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最强三家车企:长城吉利实现逆转,长安为何盯着这台车不放?
11月最新销量数据渐渐“浮出水面”,大伙儿最关注的国内最强“势力”——长安、长城以及吉利的销量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公布出来。这11月的销量算是今年最有看头的一个月了,可谓销量证明了一切,销量也直接反应出了消费者的心声,下面,小编就三家的销量数据,进行一番分析比较。
▲ 成为最牛汽车央企实在侥幸,长安越来越依赖CS55
三大汽车央企,为长安、一汽和东风,三者之中,当以长安发展得最为不错。回顾历史,觉得挺有意思的是,相比一汽和东风,长安甚至“狡诈”,早年依托着雄厚的合资资源,分别与国内多家车企合作,但最后常常是自己高兴把家还,别人悻悻无处吐槽。不得不说,军工的确是军工,硬气当数长安最硬气。
军工是个优点,长安也常以军工品质自居,它懂得如何利用外来的资源而发展好自家的品牌,所以才弄出了CS75、逸动等精品。然而,精品也有成为粗品的那一刻,11月份,逸动销量仅有6731辆,这已是逸动今年月销量跌破9000辆的第八个月了;被视作为长安进军中高端的首款具备战略性意义的产品——CS95,即便有着蓝鲸发动机的加持,11月份依旧没有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寥寥千辆,感觉长安当初推出这款新车就是一个错误至极的决定。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在11月份,CS55还是卖得不错,达到15457辆,这成绩虽然尚不能和CS75相比,但是CS55如今却成为了长安不可或缺的一款产品——少了它,长安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销量,同比不知该跌得如何惨烈了。
▲ 低端高端一并吃了,只有长城能做到
别说小编抬举长城,长城能够做到低端高端一并都吃了,放眼当下,哪个自主品牌真真能做到的?实际上,长城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哈弗H8、哈弗H9相继带来的失败,几度让外界对长城冲向高端市场灰心,而当哈弗H7又带来了一丝希望之后,长城马不停蹄,推出WEY,并前后发布了VV7和VV5。11月,VV7和VV5销量分别为10183辆、10277辆,双双突破万辆,不仅是对于长城,对于整个自主品牌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看来,想要发展高端,真的需要经历几番挫折。
值得一提的是,复活而来的哈弗M6,在11月份销量也突破了万辆,达到10059辆。上市以来,哈弗M6的销量一直处于逐步提升的状态当中,且不说是不是沾了哈弗H6的光,定位低于H系列的M系系列,能够贡献如此之大,再结合WEY的发展来看,倒是证明了一件事——长城是目前唯一能做到彻底把低端和高端区分开来的车企,上下可攻,长城成为第一SUV车企,貌似不再是梦。
▲ 远景X3也能销售过万辆?这个意义真的非凡
远景X3也能销售过万辆?这是小编看到了吉利11月的销量数据后的第一个反应。相比国内任何一家车企,吉利的扩张最快,先不往大的说,就产品布局上,吉利真的是慢上一秒都觉得是罪过。比较明显的一个发展思路是,吉利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布局的,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先行打好品牌名声和影响力,继而全力进攻每一个细到不能再细的细分市场,从而谋得销量,谋得利润。
所以,当小编看到远景X3在11月能卖到10102辆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惊讶,因为吉利真的做到了,品牌名声、品牌影响力都是当下吉利最好的牌,这就好比当年的大众一样,相信不需要多少时间,吉利很有可能便会成为第一个具备品牌光环的自主品牌。
▲ 长安需大刀阔斧调整,长城吉利占优势但仍需加把力
看完三家国内最强“势力”的汽车企业的销量数据情况,你有没有真正感觉到国内汽车行业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前,我们并没有多少选择,所以长安、东风甚至是一汽这类的央企,其产品是消费者的首选,而多年之后,民企迅速崛起,资源什么的都靠自己争取,并且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挫折,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长安为三大汽车央企中发展得最好,但渐渐地也是疲态尽显,CS55销量不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长安靠着这款产品才能稳住整体的销量,则是一大悲哀了。当然了,无论是长城还是吉利,两方本来井水不犯河水,如今是兵戎相见,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做提升,既难又关键。
您所看的内容来源于汽车网评,我们还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汽车网评。(ID:qcwpcom),在那里的信息和这里有一定的错位。每天都有有趣、有料、有爆点的汽车资讯,邀请您关注。
长城 比亚迪 奇瑞 吉利,到底谁的综合能力最强,谁更值得购买
国产车的质量越做越好,销量越来越高,外观做得都非常漂亮,内饰用料很足,10万块就能买到空间大、配置丰富的车型,10万块的合资车连中控大屏都没有,只有一个收音机,而10万块的国产车,不仅能买到皮质座椅,搪塑中控,软质包裹、10英寸大屏,而且空间更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买车时都会考虑国产车,毕竟现在国产车的质量非常不错,发动机和变速箱也都很成熟,按时保养,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那长城 比亚迪 奇瑞 吉利,4家民营车企,谁更强呢?我先给大家排个序,长城 比亚迪 吉利 奇瑞。
为什么把长城排在第一,1、长城懂中国消费者,他知道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车型,他就造什么车型,而且能造到心坎里。不然哈弗H6也不能获得共94个月的销量冠军,WEY坦克作为20万级别的SUV,让消费者排队提车等待3个月的时间。2、品控好,质量把关严格,跟曾给大众、本田、丰田、长城、比亚迪等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聊天,长城是对质量要求最严格的,比大众还要严格,所以很少有长城车主投诉汽车异响、某些易损件容易坏等问题。3、技术研发积极,各个车企都在研发高效率、低能耗发动机,但有几个车企在研发变速箱,而长城9AT将在2021年底量产,搭载在自家皮卡、高端SUV等车型上,长城9速湿式双离合也马上上市了,这也是国内首款横置9DCT变速箱。而长城被大家吐槽最多的是没有轿车、一直在套娃,一辆哈弗H6,换几个壳子,就多了很多车型。
