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去!寻找乡土中国的“活力密码”
【返乡手记】
编者按:
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出全面部署。“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
家乡是游子永远的牵挂。这两年,新冠肺炎疫情降低了人们返乡探亲的频率,但很多“到田野做学问、向社会学知识”的知识分子依旧没有停下在乡间探索的脚步。我们邀请几位“归乡者”,讲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他们眼中的乡村生活图景,让大家感受乡土中国在文化习俗、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迁。
让乡土文化植根田野、蓬勃生长
讲述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何慧丽
我自小在黄河岸边的村庄里长大,真正是“生在村社里,长在田野间”,对山村的环境、人事都有深厚感情。2012年以来,我在河南灵宝市小秦岭山脚下的乡村里,以创立的书院型公益组织“弘农书院”为平台,以“乡土文化的复兴和发育”为切入点,开展“弘农试验”。9年多来的“弘农试验”可以用16个字概括——“孝亲为根,生态为本,合作为纲,文化为魂”。
2022年春节期间,我带着大学生调研团队在灵宝市某村庄进行调研。这个位于黄河中游的村庄风景旷秀,生态宜人。村里有300多户、1000余人,但常住人口仅600余人。调研发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家文化、孝亲文化似乎有所弱化。该村外出务工或读书的人占一半以上,受疫情防控影响,回家过年的人少了,“孝亲礼仪”也日益少见了。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能为家乡、为乡土文化做些什么?
在重庆市忠县涂井乡长溪村,三位乡村医生走在乡间路上,准备入户为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和健康生活知识宣讲。新华社发
我18岁时挥别家乡外出求学,但研究方向一直没有离开乡村。2003年,我挂职兰考县副县长,亲身投入乡村建设。其他时候,除了完成大学里的教学、科研工作,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扎在村庄里,每年驻村时间超过3个月,在豫东开封的兰考、通许、杞县等地村庄调研了近10年。对我而言,家乡意味着情感、学问和行动的高度合一。没有乡愁、乡恋和乡建,就没有我的生命价值、学问成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让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分子,我密切关注着灵宝市的乡村振兴行动及其成果。灵宝每年开展“灵宝好媳妇”、“教子有方”好家风评选、中国农民丰收节之中国(灵宝)苹果文化节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灵宝的文化教育价值、生态涵养价值。
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以文化教育为先、为根、为魂,注重新农人培养,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把思乡之情化作实际行动
讲述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
每当看到蒸鱼、莲藕、糍粑等美食时,我总是想起家乡——鱼米之乡湖北监利市朱河镇。从儿时起,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四,外出务工的人们便纷纷返村,家家晒腊货、摊豆皮、擂糍粑、打豆腐,至今未变。到了大年三十,更是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摆一桌丰盛的传统特色菜。现在条件好了,会摆上大闸蟹、水煮虾等品质菜。这种年味,是远方游子最强烈的期盼。
规划师在安徽省大别山区的潜山市万涧村调研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新华社发
2021年,我返乡两次,发现家乡又有了新变化。河道更整洁了,推行河长制的文字公示牌上加了二维码,村主干道两旁种植了桂花树苗……环境更整洁,水体更清澈,空气更透亮,我似乎已经看到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和乡亲们聊天,很多人的“念想”也更具体了:乡村经济集约化发展,以培育更多龙头企业;乡村教育走优质化发展之路,以培养更多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有效防治农村农业污染,以改善区域和流域生态环境……
近几年,我每次返乡总是征求乡亲们的建议,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远方游子开展活动——为家乡村组织捐赠垃圾分类桶,树立垃圾分类宣传栏;为村两委和村民代表讲授垃圾分类课程;组织捐赠桂花树苗,让家乡变成生态特色村;疏通农田水系,改善家乡交通状况等等。2021年,我们组织社会力量为家乡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电脑和手机,捐建了国际半道标准游泳池,今后将作为荆州市首个乡村小学游泳教学池,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我们期待家乡的人才队伍继续壮大,产业发展更加兴旺,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丽,百姓生活再上一层楼。只有家乡美丽了、乡村振兴了,我们这些远方游子心里才踏实,对家乡的未来才更有信心。
