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军工品质

奇瑞的2022牌局:两张明牌 还藏了王炸?

数据显示,去年奇瑞集团的总销量历史性地达到了96万辆,同时继续保持了远超行业水准的增长率。有网友戏言,奇瑞的牌打得越来越好,牌运也变旺了。

那么,接下来,奇瑞还会出哪些牌?会让我们惊喜还是失望?

销量前十 从跌出到回归

“历史性”这个词,对2021年的奇瑞,意义绝不仅仅是销量历史新高那么简单。

整整十年前的2011年1月,尹同跃发出了那个被无数媒体转载的预言般的警句:奇瑞要转型,即使销量跌出前十也在所不惜。

那时的奇瑞实际上已经开始了逆水行舟式的下跌,从2007年仅次于上汽通用和南北大众的第四名下滑到了第六名,此后更是一泻千里。

近几年来,奇瑞的销量虽然有所复苏,但依旧长期无缘前十,直到2021年,局面终于被打破。

按照乘联会发布的全年批发量数据,奇瑞去年1-12月以总销量在所有厂商中排名第九,这是自2013年“跌出前十”后的第一次。

更大的意义在于回归的质量。

从产品的价格区间来看,奇瑞目前的销量核心车型是瑞虎8,2021年车系全年销量超过16万辆,年底的单月销量则是2W+,这款产品的主销区间目前能够稳定在12-14万元之间。

与此同时,捷途品牌的主销区间保持在10万元以上,而星途公布的单车平均售价则是已经接近16万元,这些数字都表明,奇瑞已经成功迈过了以价格取胜的发展阶段。

出口量方面,奇瑞在2021年更是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瑞虎5x、瑞虎8、星途凌云等多款车型的带动下,全年出口26.9万辆,同比增长136.3%,帮助奇瑞的全球累计销量一举突破1000万辆。

除此之外,在精品车型小蚂蚁的带领下,奇瑞2021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完成了近11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144.6%。

可以说,2021年的奇瑞在回归前十的同时,也完成尹同跃十年前不惜“跌出前十”也要达成的目标——实现核心实力的成长。

两张明牌

很显然,奇瑞是在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出牌,而且打的都是“明牌”。

第一张牌是“技术”。

“技术奇瑞”这面FLAG已经立了很多年,2013年奇瑞在第一次多品牌战略失败后回归“一个奇瑞”时,就曾打出了“技术奇瑞,匠心回归”的口号,但在当时,奇瑞在技术领域的积累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认可。

以发动机技术为例,尽管奇瑞当时就已经完成了从0.8L到3.6L,从自吸到直喷涡轮增压等一系列发动机技术的储备,但无论艾瑞泽7、瑞虎7还是最初上市的瑞虎8,这些战略车型都没有在动力领域展现出真正的顶尖实力,也没有帮助它们成为爆款。

2021年,这张已经打了快十年的“明牌”开始显现出真正威力。

靠着一款动力水准比肩豪华品牌的2.0T发动机,奇瑞终于为自己的技术研发实力正名,这款发动机在2021年全面覆盖到了星途、奇瑞、捷途主力产品线,一举改变了奇瑞在动力总成领域亦步亦趋的局面。

有人认为,奇瑞在汽车行业已经一只脚迈进新能源时代的情况下才拿出压箱底的燃油发动机技术,有些“赶了晚集”,但即使是他们也无法否认,奇瑞确确实实已经靠发动机技术打开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更何况,这些技术的研发并没有白费,因为燃油车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魔改”。

2021年同样被视为中国品牌混合动力技术的“亮剑”之年。

这其中,最早出牌的比亚迪收获颇丰,但奇瑞全球首创的DHT混动架构同样颇受关注,主流观点认为,这套以双电机驱动和3挡变速机构为特征的混动技术构型大胆,性能上限极高,可以说是目前极少数理论上(如果不是唯一的)能够在性能、油耗、平顺性、自主可控、可靠性等多方面取得平衡的混合动力方案。

当然,这套方案对厂商的匹配和标定也会带来比较大的挑战,而奇瑞在发动机以及变速箱领域丰富的研发经验刚好会非常有利于克服这些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的成绩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独有的全铝车身架构让小蚂蚁成为目前唯一一款在6万元级别“幸存”并立足的A00级电动车,帮助奇瑞紧紧跟随在新能源厂商第一阵营的身后,并已开始在智能化、电池、电机等研发领域开始“亮牌”。

总的来看,虽然标榜技术、科技的企业不少,但奇瑞确实是真正把技术这张牌打到了极致,也做出了成绩,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目前销量和产品向上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第二张明牌是“多品牌”。

