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尹大庆简介

一个造汽车,一个做家电,李书福为何要吉利学“海尔”?

上文说到2002年李书福把吉利汽车的管理权、经营权交给了两个“外来和尚”——徐刚、柏杨,并解决了管理专业化与家族所有之间的良性关系,让吉利汽车走到了正确的方向上。

其实,2003年和2004年,正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次调整期。在这期间,除了完成“家族”转身外,李书福还大力推进流程再造,打基础,练内功,使各个领域的管理逐步规范。而这一切,竟起源于一次车展,为此吉利还学过海尔。

车展上的李书福

在2004年的北京车展上,主角依旧是外国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各自占据了上万平米的大展馆。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全挤在一个展馆里。其中,吉利的展台不到200平米,只能摆几台展车。

无奈之下,吉利只好到吉利大学再搭了一个展台,但因为地方较远,加之当时也没有新的车型推出,吉利感觉被公众遗忘了。

后来,李书福在接受白岩松的专访时说:“国人的消费观出现“扭曲”,车展也“崇洋媚外。”因此,此次专访节目播出时,用了一个很醒目的标题——“车展让我不舒服”。

2004年6月,李书福接受白岩松专访

在车展的总结会上,李书福说:“现在传说要是汽车行业倒闭一家公司,那就是吉利。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吗?我们该怎么办?”

李书福决定搞流程再造,打基础、练内功,等到国家经济起来的时候,吉利就可以冲上去了。

李书福给已调任集团总裁助理的张爱群递过来一张报纸,报纸上有海尔老总张瑞敏的一篇文章。他告诉张爱群:“你先去 学,学海尔。”

做汽车行业的人,为什么偏偏去学与汽车行业不太相关的家电企业?

在李书福看来,尽管制造方向不同,但大家都是从艰难中起步的中国企业,管理上有相通之处。

重要的是,尽管中国家电起步迟,刚打开国门时大家都是从外国带家电,但现在在中国市场上占领导地位的都是海尔这样的国产品牌,它们的发展对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启示价值。

参观海尔让张爱群收获很多。

比如,海尔实行员工责任制,没有按时关灯,到了第二天就要处理责任人;海尔鼓励员工互相监督,比如产生纠纷之后,就有人扛着录像机,让双方对质,等到开会的时候,张瑞敏就会把这些镜头放给大家看,还让负责的领导上去讲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

图为吉利资深副总裁张爱群

李书福看了张爱群详细的总结之后很受触动,坚定了他流程再造的决心。

与此同时,吉利迎来了流程再造的帮手——尹大庆。

在加入吉利之前,尹大庆服务过联合利华以及杜邦等外资企业,机缘巧合进入了中国汽车行业,曾担任华晨金杯CFO(首席财务官)。

尹大庆认为此时的吉利汽车也就宁波工厂还拿得出手。

在李书福多次邀请之后,也得到李书福“去家族化”的承诺,尹大庆决定加入这个更像是一个“能干事的好平台”,成为吉利集团的CFO。

通过与管理干部、员工的大量访谈,吉利上下开始梳理流程,总结出了五大类、400多项问题。

比如,大家对企业的战略缺乏清晰的认知,对工作贯彻不力,对集团的文化缺乏认同……有些问题甚至直指李书福和徐刚这一层面。

当大家将这些问题一一摆在李书福面前时,他都非常诚恳地接受了。其中治理结构的调整,算得上是吉利一次管理上的跃升。

从2004年10月起,吉利正式成立了经营管理委员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制,总裁作为经营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总裁作为委员会的成员,而身为董事长的李书福只是列席经管会。

经管会设有四项议事规则,任何结果都需要争求大家的意见后形成。这四项议事规则是:

1.实行月例会制度,每月开一次会;

2.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3.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4.李书福作为董事长有一票否决权。

从2004年到现在,每月一次的经管会已经开了数百次,李书福从来没有使用他的一票否决权,他认为尊重大家的意见很重要。

为了科学决策,当时的经管会下面还设有质量管理会、采购委员会,甚至还有一个合同管理委员会。

张爱群刚开始认为合同有什么好管理的,有法务就可以了。

李书福并不同意她的意见,甚至和她讨论合同管理的一些底线。比如,吉利不搞预付款;所有参与合同谈判的人只能在会议室里正面交流,不许跑到酒店里跟别人私下接触。

在合同管理委员会里头,还有一个合同评审小组。所有的合同都要经过评审小组评审后才可以出去,评审小组的负责人正是CFO尹大庆。

在认可内部控制之外,李书福接着做了一样事情:将过去的制度全部拿出来讨论、修正、成文。

吉利为此编制了一个制度文库,每一个部门、每一种业务都有制度。

比如预算、费用报销、现金管理、存货管理、价格管理、售后服务管理,包括索赔等一系列东西,流程全部都要有。

在充分授权的基础上,更要做到有效监督、考核清晰、过程透明。这里要提一下颇具“吉利特色”的有效监督,共4个渠道:

