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真有钱

吉利和陕西哪个经济好?

这是一款适合大众化开的车,而且品牌和车的动能都还可以。

吉利快乐奋斗者内涵?

新买的吉利金刚花了4万多,被同事笑话了说是破车,不必在意他们,只要是自己合法收入买的车就没有什么好丢人的,一些人素质比较差,过于势力,不必理会,理会他们的笑话不值得。

吉利为什么这么有钱?

近日有国外媒体传出消息,称吉利准备以2亿英镑资金入股阿斯顿·马丁,从而持有其19.9%的股份,目前正在与品牌持有者高层商洽,而受此利好,在伦敦挂牌的阿斯顿 ·马丁股价大幅飙升,目前上涨12.4%。

无独有偶,就在前段时间,吉利欲入股超豪华品牌“宾利”的消息也甚嚣尘上……

以上信息并未得以官方证实,但吉利是否真的具备这么强大的财力?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吉利的发展历程:

1997年,李书福带着吉利闯入汽车研发及生产领域;2005年,吉利在香港成功上市;2009年,吉利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耗资18亿美元;2013年,浙江收购英国锰铜控股100%股权, 耗资1104万英镑;2016年,吉利在柏林发布全新品牌LYNK & CO;2017年,吉利收购宝腾汽车(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51%的股份;2018年,吉利集团收购戴姆勒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耗资90亿美元,并与其合资成立“智马达”汽车……

就这样一家普通的民营汽车企业,怎么会拥有如此强大的财力?这个国民品牌汽车公司,到底多有钱?它又是怎么做到的?

一、吉利的销量

2019年刚过,吉利便公布了全年销量——136万台,虽然较2018年的151万台有所下降,但仍然在国内车市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冠军。这个销量有多厉害,对比一下本田在国内的155万台销量就变得直观了——要知道,本田的销量是由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两个品牌共同完成的。

具体销售成绩单中,帝豪系列共计销售40.4万辆,远景系列销售28.3万辆,博越系列销售23万辆。

缤越全年销量13.75万辆,缤瑞销量8.35万辆,嘉际3.29万辆、星越2.77万辆、博瑞2.36万辆,高端品牌领克品牌全年销售量为12.8万辆。

二、吉利的利润

2019年吉利的财报还未公布,按照2018年151万台销量,实现总营收1066亿元人民币的能力参考,2019年吉利总营收大概在1000亿元左右。

2018年吉利的利润率为12%,全年实现利润127亿元,预计2019年利润为120亿元左右,是国产汽车品牌中利润率最高的一家。

三、吉利的成功之道

对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洞察力

从豪情美日,到自由舰,再到金刚、远景,然后是今天的帝豪,吉利的销量始终离不开国民车型的市场表现,这些曾经的家用车主力车型,也是支撑吉利不断发展的砥柱。如果没有对中国家庭及消费者用车心理的把握及预测,就不会出现每一代主力车型都能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局面。

发展初期的吉利很清楚中国家庭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价格便宜,油耗较低,维保实惠,外观大方……而吉利旗下的主力车型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三条定律设计生产的。在同样的价格区间,吉利是消费者心中第一时间就能想到的品牌之一,而街上越来越多的吉利汽车让大家慢慢接受并愿意去了解它。经过多年的积累,消费者对吉利的认识定位便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定型:国民汽车,只要你想,吉利永远是你离汽车梦最近的品牌。

随着消费群体不断年轻化,新一代准车主对汽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追求动力表现,讲究内饰质感,甚至对软件、电子系统的要求也在向智能化发展。吉利似乎每次都能提前预测到消费者的欲求,而不断升级的软件系统都能给车主带来新的惊喜。

这是吉利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吉利也在引导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科技的追求,这种来自精神层面的认同,是吉利不断加深消费者对自身品牌认知的有力策略。

另一方面,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和路特斯,不断地转化豪华品牌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吉利汽车的品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这也是一招极为高明的妙招。

对产品布局的精准把控

吉利的产品布局极为全面,对细分车型的排兵布阵非常讲究,从轿车到SUV再到MPV,高中低端全面打开到新能源汽车研发升级,从国内市场外拓到国际市场,吉利从不同维度实现了精准而全面的产品布局。

符合年轻车主审美的帝豪系列,满足成年家庭的博瑞系列,追求性能与豪华的领克系列,还有以博越为主的SUV系列,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国内主流家庭和人群的用车需求,不论消费者的需求如何个性化,都能在吉利品牌中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车型。