相比第一张牌,奇瑞的多品牌遭受更多非议,很多时候被视为“乱出牌”。

这并不奇怪,因为奇瑞曾经在这条路上经历过重大失败,只是外界往往容易忽视,吉利也曾在多品牌道路上折戟,如今已探索出了自己的多品牌路径。在IT领域,小米/红米,华为/荣耀,VIVO/OPPO/一加这样的多品牌成功案例同样并不少见。

奇瑞从未放弃过多品牌发展的路线,和过去不同之处在于,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奇瑞如今已学会如何去规避这种模式的缺陷,最大化其优点。

比如,为不同的产品划分好各自的发展方向,作为主品牌的奇瑞主打运动、科技,是“主力部队”,高端品牌星途主打豪华驾驶感和质感,是“特种部队”,而捷途则通过主打旅行、多座概念与前者进行区分,成为奇瑞在用户思维方面的“快速反应部队”和“蓝军”,成功衍生出了T-X这样的硬派SUV。

奇瑞能够这样做,还有几个很重要的技术前提是平台化造车的成功实践。

在最近的几年间,奇瑞已经将不可被纳入平台化架构的车型逐步淘汰,主力SUV造车平台T1X平台覆盖了瑞虎5x、瑞虎7、瑞虎8等主力车型,并实现了跨品牌间的技术共享。

包括发动机、混动系统等动力技术的研发方面,奇瑞也是做到了一次研发,多品牌在平台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开发,既避免了“重复造轮子”的研发浪费,也激发了自主性和积极性。

这条路,奇瑞学的是大众/奥迪,同时也正在被吉利、长城们继续实践着。

从结果来看,价格有一定重合的瑞虎8和X70系列并没有形成内耗,双双成长为细分市场的爆款车型,定位更高的星途凌云400T和星途揽月则凭借更豪华的驾驶质感,帮助星途品牌把月销量提升到了5000辆以上的新纪录。

诚然,奇瑞目前的多品牌道路还有改进空间,但无论是捷途的15万辆还是星途的3.7万辆都是奇瑞以高质量回归销量前十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新能源:奇瑞的王炸

以这两张“明牌”推动的销量增长非常耀眼,但2021年的奇瑞其实还藏了一手王炸,那就是新能源板块的布局。

从销量来看,奇瑞2021年全年完成了9.8万辆的销量,在所有厂商中排名第八,而且销量主要是来自小蚂蚁,看起来只能算中规中矩,但这很容易掩盖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眼光毒辣的布局。

实际上,小蚂蚁本身正是剖析奇瑞新能源战略的最佳案例。

这款小车诞生5年,不仅创造了25万辆的销量,也成为了目前唯一一款在6万元级别“幸存”并立足的A00级电动车。

在宏光MINI EV凭借低价强势崛起的情况下,小蚂蚁的持续成功意味着其更高内在价值和溢价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种认可的来源正是小蚂蚁所基于的,奇瑞历时多年潜心打造的全铝轻量化平台。

对于很多人关注的电池技术,奇瑞则是直接瞄准了安全性和性能更高的下一代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据了解,奇瑞自产的半固态电池最快2022年三季度就可以实现装车配套。

届时,不仅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会新增一位重磅玩家,奇瑞的全铝轻量化平台也将有机会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潜力。

不仅如此,在奇瑞过去最薄弱的用户经营环节,奇瑞新能源也是率先开始了大开大合的运作,拿出了iCar生态+QQ冰淇淋的组合,刷爆了整个汽车圈。

可以说,无论是目光长远的技术布局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用户经营理念,目前奇瑞新能源都是传统车企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中最被低估的“势力”之一。

总结

2021年的奇瑞,牌技依旧算不上娴熟:造型设计吐槽声不少(捷途T-X扳回一分),产品上市节奏匪夷所思(瑞虎8插电混动静悄悄上市),电动车产品线创新不足……

但正是因为奇瑞继续稳稳地打好了“技术”和“品牌”这两张关键的明牌,才在看似混乱的出牌中完成了历史性的回归。

接下来,奇瑞会有怎样的出牌?是继续稳扎稳打还是一举打出王炸,你怎么看?你看好奇瑞吗?欢迎留言讨论。

中国老乡“强军战车”是什么梗?买一瓶“雷碧”就送蓝军坐标?

《军武次位面》作者:概略北方

常刷抖音的人,可能都刷到过“强军战车”的梗,说的是在中国,有一种神秘的军队编外人员,他们被称为“津贴收割机”、“大院扫地僧”、“军演万事通”“拥军代表”等,但被叫的最多的,还是“强军战车”。

那么“强军战车”真的是某种“战车”吗?今天军武菌就带你揭开“强军战车”的神秘面纱。

强军战车到底有多猛

当过兵的人,恐怕都听说过“强军战车”的传说。

驾驶“强军战车”的一般被称为“老乡”,他们是中国军队最神秘、最有力、也最强大的战争支援力量,他们没有编制,没有工资,但军事素质之高,骇人听闻!

