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研发之难,连宁王都连声叫苦
固态电池正逐渐站上风口。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或将投入约 60 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国家队下场支持进一步助推了固态电池的热度。近年来,随着海内外多家企业接连给出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点,业内对固态电池走向落地应用的期望值有所提升,二级市场也纷纷作出反应,与固态电池相关的概念股今年接连涨停。
为何行业与资本市场对此纷纷看好这项技术?作为动力电池的新形态,其是否会替代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动力电池的“终极路线”
所谓固态电池,简单理解即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
现有的动力锂电池材料体系包含碳/硅负极、多孔隔膜以及液体电解质,通过锂离子的移动而产生电流。而全固态电池是一个完全致密的状态,采用固态电解质和固态隔膜,碳/硅负极改为金属锂负极,充电时,锂金属会沉积在负极上,在放电的过程中溶解。
基于这种材料体系的转变,固态电池有着液态电池无法企及的优势。例如,固态电池更为稳定,不易泄漏、不易燃烧,大大降低了电池起火爆炸的风险,安全性更高。
另外,由于能量密度更高,可达到 400Wh/kg 以上(作为对比,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 100Wh/kg~180Wh/kg,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在 150Wh/kg~250Wh/kg),其在性能表现上也优于液态电池,充电速度更快(最高可超过 10C)、续航里程更长。
同时,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在 -30°C 和 100°C 的范围内都不会凝固,不会气化,这意味着冬天在寒冷地区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也不需要很复杂的热管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固态电池备受业界推崇,成为海内外车企争相布局的领域。
从全球厂商的研发路径来看,固态电池主要有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种研发路线。不过,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种技术路径为绝对性方向,而是都处在探索阶段。
“无论是聚合物、氧化物还是硫化物,目前很难有一种电池的所有性能都比别的电池有优势,而是各有优缺点。”广汽研发人员告诉虎嗅汽车。
在广汽看来,未来固态电池的终极形态会是多元的复合体系,于是广汽全固态电池基于两条路线并行推进开发——一个是以硫化物为主的复合体系,另一个是聚合物为主的复合体系。
宁德时代同样认为没有一种固态电解质是十全十美的,其更为看好硫化物技术路线,认为其能够更快走向量产。同样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的还有丰田,但双方在硫化物空气稳定性和制造工艺上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全球各家厂商都希望攻克全固态电池,但目前尚未有真正实现量产攻坚的玩家。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行业内有部分车企宣称用上了固态电池,但实际上是半固态电池,而非并非真正的固态电池形态。
“根据行业内规则,一般是按液态电解质占电芯的比重来分:液态(25wt%)、半固态(5—10wt%)、准固态(0—5wt%)和全固态(0wt%)。”广汽研发人员告诉虎嗅汽车,“不管是液态电池还是半固态电池,只要电池内部存在电解液,一旦破损泄漏都会有短路起火的风险,与当前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并无本质差异。”
固态电池,可望不可及
固态电池百般好,但无奈这是块“饼”。
较早一批从事固态电池研发的厂商已经在这条赛道上走了十多年,丰田从 2012 年开始布局研发,宁德时代也差不多在这一时期启动研究,但都没能将固态电池推到量产阶段。
从国内外车企透露的量产时间点来看,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时间大概在 2027-2030 年。需要厘清的是,“上车不等于大规模量产”,推出产品形态到大规模量产落地之间还存在多方面的技术攻坚。
“五年后肯定会有固态电池的车出来,再过三五年会大面积铺开。”吉利研究院专家告诉虎嗅汽车,但考虑到目前各家车企对固态电池的重视程度以及技术快速推进,量产时间可能提前。
固态电池研发之难,连宁王都连声叫苦。曾毓群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宁德时代已经在这方面投资了 10 年,固态电池只有在使用新型化学材料、负极电极使用纯锂金属的情况下才会有很大优势,要将这种电池推向市场还有很多困难。”
首先是电解质材料选择上,以相对主流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需要的硫化锂为例,后者化学性质不稳定,与空气、水反应都会生成有毒化合物,生产环境控制要求严苛,量产困难,由于与目前的电池材料体系差别巨大,固态电池缺乏成熟的材料供应商。
