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的“增财香”是什么?烧香讲究不少,关键一步常被忽视
你曾经烧过香吗?
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国人的生活中本就离不开香,无论是祈福还是祭祖总少不了三支清香作为供奉。但是,很多人整天上香,却并不了解香,一不小心犯了忌讳,不要说求富贵平安了,说不定闹了笑话却不自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一些有关香的知识,比如老人常说的“增财香”你知道是什么吗?
烧香时一般讲究三支为敬,香在燃烧之后各不相同,通常会被人们当成占卜吉凶的关键,比如中间长,右边次之,最左边最短的香谱就会被老人称为“增财香”,认为烧出这种香是一种吉兆,七日之内会获得一笔天降之财。
当然,除了预示吉兆的香,也有一些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比如“断头香”,即香烧到一半而断火,不少人把这当成是妻离子散的兆头,实际上,这些说法并不绝对,在读香谱占卜吉凶之前,一定要看看你在用香的时候有没有犯忌讳,影响了香的燃烧。
用干净的手取香、奉香。线香里面最主要的成分是香粉,这就决定它本身是怕油、怕潮的,一旦受潮,自然很容易发生断火,或者燃烧不顺畅,最终导致烧出来的香“两长一短”,让很多人觉得比较忌讳。
选择杂质较少的天然香。很多人会对烧香的过程很讲究,却忘了最终决定香烧成什么样的主要是线香的品质。
现在市面上化学香越来越多,它的香气完全来源于化学香精,而不是香材本身,自然在选料上就会非常敷衍,用竹屑、木粉作为主料的比比皆是,这种料子研磨不够细腻,杂质太多,体现在燃烧效果上就是“断火”,每支香烧出来的长短也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我和朋友现在家里用的香品都换成了香至尊沉香这样老店出来的天然香,像是“明祈”,“致诚迦境”都是专门设计的礼佛用香,香粉细腻,含油丰富,燃烧时间准确,方便做早课等各种用香场合控制时间。
和普通佛香不同的是,这样品香品牌出来的香品在礼敬供奉之外,还能带来味觉上的享受。我之前结缘的香品,在点燃之后,会有比较强的焦糊味,香气刺鼻,闻久了好像喉咙里有沙子很不舒服。香至尊沉香本身是做品闻香的品牌,在做佛香的时候会更多考虑到品闻体验,以天然沉香制作,味道纯净澄澈,香韵庄严雅致,能够由外而内提升人的专注力,信仰心。
你平时在家中有用香的习惯吗?选的是怎样的香品呢?
历史中,香除了与宗教、道德关联,还在哪些方面对人有所助益呢?
文/罗炎
我的故乡在福建省龙岩市,厦门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外婆也是厦门港人。每年,我都会和家人去两个地方做同样的事:其一,清明节去厦门天马山公墓给外婆扫墓;其二,在中秋节回红坊老家祭祖。每年的这些时候,操办祭祀用品的都是妈妈。早些年,我经常通过淘宝选购一些妙吉祥香业的天然香品让妈妈在祭拜时用。
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妈妈还是用上了坊间那些俗艳难闻的化学香,原因倒不在于价格便宜,而在于(自己)“买香”这个行为已经成为妈妈的生活习惯了——外婆去世快20年了吧,妈妈不习惯我为伊准备好的香。由于街上的店大多卖的是化学香,因此每年这些时候,我也就忍着刺鼻的味道,陪着父母上香。之所以会忍,是因为我觉得要改变的不是母亲,而是市场。
细细想来,现如今,在种种祭祀活动中不用香的,屈指可数。那么,中国人什么时候与香结缘,什么时候将香与祭祀挂钩,意义又何在呢?
最初的“香在儒家经典中,无论是《尚书》还是《礼记》,我们都能看到关于祭祀的记录,如《礼记·王制》有“……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一种祭祀活动)而望祀山川……”天下太平的时候,天子要到诸侯那里走一走,看一看,叫“巡狩”,若是春季出行,一般往东走。一走就走到了泰山(岱宗)祭天,怎么祭?烧柴,如果运气好,还能看见天鹅到处飞(“黄鹄群翔”)。
总之,以固态燃烧的方式向外在的神明祈求庇护,是华夏先民最早采用的宗教形式之一。想想看,虽然所烧的内容不同,但作为形式的“固态燃烧”和作为目的的“祈求庇护”,不是延续到了现在吗?现今使用的无论天然香还是化学香,都是固态燃烧。
固态燃烧,有一个从有形到无形,从低向高的过程,在许多时候,香烟代表吾人的种种冀望和祈盼,渴望借由风力上达天听,以期庇佑我们的生活。祈求庇护,与其说是一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习惯,而这习惯从上古时期就通过“集体无意识”遗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因此,香的产生与宗教息息相关,是毋庸置疑的。但,仅此而已吗?香仅仅和宗教活动关联吗?
