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二十年笃定前行,鸿利智汇剑指汽车照明先进民族品牌
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制造方式的变革、全球竞合的深化以及各国政策与法规的更新,汽车行业正围绕“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大趋势,开启一场深刻的变革,重塑着整个汽车供应链价值链。
车灯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的角色已从简单的照明延伸至品牌差异化的重要载体,汽车照明全产业链由此迸发了新活力。在新一轮群雄逐鹿中,中国品牌正在悄然崛起,而拥有车规级LED封装-模组-车灯完整产业链的鸿利智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是鸿利智汇成立20周年,值此之际,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中心LEDinside有幸专访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汽车照明板块负责人邓寿铁,通过他的视角进一步了解鸿利智汇汽车照明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谋定而后动,鸿利智汇率先打响专业化、国产化品牌
2017年,鸿利智汇正式将车规级LED产品完全独立出来,走上专业化道路。2018年,其通过展会客户走访等方式,开始向国内普及、推广AEC-Q102和IEC60810两大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并借助鸿利品牌在LED行业的影响力,为中国车用LED国产化走上规范道路做好铺垫。
经过几年的耕耘和积累,鸿利智汇于2019年开始收获硕果。一方面,鸿利智汇开始出口车用LED产品到韩国,产品成功上车起亚尾灯、背光等量产车型。另一方面,鸿利智汇与全球车用灯源三巨头之一——Tungsram(GE)开展了战略合作,成为与欧美一线车用灯源品牌达成车用LED ODM合作的首个中国品牌。
开拓业务、建立对外关系网的同时,鸿利智汇练好“内功”。邓寿铁向LEDinside介绍,鸿利智汇在客户端积极进行专业车用LED产品的交流和推广,既不断通过业内各级客户的审厂、出货大幅增加,也持续提高产品极致性价比,引领行业国产化方向。据其透露,鸿利智汇车用LED产品在客户端的表现2023年已达到0.02个PPM,即20个PPB,比肩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并持续不断向前进步着。
工艺方面,鸿利智汇现已成功开发多个符合车用行业要求的LED材料工艺,为中国封测行业进入车用前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国产崛起,鸿利智汇以全球化视野彰显品质决心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鸿利智汇终迎来了国产崛起的契机。但邓寿铁坦言,尽管中国已是全球公认的制造大国,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还需在核心基础技术层面大力追赶,尤其是像汽车此类高复杂度、高综合性、高安全性的产品,更需要发展高端制造,对安全相关半导体产品进行支撑。
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发展,车灯国产化替代大潮随之兴起,为鸿利智汇等汽车照明厂商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随着市场主导权的变化,相对于沉淀百多年的欧美汽车大国,国产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差距正在缩短。
邓寿铁认为,面对当下的机遇和挑战,国产品牌走出去的首要考量是品质和产品性价比的极致化,这亦与强国策略所需的高端制造相呼应。而基于对品质的不懈追求,鸿利智汇车用产品的品质以及产品性价比已率先达到国际一线水平,赢得了海内外客户的认可。
就2023年来看,鸿利智汇车灯板块(车用LED、乘用车灯、商用车灯)实现营收约6.6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21.83%提升至2023年的30.50%,同比增长了8.67%。
国内客户方面,鸿利智汇取得战略性的突破:获得了奇瑞的项目量产,项目涉及前中间位置灯、昼行灯、格栅灯、后组合灯等多款车灯。同时,鸿利智汇在吉利、北汽、合众等品牌上均有数个产品新投入量产。在此基础上,其还成功引进了新客户——宇通客车。目前,集团旗下商用车灯品牌佛达信号已向宇通客车批量供应前大灯及尾灯。
国际客户方面,鸿利智汇成功与意大利道依茨法尔(全球排名前四的农机制造公司)、德国利勃海尔(全球领先的建筑和采矿设备制造商)、卡歌特科(全球领先的起重机及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商)等国际知名厂商达成合作,产品涉及商用车信号灯、工作灯等。 产品开发方面亦亮点纷呈:
完成首次由比亚迪和鸿利智汇联合设计开发的项目——比亚迪商用车B012前灯、尾灯,意味着鸿利智汇正式成为比亚迪商用车灯重点供应商; 承接大冶摩托4款大灯和多个尾灯项目、重庆新感觉摩托大灯和尾灯项目; 获得国内某主机厂格栅灯项目定点,为开发和推广格栅灯和氛围灯奠定基础; VAVE方面:完成了市场主流品牌主要封装的PTP布局,量产产品实现0.01W-36W全功率覆盖;除标准产品外,还配合有需求的客户不断进行深度开发,共同提高性价比。洞察趋势,鸿利智汇引领车灯技术创新潮流
从鸿利智汇2023年的合作项目及产品开发情况可见,车灯需求呈现多样化、场景化,这恰好反映了当前车灯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背景下,ADB自适应性头灯、Mini LED尾灯、贯穿式尾灯、(智能)氛围灯、格栅灯、Mini LED背光显示等先进技术持续推进,有望带动2024年车用LED市场产值成长至34亿美元。
从鸿利智汇的角度来看,邓寿铁指出,汽车智能化和个性化趋势推动汽车照明各项新应用快速发展,ADB前照灯、多色氛围灯、贯穿式尾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同时,车灯技术持续升级,产品呈现智能化、小型化、贯穿式、个性化四大技术趋势。而LED正逐步成为车灯的主流技术路线,LED车灯渗透率在2027年有望提升至90%。