在正负极材料上,由于硅/碳负极体积易膨胀大不适用于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通常会选择一些能提高能量密度的金属,而锂金属负极现在还不成熟。
在界面工程与稳定性上,固态电池中的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问题也是一大挑战。由于采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其有效接触能力较弱,会造成影响电池性能的界面阻抗。另外,由于固体电解质导电率差、采用锂金属易发生枝晶生长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这些亟待攻关的技术难点。
再者,对于量产和普及来说,全固态电池还面临着成本的问题,包括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据中邮证券测算,目前固态电池较液态电池成本高出 30% 以上。
材料层面,固态电解质目前仍难以做到轻薄化,用到的部分稀有金属原材料价格较高,叠加为高能量密度使用的高活性正负极材料尚未成熟,固态电解质和正负极成本都不低。在生产层面,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
可以预见,全固态电池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
从理论层面来看,固态电池比液态电池有着多方面的优势,但这项被称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的技术还仅是将来时形态,即使在三五年内能够有技术突破,但要形成替代,还需突破成本关口。
从产业态度来看,未来 10 年无疑是全固态电池研发的关键机遇期。但对于一项新兴技术,更重要的是聚焦于技术层面的攻坚,而不是虚炒营销概念,将其作为宣传和推起资本热度的手段。
(虎嗅汽车感谢广汽、吉利研发人员提供技术解析)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营收研发双增长,吉利走上技术驱动快车道
导读: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强调,吉利汽车不必参与价格战竞争,而是聚焦品牌战、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道德战,专注打造高价值的产品。
“吉利坚持打基础、练内功,一步一脚印谋发展,不搞大跃进,不搞短平快。”今年6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的致辞,引起了诸多业内人士的共鸣。
2023年刚刚过去的这半年,对汽车行业而言相当不平凡,除由价格战领衔的竞争愈加激烈外,产业链结构的调整为车企同时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当下车市激烈竞争的背后,是供需不平衡、新旧动能转换等多种深层次因素造成的。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活下来并且取胜,是每一个汽车制造商不得不面临的考验。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在吉利汽车看来,只有坚持打基础、练内功,通过实现规模化、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实现盈利可持续增长,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突围。
8月22日,吉利汽车披露2023年上半年业绩。今年前6个月,吉利汽车营收同比增长25.8%至人民币731.8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上涨1.2%至15.7亿元。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的主要营收来自汽车销售。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3%至69.4万辆;平均单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8%至10.1万元;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约44%至15.79万辆,销量快速增长;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至22.7%,比去年同期增加4.8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基于此,吉利汽车维持年初16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不变。
同时,吉利汽车正持续加大智能电动化研发投入,研发总投入同比增长62.8%,达到59.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上升9.1%至人民币107亿元;总现金水平维持稳定,为336.4亿元。
多品牌协力规模化
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在业绩发布会中强调,吉利汽车不必参与价格战竞争,而是聚焦品牌战、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道德战,专注打造高价值的产品。
