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资收购的外国知名品牌
AMC院线
这家美国最大的连锁影院2012年被大连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收购。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对好莱坞有着特殊的喜好,还收购了另外一家大型电影公司。去年11月,AMC以1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四大院线Carmike Cinemas。王健林还曾试图收购派拉蒙影业的控股权,但被其母公司维亚康姆拒绝。
先正达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宣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巨头先正达(Syngenta)100%股权,后者估值430亿美元。这一金额刷新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纪录。中国化工将先正达纳入麾下,则借道跻身农业 化学领域巨头行列。
麦当劳
麦当劳(McDonald's)是全球大型跨国连锁餐厅,1955年创立于美国芝加哥,2017年8月4日,中信股份发布公告称,此前公司联合凯雷拟最多161.41亿港元收购麦当劳中国,于7月31日完成交割。10月,麦当劳公司名称“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10月12日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Club Med
2010年,中国投资公司复星国际收购了法国全包度假品牌Club Med 7.1%的股份。五年后,经过两年的竞购战,复星国际再度以 11 亿美元(8.03亿英镑)的成本将其持股比例提高到 98%。
通用电气GE
通用电气创立于189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的跨国公司。海尔集团以5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的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之后,海尔也一举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现在海尔旗下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一如当年的通用电气。
德国库卡
2016年美的集团向库卡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拟以每股115欧元的价格增持库卡公司股票。库卡公司是德国领先的工业4.0解决方案供应商,而美的是中国家电领域的巨无霸,本次美的收购库卡,则是力图重演当年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科堡之举。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
中国万洲国际集团(当时称为双汇国际控股)在 2013 年以 47 亿美元(34 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知名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该公司旗下拥有史密斯菲尔德和库克等品牌。
沃尔沃
2010 年,福特以 18 亿美元(13 亿英镑)的价格将沃尔沃的汽车部门出售给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2021 年 7 月,沃尔沃与吉利汽车收购吉利在中国合资企业中的股权。使其成为第一家完全由中企控制的非中国汽车制造商。
Tommee Tippee
Tommee Tippee 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婴儿品牌之一,也是英国排名第一的奶瓶。Tommee Tippee 连同母公司 Mayborn Group Limited 在2016 年被中国保险公司平安以 4.192 亿美元(3.059 亿英镑)的价格收购。
华尔道夫酒店
2014年,安邦保险集团斥资19.5亿美元收购了纽约市这座标志性酒店。在此之前,安邦在美国还是默默无闻,但自那以来已越来越被投资者所熟知。该公司后来还曾试图收购喜达屋酒店度假村国际集团。
普茨迈斯特
三一重工和中信基金联合出资3.6亿欧元(其中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6.54亿元人民币),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完成了此次“狮吞象”式并购。这意味着中国将把德国工业的一个支柱企业收入囊中。
IBM的thinkpadPC
2005年IBM调整战略,把PC部门卖个了联想,包括thinkpad这个品牌。2004年12月14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成功收购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公司全球的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后,无论是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是在欧美市场的后勤保障和供应链都将大大提升。联想集团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脑制造商。
Riot Games
2011年,中国科技巨头腾讯以4亿美元收购了《英雄联盟》开发商Riot Games的控股权,2015年又收购了剩余股份。腾讯还持有动视暴雪和《战争机器》开发商Epic Games的股份。
摩托罗拉移动
摩托罗拉是电信行业早期的领导企业,创办于1928年。随着移动设备开始主宰该行业,该公司将手机业务分拆为独立的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后者2012年被谷歌收购。两年后,谷歌宣布将该部门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价格为29亿美元,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FILA
2009年8月13日,安踏体育以3.32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上市公司百丽国际拥有的意大利国际著名运动品牌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
豪威科技
中信资本在2015年以19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豪威科技。2016年初收购圆满完成,美国的豪威科技就改了国籍,成了北京豪威旗下的公司,而且它的80%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目前,手机摄像头模组里面的图像传感器,索尼、三星和豪威科技是三巨头。
时事随感 | 从双汇宫斗到家族财产传承
这两天时事头条上占据C位的除了塔利班,就是双汇父子之间的宫斗了。从局外人的角度看,万大公子大可不必陷得这么深。万隆老总确实是你爹。但双汇公司是你老爹的,不是你的。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你不满意,提意见老爹又不听,你早点辞职走人就是了。自己单干去。如果万大公子早点抽身,可能会更加自由和快乐一点吧。
万大公子又揭露他老爹和秘书多年姘居,家里人一直包容什么的。这事也挺别扭。老爹包小三,老妈忍不下去了,可以按法律程序离婚呀,把该分的夫妻共同财产分了,自己过日子去。何必忍这么多年?多难受。
其实从双汇的宫斗事件,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的话题:家族财产如何传承,才是科学的,有效的?
