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村可以放烟花爆竹吗?
新春来临,一家欢聚一堂,小的给老的拜年,老的给小的发钱,名曰压岁钱,老的祝愿上天保佑子孙健康生长,小的祝老的延年颐寿,逸养天年。这中国人的人之常情,也是中国人特有的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作为老年人,经历广,见识多,用这种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爱心,增加春节欢乐气氛。
福六桥在那个地方:?
你好,很高兴能看到你的提问,也很高兴可以回答,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春节拜年的时候,长辈要事先准备好压岁钱分给晚辈,晚辈得到压岁钱后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岁了。
关于压岁钱说法我知道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家里的老人说的,相传年三十的晚上 ,有一只叫祟的小妖会出来伤害小孩,所以人们就发明了压岁钱,来保护孩子不被所害,这就是过年守祟。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每到除夕夜,各家各户都会让孩子用盘装上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也就有了现在除夕夜给压岁钱的习俗。
所以说,压岁钱不仅仅是晚辈得到了红包,更是长辈对晚辈的喜欢祝福的心愿,晚辈要珍惜,更要好好利用合理安排压岁钱。
最后,祝新年快乐!!!
慢读丨大美、福山、瑞溪、龙门……海南这些地名藏有好兆头
在海南的地名中,有一类地名蕴意吉祥,藏着美好愿望,承载了美好的想象和寄托。瑞溪镇、龙门镇、福山镇,镇名因何得来?大美村、保定村、三卿村,又有怎样的故事?追溯这些地名的由来与渊源,可见当地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可见当地深厚的内涵与深藏的故事。
一位小朋友行走在海口三卿村的石板路上。陈勇 摄
大美、福山
族大村美与福气环绕
澄迈县金江镇有村庄名曰“大美村”,这是一个建村近千年的古村。清嘉庆《澄迈县志》有云:“(嘉靖)二十一年,大美村椰树生三株,实青壳独异,累经飓风,一叶不损。人以为生王赞襄之兆。”
大美村依澄迈社延岭而建,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这一村庄曾命名为“多美村”,后来,村名取“族盛则称大,里仁斯为美”之蕴意,用两诗句的末字“大、美”改为“大美村”,希望家族旺盛、村庄更加丰裕美丽。
王赞襄为大美村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考中举人。王赞襄出仕后,曾任儒林郎、户部员外郎、广西按察使司分巡左江道副使等职,晚年辞官回乡十几年,造福乡里,被称为“乡贤”。他出生时大美村中“一棵椰树生三株”的故事,成了流传至今的佳话。
在万宁市北坡镇,有一个保定村。这是一个大村落,位于南海之滨,背靠平原,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保定村历史悠久,《保定村志》记载,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万安军主簿王丽珠之子王得安迁居保定村,为保定村王氏村民始祖。
在村边佛公岭上,存有元代摩崖石刻《衍丰渠记》。清康熙《万州志》有载:“衍丰渠,州南十里富仁都。元至正间,流寓人刘复初从小南山大溪之前引水,东北至保定村,经永宁堂会大溪入于海。堂上有石刻字,其述导水之由,乃元东鲁丘世杰笔也。”
保定村曾有名“霸岱村”,“霸岱”之名因何得来已无从查究。后来,村民为了村名有更美好蕴意,寄托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取“保护而安定”之意,将村庄改名为“保定村”。
澄迈福山风情小镇。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福山镇位于澄迈西北部,东邻老城镇,西接临高县,北临桥头镇。这是一个文化小镇,闻名海南岛的“福山咖啡”就产自于此。福山旧称“森山”,嘉庆《澄迈县志》有云:“福山市,旧名森山,在那托都。万历年间王姓招。”