难能可贵的是,吉利的每一个车系,基本上都实现了新能源动力总成的适配,为追求环保的车主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当然,细分得接近重复,这也是吉利产品布局的一个缺点,以紧凑型SUV为例,这一车型聚集了帝豪GS、星越、远景S1、远景X3,还有即将上市的Icon,五款车型同声竞争,难免会让消费者陷入选择困难的境地,也不免让人产生对吉利的产品左右互博的误解。

这是出于对产线的充分发掘利用也好,还是对自己产品布局的不断完善也好,多样化的选择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毕竟是件好事,这样家族化的命名方式,或许说明吉利本身也不排除品牌独立的计划吧。

对核心技术研发与储备

说起国产品牌的技术研发,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奇瑞,但是吉利的技术却在沉默中突飞猛进,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要知道仅在2018年,吉利投入研发的经费就超过了210亿元,近十年已经超过1000亿元。

再看吉利的研发机构布局:在杭州、宁波、哥德堡、考文垂和欧洲设立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在上海、哥德堡、巴塞罗那、加利福尼亚和英国设立五大设计造型中心。汽车研发人员超过1.5万人,海外研发人员达到5千人。

在三大件的研发投入中,首先要提到吉利大手笔投入建成的义乌动力基地,这是吉利最大的高端动力智能制造基地,制造精度可达微米级,又被称为“世界级微米工厂”。该基地规划综合总产能超过200万台,目前主要生产1.0TD发动机、1.5TD发动机、2.0TD发动机,以及新一代混动变速箱——DHT。达成了高效能内燃机、MHEV轻混、HEV深混、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等多元化的技术路线。

吉利通过自我研发、收购技术等方式扩展技术储备范围,与著名变速箱品牌爱信合作,完成了双离合变速箱和AT变速箱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

截止目前,吉利已形成4大全球化基础模块架构,包括覆盖A0到A+级的BMA架构、覆盖A0到B级的CMA架构、SPA以及PMA电动汽车专属架构。

吉利发布GKUI 19系统,以及L2级自动驾驶系统。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应用在第一款搭载自主主导开发、深度自定义的系统级量产车规级别高性能芯片:E01。 在自动驾驶方面,吉利已经实现了L2级技术在轿车、SUV与MPV全品类的全覆盖。

至此,三大核心部件、智能软件、汽车智能芯片等方面的研发及量产,技术、工具链、标准、工艺流程、供应链体系等整车研发及生产解决方案,吉利已经基本完成布局。

而正是得益于全面的自主研发及知识产权,才使得吉利的整车利润达到了8400元,超过了排名第二的长城5000元,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汽车企业。

持续投资相关技术领域

无论是收购沃尔沃、路特斯等汽车品牌,还是收购澳大利亚DSI变速箱和美国飞行汽车公司,都是吉利在不断吸收技术资源、高新技术人才资源的战略手段。不管沃尔沃和路特斯的产品表现如何,吉利本身依靠相关资源并获取的优势和回报,是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的。

投资奔驰等国际品牌,是吉利拓展国外市场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姑且不论奔驰的盈利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掌握戴姆勒的股份如同手握印钞机一样的投资价值,通过奔驰、沃尔沃等品牌在国外的号召力,吉利的品牌形象正在国际市场中慢慢树立与强大起来。尤其与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汽车,也是将吉利打造成为奔驰的“拍档”,以Smart车型抢占小型车市场的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吉利还投资了“曹操出行”平台;领克夺得了WTCR房车世界杯年度总冠军;投入资金超过3.5亿成立 “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资助超过10000人次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完善的经销商体系建设

吉利的全国经销商达到了1000家左右,近几年平均每年有近100家经销商加入吉利品牌,2018年平均单店销量为1450台,2019年大概为1200台左右;领克品牌的在营经销商为244家,在建90家,仍有近2000家加盟申请正在审核资质……

完善的经销商体系已经遍及国内200多个城市,使得吉利旗下产品可以直接触达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而吸引大量经销商加盟吉利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其产品较高的车价利润及较为广泛的市场受众。

如此强大的销量,如此可观的利润,吉利已经成为国产汽车品牌最值得投资的企业。

写在最后

吉利的发展是中国工业建设的缩影,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几十年风雨历程的写照。国产汽车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靠的是无数前辈对汽车工业的热爱与执着,也离不开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吉利不断地吸取先进经验和生产技术,成为了走在国产品牌前列的企业,而紧随其后的长城、长安、比亚迪等品牌也不遑多让,各有优势。

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升级,不断提升的汽车品质与逐渐下降的生产成本,最终受益的将是中国的消费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人可以享受到国产汽车品牌高速发展的红利,用更少的成本,买到更好的国产汽车。

吉利老板李书福:身价900亿年薪仅100万,是如何成为汽车首富?