比如,他们的军事地形学能力远超一般新兵,茫茫山地,只凭一个坐标,就能把一份热腾腾的炒河粉送到你手里。

比如,他们的侦察能力远超一般侦察兵,无论你穿着吉利服隐藏再好,他们都能悄悄摸近你,然后向你推销“雷碧”。

比如,他们具有超强的伪装能力,伪装网一披,再厉害的侦察设备也找不到,却总能神出鬼没,出现在你想不到的地方。

再比如,他们的步炮协同能力远超正规部队,一般榴弹炮的安全界为200至400米,但他们硬是能埋伏在50米的距离上,炮火一延伸,他们就一跃而起,比进攻部队更早抵达敌方阵地,然后开始低头捡炮弹破片。

再比如,他们甚至还有情报出售业务,只要炒河粉买的多,就送蓝军哨位坐标,如果再加一顿烧烤的话,满广志的坐标都送给你!就看你有没有本事去抓了!

而在老兵口中,对这种“老乡”,一方面是佩服不已,另一方面也是抱怨满满。

老兵甲:“斩首行动结果找不到蓝军指挥部?实在不行,冒充蓝军给蓝军指挥部送个外卖?咱们跟着强军战车走就行了”

老兵乙:“我去侦察,问一个老乡有没有见到一架铁鸟飞过去,老乡说铁鸟没见到,安装了毫米波雷达、挂载AKD-10导弹的武直19倒是见到一架......”

老兵丙:“说好了买炒河粉送炮兵坐标,结果他把我坐标先卖了,就因为对方多买了一瓶雷碧,我冤不冤啊!”

老兵丁:“我不就是当纠察把他撵走了吗?他至于叫一帮人出来说我们的车压了他们的庄稼要我们赔钱吗?我哪见过这阵势?害得我点了一份炒鸡才解决。”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这些强军战车神通广大,神出鬼没,不论你有什么需求,一个电话,都能给你送过来。

强军战车到底是啥?

那么,这强军战车到底是啥来头?为啥他们能这么神通广大?

其实说起来也很平常,所谓强军战车,无非就是以前驻地或演习场附近的农村村民开的三轮车或者面包车而已。

一般来说,这种“强军战车”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正常农户,因为官兵不方便外出,有时候会代替官兵们买点东西送过来,或者充当出租车,然后收点跑腿钱。

第二种是村里开小超市的,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第三种是村里开小饭馆的,提供外卖送达。

第四种,也是最多的,就是职业流动小商贩,专门吃服务部队这碗饭的,几乎能满足你一切需求。

他们主要承担一些“编外后勤”的任务,满足部队正常保障之外的需要。

很多人可能奇怪,部队不是什么都包吗?怎么还要找这些“强军战车”搞后勤?

其实,很早以前部队虽然能承揽军队作战的基本需要,但对于官兵的进阶需要,还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是封闭管理,下了晚自习后饿得发慌,又没法出校外,只能买泡面吃,但天天吃泡面也有吃腻的时候啊!这时候学校围墙外面如果有烤冷面或者烤肠,你会不会选择买一份换换口味?

这个道理对部队来说同样成立,连续吃了一个星期的单兵自热食品,就算军粮再好吃,估计你也吃的够够得了,那你想不想换个口味,尝尝老乡的炒鸡?那可是真柴鸡!

▲蛋糕、鸡蛋灌饼、肉夹馍、手抓饼,YYDS!

还有夜宵同样是强军战车的主营业务,毕竟绝大部分官兵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新陈代谢强,身体消耗高,哪怕晚餐伙食不错,吃得也饱饱的,但到了凌晨站完岗,肚子里那点东西早就消化完了,而要等到食堂开早餐,还得好几个小时,饥肠辘辘太难受了。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电话就能召唤过来的外卖服务,你动不动心?会不会打电话叫一个?而对附近的老乡来说,晚上闲着也是闲着,几乎是零成本,还不如起来赚点外快,炒一大锅河粉,一晚上最少能卖几百元,这生意简直太赚了!何乐而不为呢?

再比如,你出来演习已经几个月了,非常惦记在家的女朋友,可是没有手机咋办?见到强军战车就可招个手,车厢里有好几台可以插SIM卡的固定电话呢!