系紧城乡沟通的精神纽带
讲述人: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白洪谭
郭白村是我的家乡鲁西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子。一到过年,父亲总会带着我和弟弟回到村里。家里老屋已多年未住,村里很多年轻人也陆续离开。但回来扫扫院子、贴贴春联,和村里老人说说话,总能给人一种莫名的踏实感。
老家至今还保持着一些过年的习俗:蒸花糕、炸年货、贴春联、走亲戚等,村头巷尾充满了热情的问候。
对于很多远离乡土、进城生活的人来说,过年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从被工业化和城市化主导的生活中抽离片刻,享受情感的沟通,积蓄前行的能量。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这是城乡之间一根独特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贵州省贵定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以“赏花经济”为特色的农旅结合产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观光。新华社发
攻读博士期间,我就在家乡开展乡建实验,把家里的老宅改造为“文光书院”,邀请了许多学者朋友到村里给孩子们讲学。近年来一次次返乡,我每次都能感觉到家乡的变化:路修通了,村容村貌整洁了,小学变漂亮了……这些变化让我开始寻找和记录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也让我看到了很多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这些村干部、驻村干部、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基层警务人员、返乡新农人,以及市、区、乡镇联系单位和企业的工作人员等,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和村民一起努力,让乡村变得更美好。
当然,在乡村日渐宜居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离开家乡,到城里给儿女看孩子的老人。随着二胎、三胎政策逐步放开,这些“因孩进城”的老人成为青年人养育子女的重要帮手,也成为城乡交流的又一纽带。如何安顿好他们的身心、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也是乡村振兴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外求学、工作多年,虽然常自我安慰“此心安处是吾乡”,但我依然坚持认为,只有在故乡,心灵才最安宁。我希望和更多学人一起时刻倾听乡村的声音,发现更多支撑乡村振兴的力量。
像“布谷鸟”那样播撒信心与希望
讲述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探村博士联盟”成员张曾
2015年春节前夕,网络上几篇“返乡体”文章引发了全社会对乡村发展的热烈讨论,刚上大学的我也更加关注乡村。中国乡村未来会怎样?带着这样的问题,次年暑假,我组织同学回到家乡江西进行调查,来到了赣湘边界的贫困乡——江西万载县赤兴乡。
调查发现,即使那些较贫困的空心化村庄,也潜藏着乡村文化的活力,而这种活力恰恰孕育着乡村发展的动能。我们由此完成了题为《发展中的贫困山村:状态、困境与行动》的调查报告,获得2016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农村调查研究奖”,并在颁奖会上发言交流。此后几乎每年寒暑假,我都对赤兴乡进行回访调查,至今仍在关注。
2017年夏天,在和一位当地村民交流时,他满怀期待地说:“你们是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一定要帮我们老表多想想路子,让留在农村的人日子能过得更好。”这不正是农民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吗?此后,我一直追问自己:如果只是问卷调查,对这些村民有何意义?我该怎样为他们做更多事?不久之后,党的十九大响应亿万农民期盼,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我异常欣喜,也萌生了投身乡村振兴的愿望。
很快,我发起成立“布谷鸟”团队,决定在村庄开展系列行动,推动贫困山村走向振兴。布谷鸟,是农民的报春鸟、吉祥鸟,象征着春天和希望,我们希望自己像“布谷鸟”一样,飞入广阔田野为农民服务。2018年,我们以高校青年学生和村庄本土青年为主体,在江西万载县皂下村建立首个村级乡村振兴青年工作室,开展乡村振兴行动。我们基于调查研究,向基层政府提出了很多建议,相当一部分都被采纳和实施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我对此深有感触:很多外部力量在以各种方式促进乡村发展,但是,当外部力量撤出后,应当留下什么样的机制,又怎样真正激发乡亲们自身的精神动力?为此,我们注重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持续发掘村庄内生动力。2018年春节前夕,我们发动村民组织“村晚”,克服了种种困难,全村老少80余人主动报名演出,近400人现场观看,最终活动十分成功。从次年起,村庄当地青年就主动把筹备组织工作揽了过去,积极性越来越高。2019年开始,我们在寒暑假开展乡村儿童文化艺术营,组织高校学生志愿者为当地儿童提供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带动乡村的艺术教育。现在,这一活动已经由当地大学生组织开展,影响范围扩大到多个村庄。