1.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充分授权,年底评估被授权人的执行情况。

2.干部360度述职,分半年述职或者全年述职,通过上下左右,评估半年内或者全年内的工作情况。

3.设立纪检监察系统,邮箱全员公开;不能越权指挥,但可以越级汇报;有问题可以直接给系统或李书福发邮件,而不至于被卡住。

4.加强合规性内控,每年进行合规审查。

就这样,通过各个领域的持续改进与规范,吉利开始让自己的肌体强健了起来。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体系、流程虽然进行了调整、优化,但2003年到2004年的这次流程再造,打基础,练内功,对吉利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写在最后:

2003年下半年, 国家开始对汽车行业实施宏观调控,轿车市场在井喷后开始大幅回落。吉利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开始流程再造,并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管理逐步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经过一系列调整,吉利汽车的产品品质得到提升,销量随之大幅增长,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吉利集团发展四:人才、品牌枕戈待旦

关注【本号】,更多关于薪酬、绩效、股权、合伙人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视频”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2017年乘用车销量前十中,吉利排名第五,跃居国产第一。吉利集团成为一家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宝腾、路特斯等十大品牌、年销售汽车182万辆、营收预计超过2700亿元的全球汽车集团。吉利总裁安聪慧认为,吉利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再高,也不代表吉利的成功;汽车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要全球化,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去。

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需要有全球化的人才和与全球化发展相匹配的品牌。所以在吉利,人才和品牌枕戈待旦,一直与全球布局是同步的。

吉利集团能在短时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和事儿的高度匹配。

吉利内部重要的高管成员基本分成两类人,一类是跟随李书福十几年,从他做摩托车、建筑材料一路走到吉利汽车,其中副总裁级别以上的包括安聪慧、刘金良、杨健、顾伟明、潘巨林和俞学良等人。这些人随着吉利的成长而共同成长。比如1996年刚毕业就进入吉利的安聪慧,从基层干到现在吉利集团的CEO、总裁。刘金良也是被李书福在海南相中的一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酒店门童,1995年加入吉利,现在是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这些人通过和李书福的磨合,对吉利集团的了解程度都非常彻底,这些和吉利汽车命运与共的人依然是吉利的顶梁柱。而这群人和李书福的匹配,以及本身的进步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吉利未来能够走多远。

第二类人才是李书福磨下的重要人马,有来自其他国有汽车企业的管理者,也有来自家电机械行业中著名企业的管理层。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财务融资高手尹大庆,他曾经是仰融从美国杜邦公司挖来的财务高管,在吉利各项海外并购项目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李书福还吸收了大批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英才。其中,有来自韩国大宇国际主管研发的沈奉壁,有曾任国家自动变速器课题组组长的徐滨宽,有一汽汽车研究所的底盘专家华福林,有曾任一汽轿车分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的智百年,有参加过克莱斯勒发动机改进项目的发动机专家杨建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吉利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这批加盟的优秀人才在吉利决策层、技术管理层、生产制造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吉利集团还投入大量的力量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先后创办了吉利技师学院、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北京吉利大学、海南三亚学院等院校。目前,吉利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60%是吉利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吉利汽车研究院300多人的队伍中25%的技术人员来自吉利各院校。

为了成功收购并拯救沃尔沃,2008年收购沃尔沃之初,李书福从海尔挖来了王召兴等职业经理人。次年,又挖来了前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CEO沈晖和前华泰汽车总裁童志远来运作沃尔沃国产事宜。此外,原沃尔沃亚太地区生产制造副总裁拉尔斯·邓也从瑞典哥德堡迁至中国,出任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经管会成员,全面负责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日常管理与运营。

作为沃尔沃中国区的最高负责人,沈晖提前三年就已制定了沃尔沃中国的发展战略,其中第一阶段主要是完成国产审批,并在成都、大庆、张家口三地建厂以及建立上海研发中心。

李书福不仅知道用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相匹配,而且舍得高价请外脑。据了解,为了拿下沃尔沃,吉利组成了200人的收购团队。其背后最重要的力量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大卫·罗斯柴尔德,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六代掌门人,管理着欧洲有着250年历史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团队,正是在他的指示下,罗斯柴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联手沃尔沃首席执行长和董事长奥尔森促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这次历史性的并购。

能让李书福同样出手阔绰的事还体现在对吉利品牌的打造上。早在2005年,吉利耗资2000多万元,挺进被誉为国际车坛“奥运会”的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在绽放的牡丹背景衬托下,李书福在展厅揭开一面五星红旗,一辆绘有中国脸谱前景的“中国龙”闪亮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中国第一款跑车“美人豹”的第三代产品。在一些外国媒体那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代名词不是红旗,而是吉利。

2006年1月,李书福又公然把一款吉利自由舰轿车“开”到全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车展之——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这是该车展举办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的中国汽车。在美国汽车“三巨头”门口“班门弄斧”的李书福,着实令人吃惊不小。《底特律自由报》就报道:成本低廉的吉利将成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新对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英国专业品牌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吉利汽车成为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汽车品牌。

2006年6月,由国家工商总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主办的中国商标金奖颁奖大会在江苏扬州召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荣获“2017中国商标金奖”之商标创新奖。7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吉利控股集团以2016年实现314.298亿美元营业收入连续第六年进入世界500强,位列第343位,排名较上年提升67位;此外,在净资产收益率(ROE)榜上,吉利控股集团在中国公司中排名第四,中国车企中排名第一。

获取更多吉利集团的变革,企业人才发展管理和品牌打造,评论区留言或关注私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尹大庆简介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