我很愿意做牛,因为只要有草吃,我就会很幸福;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很有价值贡献感;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可以为农民耕地,给农民带来快乐,很有成就感;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很诚实,不忽悠,很受人尊重;我很愿意做牛,因为牛总是有人帮助牵着鼻子,不会走错方向。

—— 李书福

01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

1963年,李书福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候的农民喜欢生儿子来传宗接代,李家很给力,一下子蹦出四个男孩,李书福便是其中的三哥儿。

但这三哥儿并不是一个容易受管教的主,父母拼了老命供他读书,他却把上学当成上坟。

为了给业余生活增添一点乐趣,李书福一刻也不愿闲着,他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牛,每天0.15元。

那时候他心里想着,一天一毛五,一个月就有四块五,那

一个暑假岂不能赚6元-10元元人民币?

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可是一笔巨款,那时候每学期交书本费大概1.2元,学费是免交的。

交完书本费后,李书福还剩下七八块,这让他比周围的其他同学富裕多了,也是这次经历让他感受到了自己赚钱的乐趣。

紧接着到了初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沉浸在放牛的快乐中的李书福受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农村的土地可以承包经营,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搞乡镇企业,甚至还允许搞个体私营经济。

那时候,他真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天下还有这样的大好事?

李书福一直都是个实干派,有了想法便说干就干,他开始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文件,一系列方针、政策。

参与市场经济的渴望让他无心学习,哪怕是考上了路桥中学尖子班也没有让他觉得兴奋,最终在家人多次阻拦未果的情况下,他选择辍学创业。

少年李书福

当时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照相机还不普及,正好家里有辆自行车,于是李书福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便骑着老爸的破烂自行车,顺便“拐走”了那台相机,满大街地给别人拍照。

赚钱嘛,就要胆大心细脸皮厚,那时候的李书福逢人就问:“请问您需要照相吗?”

后来,他发现照相可比放牛赚钱太多了,于是更加坚定了继续创业的决心。

但这么走街串巷的也不是个办法,还有失自己“翩翩公子”的风度。于是李书福开了个照相馆,顺便当起了小店长。

照相馆虽然开起来了,但是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资金有限,所有设备只能由他自己设计、制作。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在那时候的环境中,开照相馆需要公安局批准。

而他没有特种营业执照,所以多次受到教育和处罚,照相馆就跟躲猫猫一般艰难地坚持了近两年时间。

后来因为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李书福又开始寻求新的机会,进入了转型发展时期。

李书福在寻找新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废旧电器市场比较成熟了。

而他自己又特别臭美,通过开照相馆设计、制作设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于是开始从废旧电器零件中分离金属金银铜,变废为宝,收获了不错的效益。

不过这玩意儿太没技术含量,一下子就被其他人学会,为此李书福还郁闷得不得了。

同时,供应链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无奈之下李书福只能再次寻求艰难转型。

李书福在台州路桥工作照

很快地他便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电的销量也开始大幅增加。

于是李书福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做电冰箱配件。

那时候他不缺钱,只缺技术和厂房。没有技术还是用老办法,自己亲自对产品进行试制与研究,过程充满坎坷。

李书福拿出了当年放牛的鼓劲,研究了400多个日夜,终于生产出令他满意的产品。

但他发现自己太倒霉了,刚刚解决完技术问题,公司被通知借用的厂房要被收回了,只能被迫转移。

为此,李书福还气得不要不要的,就差就没有骂爹骂娘。

早期冰箱配件简易厂房

对于当时一没有背景二没有资金的李书福来说,找厂房是个大难题。

他到处找人帮忙,先后短暂地落脚在路桥中学校办工厂和废弃的自来水厂,最后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安顿下来,生产一度陷入停顿。

这窦娥也没那么冤吧,这些倒霉事怎么净摊在自己身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青年李书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经历在家乡已经传开了。