我始终相信,只要青年人才的心灵不脱离乡土,以各种形式投身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就一定能够化成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乡村的美丽田野就会处处响起“布谷鸟”之歌。
“探村博士联盟”在行动
讲述人: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生、“探村博士联盟”成员淡松松
我出生在陕西农村,自小生活在秦岭终南山脚下,一直奔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本硕博所学专业横跨农、生、医等学科,现正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求学深造。经历了30余年成长后,我切身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家乡的感情也更加浓厚。
我的家乡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与终南山北麓交界地带,2017年9月,这里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丹阳联村党委。这些年来,大批扶贫干部投身建设,帮扶贫困家庭、促进经济发展,让村里的基础条件日益好转、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脱贫之后,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产业兴旺等方面,仍有许多难题等待破解。
于是,我在业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尝试寻求“解题秘诀”。看到果农们积极参加猕猴桃果王大赛,我灵机一动:能否在优质猕猴桃产业上做文章?这个想法得到了村里大力支持,并且很快变为行动。我牵头成立了秦岭乡创联盟中心,吸引了一批“青年创客”来到乡间大显身手。为壮大乡镇基层村集体经济,我又想到,可以因地制宜开启“秦岭药王谷”特色医药康养项目,让家乡的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我还深度参与了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从扶贫干部和村民们身上,我看到了基层的执行组织力、乡土社会的文化纽带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乡村除了有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天然优势,更有党员干部们在脱贫攻坚中练就的务实经验、坚强意志、过硬基本功。这些宝贵财富,辅之以日益改善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医疗卫生状况,都有利于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风险,促成“大疫止于乡野”。
2017年暑期,我参加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首届研习营,成为第一个有医学背景的跨学科学员。其间,我和各地多所高校的十余位博士生朋友共同发起成立了“探村博士联盟”,旨在扎根乡土,见证时代变迁,为乡土发声、助乡村振兴。如今,这个联盟已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博士近百人,大家“抱团”探索,为了心中的乡土各展所长。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给了我们更大信心与动力。我们深信,乡村振兴需要全民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以“造血”和传承的方式,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广袤乡村越来越美好。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张蕾、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6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从春秋到春节:饺子中包裹的中国故事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2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从春秋到春节:饺子中包裹的中国故事》的报道。
春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牵动着许多中国人心中无比温馨的记忆。在北方,芹菜馅饺子寓意“勤奋上进”,而韭菜馅饺子则寓意“长长久久”;在南方,蛋饺和炸成金黄色的油角,外观酷似元宝。饺子,不仅象征和睦团聚,也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
吃饺子是什么时候成为春节习俗的?中国人吃饺子的历史又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吃饺子作为春节习俗的起源并不明确,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介绍,饺子在明代宫中被称作“水点心”“扁食”,并有将银钱包入饺子中的习俗,寓意新年的吉祥。
