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吉利都要“上天”,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时隔一年之后,华为、吉利的“上天”计划都有了新进展。
8月28日,华为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Mate 60 Pro;9月1日,吉利旗下极氪联合时空道宇落地国内首个车载卫星通信产品规模化应用。
两大厂商加速推动卫星通信应用场景落地,引发市场对于卫星通话产业链的关注。
未来,随着更多搭载卫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手表等推出,将对车载/手机卫星天线、卫星通信基带芯片、射频前端等产业链关键元器件环节产生催化作用,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卫星通话,“鸡腿”还是“鸡肋”
华为Mate60 Pro卫星通话功能引发热议,你会选择开通吗?
8月29日和8月30日,华为连续上架了两款新机——华为Mate60 Pro和华为Mate60标准版。尽管两者的综合配置相差不大,但价格却相差1000元。一个关键原因在于,Mate60 Pro拥有独特的卫星通话功能。
根据官方介绍,就算没有地面网络,Mate 60 Pro可以接打卫星电话,还可以编辑卫星消息。为了解决信号变弱的问题,Mate 60 Pro通过灵犀AI算法与灵犀天线相互结合,提升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卫星通信依托我国天通一号卫星系统实现,其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目前已有3颗卫星在轨运行,地面业务由中国电信负责运营,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户提供全天候稳定可靠移动通信服务,支持话音、短信息和数据业务,系统用户容量可达250万户以上。
事实上,早在去年发布的Mate 50系列产品,就实现了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开启了大众卫星通信时代。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受益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快速搭建,即使身处荒漠、深海等无网络地区,仍可以通过畅连App发出文字信息。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卫星通话功能的争议也从未停止。以华为Mate60 Pro为例,其卫星通话功能是通过电信的天通卫星实现,意味着只有电信用户才能使用这个功能。电信用户需要开通一个专门的卫星通话套餐,每月收费200元,包含200分钟的通话时长和10条卫星短信。超出套餐内的时长和短信则需要额外付费。
目前,为此买单的人并不多。对于经常从事高风险活动的人来说,这个功能可能是个“加分项”;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平时很少有机会用到,不免显得有些“鸡肋”。
卫星导航,高技术门槛尚待跨越
9月1日,极氪联合时空道宇共同发布全球最快量产卫星互联网乘用车。在即将量产交付的极氪001 FR上,率先量产实现车载卫星通信功能,提供双向卫星消息与卫星通话服务。
此外,包括更前沿的卫星玻璃天线技术、高通量平板天线提供的卫星上网功能等均已进入实测阶段。这些核心技术和产品都会作为极氪持续进化的一部分。
在极氪进化日发布会现场,时空道宇CEO兼首席系统工程专家王洋介绍,将车载卫星互联网服务导入量产车型中,需要克服两个重大的问题:
第一,这是航天产品第一次进行车规级研发投产,从产品设计,软硬件架构,元器件选型甚至多种环境的实用性,都要满足车规级标准;
第二,汽车和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实现路径不同,车规领域和消费类电子领域的差异,决定了技术演进路线的差异。
在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看来,未来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这两个行业的赛道不会再各行其道,两者将面向共同用户形成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为一体的融合关系。通过布局手机业务,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可以实现超级协同。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2022年7月,吉利控股旗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星纪时代)收购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星纪时代成立于2021年9月,经营范围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5G通信技术服务等。
今年3月8日,由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融合后的星纪魅族集团成立,设手机、XR、前瞻技术三大事业部。8月8日,成立不足半年的星纪魅族发布声明称,由于全球经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集团做出战略调整,决定终止芯片业务。
按照原规划,自研芯片可于支撑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终端、自研车机操作系统、智能座舱交互系统等整个生态。星纪魅族在放弃芯片项目之后表示,“未来会更加聚焦产品创新和软件用户体验”。终止芯片自研,不会影响星纪魅族手机业务和车机系统业务。
天地一体化,想象空间巨大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变革大潮浩浩汤汤,汽车正在从传统交通工具变成最大的移动终端。从汽车发展的方向来讲,需要智能科技和技术转变更紧密地结合。未来,车上需要的技术不仅仅是手机和汽车的融合,实际也需要智能化、车机、卫星通信等更加多元化的技术协同。