得知了他的困境,家乡的工办主任为了发展乡镇企业主动找到了他,帮助他租用了一个村庄的生产队仓库用于生产电冰箱零件。

并且好人做到底,主任还帮助他们批了一个戴红帽子的乡镇企业,叫做黄岩县石曲电冰箱配件厂。

在技术、厂房和营业执照都准备就绪后,业务终于步上正轨。

李书福公司生产的零件一度供不应求,产品销往全国几乎所有的电冰箱厂,成为全国最有竞争力的电冰箱零件研究生产企业,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零件生产如火如荼的时候,李书福又乘胜追击,进军电冰箱、电冰柜市场,成为台州最大的民营企业,闻名全国。

到了后来,站在一帮高学历人群的企业家面前,李书福还是认怂了。

没文化真可怕,已经成为知名企业家的李厂长后来选择把全部资产交给政府,然后跑去读书。

又过了几年,受到邓小平南方讲话的鼓舞,二十八岁的李书福选择继续创业。

但那时候的他“感情不大专一”,李书福前后陆陆续续尝试了几个行业,做过装潢材料、开过摩托车厂,也涉足过房地产市场。

这些项目有成功有失败,只是和之前的创业经历一样,这些项目也没能长久地让他停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早期吉利摩托车生产线

在那个年代,人们心里多少都种着一个“少年英雄”的梦。

而李书福用他少年时代的十几年时间证明了他自己,他甚至和大多数企业家都不太一样,不懂那些商场的起伏规则,仅凭一腔孤勇向前闯,真可谓是“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

02世上本无路

鲁迅先生在其作品《故乡》中写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997年,35岁的李书福决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而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几乎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虽然在其他领域已经有所成就,但是如果进入造车行业相当于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仿佛回到了创业初期,又要面临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没有资质的艰难局面。

造车在当时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行业,首先就是资金投入方面。

1991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资额为42亿元人民币。

1993年,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总投资约37亿人民币。

由此可见,造车行业是非常烧钱的,而李书福家人都太穷了,最终只给了他一个亿入局造车行业。

在资金并不充裕的前提下,入局造车行业更大的阻力来自于政策。

当时的政府认为造车工程相当复杂,如果开放了私人企业生产制造汽车的口子,那么很有可能由于汽车质量问题对社会公众产生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于其想要进军造车领域的要求国家不予批准。

当时,国家的政策就是“三大三小”,三大指的是一汽、二汽、上汽,三小指的天津、北京、广州。

一共全国就这么六个汽车生产基地,除了这六个基地之外全国任何地方不允许造车。换而言之,私人企业造车在那时是违法的。

家里那么抠搜,政策又不允许,李书福造车的希望被生生地浇灭。

在多次碰壁之后,李书福决定转化思路另辟蹊径,向政府申请汽车研究资质。

这一请求很快得到批准,于是他开始以“汽车研究”的名义开展起来。

李书福找了三名专业人士和自己一起组成研究小组,从国外买来一辆奔驰当玩具,淡定地拆了再装,装后再拆,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了造成的基本技术。

同时,他还偷偷摸摸地从各处东拼西凑了零件开始准备造车,用红旗的底盘和奔驰的外壳造出了一台汽车,取名“吉利一号”。

造车的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没有合法的资质终究是个大问题。

在偶然的一个机会中,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监狱下面有一个汽车厂,而且还是国营的。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李书福高兴得手舞足蹈,马上赶去绵阳找这个小宝贝。

他先是买下汽车厂70%的股份,并且成立了一家合资汽车公司,取名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

后来,监狱长去世以后,他又买下了剩余30%的股份,并把工厂搬回了台州。就这样,经过3-4年的准备,李书福造出了第一台真正的汽车——豪情。

那时候夏利汽车的市场价为13万元,李书福心里想着这车这么贵,咱老百姓也买不起呀!于是他一言不合就打价格战,把豪情的价格定在5.8万。

这么一搞,亲戚朋友当场“晕血”。

社会我福哥,人狠话不多。这场价格战让吉利扬眉吐气,李书福也过上了几年舒服日子。

第一辆“豪情”汽车

1999年,为了得到合法造车的机会,李书福决定最后放手一搏,和前来视察的国家计生委领导提出“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向国家发出的最真诚的请求,其言之深,其情之切,领导终于松口,给出了“我不反对你们造汽车”的答复。