邓寿铁表示,新型车灯与传统车灯形成差异互补的优势,鸿利智汇看好车灯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空间。基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鸿利智汇正在引领车灯技术新潮。目前,集团已在ADB像素大灯技术和产品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预计成果将很快发布,同时也着手布局ISC智慧灯光显示、发光格栅灯、车载交互屏等前沿技术,并对更尖端的Mini/Micro LED车灯技术开展相应的产品预研。其中,鸿利智汇与马瑞利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正在加快Mini LED车载显示产品在认证、成本、标准化、量产等方面的突破。
具体项目方面,除了去年获得的格栅灯项目定点之外,交互屏的样品、内饰氛围灯的样品灯均已完成开发,随时可以响应客户需求进行具体项目的开发。
“一体两翼”驱动,鸿利智汇蓄力“弯道超车”
在2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鸿利智汇表明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明确“一体两翼”业务布局,即以LED半导体封装为基础支撑,以汽车照明和Mini/Micro LED显示为两大增长引擎,从营运、人才、科技、资本、风控维度实施五大行动,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同时将加速新技术、新领域的研究布局,整合构建业内领先的客户、技术、规模、成本优势,以先进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公司跨越式高速、高质量发展。
邓寿铁表示,汽车照明是鸿利智汇的第一级增长引擎,未来将从三大方面发力,把握车灯国产化及汽车“新四化”机遇,力争在全球汽车照明领域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
第一,加大客户开发及项目转化力度,引入优质团队发力国内外双市场,着力进入更多优质客户供应商体系。以商用车灯业务为例,佛达信号目前主要聚焦海外市场,随着市场策略的调整,公司近两年逐渐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重点开发国内商用车、两轮车以及乘用车OEM客户。
第二,加强前沿车用LED及车灯技术的研究和积累。车用LED部分,鸿利智汇将在分立式LED的基础上,紧跟欧司朗等一线品牌的脚步,发展头灯Micro LED光源等前瞻性产品。以“车用LED第一民族品牌”为目标,确保降本不降质。车灯部分,鸿利智汇在全系车灯基础上,成功开发ADB像素大灯,并对车灯交互屏、智能表面、域控制器、HCM、HUD等进行预研开发,同时聚焦数字化格栅、智能氛围灯、投影灯等细分领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品牌化的设计和产品,助力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第三,加速推动车规级LED、模组、车灯板块资源的协同联动。在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不断演变之际,鸿利智汇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垂直一体化布局将逐渐凸显优势。客户资源方面,其车用LED及车灯业务之间可以相互引荐客户资源,共同拓展新客户;供应链方面,不同环节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紧密联动,有效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研发技术方面,整灯与LED供应商均与主机厂技术部门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可互相分享市场技术趋势并共同研发新技术。
综合而言,凭借技术创新实力、客户资源、产业一体化协同效应等核心竞争优势,鸿利智汇有望率先抢占车灯国产化先机,站在全球市场的高度,打造先进的汽车照明民族品牌。(文:LEDinside Janice)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专访 | 二十年笃定前行,鸿利智汇剑指汽车照明先进民族品牌
伴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制造方式的变革、全球竞合的深化以及各国政策与法规的更新,汽车行业正围绕“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大趋势,开启一场深刻的变革,重塑着整个汽车供应链价值链。
车灯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的角色已从简单的照明延伸至品牌差异化的重要载体,汽车照明全产业链由此迸发了新活力。在新一轮群雄逐鹿中,中国品牌正在悄然崛起,而拥有车规级LED封装-模组-车灯完整产业链的鸿利智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是鸿利智汇成立20周年,值此之际,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中心LEDinside有幸专访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汽车照明板块负责人邓寿铁,通过他的视角进一步了解鸿利智汇汽车照明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谋定而后动,鸿利智汇率先打响专业化、国产化品牌2017年,鸿利智汇正式将车规级LED产品完全独立出来,走上专业化道路。2018年,其通过展会客户走访等方式,开始向国内普及、推广AEC-Q102和IEC60810两大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并借助鸿利品牌在LED行业的影响力,为中国车用LED国产化走上规范道路做好铺垫。
经过几年的耕耘和积累,鸿利智汇于2019年开始收获硕果。一方面,鸿利智汇开始出口车用LED产品到韩国,产品成功上车起亚尾灯、背光等量产车型。另一方面,鸿利智汇与全球车用灯源三巨头之一——Tungsram(GE)开展了战略合作,成为与欧美一线车用灯源品牌达成车用LED ODM合作的首个中国品牌。
