更加外显。
同时CB1000R+原厂标配了单座盖来使全车的运动气息更加完整、一气呵成,不过这次MOTO7为了带亚亚一起进行双人测试,因此便特别请HONDA原厂将单座盖改为标准版本的后座垫。
在进行了约20~30分钟的双人骑乘测试后,亚亚认为新款CB1000R的后座垫泡绵偏硬,对于长途后座而言并不算舒适,但表面的皮料则提供了出色的止滑效果。同时后座脚踏的设计也略有不足,与同样身为旗舰街车的初期喷射型CB1300同样拥有位置尴尬、偏高,使后座乘客难以找到准确、舒适施力点的问题。
而在双载的过程中,亚亚认为车辆经过坑洞时的跳动也略微明显,不过并不会影响车辆整体的稳定性,也没有多余的晃动。这或许也是原厂悬吊设定改为偏软的缘故,不过由于测试前后避震的预载设定是处在最小值,因此在稍微调高后应该多少能够改善后座容易下沉的状况。
以上就是MOTO7给我们带来的具体试驾体会与介绍,相信本田也会将最新款CB1000R带到大陆,喜欢的车友不妨等一等吧。以上内容转自台媒MOTO7,我们下次见!
试驾本田摩托车CB1000R+ 摩托车界黑武士
以「Neo Sport Cafe」创造的公升级性能街车 Honda CB1000R 诞生于 2018 年,独特的外型设计成为了 Honda 当代性能街车的代名词。以当代逻辑重新诠释 Cafe Racer ,大胆创新的想法在全球获得广大回响。
CB1000R 建议售价 : 55.8 万
CB1000R+ 建议售价 : 59.8 万
在 CB1000R 推出的 3 年后迎来了这次的改款,虽然车辆的第一印象仍旧与上一代相同,但实际上许多配备都经过变动,改款幅度并不小。
改款重点
5 吋 TFT 全彩仪表
HSVCS 蓝牙系统
USB Type C 车充
全新七幅铝圈
重新设计副车架
车型特点
Neo Sports Cafe 家族造型
4 种驾驶模式
3 段动力可调
3 段发动机刹车可调
3 段扭力控制可调
进退档快排 (CB1000R+)
本次试驾的车辆 CB1000R+ The Black Edition,为配备更强并且全车黑化的版本,配合部分零件采用 CNC 与切削加工的金属原色来点缀,喜爱全车黑化的车迷绝对不能错过!
CB1000R+ 版本标配进退档快排。
快排在中、高阶车款上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配备,但 CB1000R+ 的快排居然能有软、中、硬三种打档回馈的脚感可调!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黑化的车架轴距采用 CNC 切削。
头灯上方的造型小风挡为 CB1000R+ 版本专属配件。
刻有 CB 的 CNC 把手冠座。
水箱侧盖与车辆侧盖的金属饰板采用阳极处理。
排气管与标准版的金属原色不同,经过黑化处理。
前叉内管亦经过黑化,可以说全车除了碟盘以及部分刻意点缀之处都彻底黑化。
轻松的上半身前倾角度与运动化的脚踏位置再加上宽阔的把手设计,这样的驾驶三角除了不要求骑士的肌耐力与体力之外,更带来灵活的操控特性,使 CB1000R+ 在都会或是狭小山道驾驶也能轻松自如。
#骑士 174cm、76kg。
830mm 的座高,170cm 左右的骑士都能够无压力的驾驶,乘客位置与骑士位置的落差也不会太大,在性能街车中算是相对好坐的。
出厂的悬吊设定算是兼并运动化与舒适性,除了重手刹车下前悬吊下沉量稍大之外一切都很棒!原厂配备 Pirelli Diablo ROSSO III 轮胎更是让过弯如鱼得水!(出厂配胎随机为 Pirelli Diablo ROSSO III 或 Michelin Power 5)
在电控系统方面,虽然动力共有 3 段可调,但除非经常维持较高转速、且油门开度较小的驾驶方式,不然若是都大开油门拉转的话体感差异不大。Honda 高阶车常见的发动机刹车可调则是我非常喜欢的部分,将介入段数调低能够更滑顺的进入弯道。调高的话则是能感受到较强的后轮牵引力。
CB1000R+ 进退档快排作动十分顺畅,就算 3 到4,000rpm 的低转速也衔接的很好。而前面提到的快排打档感受「软、中、硬」可调是针对骑士穿不同鞋款而特别设计的,调到硬的话真的是要出点力啊!以我这次穿休闲车靴来说,选「软」脚感就十分清晰了。
公升级街车的驾驶甜蜜之处就是充沛的低速扭力,有着绵密的动力与能文能武的驾驶特性,约 3 到 4,000rpm 开始一路延伸至近万转都有不俗的加速力道,但对于并四发动机来说气 (延伸感) 似乎是短了不少。但…国内规格嘛,你知道的。
街车的驾驶感受总是让人又爱又恨,能轻松、灵活的穿梭都会,攻略蜿蜒山道,但没风挡没整流罩的车体在高速巡航下又容易疲惫,但这就是性能街车的醍醐味吧!