至此,李书福硬是在没路的情况下靠着自己敢闯敢拼的蛮劲儿走出了一条路,成为民营企业在造车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此之后,借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东风,国家决定适当允许一批企业进入轿车制造业,2001年11月9日,吉利集团生产的JL6360轻型客车,出现在国家经贸委公布的第六批汽车产品《公告》上,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很快,吉利的第三台车也是第一台三厢车“优利欧”上市了。吉利就正式开始走上了盈利之路。

2003年3月,吉利轿车顺利通过“3C”认证,并在宁波基地迎接来吉利第一个10万辆轿车下线。紧接着,吉利汽车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5月,吉利汽车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03 痴人说梦?“穷小子”迎娶“公主”

2002年,在吉利的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忽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开始就要准备了”。

当时吉利集团刚刚拿到汽车生产牌照,是行业里面随时可能被大鱼吞掉的小虾米,而沃尔沃当时已经是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在这样的情况下,收购沃尔沃,对所有听到的人来说都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是不是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但是李书福是认真的,他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吉利在技术上不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是没有未来的,必须并购一家有影响力、技术实力强大的老师来帮助吉利汽车。

而沃尔沃虽然相对于其他欧美品牌个头较小,但是拥有过硬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价格还相对便宜,是李书福的首选。

为了收购沃尔沃,吉利做了一系列转型准备,2006年,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生产英国久负盛名的黑色出租车TX4,也就是吉利英伦的前身。

并且在2007年用“吉利自由舰”、“吉利远景”和“吉利金刚”替换了之前的老三样“吉利豪情”、“吉利美日”、“吉利优利欧”。

而同一时间,福特遭遇危机,亏损126亿,李书福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成立“V”项目,正式开启了沃尔沃收购计划。

不过福特老总也不是吃酸的,收购我?凭你?想得美!

于是福特总部给吉利回复了信息:“对不起,沃尔沃不卖”。

哎,老板何必难为老板,

“穷小子”第一次向“瑞典公主”发起的追求被无情地拒绝。

而放牛娃出身的李书福是一个非常有韧劲的人,既然硬刚行不通,那只能软磨了。

他深知穷小子想迎娶瑞典公主必然会经历艰难与波折,他从来没想着放弃,而是在一次次遭到拒绝之后又一次次选择迎难而上。

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依然让你高攀得起!

也许是上天都被他这份诚心所打动了,李书福终于迎来了收购沃尔沃最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

“天时”是在2008年,欧美遭遇金融危机,沃尔沃销量锐减18.3%,岌岌可危,福特汽车发出明确的信号,“认真考虑出售沃尔沃”。

当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除了吉利,几乎已经没有人有意愿、有能力去接手沃尔沃这个烂摊子。

这真是爽歪歪的好消息。

“地利”是吉利背靠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同时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市场紧缩,可中国汽车市场却逆市上扬,销量同比增长了10%。

2009年,中国更是以1300万辆的成绩,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接洽福特的过程中,李书福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市场。

同时如果一旦项目在中国落地,工厂选址将在成都、北京、天津三地的竞争中产生。

三家政府也各自亮出了自己的诚意:成都将提供30亿元的融资规模,北京将提供50亿元资金以换取沃尔沃中国公司49%的股份,而天津将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换取沃尔沃中国项目的落地。

核算下来,地方政府愿意给吉利提供30-50亿元的资金支持。

这时,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多家欧盟银行、高盛集团、吉利香港上市公司倒没有为此行为点赞。

而是默默地加入给吉利沃尔沃项目“输血”的阵营中,给吉利吞下沃尔沃这个大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最后就是“人和”了,工会一向是企业并购的一大难关,尤其是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的案例中,很多都是因为工会的阻挠甚至发动工人大规模罢工而最终流产的。

因此当面对沃尔沃工会的刁难:“你能不能用三个字形容你为什么比其他竞争者更好?”时,

李书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绝世好男人”:给出了“I LOVE YOU.”的答案,这个让所有人意外的答案打动了工会成员。

比利时根特工厂的工会主席当即拿出沃尔沃的厂徽,给李书福戴上。而后期李书福也说到做到,不仅没有裁员,还帮助沃尔沃实现了扭亏为盈。

经过了以上的积累,终于在2010年3月28日,双方正式签约。“穷小子”经过长达八年的努力,终于迎娶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瑞典公主”。

