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会飞的汽车最新消息

会飞的汽车真的来了!2025年将有3000架投入使用,小鹏、吉利抢占先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

电影《007》之《爱我的间谍》中登场的水陆两用运动汽车在多年前曾让观众过目不忘。那么,水陆两用汽车之后,空陆两用汽车能否实现?就如我们开车被堵在路上不能动弹的时候,便常常心生幻想:如果汽车有翅膀该多好!而这种想象将很快就能变成现实。

6月1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指出,小鹏汽车将在今年下半年,在一个新的领域推出一款交通工具,并且他非常坚信将来的车既可以开也可以飞。

飞行汽车领域的先行者

其实,这不是何小鹏第一次对外界表示要推出飞行汽车。去年12月,何小鹏在其微博上分享了“小鹏汇天飞行汽车T2”的图片。并且何小鹏在参加央视《遇见大咖》节目中还表示“2021年底就可以体验到飞行汽车。”

当然,何小鹏并不是说说而已,2020年北京车展期间,小鹏汽车便曾发布旅航者T1飞行器,其拥有5-25米低空飞行级自动驾驶系统。而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上,小鹏带来了全新升级的第五代飞行器旅航者X2,该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为560kg,空机重量仅360kg,官方称其续航时间为35分钟,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30km/h。动力部分采用八组独立电池和4轴8桨布局,可实现冗余供电及垂直起降,目前已经试飞接近10000次。

同时,该飞行器拥有自主飞行路径规划能力,通过多个传感器,可实现对地监控、无死角环境感知、自助返航降落、百公里双向实时通信。另外,旅航者X2也拥有整机弹射降落伞、24小时监控系统等配置,最大程度保障飞行安全。

何小鹏此前透露,小鹏汽车正在做飞行与汽车的耦合产品,这种飞行汽车和普通汽车大小一样,可以在车位上垂直起降。旅航者X2将在年底正式发布,届时还将开放试乘。

同时,小鹏汽车设计的第七代飞行汽车,从飞控、运控、电动、材料等方面,已经做了八年测试整合,未来几年小鹏汽车会把能够既开又能够飞的产品真正商业化落地。

除小鹏汽车外,吉利汽车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飞行汽车。2017年,吉利集团全资收购了美国Terrafugia飞行公司。今年1月中旬,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太力飞车Transition(TF-1)就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适航证书。据悉,TF-1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和电力驱动技术,巡航速度为167km/h,巡航高度可达3000米,航程可达670公里,能搭载两名乘客。值得一提的是,这辆飞行汽车只需要用40秒钟就可以实现由汽车到飞机的转变。

据悉,这款飞行汽车将开启预定模式,并且已经完成第一批量产,首批订单就被一抢而空。当然,这款飞行汽车的价格也确实不菲,高达190万人民币。而且想要驾驶Transition,驾驶者必须同时拥有汽车和航空驾照。鉴于多种原因,吉利决定前期在美国发售。

飞行汽车风口来临?

目前的飞行汽车市场,并不仅仅只有小鹏汽车和吉利汽车在布局。通用汽车、 现代汽车集团、 丰田、戴姆勒、 大众集团、 优步等整车和出行厂商,以及Volocopter、Skydrive等欧美空中出行初创公司都在加快飞行汽车领域的布局。

据统计,目前全球一共有超过200家公司正在开发飞行汽车,整个行业融资在20亿美金左右。

而对于飞行汽车的出现契机,有研究表明是基于3个方面的意愿,即大城市的拥堵,每天耗在出行上的时间太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的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非常高;出行问题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同时,电机、电池、计算性能的进步、建模和仿真的进步、复合材料的发展、低成本的制造、技术的创新、资本的涌入等多种因素,也为飞行汽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Roland Berger(罗兰·贝格)在2018年11月发布了一项名为“城市空中交通-一种新型交通方式的兴起”的研究。该公司在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将有3000架飞行汽车投入使用,随后呈指数增长。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近100000架eVTOL飞行器在飞行,它们将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服务。也有专业机构发布研报称,预计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吉利旗下的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的CEO靖超表示,在2024年前后,中国城市空中出行市场就会有飞车产品推出。

虽然飞行汽车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要真正落地也并非易事。在中国,生产汽车和飞机都需要生产资质,而生产飞行汽车的则需要双重资质。而且国内的汽车飞机等生产都需要通过各个部门的审批,飞行汽车的要求则更加严格。

按规定,目前凡是起飞全重>25kg的无人机,均须获得民航部门颁发的“适航证”,才能获得运行许可。而民营飞行器想要申请适航许可,需要按“空载—载物—载人”的顺序推进。如果后续商业化,还需取得经营许可,这无疑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目前我国监管部门还没有制定针对飞行汽车的具体规则,但在飞行汽车本身的安全标准、适航高度及飞行路径、驾驶员的资质等方面,也需要制定标准并规范。而且飞行汽车在起降平台、充电设施、航线规划等城市空中交通的系统策划上,要比飞行器要复杂许多,需要有完善的方案。”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无人机尚处在严格管控中,想要让飞行汽车飞起来,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可否认的是,具有高效和便捷等诸多优势的飞行汽车,将会是未来出行生态中的重要一环,是面向未来的城市空中交通工具,将为未来交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目前来看,小鹏和吉利车这样的先行者,无疑已经抢占了行业先机。

编辑:翟亚男 主编:王大勇

吉利要做手机了!李书福刚刚签字:做高端,打全球市场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吉利今天正式官宣做手机了。

就在前两天,关于吉利造手机的传闻开始在科技行业中发酵,当时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笑话”。

结果今天上午,由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星纪时代”)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吉利创始人李书福现场见证了双方负责人的签字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不仅要做手机,还要做高端手机,定位是全球市场。