“吉利成本供应链体系非常强大,从全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如果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企业将会失去所有机会。而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客户产品将无法获得良好的生命周期。”淦家阅强调,吉利汽车将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保证价格优势。
“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是此次吉利汽车业绩发布会的全新主题。
对于集团旗下众多品牌,吉利汽车一直有着明晰的品牌体系和定位。从吉利、领克再到极氪,吉利体系内的汽车品牌实现了车型及品牌的持续升级。于此同时,得益于整个吉利控股集团统筹的技术协同、规模扩大、供应链协同等,推动了旗下各品牌研发成本、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的优化提升。
今年上半年,吉利银河首款混动车型银河L7上市两个月销量近2万辆,成为混动市场最快达成“月销破万”的插混SUV;吉利银河系列第二款车型吉利银河L6也已宣布亮相,并将于9月正式上市。
领克上半年实现销量8.2万辆,同比增长6%,累计销量已突破90万辆,今年有望迎来第100万位车主。
极氪上半年累计交付4.26万辆,同比增长124%,自发布至今累计交付超12万台。首款车型极氪001交付突破10万辆,平均订单金额超过33.6万元,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旗舰车型极氪009平均订单金额达52.7万元,成为50万以上豪华MPV全品类销冠;第三款车型极氪X也已于6月12日正式开启交付。
对于未来,吉利的新能源主线逻辑与多品牌定位同样清晰:下半年,吉利品牌将推2款全新产品,首款AI智能电混家轿银河L6将于9月上市,首款纯电动车型E8将于第四季度上市,到2025年共规划6款全新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首款全系新能源中型SUV领克08;极氪维持全年14万辆交付目标不变,下半年将推出1款全新智能纯电轿车,并计划于2025年实现65万的销量目标,同时以每年2款全新车型的进度投放市场。
多渠道赋能科技创新
在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整体汽车行业内卷加剧。特别是在智能电动化的大潮下,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单线的技术创新,而是人工智能、无感交互、天地通信、跨界互联能力的多技术融合创新。
近10年来,整个吉利控股在研发方面投入超2000亿元,布局了新能源科技、自动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操作系统等前沿技术领域,以打造科技护城河。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大力加大了智能电动化研发投入,总投入同比增长62.8%,达59.1亿元。
同时,吉利控股通过多渠道的资本投入,与旗下所有品牌共享研发成果。如来自三电体系的威睿,凭借对电池安全的极致追求,成为吉利技术的领先性和安全性的代表。针对高端造车平台,吉利历时五年,投资超过200亿元,打造了SEA浩瀚架构,除极氪外,还广泛应用于沃尔沃、smart等全球汽车品牌,成为全球目前共享最多,技术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智能化技术方面,吉利汽车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人工智能三大领域持续创新,推动“智能吉利2025”快速落地,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夯实核心技术,软硬件全栈自研。
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领域举足轻重的模块。今年下半年,以极氪高速NZP自主领航辅助系统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率先在上海、杭州等城市推进商业化落地。即将开幕的杭州亚运会,吉利作为官方合作伙伴,也将参与亚运赛事出行服务保障。
今年年初,吉利星睿智算中心上线,通过车联网平台、智能驾驶云平台实时接收亚运车队车辆行驶数据和智能驾驶数据,利用自身超强算力为汽车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信息计算服务,全方位保障车辆安全运行和驾乘体验。而由杭州亚组委指定极氪开发的亚运智驾体验专线,也将在亚运会期间投入运营。
另一方面,即将上市的领克08将首搭华山二号智驾平台,其采用的A1000是目前算力最大、性能最强的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之一,可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支持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后续将陆续开放NOA高速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等功能。