“森山市”在明代万历年间已经存在,嘉庆《澄迈县志》有记载:“森山市巡检司,在县西六十里那托都。旧有那拖浦巡司,元时设。……至万历二十年,那拖废始徙司于森山市。”
相传明代时此地山林繁茂,如森林之山,“森山”由此得来。清代时,人们将“森山”改为“福山”,寓意此处为福气环绕之地,这一地名也沿用至今。
瑞溪、龙门
吉利文雅与祥瑞美好
瑞溪镇位于澄迈县东部,南渡江穿境而过。瑞溪镇旧称“崩溪”,清代时曾是米谷交易的一个兴盛场所,是个古老而繁荣的乡镇小集。清嘉庆《澄迈县志》有记载:“瑞溪市,旧名崩溪,在曾家西都大江边,为米谷所聚之处。”
为何有“崩溪”之名?这是因为瑞溪位于南渡江岸边,在风大浪急时,南渡江的波浪会拍打、冲刷岸边,长年累月的波浪冲刷,致使岸边山丘泥石坠落,因而得名“崩溪”。不过,“崩溪”之名毕竟不文雅,也不够吉利,后来,为使名称吉利和雅致,人们改“崩”为“瑞”,“瑞溪”一名由此得来,并沿用至今。
澄迈县瑞溪镇美丽的田园风光。海南日报记者 王凯 摄
龙门镇位于定安县中南部,辖区内有龙门墟,镇因墟而得名。龙门更早的名称为“那危”,清道光《琼州府志》有记载:“(定安县)隆门都,原名那危。”
“那危”之名颇为奇特,因何得来?清光绪《定安县志》有云:“康熙间,王忠铭公孙昌言有老仆名那危,开店于岭下,屡遭回禄。”清代雍正六年,“那危”正式改为“隆门”,“龙”与“隆”同音,龙在民间又象征吉利,代表祥瑞和吉兆,“鱼跃龙门”也有美好寓意,因而到了清代末年,人们又将“隆门市”改为“龙门市”。
光绪《定安县志》记载:“雍正六年,巡司蒋期贵详请拨市归官,豁去地税,更名隆门,岭与图亦因之。今市名换为‘龙’字,而岭与图仍‘隆’字焉。”后来,龙门设乡、区、镇,皆沿用“龙门”之名。
富文镇地处定安县的西南部,北邻定城镇,东与龙门镇接壤。富文地区在明清时期曾被称为“九所”,今镇内仍有“九所墟”。2002年,原富文乡与坡寨乡合并,镇名仍称为“富文”。“富文”镇名,蕴含“富裕文明”之意。
后安、永安
兴盛安宁与长治久安
后安镇位于万宁市东北部,濒临一片名叫“小海”的内海。后安原名“后疍”,在明代已成墟市,历史悠久,明万历《琼州府志》已经有“后疍墟”的记载。清康熙《万州志》也有相关记载:“后疍庙,在后疍市。万历中,乡官林大佐同妻曾氏建。”
《万宁县志》记载,后安墟原名“后疍”,由征收海鲜税款渐成墟市,濒临港北海,鱼虾丰饶,稻米充足。宋朝时,冯吴两姓人家从外地渡海流寓设摊铺于此,因而又有“冯吴渡铺”之谓。
后来,人们将“后疍”改为“后安”,“安”即“安定”之意。改名的起因,《万宁县志》如此记载:“当年外地一些‘江湖仔’,也流入(后疍墟)闯荡,有的贱买贵卖刮削油水,或私征民税胡作非为,使得居民难于谋生。武艺高强的后疍村民陈学礼带头,赶走‘江湖仔’,墟市始得安定,市场再度兴盛。人们为纪念这件事,故改‘后疍’为‘后安’。”
三卿村位于海口秀英区石山镇,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三卿村扎根于石山地区,是倚靠火山生态衍生的古村落,古时生存条件恶劣,但读书之风盛行,历史上曾出过举人、秀才。
海口三卿村矗立的火山石碉楼——安华楼。凌楠 摄
三卿村“三卿”之名,源于“三公九卿”。司马迁《史记》有云:“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三公、九卿都是古代朝廷的高级官员,古人崇尚“学而优则仕”,追逐名利,追求高官厚禄,三卿村先民用“三卿”作村名,在古时不失为一种美好的愿望。
澄迈县金江镇有一个长安墟,长安墟旧称“永安市”。永安市古代属永泰乡保义正都,道光《琼州府志》有载:“永安市,在保义正都。”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做买卖的人们在此聚集,终形成集墟,称“永安市”。“永安”改为“长安”发生于清道光年间,《澄迈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迁于今址,改名长安市,祈祷墟集长治久安。”
原标题:
海南地名品“吉祥”
来源:海南日报海南周刊
特约撰稿:杨树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史雅洁
内容审核:樊学玲
责任编辑:唐咪咪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