香与明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纣,于次年统一天下。武王在克商三年后去世,因此,他的弟弟,也就是那位“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的周公姬旦在哥哥病死,侄儿成王年幼之时主持了政府工作(摄政),历史为这位卓绝的人才记录下种种丰功伟绩,周公的才能甚至深深影响了圣人孔子,继而使得周公成为后世儒家政治思想的奠基人。这里,我们通过周公的一些作为,可以看到香在历史中的作用。
相信任何一位在体制内学堂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老师最爱讲的一个词语:“休养生息”,这事如同儒家思想占据官学地位几千年,具有超稳定性质一样,每一个新生朝代无一例外地都会“休养生息”,并总结前朝覆灭的原因。西周初期的周公亦复如是。
在《尚书·周书·酒诰》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公认为:“……(商人)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在周公看来,“酗酒”是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人民的诉求,而是自顾自地扎堆喝酒(纵欲),导致“腥闻在上”,最终神明看不下去了,“降表于殷”,结束了商人的国运。我们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可以看出周公的话不假,前者酒器多,后者食器多。
商王朝覆灭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过度信神。古来有句老话,叫“无事不卜”,意谓吾人在充分发挥自身智慧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去打卦问卜。然而,历史中“神治”的商王朝不是这样的,不仅祭祀,还包括了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都要问卜,可以说,商朝真的是一个没有什么事不需要问卜的时代,何以证明?甲骨文。
当然,周灭商以后,我们也不能指望他们火速进化成为一个无神论国家。所以,在《尚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条记录,在《尚书·周书·君陈》中,有这么一句:“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在这句话中,周人仍然保留了传统以来的诸神信仰,即“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但随后而来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却指出周王朝实现了由“神治”向“人治”的转化
一向以来,先民认为对神明的最高尊敬就是将所有好的收成——黍稷献祭给诸神。然而,到了周朝,统治者们却不这么认为了,他们认为,向诸神献祭仍然是重要且必需的,可是,诸神在乎的并不是表面上的丰收,而是世人内在的道德自律,黍稷的香味神明固然可以感知,但内在德性释放出来的香气才是神明最看重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对单纯依靠“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的扬弃与提升,第一次将精神财富(明德)与物质财富(黍稷)等同起来,继而超越了物质财富。想来,周人从此以后的八百年基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内在的自律。
通读《尚书》,发现整部著作中,似乎只有这两句话中出现“馨香”,且都与道德有关,那么,我们据此追问何谓馨香?为什么要和道德挂钩?后面说,再看一部经典。
香与戒德这部经典来自于佛教——《佛说戒德香经》,在这部于东晋时期译出的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则故事:佛陀最小的堂弟阿难尊者在修行中发现一个问题,在他看来,世上的香料(材)无非三种,“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即根茎类,枝干类,花朵类。可是这三种香料有一个硬伤,即“是三品香唯随风香不能逆风”,简单地说我们若要品鉴天然香,燃烧后必须处于下风处,若处于上风处肯定是闻不到香气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代的李笠翁(渔)可以说将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他在《闲情偶寄》中指出:“古玩中香炉一物,其体极静,其用又妙在极动,是当一日数迁其位,片刻不容胶柱者也。”为什么笠翁要说香炉应“极动”?原因很简单,风向问题:“如一室之中有南北二牖,风从南来,则宜位置于正南,风从北入,则宜位置于正北;若风从东南或从西北,则又当位置稍偏,总以不离乎风者近是。若反风所向,则风去香随,而我不沾其味矣。”所以,风向问题从阿难到李渔都没有解决,我想,只要依然是固态燃烧,这个问题今后也不会得到解决。
言归正传,阿难问道:“有没有一种香不受风力影响,无论处于何方,都能让人闻到它的芬芳。”这问题若是问了别人,一定是回答不了,可是阿难有一位伟大的堂兄——佛陀,这位智者巧妙地扩充了香的内涵——从物质扩充到了精神,将阿难的视线由感官刺激转移到心灵感受上,佛说:世上“有香真正随风逆风”,不过,用鼻子是闻不到的,必须经由你的心灵,经由你的戒行或是德行才能经验到,即“奉行十善,敬事三宝。孝顺仁慈,道德恩义,不失礼节”。
香的内化在这里,我们发现,这部外来经典与本土经典有着相同之处:在《尚书》中,我们看到了“明德惟馨”;在《佛说戒德香经》中,我们看到了“孝顺仁慈,道德恩义”。此二者,无一例外地,均指向了内在的道德,由此,我们在宗教之外,看到了香与道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关系早在三千年前的周王朝就开始了。其次占据传统思想重要地位的儒、释两家,都不约而同地将香与品德挂钩起来,亦使得现时代的人们,不由自主地“遗传”(继承)了前人的这种用香态度。
在此,结合“香与明德”章提出的问题:何为馨香?”我们不妨借用《说文》来探寻一下答案。