智能座舱是人车交互的基础。目前,吉利全栈自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银河N OS,语音唤醒速度仅需0.5秒,已在吉利银河L7和吉利银河L6上搭载,未来将搭载于更多全新车型。
即将上市的领克08搭载安托拉1000Pro计算平台,将集成2颗超高算力的自研7nm“龍鷹一号”芯片。同时,领克08将首次搭载星纪魅族的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实现手机与车机的无缝衔接。极氪智能座舱也在下半年推出OS 5.0,将依托高规格软硬件的加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于AI人工智能布局上,吉利汽车宣布将于下半年发布“汽车行业首个全栈自研的全场景AI大模型”,并已完成对话大模型训练,包括500TB超大规模中文文本数据构建及数据清洗算法开发,模型使用1.5T token超大规模中文数据集,让人车对话更流畅。
并且,智能汽车的量产普及离不开智能制造。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正式上线以来,已实现吉利控股集团体系下含航空航天、高清地图、智慧能量、智慧动力、智能架构、智慧出行在内的全生态数据合规共享,云端算力达每秒81亿亿次,可满足350万在线车辆的并发计算需求,能提升20%的吉利整体研发效率。
同时,极氪智慧工厂基于 一体化压铸制造工艺,建立了全球首个大型结构件一体化压铸L4级智慧产线,打造了全球量产的最大7200吨巨型压铸机,产线自动化率达到100%,综合效率提升30%以上,大幅提升车辆轻量化水平、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
海外事业再获突破
在技术底座支撑下,吉利汽车的出海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吉利品牌在中东、亚太、非洲、拉美、泛欧等多个区域深化布局,上半年在海外29个国家完成12款产品的上市,截至6月底,全球共开发销售及服务网点490个。新几何C、新缤越也陆续登陆中东、泛欧、拉美市场。
谈及吉利全球化布局进程,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吉利控股对吉利汽车的出海给予了充分支持,通过参股、协同合作的方式,形成了在东南亚、韩国、欧洲等地系统研发制造布局的能力。
吉利汽车与吉利控股和雷诺三方签订协议,成立动力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发、制造和供应动力总成,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新公司将在欧洲、亚洲和南美拥有五大研发中心和17家工厂,员工总数约19000人,每年产能500万套发动机和变速箱。
目前,极氪001、极氪X已进入欧洲市场,并将率先在瑞典、荷兰开售,首批直营门店年内落地并开启交付;第四季度更将在以色列启动预售。
宝腾汽车上半年终端销量7.7万辆,同比增长28.6%。首款新能源汽车宝腾X90已于6月上市;宝腾X50与Exora则继续保持细分市场销冠。以宝腾作为桥头堡,吉利汽车正持续进军210万容量的东盟市场。
在海外市场屡创佳绩的同时,吉利汽车也在持续打造全球领导力。吉利汽车荣获“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第八名,获得五星级评价,位列中国车企第一。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长期发展的生命力,更看中静水流深的力量,包括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渠道建设、体系化建设、产能规划等等。吉利汽车通过过去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已在行业中展现出明显的规模化效应,主要产品均展现出了较强的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在财务和盈利能力方面,吉利汽车也已稳步实现了利润的多元化,规模和体系化优势也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领军者在百年大变局中的底气与实力。
“随着吉利银河产品的上市,吉利汽车旗下的所有品牌都吹响了全面向新能源转型的号角。”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发布会上表示,伴随“全面向新”战略的逐步深化,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全面地完成了向新能源转型的基础性投入与生态建设,吉利汽车旗下的产品也完成了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在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吉利汽车有望迎来发展的第二次腾飞。
吉利砸1500亿豪赌未来五年 自研卫星、地图、芯片能否突破内卷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飞昌 做了四年的自主品牌销量冠军之后,吉利汽车来到了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临界点。
从销量规模上看,2021年“自主三强”(吉利、长城、长安)的销量座次或将出现新变化。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9月份,吉利累计销量为92.17万辆,同比增长5.3%;长城累计销量为88.4万辆,同比增长29.9%;长安累计销量为90万辆,同比增长40.1%。虽然吉利仍保持着老大的位置,但长安和长城步步紧逼,且后两者增速更快。