开拓业务、建立对外关系网的同时,鸿利智汇练好“内功”。邓寿铁向LEDinside介绍,鸿利智汇在客户端积极进行专业车用LED产品的交流和推广,既不断通过业内各级客户的审厂、出货大幅增加,也持续提高产品极致性价比,引领行业国产化方向。据其透露,鸿利智汇车用LED产品在客户端的表现2023年已达到0.02个PPM,即20个PPB,比肩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并持续不断向前进步着。
工艺方面,鸿利智汇现已成功开发多个符合车用行业要求的LED材料工艺,为中国封测行业进入车用前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国产崛起,鸿利智汇以全球化视野彰显品质决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鸿利智汇终迎来了国产崛起的契机。但邓寿铁坦言,尽管中国已是全球公认的制造大国,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还需在核心基础技术层面大力追赶,尤其是像汽车此类高复杂度、高综合性、高安全性的产品,更需要发展高端制造,对安全相关半导体产品进行支撑。
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发展,车灯国产化替代大潮随之兴起,为鸿利智汇等汽车照明厂商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随着市场主导权的变化,相对于沉淀百多年的欧美汽车大国,国产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差距正在缩短。
邓寿铁认为,面对当下的机遇和挑战,国产品牌走出去的首要考量是品质和产品性价比的极致化,这亦与强国策略所需的高端制造相呼应。而基于对品质的不懈追求,鸿利智汇车用产品的品质以及产品性价比已率先达到国际一线水平,赢得了海内外客户的认可。
就2023年来看,鸿利智汇车灯板块(车用LED、乘用车灯、商用车灯)实现营收约6.6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21.83%提升至2023年的30.50%,同比增长了8.67%。
国内客户方面,鸿利智汇取得战略性的突破:获得了奇瑞的项目量产,项目涉及前中间位置灯、昼行灯、格栅灯、后组合灯等多款车灯。同时,鸿利智汇在吉利、北汽、合众等品牌上均有数个产品新投入量产。在此基础上,其还成功引进了新客户——宇通客车。目前,集团旗下商用车灯品牌佛达信号已向宇通客车批量供应前大灯及尾灯。
国际客户方面,鸿利智汇成功与意大利道依茨法尔(全球排名前四的农机制造公司)、德国利勃海尔(全球领先的建筑和采矿设备制造商)、卡歌特科(全球领先的起重机及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商)等国际知名厂商达成合作,产品涉及商用车信号灯、工作灯等。
产品开发方面亦亮点纷呈:
完成首次由比亚迪和鸿利智汇联合设计开发的项目——比亚迪商用车B012前灯、尾灯,意味着鸿利智汇正式成为比亚迪商用车灯重点供应商;承接大冶摩托4款大灯和多个尾灯项目、重庆新感觉摩托大灯和尾灯项目;获得国内某主机厂格栅灯项目定点,为开发和推广格栅灯和氛围灯奠定基础;VAVE方面:完成了市场主流品牌主要封装的PTP布局,量产产品实现0.01W-36W全功率覆盖;除标准产品外,还配合有需求的客户不断进行深度开发,共同提高性价比。洞察趋势,鸿利智汇引领车灯技术创新潮流从鸿利智汇2023年的合作项目及产品开发情况可见,车灯需求呈现多样化、场景化,这恰好反映了当前车灯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背景下,ADB自适应性头灯、Mini LED尾灯、贯穿式尾灯、(智能)氛围灯、格栅灯、Mini LED背光显示等先进技术持续推进,有望带动2024年车用LED市场产值成长至34亿美元。
从鸿利智汇的角度来看,邓寿铁指出,汽车智能化和个性化趋势推动汽车照明各项新应用快速发展,ADB前照灯、多色氛围灯、贯穿式尾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同时,车灯技术持续升级,产品呈现智能化、小型化、贯穿式、个性化四大技术趋势。而LED正逐步成为车灯的主流技术路线,LED车灯渗透率在2027年有望提升至90%。
邓寿铁表示,新型车灯与传统车灯形成差异互补的优势,鸿利智汇看好车灯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空间。基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鸿利智汇正在引领车灯技术新潮。目前,集团已在ADB像素大灯技术和产品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预计成果将很快发布,同时也着手布局ISC智慧灯光显示、发光格栅灯、车载交互屏等前沿技术,并对更尖端的Mini/Micro LED车灯技术开展相应的产品预研。其中,鸿利智汇与马瑞利成立的联合实验室正在加快Mini LED车载显示产品在认证、成本、标准化、量产等方面的突破。
具体项目方面,除了去年获得的格栅灯项目定点之外,交互屏的样品、内饰氛围灯的样品灯均已完成开发,随时可以响应客户需求进行具体项目的开发。
“一体两翼”驱动,鸿利智汇蓄力“弯道超车”在2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鸿利智汇表明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明确“一体两翼”业务布局,即以LED半导体封装为基础支撑,以汽车照明和Mini/Micro LED显示为两大增长引擎,从营运、人才、科技、资本、风控维度实施五大行动,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同时将加速新技术、新领域的研究布局,整合构建业内领先的客户、技术、规模、成本优势,以先进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公司跨越式高速、高质量发展。
邓寿铁表示,汽车照明是鸿利智汇的第一级增长引擎,未来将从三大方面发力,把握车灯国产化及汽车“新四化”机遇,力争在全球汽车照明领域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