我之前听到过一个故事,也是豪门处理家产的。一中国东南地区老板,做得很大。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他的子女要么不想接手他这摊事,没兴趣,要么和他的经营理念不一样。有人也劝这老板,你岁数这么大了,把企业交给子女不就行了?自己享享清福多好。老头直摆手:“那可不行。交给他们,我这企业就没了!”
他琢磨来琢磨去,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某天,他把孩子们都叫过来,当面说了以下的话:第一,我是你们的爹不假,但这个企业是我的,不是你们的;第二,给你们每人一千万,你们自己发展去,爱干嘛干嘛,我不干涉;第三,你们要是没干起来,钱亏光了,想回到我这个企业来工作,可以。你们也可以自己挑部门。但是,你们在部门里,就是最低的那个职级。说白了,就是我的企业给你发份工资,给你找点事干。你要是不满意,自己找其他工作去。你们同意不?仨孩子都同意。于是,各拿了一千万,走了。
老大自己干得还行,不说大富大贵,养活自己,稳步发展没问题。老三是个女儿。谁也没想到,她干得最大。后来老爹有时候周转不开了,还去找女儿借钱。老二没干起来,钱也造得差不多了,想回到老爹的企业里来做事。老爹说好啊,你挑部门吧。老二挑了个部门。老爹直接把部门总经理叫来,对他明说:这是我儿子,要到你那个部门工作。你就按最低的职级,给他安排工作,给他发钱。你要是想多给他发钱,也行,那就从你自己的工资里扣。
这个老板比较通透。一开始就把大方向想明白了。他对子女的安排,和李嘉诚有相通之处。李嘉诚处理家业的故事,据说是这样的。李嘉诚有两儿子。他觉得大儿子李泽钜能继承家业,小儿子性格比较跳脱。于是,他把家业一分为三,大儿子能管企业,就把企业让大儿子管,小儿子好创新,就给小儿子现金,让小儿子自己单干去。另有一部分资产,谁也不给,成立了一个“李嘉诚基金会”。我觉得这类基金会,类似之前的“宗庙”,是家族的共同财产,有“传承”和“共济”的意思。家族推选贤达或者找外部经理人管着,每年的收益,给家族成员一个基本保障。碰上那些特别能造的家族成员,把自己那份产业造光了,还能从基金会那儿领点饭钱,不至于生活无着。因为“天才”的分布是非对称的。只能是把家族一代代延续下去,等着啥时再蹦出一个天才来。如果家族后代中有生活过得不错的,家中有余粮的,再拿出点儿,添到家族基金会里去。慢慢地,这个家族基金会就会越滚越大。欧洲的很多“old money”(老钱),大概就是这么一代一代地滚出来的。
中国人现在慢慢富裕起来了,家里有余粮了。之后,大批的中国家庭,必然会面对这个问题。中国人传统的家族产业代际移转方式,就是继承。如果下一代孩子多,那就分家。赶上哥们兄弟关系不好、闹别扭的,啥都要分得公平,恨不能一个铜钱都用斧子砍两半,一家一半。但有些财产没法这么分呀。这么分完了家,大家分得倒是公平了,但到手的东西,好多都成了废铜烂铁,实际价值大幅缩水。家族元气大伤。实际上家族整体的收入水平,是下降的。继承人彼此之间,抱怨一大堆。分完家之后彼此断绝关系再不来往的,也不少见。真是何苦来哉!
西方人觉得死这个事儿很正常,早早就开始琢磨安排后事,写遗嘱。很多中国人(特别是老人)的观念比较传统,觉得遗嘱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吉利。我还活得挺好,写那玩意儿干嘛?结果,好多事儿提前说是能说清楚的,但没说。有的时候,说了,但没落到纸面上。有的落在了纸面上,但文字有歧义,不清楚。等老人去世了,继承人之间可热闹了。反正没依据,或者老人留下的书面文字,可以有好几种解释。继承人都觉得自己有理,自己亏了。最终闹得一塌糊涂。所以,早点请个律师,写个明明白白的遗嘱,找公证处公证一下,还是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