或许对于民营自主造车一哥、年出货量约等于长城与比亚迪之和的吉利来说,这样的定位才是李书福想要的。

星纪时代于9月26日刚刚成立,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而公司的CEO为王勇,而王勇此前并没有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这次却直接成为了吉利做手机的业务一把手。

星纪时代的法定代表人是沈子瑜,沈子瑜此前曾于国内汽车车机头部玩家博泰担任高管,加入吉利后受到重用,目前担任亿咖通科技CEO,2018年,由吉利战略投资的亿咖通科技与Arm中国共同出资成立了专注于车用芯片的芯擎科技。

吉利今天上午已经发布官方新闻,武汉市政府相关领导、吉利董事长李书福、CEO李东辉和星纪时代CFO苏静出席了这次的签约仪式,目前仪式已经完成。

一、高端手机市场还有空间,手机车机协同或成关键竞争力

吉利为什么要杀入已经是一片红海的手机市场,可能是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的。

根据吉利官方消息,在吉利看来,目前消费者已经铺遍离不开手机,而高端智能手机发展前景仍然可期。

李书福此次定位高端手机,能够发挥吉利和沃尔沃生态圈在设计、研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正在建设的时空道宇低轨卫星网等全球化布局优势。

当然,吉利现在重点的汽车业务,也可以与手机业务形成比较好的协同,比如在软件层面,吉利认为这两者可以相互赋能。

李书福说,“手机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这样看来,李书福做手机,的确是要跟他的汽车业务形成很强的联动,尤其是汽车都在向智能化转型,手机与车机的协同互联也成了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另外,手机可以跟吉利布局的卫星互联网进行联动,李书福是想用跨界来打造更强的用户生态链,当然,这种联动体验能否做好,也是摆在李书福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久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祺曾发布报告称,iPhone未来会支持卫星通信,而天际互联网和手机网络打通可能成为移动通信的未来趋势之一。

二、吉利科技版图再添一块,李书福真要叫板马斯克?

其实吉利做手机,既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吉利的科技版图拓展速度,近年来一直在加快。

就在昨天9月27日,吉利打造的全国首个商业化卫星工厂首星下线,至此,吉利商业航天业务覆盖了卫星设计研发、制造、运维服务等产业链。

卫星下线

业内都知道,李书福有着对标马斯克的心,在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上,也在加快追赶的脚步。

马斯克虽然没有做手机,但也并不是没有做手机的心,近期有报道称特斯拉也要做智能手机,名字可能叫Model π,还会用一些特斯拉的独有技术,比如光致变色后盖。

当然,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高速卫星互联网加持也将成为这款手机的核心优势之一。

李书福现在有了汽车、有了卫星,如果他的手机梦也能快速实现,那么李书福的科技布局就会更全面。

另外,吉利还刚刚布局了飞行汽车领域,就在前两天,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宣布将与德国小型飞行器设计公司Volocopter共同成立沃珑空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沃珑空泰将负责Volocopter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运营。

Volocopter产品试飞

这也标志着吉利正式进军飞行汽车领域。

通过这些动作,我们也许能略窥李书福未来的布局,吉利称,他们后续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出行生态,简单来说,从地上跑的汽车到天上飞的飞行汽车,再到卫星研发、制造、应用,都做,从而打造一个立体的出行生态圈。

三、造手机不是儿戏,手机汽车行业“互相疯狂内卷”?

就在这个月初,雷军花100亿注册了新公司,组件了300人的团队,手机巨头小米开始了自己的造车梦。

今天,李书福成立新公司开始做手机,汽车巨头吉利开始了自己的手机梦。

做手机的忙造车,做汽车的入局手机,这是否也可以称得上是跨界“内卷”。

虽然李书福这次是摆开了阵势,要杀入手机市场,并且一做就是做高端,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仍然有些“想当然”。

对于手机行业缺乏敬畏之心,往往会摔的很惨,前有罗永浩锤子手机凉凉卖身,后有格力手机销量惨淡,难以挤入市场。

如今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日趋饱和,目前三星、小米、苹果、OPPO、vivo前五大手机厂商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马太效应极其明显,留给小厂商的生存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锤子退出市场、一加并入OPPO、魅族开始将重点放在IoT业务上,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当下席卷全球科技行业的“缺芯潮”仍未退去,而能够拿到稳定芯片供应的只有巨头厂商,小厂几乎毫无话语权。

对于刚刚入局的吉利来说,它初期的出货量跟传统手机厂商,哪怕是一些尾部品牌都无法相提并论,如何拿到需要的零部件供应,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吉利说要做高端市场,而高端零部件的缺货程度是更加严重的。

另一方面,手机与汽车在产品特性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大家都说汽车是“四个轮子的大号手机”,但是售价上的本质性差异是不容忽视的。

手机是快消品,其更新换代非常快,库存压力也会非常大,一个产品策略预判失误,可能就会造成满盘皆输,错过一个关键点,厂商面对的可能就是生与死。

结语:搞定手机,对吉利来说是块硬骨头

这次吉利官宣做手机,或许对于手机和汽车行业目前来看无法激起什么大的波澜,也可能只是李书福又一次大胆的尝试,但这种科技领域的跨界渗透已经成为了一种典型现象。

手机与汽车、手机汽车与卫星,在智能硬件产品之间的交互协同变得越来越普遍的当下,更多科技巨头或许都会尝试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不过目前来看,全球脚踩汽车和手机两大产业的公司屈指可数,只有三星、比亚迪(手机代工+造车)以及小米,而今天吉利官宣加入这一阵营,未来苹果或许也将会入局。

无论如何,对于吉利来说,做手机是块硬骨头,怎么做,能不能做好,还是一个问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会飞的汽车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