签约仪式

此后,李书福依然马不停蹄地布局,想让中国汽车跑遍全球。

2017年6月,吉利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和英国跑车制造商路特斯51%的股份。

2017年11月,吉利收购太力飞行汽车Terrafugia,布局未来出行。

2018年2月24日,李书福以73亿欧元(约90亿美元)的价格,通过旗下一家海外企业主体购得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份。

这一持股比例意味着,吉利成为了戴姆勒集团最大的股东,且拥有表决权。

“放牛娃”Happy得不得了,终于站上了世界舞台,成为全球汽车制造行业的领跑者之一。

对于熟悉李书福的汽车爱好者和媒体来说,他从来不是一个“安分”的企业家,总是会发出一些惊人之语,引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话题。

但是我想,对于时隔二十年之后现在的李书福,无论他再发出什么样的言论,可能都不会有人觉得是痴人说梦了吧。

如今汽车行业又进入了新能源汽车“新赛道”,而这一次,五十几岁的李书福依然像之前一样秉持着“放牛娃”敢闯敢拼的激情,亲自披挂上阵,拿出20亿进行又一场豪赌。

他曾在内部讲话中提到,“这是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没有尽头,只有开局,没有方法,只有方向。企业比拼的不是图一时快乐,而是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在的李书福身价已超九百亿,但他曾自曝年薪仅100-200万,我想,或许这就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精神吧。

那么关于吉利未来在新赛道的战果如何,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国内汽车行业谁最有钱?吉利李书福105000000000元第一

昨天被漫哥被BOSS批评了,这没什么,说我矮说我丑说我磋都行,特么竟然说我穷。这就有点过分了啊,因为前三者对泡妞还不太影响,穷就比较致命了,相当于诅咒漫哥孤独一生。不能这么颓废下去了,为了激起自己的奋斗欲,漫哥决定找点东西刺激一下。

比如说富豪榜。最近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出炉了,咱们看看国内的汽车领域都有哪位大腿上榜吧。猜猜第一是谁?当然是福叔啦还有问,准确点说是李书福家族。福叔现在生意是越做越大,不断扩张不断收购,关键是都赚钱。自己家的吉利车子虽然吐槽不少,但卖得也超火。总财富为105000000000元,在全球汽车行业仅次于特斯拉的马斯克。

排在第二第三的不是汽车厂商,但却是当今汽车大趋势下的得利者。来自宁德时代的曾毓群身家97000000000元,同样来自宁德时代的曾世霖身家440000000000元。宁德时代是一家电池厂商,在全球有超多多合作伙伴,奔驰宝马大众什么的,堪称行业独角兽。另外宁德时代还有李平,身家200000000000元,排在第14。

长城汽车老魏跟夫人韩雪娟也有一席之地,凭借着哈弗SUV一举成为自主品牌SUV的销量一哥,地位难以撼动。定位高端的WEY品牌也越卖越顺。魏建军夫妇以身家360000000000元排在国内汽车行业富豪榜第5,财富暴涨了70%。

比亚迪的王老板紧随其后,身家340000000000元排第6,不过相比去年财富只增长了7%。王传福靠着电池起家,苦苦地从燃油车熬到了电动车时代,撞上了自己的老本行,前些年财富暴涨。前些日子比亚迪还推出了刀片电池,股价一轮拔升,所以,明年榜单再见。

之前被嘲讽PPT造车的一批新势力当中,小鹏汽车冲出重围,以实力证明自己不是PPT车企。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身家疯涨140%,排到第8,身家250000000000元。同样是新势力车企的蔚来汽车CEO李斌再次上榜,不过身家缩水了33%,为70000000000元,排在第45。

其它的还有裕隆汽车的严陈莉莲家族,来自台北的车企选手,身家8000000000元,排在41位。都知道东风裕隆作为合资车,在内地市场并不好,看来主要是在台湾赚的钱。

格力的董明珠董姐姐,可能因为爱造车爱得深沉,虽然坊间流言不断,至今也没见什么拿得出手的量产车型。但胡润还是让董姐姐上榜了,身家跟李斌差不多都是70000000000元。

看到尾数这么多个零是不是有点慌?漫哥不是吹,漫哥全部身家拿出来,还是要比福叔的多一点的,那个点在1050后面。好吧,漫哥这次真不是吹,漫哥身家跟福叔的平均一下,还是能排进前三的。所以,有小姐姐看上漫哥吗?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编辑:我应该在车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真有钱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