就在四年前的2017年,正是由于吉利汽车销量大幅飙升,一举反超长城和长安,将彼时的第一长安拉下了马。再将时间线拉长到过去十年,实际上,自主车企曾反复展开销量冠军争夺战。长城、长安、吉利,都在不同时间段当过第一,但“各领风骚没几年”。这似乎是一个“怪圈”。
不过,现任的自主“一哥”吉利汽车显然不想重蹈覆辙。近日,吉利汽车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提出了自己“突破内卷”方案。吉利发布了新的动力科技品牌“雷神动力”,并提出“九大龙湾行动”。在电动、智能、网联成为汽车行业的转型大方向时,每一家企业都想要转型为智能移动出行公司,吉利亦不例外。
补上混动“功课”
吉利发布的“雷神动力”将从技术层面对其未来五年的战略转型提供支持。据介绍,这套动力产品包括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高效传动、高效引擎以及新一代电驱装置“E驱”。其中,雷神智擎Hi·X是“世界级的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包含1.5TD/2.0TD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及DHT(1挡变速器)/DHT(3挡变速器)混动专用变速器,支持A0-C级车型全覆盖,同时涵盖HEV、PHEV、REEV等多种混动技术。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
吉利表示,智擎Hi·X混动系统拥有全球领先的最高40%节油率、首次实现混动系统全动力域FOTA升级和多达20种智能驾驶模式,以及148项关键NVH技术优化,实力全面超越日系混动。
据记者了解,今年不仅是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广汽等都发布了各自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形成了自主车企混动车型大爆发的局面。而且自主车企们无不表示自己的技术比肩或超过日系。日系车企的混动技术主要以丰田和本田为代表,这两者发力混动已有三年余年,进入中国市场也已有五六年时间。因此,现在自主车企在混动领域集体“围攻”日系,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还有待观察。
可以确定的是,从技术发布时间上,吉利的混动系统要比其他几家自主车企略晚一些。但吉利的混动发展野心并不小。根据规划,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将首先搭载在吉利“中国星”(包括星瑞、星越L)车型上。未来三年,吉利混动更进一步搭载到20余款车,达成混动主流细分市场销量第一。
事实上,吉利汽车这是在补足自身在新能源车方面落下的功课。早在2017年,吉利汽车曾提出“蓝色吉利行动”,当时计划在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90%,但这一目标没有完成。今年,吉利重新调整了计划,变成“蓝色吉利行动一”和“蓝色吉利行动二”。其中,第二个行动由今年刚成立的极氪汽车担当,主攻高端智能纯电动;而第一个蓝色吉利行动将由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几何汽车来完成。
无论如何,雷神智擎Hi·X混动技术的加入,将给吉利新能源发展带去更多帮助。值得指出的是,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很早,且与其他车企不一样的是,其采取多元化能源发展路径,除了纯电、混动,还在甲醇能源、生物能源、氢燃料等方面有诸多积累,这或形成其一大优势。
智能软硬件全栈自研
无人否认,现在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吉利在智能领域也走出了不同路线,当其他车企主要依赖外部伙伴支持的时候,吉利却坚持以自研为主,而以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为辅。吉利有这样做的资本,其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卫星通讯和定位、高精地图和导航、汽车芯片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汽车企业。
吉利表示,将构建“一网三体系”全域布局。其中,“一网”是指“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是以智能架构为“新基建”,围绕芯片、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和卫星网搭建端到端的自研体系和生态联盟,驱动用户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上的体验不断进化。
具体来讲,吉利的智能架构包括BMA、CMA、SPA和SEA四大模块化架构,另外还有GEEA 2.0电子电气架构。前者让造车效率更高,后者则让架构更“聪明”。根据吉利的规划,用智能架构打造的吉利、领克、几何新款智能汽车,都将搭载GEEA 2.0 电子电气架构。未来,吉利智能架构还将进化至GEEA 3.0中央计算平台架构,使智能汽车从“域控制”向“中央超级大脑”进化转变。