我们再聊比亚迪,现在的比亚迪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是非常火的造车企业,比亚迪将电动大巴和电动卡车销往海外,比亚迪车辆大多数的重要配件可以自给自足,包括气囊、ESP系统、汽车芯片等,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绝对是国内扛把子,自研“刀片电池”、电机和电源管理系统,就连丰田也要找比亚迪为其设计研发新能源车型,还有比亚迪的超级混动系统,让丰田和本田也为之汗颜,现在比亚迪超级混动车型提车排队时间长达3个月,就足以说明比亚迪的超级混动有多优秀。但比亚迪的燃油车销量却不太好,尤其是比亚迪的双离合为其拖了后腿。
奇瑞汽车,大家都觉得奇瑞是技术宅男,只知道搞研发而忘记营销,最被人熟知的是奇瑞的那台1.6T发动机,同级最高37.1%的热效率,最大功率197匹马力、峰值扭矩290nm,并为其提供终身质保,是国内首家敢这么做的企业,除了奇瑞发动机被人熟知外,奇瑞的车型确不温不火,观致已经名存实亡、高端品牌星途的销量也不怎么样。
再来聊聊吉利,吉利最近推出了两款异常火爆车型,吉利星瑞和吉利星途,人气暴涨,吉利高端品牌领克销量也不错,吉利极氪001还没上市,预售订单已经突破7万台,吉利汽车的销量是真的不错,可为什么把吉利排在最后呢?简单一句话“不思进取、吃老本”,现在吉利一直在吃沃尔沃的老本,一直将沃尔沃平台下方,沃尔沃发动机下方,并没有自研发动机,其实沃尔沃的发动机已经是10年前的技术,油耗高,动力也不占优势,沃尔沃车型从不以发动机为卖点,而到了吉利车型就成为了营销噱头,以吉利现在的营销来看,好像离开沃尔沃的吉利就没法卖车了,反观长城、奇瑞、比亚迪都在研发自己发动机,而且都有自家所擅长的东西,不是说吉利车型不好,而是因为一直吃沃尔沃的老本和不思进取,才排名垫底。
以上四个国产汽车品牌的车型销量和质量都还不错,不管买谁家的产品,质量也都没问题,以上的观点纯属主观分析,大家还有任何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交流学
转型、向上、出海,吉利汽车的三张王牌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持续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考验。
4年前,国内汽车行业销量开始萎缩并一直持续。到了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总体零售继续下降了7.9%,其中燃油车同比下滑了25%,市场开始存量竞争。
而吉利汽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进行了前瞻性的深入布局,其多年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高端化、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
上半年,吉利汽车总销量约61.4万辆,稳居自主品牌销量前三。其中,新能源销量10.9万辆,同比增长398%,渗透率增加14.4个百分点至17.9%,增幅位居行业第一。
同时,随着车型结构的优化,吉利汽车的单车销售收入与单车平均毛利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期内,总平均单车销售收入同比提升了21.1%,达到10.2万元。
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和单车利润提升的加持下,吉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自由现金流上升1076%至54亿元人民币,净现金水平上升5.8%至220.1亿元人民币。
“在疫情、汽车原材料涨价、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吉利汽车在今年上半年还是取得了基本符合预期的业绩。”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
吉利核心财务指标的改善,电气化、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是驱动内核,也是吉利面对市场逆境的解题样本,让其接下来的盈利增长更具想象空间。
高价值助力品牌向上在中国最初的合资时代,自主品牌是靠着价廉的标签起家,艰难夺得一片市场。但今时不同往日,一味的低价,意味着亲手将高端市场拱手让人,也被市场定死了低端车的印象。
因此品牌向上,是国内自主品牌未来屹立世界汽车行业的必经之路。上半年,吉利汽车总平均单车销售收入同比提升了21.1%,约为10.2万元;平均单车毛利约1.6万元,同比增长10%。
这得益于其在车型销售结构上的进一步优化。旗下的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等品牌并驾齐驱,其中,以 “中国星” 为代表的高价值产品,已成为吉利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驱动,大幅提升了吉利汽车的单车销售收入。
数据显示,“中国星”实现总体销量10.6万辆,占到吉利品牌整体销量的23.9%,同比增长10.3%,截至6月底累计销量超39万辆,单车平均售价已成功打入合资竞争圈。
而领克的产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销售收入为15.2万元,领克09则作为旗下SPA平台上第一款大型SUV,首次进入30万元价格带。
截至2022年7月,领克累计销量超74万辆,产品主要竞争一线外资品牌,覆盖中高端市场。领克品牌的用户有72%的用户来自合资和豪华品牌。
吉利方面表示,品牌影响力已经成为用户购买的第一驱动力,产品溢价能力持续提升,创造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价值新高度。