王仁湘介绍,春节吃饺子的风俗到了清代已广为流传。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饺)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关于饺子最早的文献记载之一,来源于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根据颜之推的描述,这偃月形的馄饨其实就是饺子,也使得烹饪学界长期认为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王仁湘说。
而考古学界的发现,则将饺子的历史追溯到春秋时期。山东滕州,春秋时期薛国的都城所在地,成了探索饺子起源的重要地点。
山东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王冬梅介绍,1978年,考古学者对薛国故城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发现约2500年前的薛国国君的墓中摆放着28件青铜礼器,里面的牛、羊、猪、鸡、鱼骨骼保存完好。更令人兴奋的是,当一件铜簠被打开时,考古学者看到其中摆放着状似水饺的食物。
“铜簠出土时上下锈蚀在一起,用手铲慢慢撬开后发现,其中排放着黄色的三角形食物,长边大概有5到6厘米,外观酷似水饺,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粉末,风一吹就消散了。当用竹签轻轻拨动这些食物时,它们碎裂开来,里面有馅状屑物,但已无法辨认是什么馅。”王冬梅说。
“这座墓葬未被盗掘,保存状态完好,出土文物数量丰富。据我所知,目前山东和全国其他地区暂未发现比这些三角形食物更早的饺子遗迹,说明饺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元素,很有可能起源于山东。”曾主持薛国故城考古的领队胡新立告诉记者。
在东汉、三国时期的西南地区,饺子似乎已是餐桌上颇受欢迎的美食。
四川博物院藏有一件重庆忠县涂井崖墓出土的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庖厨俑。厨师神态轻松,身前的案板上食材丰富,有鱼、猪、羊等,羊头的旁边是一枚清晰可辨的饺子。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说:“在四川、重庆地区,东汉、三国时期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形象生动的庖厨俑,高度在20到50厘米左右,案板上食材丰富,厨师们大多面带微笑,似乎在享受着烹饪过程。”
“这些庖厨俑见证了那一时期人们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客观展示了当时经济社会的文明程度。”重庆市云阳博物馆馆长温小华表示,除了庖厨俑,那一时期出土的文物还包括劳动俑、歌舞俑等,这些人像形象普遍面露喜色,反映了当时川渝地区百姓乐观豁达的精神、丰衣足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据介绍,仅重庆一地就已发现10余件带有饺子的庖厨俑。
“因为气候干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曾发掘出不少保存完好的唐代点心面食实物。出土的面食中就有饺子,与现代常见的饺子在大小形状上几乎一模一样。”王仁湘说。
长期从事阿斯塔那晋唐墓地整理工作的新疆考古所研究员鲁礼鹏介绍,目前阿斯塔那墓地已出土20余枚唐代的饺子,一些墓葬被盗扰严重,但从发掘现场看,这些饺子一般盛放在陶、木器中,随葬在墓主头部旁。
谈到饺子于2500年间在中华大地上的流传,王仁湘认为,饺子制作简单,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需求搭配馅料。这种便捷性,加上其美味和象征意义,使得它更容易传播、传承。
“从春秋的遗址到现代的餐桌,饺子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寄托与文化认同,也凝聚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胡新立而今已退休,几年前还曾和当年参加发掘的同事故地重游。他说,每当家中飘起饺子的香味时,心中依旧会涌起对1978年那个振奋人心发现的回忆。
我们的爱叫“家运”
秦华、史喜芬和10岁儿子家运的笑容定格在相机中。
2007年8月,是史喜芬嫁到重庆忠县洋渡镇的第八个年头。8年来,她每天都要细心给瘫痪的丈夫秦华擦洗身体,以免生褥疮。
2007年9月17日,夫妇俩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经本地和《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北京家恩德运医院主动联系为他们夫妻做“试管婴儿”手术,喜出望外的夫妻,一刻也没耽搁,从菜园坝坐火车去了北京。
2008年10月21日凌晨5点38分,“哇……!”随着一声啼哭,秦华夫妻在重庆协和医院喜得贵子。
2013年2月10日,忠县洋渡镇,已经4岁多的儿子家运越长越可爱,父子俩玩得真开心。
2018年,9岁的儿子家运高举着自己的考试卷子奔向坐在轮椅上的秦华,向老爸报喜。
2019年1月9日凌晨6点,忠县香山国际小区门口,史喜芬领着10岁的儿子家运匆匆赶往车站,母子俩要赶在8点前到达一家武馆参加周末的泰拳训练。
2019年1月9日9点,史喜芬赶回家,跪在床上为丈夫穿衣,扶他起床。
2019年1月9日11点,儿子家运训练结束回到家,跑到卧室拿出一套厨师服穿上,嚷着要帮妈妈炒菜。
2019年1月9日15点,家运在小区公园的西北角找到绘画点,一家人坐在草地上观风景。
2019年1月9日22点,临睡觉前,夫妻俩给金鱼喂食,顺便逗逗金鱼玩。秦华说鱼缸是搬家时几个战友送的,祝愿他们全家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甜蜜幸福”!