香之本义“香,芳也。从黍从甘。”那么,什么是“芳”?“芳。香草(草香)也。接着问:“馨”呢?它和“香”有区别吗?有的,“馨,香之远闻也”。原来,馨和香的根本区别在于距离,也就是说,近距离能闻到的令人舒服的气味叫“香”,如果这种香气能够传达到很远或很高的地方,则叫“馨”,据此,我们终于明白“至治”句下的潜台词:用以感于天地神明的气味,有“馨”有“香”,但“黍稷”只是“香”(最多可以让地神感知),“明德”提“馨”,才能让天神感知。
在宋元之际产生的《陈氏香谱》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香者,五臭(xiù)之一,而人服媚(喜爱佩带)之……《诗》《书》言香不过黍、稷、萧脂,故香之为字,从黍作甘。”由此可知,早期的“香”作为气味,仅仅只是五嗅之一(其他四嗅是:臊、焦、腥、腐),与之相关联的仅仅是植物。而我们现今对“香”的运用已经扩充了,不限于植物,但凡能引发鼻根愉悦的气味,我们都会说:“嗯,很香。”
因此,香与道德品质的结缘既简单又深邃:以生命之粮的气味命名美好的道德品质,令神明悦纳,道德比生命宝贵。此缘一结,长达三千年。
多功能的香历史中,香除了与宗教、道德关联外,还在哪些方面对吾人有所助益呢?在《陈氏香谱》序言中,我们接着可以看到“可焫者萧,可佩者兰,可鬯者郁”。也就是说,香除了介入我们的宗教、精神生活以外,还从医学、美学、艺术上影响吾人的生活。除《陈氏香谱》外,两宋际的《洪氏香谱》以及晚明的《香乘》均记录了大量关于香的诗文、典故,不仅如此,这些香谱中还记录了大量的香方,从香方的内容上看,可以明确一点:所有的香材,都有药理作用,都具有药性,简言之:“是香必是药,药不必是香。”诸君若有兴趣,可自行参看,不赘言。
不是尾声以个人对传统香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香首先应当是大众的,艺术或文艺是以其为基础的。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四司六局”这样的机构服务大众,当时用香的前提可以说是唯一的:有钱就行。原因在于:宋代开辟海外贸易以来,海外香料的供给量十分巨大,在宋代,由于香料的大规模进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香料甚至达到滥用的程度,比如乳香。简言之,在宋朝,用香已不再是某个阶层特有的活动了,而是普罗大众都可以参与的活动。香,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情态。
因此,现时代,我们除了强调香的文艺性,还不应忘却香的世俗性。甚至应当“重回宋朝”,花更多的气力让(天然)香再次入俗,使得许多像我母亲一样的用香人,在坊间任何一个店铺都能轻易地买到天然香。
农村禁忌“烧香不烧断头香”,什么是断头香?为何不能烧?
农村禁忌“烧香不烧断头香”,何为断头香?为何不能烧?
农村的生活总是充满各种有趣的禁忌和传说,而“烧香不烧断头香”便是其中之一。那么,什么是断头香?为何不能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农村禁忌背后的故事。
所谓“断头香”,其实指的是一种不完整的香。在农村,人们普遍认为,香是用来与神明沟通的媒介,因此,在烧香时,香必须完整、无瑕疵。
如果香断了,或者存在破损,那么这香就不能再烧。因为在农村人的观念中,断头香意味着与神明沟通不顺畅,甚至可能冒犯到神明。
那么,为何不能烧断头香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农夫在烧香时,发现香断了。他舍不得扔掉,便想继续烧。然而,当他把断头香插入香炉时,突然之间,天空变得阴暗,风也大了起来。
他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急忙跪拜神明,请求原谅。但神明似乎并不满意,风雨变得更加猛烈,甚至引发了山洪,导致农夫的庄稼被毁。从此之后,人们便流传下“烧香不烧断头香”的禁忌。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足以说明农村人对断头香的忌讳。在他们看来,断头香代表着不吉利,可能会带来灾难。因此,在烧香时,人们总是格外小心,确保香是完整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年轻人开始对这个禁忌产生疑问。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迷信,没有科学依据。但农村老人却始终坚持这一传统,他们认为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智慧,不能轻易抛弃。
其实,无论是迷信还是科学,禁忌背后都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敬畏和对神明的尊重。在农村,人们相信,通过烧香,可以与神明沟通,得到指引和保佑。因此,他们格外重视每一次的烧香仪式,希望神明能够听到他们的祈求,给予他们帮助。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村人也开始接受现代教育,对许多传统禁忌产生了疑问。但无论如何,农村禁忌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回到“烧香不烧断头香”这个禁忌,或许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但我们可以通过它感受到农村人对神明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尊重。在他们看来,每一次烧香都是一次与神明的对话,都需要以最高的敬意来对待。因此,他们忌讳烧断头香,认为这是对神明的不敬,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总之,“烧香不烧断头香”这个农村禁忌,虽然看似迷信,但它背后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敬畏和对神明的尊重。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迷信,用科学的眼光去探寻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