不过高端化并不是单纯的加价,而是内在的充实。李东辉表示,保持研发投入是吉利汽车拥有竞争力的关键。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吉利汽车累计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是2021年中国企业研发投入TOP10中唯一的车企。李东辉称:在把持自己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会通过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来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有着硬实力的加持,吉利在世界品牌中,享有不低的声望。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吉利控股集团以558.6亿美元营收位列第229位,较去年提升10位,这也是吉利控股集团连续第十一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
All in 转型,双轮驱动在存量内卷的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成为仅有的能快速放量的新增长点。
上半年,吉利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暴涨近4倍,销售占比也增加14.4个百分点。其中,极氪交付约1.9万辆,创高端智能纯电品牌交付最快速度;几何期内累计销量达到5.4辆 ,同比增长293%,成为吉利新能源上涨的中坚力量。
不过,在需求饱和的车市中,新能源车更多只是对燃油车的替代。并且随着传统车企纷纷聚焦转型、新势力车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以及科技企业用技术弯道超车,电动车这条赛道将愈加拥挤。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半年也迈入21.6%渗透率的高速渗透期。广发证券指出,该阶段由于竞争对手的进入、竞争格局的复杂化,龙头公司的业绩颠簸开始密集出现。
在红海中,“快鱼吃慢鱼”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电气化的速度成为关键。作为一家年销百万辆、营收千亿的自主品牌巨头,吉利自然深知其中的道理。
据吉利汽车集团CFO戴庆透露,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加大了电动化研发投入,投入额较上年同期增长71.7%至36.3亿元人民币。
未来,吉利还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全面转型步伐,公司方面表示,下半年要实现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在30%以上;到2023年,通过完善产品布局实现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占比达到50%以上,进入新能源汽车企业第一梯队。
为达成这一目标,领克品牌已正式发布Lynk E-Motive混动品牌,未来在售的主力产品将推出大里程PHEV车型,领克品牌计划到2023年底,电气化占比要达到60%以上,并到2025年实现100%电气化;而定位大众化的几何,将在下半年基于harmony OS打造“超电数智座舱”,并推出G6、M6两款新车;定位高端化的极氪则称,今年将推出首款MPV极氪009,并保证7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不变。
汽车巨头,站上世界舞台海外市场也是吉利汽车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出口销量约8.8万辆,同比增长64%,较去年全年提升一位,居行业第四名。
其中,作为全球新高端品牌,领克在欧洲累计交付约1万辆,同比增长近40倍,其将直接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重塑;而纯电车型几何C,以21.7%的市占率,位居以色列纯电市场销量榜首;缤越则在菲律宾、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地长期占据细分市场销量前三。
自 2018 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下滑后,国内车企开始意识到海外市场对于增长的重要性,纷纷部署出海计划;同时,汽车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竞争行业,进军全球市场向海外“反向输出”也是检验一个汽车品牌是产品力的重要标准。
更重要的,国内车企可以输出成本优势,海外市场利润或更加丰厚。
以领克品牌为例,领克今年在上半年持续进行高端化转型以及新能源方向的转型,同时推出欧洲市场的拓展,今年上半年领克出口欧洲总交付量已经超过1万台,平均售价超过4万欧元。目前领克在欧洲累计交付已超11,894辆,同比增长226%。
领克品牌将持续深化“欧洲战略”及“亚太战略”, 同时将通过技术授权、订阅、与本地车企合作等创新模式,将吉利的混动、纯电等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向全球输出,加快全球化进程。
中信证券表示,无论是整车出海或当地建厂,海外都有望获得更丰厚的利润。根据我们的调研和测算,海外整车价格相比中国高 30%~50%,成本的上涨幅度低于价格的增长,中国车企出海有不错的利润回报。
面对海外市场的大蛋糕,吉利自然不能错过,公司表示要充分发挥体系化、规模化、全球化的优势,确保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开拓更大的市场,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20%的国际化销量目标。
为此,吉利汽车改变单纯以贸易为主导的海外业务模式,将通过品牌、产品、供应链、工厂的国际化布局,加强端到端的海外本土化能力,继续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今年1月,吉利宣布与雷诺合作,并在5月入股雷诺,持股占比34%,共同开拓韩国市场,推出高效、节能的燃油和智能混动车型,并计划将上述产品投放海外市场。下半年,吉利还将用旗下品牌探索中东、亚太、拉美等更多主力市场。
在多战略的协同驱动下,吉利在在汽车生态网络的广度与深度越来越大,在行业中的实力也不断攀升。打出这套组合牌,吉利有望穿越行业变革的周期,利用挑战的机遇深深扎根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