一如 Honda 的造车理念,CB1000R+ 有着相当好上手的驾驶特性,相信就算鲜少接触公升级车款的骑士也能够轻松享受其操驾魅力!尤其是在透过电控系统的帮助下又更安全、更加人性化。
除了前面重点整理的配备之外,其实车辆外型也有诸多更动,最明显的部分是昼行灯改为水滴型,而水箱侧罩的线条也有所不同。
轮圈由前一代俗称树枝框的 5 爪 10 幅改为 7 爪 21 幅。
全车皆采用 LED 光源,半圆型的尾灯设计与头灯相互呼应。
圆弧型尾灯的中央为刹车灯。
传承自当家跑车 CBR1000RR 的 DOHC 16V 并列四气缸发动机,拥有 88.6hp@7,000rpm 最大马力与 9.2kgm@7,000rpm 最大扭力。嗯…这个数据自然是因为国内的环保法规而有所妥协。
车侧的空滤进气造型十分特别。
黑化后的排气管,台规防烫盖似乎就没有那么突兀了。
前制动为双 310mm 碟盘搭配辐射对四活塞卡钳。
前刹车上泵为 Nissin 六段可调直推上泵,并且有着吸睛的半透明油壶。
上泵的刹车油管的位置在下方,让视觉上俐落不少。
后制动系统为单向双活塞卡钳搭配 256mm 碟盘。
前悬吊为 Showa SFF-BP 43mm 倒叉,具备压缩与回弹阻尼可调功能。
前叉阻尼调整机构在左侧前叉上盖。
中置后避震器为预载及回弹阻尼可调。
副水箱藏在后避震器前方。
CB1000R 是 Honda 少数采用单摇臂后悬吊的车款。
采用下置式牌架设计,让车辆露出完美的车线条。
肌肉感十足的油箱驾驶时相当贴合骑士夹持着姿势。
将电门设计在三角台与油箱之间,让车头造型看来更紧凑俐落。
由于导入了 TFT 仪表与诸多附加功能,左侧开关改用十字键设计,更方便操作。
右把手处仅有熄火 & 启动 2 合一开关。
全新的 5 吋 TFT 仪表即便是我们在正午左右拍摄,依然有明显可辨识性。
共有 4 种驾驶模式以及动力、发动机刹车、扭力控制各 3 段可自由调整。
#制表 : Honda Taiwan
仪表自订义功能相当多元,从显示风格到行车资讯编排、背景颜色 (黑、白、金属发丝纹) 以及超转灯等都能自订。
共有 4 种不同的显示风格让骑士挑选。此为 Type 1
Type 2
Type 3
Type 4
乘客坐垫拿起来后,里面除了随车工具之外还有一个 Type C 车充。
5 吋 TFT 全彩仪表能够与智能手机连动,结合独家开发的车机联动 APP「Honda RoadSync」,骑士在行驶途中不需要再频繁拿起手机操作,仅须透过语音即可完成导航、电话、讯息以及音乐等操作,减少骑士分心的机率。不过须特别注意的是,目前 APP 仅支援 Android 系统,iOS 系统还在开发阶段,因此使用 iOS 系统的苹果用户可能要再等等。
#图为 Forza750,与 CB1000R 同一套系统。
#图片来源 : Honda Taiwin
看似熟悉的外型,其实 2021 年的 CB1000R 在许多配备与细节处都经过修改,视觉设计更加成熟且完整。CB1000R+ 独特的外型加上强悍的性能,实在很难挑出缺点。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复古、复刻车款大行其道的现代,Honda 以「Neo Sports Cafe」的全新定义开创的道路获得了莫大的成功。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