2019年1月9日晚,笔者接到秦华夫妇的电话,希望用“专业相机”给他们照张全家福,留作儿子10岁的特别纪念。在猪年来临之际,他们希望通过重庆日报感谢当年无私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并告诉大家如今他们一家三口生活美满幸福。 1998年,16岁的史喜芬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跟随秦华来到忠县洋渡镇,成了重庆媳妇。初到洋渡镇,人们见史喜芬这么年轻又这么远地嫁给一个瘫痪病人,便生出不少“疑问”。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这姑娘图啥呢?图秦华有抚恤金?”
嫁的人就是他
面对人们的“疑惑”,史喜芬十分淡定。她说认识秦华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缘,当时自己到医院去照顾生病的父亲,认识了也在住院的残疾军人秦华(执行公务从树上摔下致残)。那时年轻,没想到会爱上谁。但一来二往,突然有天觉得:“哦,原来他就是那个该出现的人。”史喜芬从没见过如此乐观豁达的人,尤其是在医院那个地方,生病住院的人情绪一般都不好,不是抱怨就是发脾气,秦华则恰恰相反。史喜芬那时就觉得“他好了不起”,每天不自觉地就爱听他讲部队的事,讲他的家乡重庆,和他聊天觉得很开心,她开始向往和他在一起生活。 岁月如梭,如今史喜芬嫁给秦华转眼20年过去了。
想要个孩子
“家运,走快点哟,坐不上头班车就要迟到了!”2019年1月9日早上6点,忠县香山国际小区门口,史喜芬带着儿子匆匆赶往车站,母子要到一家武馆参加周末的泰拳训练。送儿子学习,这是36岁的史喜芬每天要做的头等大事。 2007年,结婚8年,夫妻俩“想要个孩子”的愿望由于秦华下肢瘫痪失去生育能力而始终没能实现。 2007年8月,两人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经重庆媒体和《人民日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北京家恩德运医院先后3次免费为夫妻俩做“试管婴儿”手术,终于在2008年获得成功,并在重庆协和医院等单位的爱心接力帮助下,终于让秦华夫妇喜得贵子。孩子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欢乐,也让这个家庭圆了与普通人家一样的美好梦想。
一家人其乐融融
转眼11年过去了,儿子已满10岁。为了更好地把孩子培养成才,秦华夫妻把每月5000多元的抚恤金大部份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前年初,夫妇俩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县城按揭购买了一套70多平米的小区房,把家从洋渡镇搬到了城里。在各级部门的关怀下,儿子也顺利地进了忠县实验小学读书。 如今,秦华夫妇的心思全系在孩子身上,每天生活既简单又充满希望。作为家庭支柱的史喜芬依然保持着当初嫁给秦华时的勤劳,每天天不亮把儿子送到学校后,马上又赶回家照顾丈夫秦华起床吃饭。 13日上午,笔者在秦华夫妇的新家,看到大门已贴上“平安如意福星照,富贵吉祥好运来”的春联,客厅和卧室分别挂着大红色的“中国结”,秦华坐在电动轮椅上,笑眯眯地在几个房间里“来回走动”。
中午11点多钟,10岁的儿子家运练完泰拳回到家里,懂事的他穿上厨师服帮妈妈炒了几个菜。饭桌上,聪明乖巧的小家运一会给爸爸夹饺子,一会给妈妈夹肉丝,一家人其乐融融。
文/图 特约摄影 钟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