近30年来,信息通信产业每一次技术迭代,都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实际上,从2G、3G、4G一直到现在的5G,地球上70%左右的空间依然没有地面网络信号覆盖。天地一体化在信息通信产业从5G到6G这个场景的不断迭代中,为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从产业链角度看,卫星互联网是航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拓展融合,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卫星通信网络运营、终端应用等。据SIA数据,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2.4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46.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A股多家公司业务与卫星通信相关:盟升电子、星网宇达、海格通信、华力创通、航天环宇、中国卫通、震有科技、海能达、七一二、国博电子、特发信息、中国卫星、坤恒顺维、和而泰、铖昌科技、金信诺等。其中,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整体竞争力较强。
原创华为、吉利都要“上天”,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一年后的今天,华为和吉利的卫星通信计划都取得了新的进展。8月28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Mate 60 Pro,而9月1日,吉利旗下的极氪联合时空道宇成功地在国内实现了车载卫星通信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这两家知名厂商的动作正在引发市场对卫星通信产业链的广泛关注。
华为的Mate 60 Pro引起了广泛讨论。8月29日和8月30日,华为连续上架了两款新机,Mate 60 Pro和Mate 60标准版。尽管两者在综合配置上差异不大,但价格却相差了1000元。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Mate 60 Pro具备了独特的卫星通话功能。
卫星通信依赖我国的天通一号卫星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目前已有三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地面业务由中国电信负责运营。这个系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中东、非洲等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用户提供全天候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包括话音、短信息和数据业务,用户容量可达250万户以上。
目前,采用这项功能的用户相对较少。对于那些经常从事高风险活动的人来说,这项功能可能是一个有用的加分项,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在平时并不常用,因此被认为有些多余。
与此同时,吉利的极氪联合时空道宇也在卫星通信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9月1日,他们发布了全球最快量产的卫星互联网乘用车,首批量产的极氪001 FR率先实现了车载卫星通信功能,提供了双向卫星消息和卫星通话服务。此外,一些先进的卫星技术,如卫星玻璃天线技术和高通量平板天线提供的卫星上网功能也已进入实测阶段,并将成为极氪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认为,未来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将实现更深度的融合,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面向共同用户,形成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的融合关系。通过在手机业务方面的布局,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将深度融合,打造超级协同的用户生态链。然而,这条路并不容易走。2022年7月,吉利控股旗下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而星纪时代成立于2021年9月,业务范围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和5G通信技术服务等。今年3月8日,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融合后成立了星纪魅族集团,设有手机、XR、前瞻技术三大事业部。然而,仅成立不到半年的星纪魅族在8月8日宣布,由于全球经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集团决定终止芯片业务。
片应用于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终端、自研车机操作系统、智能座舱交互系统等整个生态,但终止了芯片项目后,星纪魅族表示将更加聚焦于产品创新和软件用户体验,以确保手机业务和车机系统业务不受影响。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汽车正在逐渐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最大的移动终端。未来,所需的技术不仅仅是手机和汽车的融合,还需要智能化、车载计算机、卫星通信等多种技术的协同应用。在过去的30年里,信息通信产业每次技术迭代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即使从2G、3G、4G一直到现在的5G,地球上约70%的空间仍然没有地面网络信号覆盖。在信息通信产业从5G向6G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天地一体化为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想象。
目前,A股市场上有多家公司与卫星通信相关,包括盟升电子、星网宇达、海格通信、华力创通、航天环宇、中国卫通、震有科技、海能达、七一二、国博电子、特发信息、中国卫星、坤恒顺维、和而泰、铖昌科技、金信诺等。其中,中国卫星和中国卫通等公司在整体竞争力方面较为强大,预示着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卫星通信的不断发展将为智能终端和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随着更多搭载卫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的推出,相关产业链关键元器件,如车载/手机卫星天线、卫星通信基带芯片和射频前端等,将迎来催化作用,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个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将继续见证技术的演进和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