除了软件层面,吉利汽车更要在硬件层面自研。目前,吉利“芯擎”科技自研,采用了车规级7nm工艺的智能座舱芯片SE1000在完成车规级认证后,明年即将量产,这将成为中国第一颗7nm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后续还将推出5nm制程的车载一体化超算平台芯片和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在实现L3级智能驾驶的基础上实现“算力可拓展”,满足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
在智能汽车软硬件体系基础上,吉利将应用SOA软件服务架构,通过开放AIP接口和全球开发者共创,打造主动式场景服务。到2025 年,吉利将每个季度实现至少1~2次整车OTA升级。
“三体系”,则指智能能源体系、智能制造体系、智能服务体系。其中,智能能源体系方面,除了雷神动力的混动,还包括纯电、新型燃料等。电池领域,吉利威睿在电池模组和Pack技术方面实现量产,具备电芯设计能力,并与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合资电池厂。在换电领域,吉利将基于专属换电架构,推出“换电出行品牌”。到2025年,实现100个核心城市布局5000座极速换电站,满足100万辆车的换电需求。
智能制造体系方面,吉利打造了全球首个源于汽车行业,服务全行业的“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Geega”,已服务数十家集团企业,在吉利汽车15个业务应用场景中落地验证。
借助“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与智能能源体系、智能制造体系的技术布局,吉利将实现每一辆车都从“交通工具”进化为链接万物的“移动智能终端”。在此基础上,吉利将建成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全价值、全链路的智能服务体系,实现100%用户直联,建立超 2000 家数字化智慧门店,App用户规模超1000万。
吉利美梦能否成真
吉利提出了多项向智能科技出行企业转型的具体落地行动,包括研发投入、产品规划、销量目标、海外市场、碳排放、人才激励等九个方面。
首先是研发投入,吉利未来5年研发投入1500亿元。目前吉利在全球有5大研发中心和5大造型中心。到2025年,吉利要实现行业软件人才占比最高,软件开发效率最高。深耕基础科学领域研究,打造10个国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持续保持吉利核心技术领先。
第二,实现自动驾驶的全栈自研。吉利将加快实现智能出行“零事故、零伤亡”的愿景。到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完全掌握L5级自动驾驶。
第三,是吉利旗下各品牌新产品的规划。5年内,推出25款以上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吉利品牌将陆续推出10余款全新产品,主力车系全面智能化、新能源化,推出长续航串并联、可增程、可直驱、可电驱的雷神超级混动,PHEV纯电续航最高超200km。几何品牌从2022年开始,陆续推出5款以上由纯电架构(含浩瀚架构)全新打造的明星产品,覆盖主流纯电市场。领克品牌将陆续推出5款以上全新智能科技产品,不断完善市场布局。2023年,首款电动SUV产品将率先投放欧洲,实现智能新能源产品的全球化和高端化。全新的科技新能源换电出行品牌将基于专属架构平台,陆续推出5款可换电的智能纯电产品。
从吉利未来五年的总目标来看,其计划2025年度实现集团总销量365万辆,保持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赶超主流合资品牌。其中,极氪科技65万辆,吉利汽车集团300万辆。国内市场,吉利品牌130万辆;几何品牌30万辆;领克品牌60万辆;全新的科技换电出行品牌20万辆,集团整体海外销量60万辆。
新能源方面,吉利将以极氪为引领,以雷神智擎混动技术为支撑,实现全面电气化,实现混动主流细分市场销量第一。到2025年,吉利汽车集团新能源销量将达到90万辆,占比30%。加上极氪品牌,吉利新能源的整体销量占比将超过40%。
此外,吉利还重点发力人才建设,今年已投入3.5亿股股权,首批激励万名员工。据了解,这是中国汽车史上“手笔最大”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事实上,各大自主车企都发布了面向2025年的转型发展战略,也都提出了未来五年的目标。仅从销量目标上看,长城汽车未来五年是400万辆,新能源占比80%,长安汽车则是300万辆,新能源占比35%。可以看到,长城、吉利、长安三家加起来目标为1065万辆,占到了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近一半。
这不是一个小目标,意味着接下来竞争会更加激烈,而走向海外市场发展则成为必然。对“自主三强”来说,未来五年不仅是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将代表中国车企向高端化和全球市场突围,如此才能避免掉入“内卷”的怪圈。
此前多年,自主车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体处于“低质低价”的竞争生态位,高端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不足。而现在形势已经不同,自主高端品牌遍地开花,海外市场也在不断打开局面。其中,吉利的领克、极氪等中高端品牌已在市场上取得先发优势,这将是吉利汽车打破临界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