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善良的人有多善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人就是善良之人!
你见过最善良的人有多善良?
其实,我特别想回答这个问题,去夸赞一位一直想夸赞却没有夸赞过的老人,她就是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比较争强好胜,什么都喜欢出去像别人炫耀,逐渐的她对亲人的夸赞却成为亲人心目中的负担和尴尬,因此家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都疏远了她。
现在,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每天都感觉无数的人在欺负她,可是她本身的善良却导致她在恐惧间一日日的选择原谅,是的,她所认为的坏人在正常人的世界从未发生,但是这种恐惧却无时无刻都在折磨她的灵魂。以前的她,也只是喜欢去炫耀她的亲人,但是她对每一个朋友都怀揣着无比的信任,现在,她只是一位老人,一位和正常人世界偏离的老人,但她依旧善良。或许,我对她的夸赞对世人来说却不得而之,但是我总想认真的说句,我爱她
去寺庙,添多少“油钱”合适?99岁僧人说这么数目最好
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导语
当我们去寺庙拜佛礼佛的时候,时常会捐献一些香油钱,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应该捐多少合适,所以为了求佛保佑很多人会把身上的钱捐赠大多数。甚至有人会出门只带固定数额的钱然后离开的时候全部捐赠当作香油钱。但是这样做就是最合适的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香油钱其实是捐给寺庙日常开销的,一般都是每个人捐献一点,能够维持寺庙长明灯不断和僧人们的日常开销即可。所以并不需要我们花费太多的钱财,那么香油钱每次需要捐多少最合适呢?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哪些数目比较好吧。
一、3,6,7求顺财
在佛教文化里,三这个数字往往代表着财,而六则代表着顺数,七则是代表着吉数,这三者在一起便是顺财数。而现在社会我们大多数拜佛的心里其实都有发财的想法,自然也就少不了求财的心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选择捐和三有关的数字自然是极好的。当然,这里的吉利数字是不会叠加的,也就是说你捐三块和三十三块得到的福报是一样的。
在这一点其实并不需要太过于纠结是否捐赠的越多越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承受的价格都是不同的,佛并不会为这个而对捐的多的祝福更多。因为这些是人的心意,心意到了佛也自然就看到了,所谓的什么数字合适其实只是人的敬畏心理作祟罢了。
不过要是真心觉得这个很有影响的话,其实七这个数字是最佳的,毕竟佛教里最重要的七宝七级浮屠都和七有关,这也是因为七代表的是吉数,既然是吉数那么自然也就更适合被作为香油钱。
二、避开4
虽说佛教文化里并没有明确规定4是不吉利的数字,但是在这个社会大家总是想要追求吉利一些,而4这个数字的谐音实在是太过于不吉利,以至于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实在诅咒一样。所说佛已经超脱世间,佛是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他们只会在意你的心是否真诚。但是对于庙里僧人来说还是有主观印象的。
如果你选择捐和4有关的钱的时候,最好能够先去问问寺庙里的僧人们,而他们的回答大多也应该是劝你不要这么捐的,毕竟僧人还是属于人的范畴而不是佛,他们还是会在意自这些听起来就不吉利的东西,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去寺庙里捐香油钱的时候,如果你打算捐和4有关的,最好是能添一些到七或者少一些到三,这样既没有心理负担也不会让别人看着奇怪,同时也让你的心里能够明白你做的事情应当是在尊敬佛的,是问心无愧的,这样你的目的其实就已经达成了。
三、心诚挚,多少都无妨
其实我们捐香油钱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个行为在古代其实并不是和钱所挂钩的,那个时候的人们说的香油钱其实是真正的供长明灯燃烧的香油和一些日常用品。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很少捐钱的,只是为了寺庙维持香火而自行衍生的一种行为。只是这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才导致了现在大家一听到香油钱就想到捐钱进功的箱子。
虽然说捐香油钱也是一种表达自己诚心的方法,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我们捐的香油钱可并不是给佛捐的,佛也不会看上这样的身外之物,我们捐香油钱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是一种表达我们自己诚心的形式也是我们对佛的敬畏的一种自然表现。
所以捐多少香油钱其实在佛看来并不重要,只要你诚心诚意拜佛,佛自然会保佑你,而不是通过世俗的金钱来衡量这些事情,毕竟佛已经是超脱众生之外的存在,他们也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诚心就是最好的香油钱,至于俗世的钱财,适当捐一些即可。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再加100元,凑齐10800元的吉利数字。”七旬老汉为抗疫捐款不留名
楚天都市报3月6日讯(记者陈俊 通讯员邓雅君)顶风冒雨,步行一个多小时,巴东73岁的老人带着现金,步行到防疫指挥部捐款。目送老人远去的背影,现场工作人员非常感动。6日,巴东防疫指挥部相关人士回忆此事,依然十分感慨。
3月2日上午,一位衣着朴素、戴着口罩的老人,冒着大雨,步伐缓慢地来到巴东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捐赠组办公室。他说,想捐一点东西。
老人把雨伞放在脚边,解开衣扣,从外套里面的马褂侧兜中拿出用纸包裹着的一沓现金,递给工作人员。这些现金当中,有扎了红绳的一沓钱,还有几张散开的百元钞票。老人说,他在家特意找了个红绳捆绑,红绳子代表喜庆吉祥,也是他对战胜疫情的美好祝愿。
“这里有10500元,你数一数。”老人把钱递给工作人员。
“老人家,您这不是10500元,您这是10700元,多了两张,您把这两张收好啊。”工作人员说。
说话间,老人急忙又从侧兜里掏出一个黄色的布袋,拿出仅剩的100元。“那就再加100元,凑齐10800元的吉利数字。”他说。
在交谈中得知,老人今年73岁,是巴东县官渡口镇退休人员。从2015年起,他就一直奉献爱心,从未留名。他不会微信转账,加上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当天他独自一人冒着大雨,步行1个多小时,走过长江大桥,来到位于南岸的疫情防控指挥部。
当工作人员进行捐款登记,询问老人叫什么名字时,他说自己捐款不是图名,不愿留下姓名和住址。
老人声音颤抖地说起往事: “我小时候特别穷,讨过米,是在党的关怀下,才有机会读了点书,后来找了份工作。现在国家有困难,别的我也做不了,就捐一点钱表达心意吧。”
工作人员问及老人的收入来源。他笑呵呵地回答道,他的退休工资不多,但能够保障基本开销。“我有糖尿病,也吃不了什么好东西,吃的东西都是自己在家里做,用不了多少钱。”老人笑着说。
擦了擦头上的汗,戴上帽子,老人拿起脚边的雨伞,走出社会捐赠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