第一,加大客户开发及项目转化力度,引入优质团队发力国内外双市场,着力进入更多优质客户供应商体系。以商用车灯业务为例,佛达信号目前主要聚焦海外市场,随着市场策略的调整,公司近两年逐渐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重点开发国内商用车、两轮车以及乘用车OEM客户。
第二,加强前沿车用LED及车灯技术的研究和积累。车用LED部分,鸿利智汇将在分立式LED的基础上,紧跟欧司朗等一线品牌的脚步,发展头灯Micro LED光源等前瞻性产品。以“车用LED第一民族品牌”为目标,确保降本不降质。车灯部分,鸿利智汇在全系车灯基础上,成功开发ADB像素大灯,并对车灯交互屏、智能表面、域控制器、HCM、HUD等进行预研开发,同时聚焦数字化格栅、智能氛围灯、投影灯等细分领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品牌化的设计和产品,助力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第三,加速推动车规级LED、模组、车灯板块资源的协同联动。在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不断演变之际,鸿利智汇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垂直一体化布局将逐渐凸显优势。客户资源方面,其车用LED及车灯业务之间可以相互引荐客户资源,共同拓展新客户;供应链方面,不同环节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紧密联动,有效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研发技术方面,整灯与LED供应商均与主机厂技术部门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可互相分享市场技术趋势并共同研发新技术。
综合而言,凭借技术创新实力、客户资源、产业一体化协同效应等核心竞争优势,鸿利智汇有望率先抢占车灯国产化先机,站在全球市场的高度,打造先进的汽车照明民族品牌。
文:LEDinside Janice
洛阳市吉利区:聚力打造人才高地 推进“一团三区”建设
文 ▏河南日报 田宜龙
本报通讯员 李权 杨霄
10月24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在洛阳市吉利区,今年前三季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绩喜人:总投资63.4亿元的正丁烷深加工产业链、石油助剂等9个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轻油分离三期、功能性聚酯纤维等2个项目竣工投产……
洛阳市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
在引进和推进项目的同时,吉利区加大引才力度,成功引进高级技术人才50余人,助推了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成功晋级升星,迈入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行列。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吉利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吉利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洛阳市委要求和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优化政策环境,大力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大力引才、精心育才、科学用才,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为加快推进“一团三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吉利区互联网医院揭牌仪式
大力“引才”,柔性引智增强创新活力
当前,吉利区正按照洛阳市委指示精神,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滨水城市洛北组团”,全力打造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中西部最大的现代高端石化产业区、黄河中下游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示范区。
吉利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围绕“一团三区”建设,吉利区通过全视角引才,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去年年底,吉利区发布的一则“招贤令”引发关注:实施“百名英才引进计划”,用三年时间引进石油化工、城市规划、旅游管理、金融、经济等急需专业的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100人。对引进人才每人每年分别发放生活补贴1万元、1.5万元、2万元;配偶安排到吉利区工作或推荐就业;入职后按需分配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减少限制条件,将最低服务年限定为2年;将境外毕业的硕士、博士也纳入引才范围,首批引进的29名人才中毕业于境外高校的有4人,占13.8%。
吉利区高度重视以商引才和以才引才工作。吉利区不断加强与吉利籍在外优秀人才的沟通,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在外优秀人才反哺家乡。2018年上半年,吉利籍在外优秀人才100余名,帮助吉利区引进项目10个,协助完成招商引资5000万元,协助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吉利区大力实施“智汇吉利”工程,通过在资金资助、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生活待遇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挂职兼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周末工程师”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增强了创新创造活力。