还有,大夏天外出演习,茫茫戈壁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没有,坦克内部温度达到四五十度,人体内的大量水分都快速流失,非常难受,而紧张的演习让每个士兵都会感觉压力极大,干渴感和饥饿感都折磨着士兵们。这时候,如果在演习间隙有人开车送上来一箱冰镇可乐,哪怕卖十块钱一瓶,恐怕你都顾不了那么多了,打开一饮而尽。

现在知道为啥二战中美军要喝可口可乐、德军要喝芬达、日军要喝弹珠汽水了吧?就是因为人们饮用碳酸饮料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降低,碳酸就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伴随着二氧化碳从体内的排出而带走一些热量,进而起到清凉降温的作用。

▲移动式冰柜车!就问你服不服!

当然,有时候这些强军战车也会以次充好,你喝完一瓶饮料,可能正觉得味道不太对呢,仔细一看,发现手中赫然是“雷碧”“可笑可乐”“白事可乐”“脉劫”“红午”,再抬起头去找强军战车的时候,估计已经一溜烟跑掉了,你能咋办?难道派武装直升机去追么?

不过,就算有的“强军战车”以次充好,有时候还真的离不了他们,有时候你需要一些三色布啊、电话卡啊、充电宝啊、水果啊、生日蛋糕啊、衣服缝补啊之类的,部队还真搞不定,只能找他们。

正因为这些“强军战车”天天在部队四处跑,时间长了,其实对部队各种情况都是一清二楚的,特别是在一些演习场地附近,附近的老百姓对哪里适合埋伏,哪里视野好适合设指挥部,哪里交通方便适合囤积物资,哪里有野战机场,都一清二楚,所以这些信息也往往会作为商品的“添头”,“送”给一些刚到演习场,人生地不熟的部队。

这也难怪很多部队到了演习场,第一件事,就是看营区附近有没有“强军战车”的小广告了。

辩证看待强军战车

这样来看,强军战车和部队是一种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有需求就有市场,有这些强军战车在,往往能解决大部分部队后勤无法保障的问题。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强军战车”,就是国外的“社会化保障”“军事承包商”的土味版本。

要知道,在世界军事后勤保障领域,各国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统一后勤无法满足所有需求,所以世界主要国家军队都在推行社会化保障,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保障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军队人力、物力资源消耗。

早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就相当依赖这种民间人员,大量当地民众为美军提供运输、木工、机械维修以及与食物和药物有关的服务。

到现在,一些美军基地、军事机关和院校的饮食保障、军人商店、环境保洁、文化娱乐、邮件传递等服务性工作,基本都承包给了民间商业服务公司。俄军自1996年以来,也将之前由军队包揽的日常生活保障如餐饮、沐浴、洗衣、清洁、日用品供应等(除少数偏远地区和封闭式军营外)交由商业服务公司负责。

美军不仅在国内搞社会化保障,甚至在出国作战的时候,都离不开这种来自民间的保障服务,美军将其称之为“军事承包商”(PMC,Private Military Contractor),我们在美军基地看到的一些胸前有“PMC”字样的便装人士,其实都是这种承包商。

很多人把承包商和雇佣兵混为一谈,但其实大部分承包商是不拿枪的,也不承担作战任务,他们可能是给美军拉水的司机,可能是美军食堂的厨子,甚至是给美军运弹药的武器商。电影《军火贩》中男主做的第一笔美军生意,就是把一批武器弹药运送给美军基地。

而在中国,也经常使用这种民间力量为军队后勤服务,比如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就曾雇佣上万名边境居民充当“军工”,利用熟悉地形,擅长山地行动的优势,为我军提供了弹药、粮食补给,伤员后送等工作,为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现在的“强军战车”活跃在各个部队,其实也属于一种“承包商”,只不过这些“承包商”比较灵活,并不像美军那样跟军队签固定合同而已。

但是,虽然这些“强军战车”有其积极意义,也的确可以满足部队的一些需求,但隐患也同样不小。

比如,强军战车四处乱窜,很容易探查到演习的一些基本情况,甚至部队调动、装备构成、演习意图甚至演习首脑机关的情况,虽然我们可以相信绝大多数老乡的道德水平,但也难免有个别“强军战车”被间谍收买,成为探听我军情报的触角。

再比如,强军战车的一些食品,要么是过期产品,要么就是三无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很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件,造成非战斗减员。

还有,一些强军战车为了捡火炮射击后的炮弹破片卖废铁赚钱,有时候甚至不顾安全距离就往上冲,如果遇有未爆弹药,非常容易发生爆炸伤人事故。

所以,随着近些年部队保障条件的改善,以及管理的越来越严格,还有演习地域、演习方式的改变,“强军战车”已经越来越少了,就算有,也很难接近部队驻地了。

也许,站岗结束后那一碗热腾腾的炒河粉,以后只会留在老兵们的回忆中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军工品质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