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魅影攻略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说的鸿门宴的功劳只是在张良投靠刘邦之后的功劳,也是家喻户晓的,张良一生的功劳可以从三个阶段分析:
为韩报仇
大家都知道张良是韩国人,祖辈五代为韩相,在秦过灭了韩国之后,张良家破人亡,对秦恨之入骨,誓言报仇。张良刺杀秦王,这也是张良的亮相之作,大家都知道荆轲刺秦王,却不知道张良刺秦。张良经过精心准备,最后虽然未成功,但是这次暗杀却给了秦王朝统治者一个大大的警告,同时也激励了后来者。其后十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起义之火瞬间燎原,最后秦王朝终于结束了它短暂的统治。可以说,张良之功,功不可没。
卢大经说:“子房欲为韩报仇,乃捐金募死士以铁椎阻击始皇帝,自此陈胜、吴广、田儋、项梁之徒,始相寻而起,是褫祖龙之魄,倡群雄之心,皆子房一击之力也。其关系岂小哉。”明代陈仁锡也认为:“子房一椎,宇宙生色。”
拥护刘邦
在楚汉之争中,第一个大功劳肯定就是“鸿门宴”,这里就不说了。在拥护刘邦的过程中还有一件大功劳,就是券劝止了刘邦对流过后代的分封。在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的时候刘邦非常恐慌,就和手下商量对策,这时郦食其就建议刘邦重力六国后代,刘邦听取了该建议准备让郦食其去办。正好张良来见刘邦,刘邦给张良说了此事,张良听了后马上就说:“陛下如果真这么做,那么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接着给刘邦分析了厉害关系:“天下之士之所以愿意跟着你,就是想以后能有一块封地,如果你现在恢复六国的后代,那他们都会去侍奉各自的君主了,谁还会跟着你大天下呢?”刘邦听了之后马上明白了,派人立刻销毁了哪些印绶。试想,如果没有张良的劝阻,刘邦真这么做了,楚汉之争的结果会是如何?这不应该是大功一件吗?
巩固汉室
巩固汉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安定军心
汉建立之初,刘邦分封大臣,张良建议立即封赏刘邦最恨的人,刘邦最后封赏了雍齿,这样就消除了其他人的担心,同时也就稳定了军心。
第二,安定首都
刘邦在灭秦以后,认为定都前朝都城不吉利,经过手下人的建议以及劝说定都洛阳,但是刘邦拿不定主意,就问张良,张良毫不犹豫的主张定都关中。张良向刘邦说了几个理由,刘邦最后决定定都关中,随后东汉、魏晋、隋唐等都定都在这里,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使西安成了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
第三,安定太子
在刘邦想废太子而另立的时候,吕后让建侯吕泽胁迫张良,逼他出谋划策,最后张良献出了尚山四皓之计,正是这商山四皓,后来为太子立了大功。
以上就是张良的功劳,他的功绩足以让他足够出名。
除了鸿门宴,张良有什么具体的功劳,为什么那么出名?
在张良初遇刘邦之时,以“兵法示之”,刘邦“多能领悟”,而且对张良言听计从,故而张良下决心跟随刘邦打天下。张良虽学的是《太公兵法》,但张良对兵法中排兵布阵,带兵打仗一事不算精通,观之一生之为刘邦所谋划,多为战略战术方面的考量,也就是战略方针的制定者,保障了刘邦的政策走向正确,这已经是居功至伟,天下少有人及了,所以才有“运筹帷幄”之称。
一是在宛城和峣关之战时,建议刘邦攻下宛城,避免腹背受敌,并兵不血刃拿下宛城,附近的城池都纷纷效仿,望风而降。攻打峣关时,又是张良提出贿赂峣关守将,轻松据有峣关,为刘邦直取咸阳,争得了时间,取得了政治上的首场胜利。
二是进入咸阳后,规劝刘邦不可玩物丧志。“秦二世就是因为无道,才灭亡的,您推翻了秦的统治,您沉溺在享乐中不能自拔,这不是周助纣为虐吗?”刘邦很痛快的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张良又提出了和咸阳父老“约法三章”的主张,被刘邦采纳,为刘邦赢得的无数人的赞誉,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三是鸿门宴上,与项羽斗智斗勇,帮助刘邦顺利脱身,化危机为平安。
四是项羽分封天下诸侯时,张良贿赂项伯把汉中加封给了汉王刘邦。
五是建议刘邦烧绝栈道,示弱于项羽,使项羽忽视刘邦,从而让刘邦在汉中得以修养生息,养精蓄锐,又采用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绕开秦军主力,一举夺取关中。
六是彭城之战后,刘邦大败,心灰意冷。又是张良,提出联络英布,彭越,韩信三人以抗项羽,这就是“下邑之谋”。
七是在楚军包围荥阳,形势危急时,刘邦问计于郦食其,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原六国诸侯,是张良借箸代筹,分析此计的不可行。
八是在韩信打下齐地,向刘邦讨要王位时,刘邦大怒,是张良和陈平劝阻了刘邦,分封韩信为齐王,避免了军事上的内部分裂。
九是,鸿沟议和后没张良劝说刘邦,汉据天下已有三分之二,应乘胜追击,对项羽穷追猛打,不给其以喘息之机。
十是固陵之战,张良劝说刘邦分封彭越韩信土地,让他们得到实惠,一起围困项羽,这才有各路兵马合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乌江之事。
汉建立后,张良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政治建议,如保全太子之位等等。张良总是能在刘邦遇到困难危机,感到前途迷茫时,以政治家,谋略家的超人眼光见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难怪被后人赞誉有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