驻区企业洛阳市河之阳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由20家校企参加的洛阳市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内部资源共享,优化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约5000万元,合作开发新产品15种,为企业创收约3亿元。医疗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柔性引智,与省、市级大型医院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可实时在网上邀请300余名专家通过网络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会诊,2018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近万人次。
吉利区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入职培训班
精心“育才”,以才育才共提升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
2018年9月18日,吉利区政府与中关村开放基金管理中心签署中关村开放(洛阳)绿色科技创新区综合开发项目协议。该项目将建设中关村(洛阳)科技城,吸引中关村及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打造新兴产业高效孵化的科技新城。科技城建成后预计可吸引各类人才近5万人,集聚高端产业和高素质人才,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产业新城。吉利区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先后出台3个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平台,以技术研发促进人才培养。共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新增创新平台数量位居洛阳市前列。培养出站博士7人,各类企业技术骨干2000余人,柔性引进高级技术人才1000余人,研发各类核心技术5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吉利区通过“智汇吉利”工程大力支持各类行业人才建立工作室,实现“以才育才”目标,共建成“河洛工匠”工作室2个,累计培养技术人才300余人,优化工艺30项,为企业节约成本3000万元。
建成教育名师工作室10个,每个工作室有教师10余人,累计培养教师500余人。其中,孔晓艳名师工作室在“儿童阅读课程化”方面颇具影响,孔晓艳老师也成为全国影响大、理念优的儿童阅读研究机构——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建成文化名人工作室8个,累计培养文化人才1000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文化作品100余部,文艺演出150余场次。
吉利区政府与中关村开放基金管理中心签署中关村开放(洛阳)绿色科技创新区综合开发项目协议
科学“用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做好人才工作,核心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星火英才”带动干部成长。吉利区大胆探索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培育模式,选调30名高学历年轻干部组建“星火英才班”,由区委组织部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通过为期一年的跟踪培养,使每名学员都能做到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统筹协调,成了单位的中坚力量,也对身边干部产生了积极影响。
围绕推进“9+2”工作布局和区重点工作,吉利区先后出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若干规定》等4项政策,从制度层面保障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引导人才投身改革发展稳定最前沿、第一线,先后抽调100余名年轻干部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推动项目顺利实施、落地见效。
社会工作人才直接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了不计其数的“小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吉利区社区的“法律服务调解室”由驻社区公检法司专职人员及社区书记、工作人员、社区法律志愿者组成,累计接待居民咨询近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家庭矛盾和社区纠纷,为构建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舒灵”心理咨询室现有二级心理咨询师4名,工作人员10名,对家庭矛盾、叛逆期儿童、特殊人群等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心灵驿站”。
吉利区政府负责同志说,吉利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引进人才,全心全意服务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事业平台,营造自由创业环境,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加快推进“一团三区”建设中竞相迸发创新活力、成就人生梦想、引领时代发展。
10月24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编辑: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