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华为怎么连接蓝牙耳机

同行的排斥,导致华为的“百万豪车”没有自动驾驶?

上周,华为发布了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新能源汽车:问界M5,售价分三档:后驱25万,四驱28万,旗舰32万。显然这样的定价并不低,直追特斯拉Model 3 25万左右的售价。

华为首款汽车没有采取当年做手机的市场策略,从中低档价格开始,慢慢向高端延伸,而是直接进入中高端领域,高举高打。

要知道,虽然媒体宣传把问界M5定义为“华为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新能源汽车”,但除了汽车内置的鸿蒙系统外,造车的硬件均来自第三方:赛力斯。华为在宣传中,有意无意地弱化了赛力斯的存在感。

更有车评人指出:所谓的华为首款新车问界M5,其实是赛力斯SF5的PLUS版,硬件方面改进很少,仅仅在SF5的基础上,配置了鸿蒙系统,便成了问界M5。

而原版的SF5上市一年多来,销售惨淡。截至2021年11月,仅售出6572辆,销量最低的2月只买了十几辆(其中有3000多辆是从华为渠道售出的)。

非但赶不上20万辆的Model 3,连国产的“蔚小理”也打不过。

由此可以看出,问界M5应是华为试水之作。毕竟,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都有自研的车载系统,他们把智能车载系统视为核心竞争力,不大可能假手于人。

赛利斯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后来者,急需华为流量加持。双方合作中,华为话语权大,算是一次恰当的强弱互补。

虽然,华为问界M5在售价上,对标了特斯拉Model3,但从本质上来说,两者根本不是一类车,目标购车人群不一样,想吃下的市场也不同,可比性不强。

问界M5的硬伤:没有自动驾驶

余承东把问界M5媲美为“百万级豪车标准”,但搭载了鸿蒙系统的问界M5居然没有自动驾驶功能!

要知道,市面主流新能源汽车无一例外都配备了自动驾驶——即使没有那么智能,经常发生事故,可自动驾驶技术是新能源车与传统油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智能汽车概念中,无法剥离的技术。

特斯拉引以为豪的FSD系统已把自动驾驶的级别提升到了3级,距离完全无人驾驶的4级,仅一步之遥。

马斯克预计,10年之后,FSD系统将为特斯拉每年带来1000亿的额外收入。国内的小鹏、蔚来的自动驾驶也达到了2.5级,正在向3级迈进。

华为的“百万豪车”为何没有自动驾驶?

有一个比较可信的推论是各大车企不配合。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大量的实际行驶数据支持。比如,特斯拉的FSD利用了AI图像学习,上百万辆特斯拉在街上行驶过程中,摄像头在纪录各种驾驶场景,累积学习数据。

目前,国内行驶数据基本握在各个车企手中,比亚迪的车有个“教练模式”会收集路测数据和驾驶习惯数据。华为不造车就没有数据,即使有技术也落不了地。

谷歌的Waymo自动驾驶已经收集了2000万英里的数据,并且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得到不少国际车企的青睐。

国内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基本来自于三大公司:速腾聚创、地平线、魔门塔,这三家公司与各个车企合作累计数据,即将投入实际使用。

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华为不先造车,就没有数据,没有自动驾驶,可自动驾驶又是新能源车的标配。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华为推广鸿蒙过程中,自动驾驶一再被各大车企提及,有位参与谈判的人说:“我们2019年便与华为展开了沟通,但他们的自动驾驶令人担忧,后来不了了之。”

北汽、上汽、长安、东风、长城、吉利、奇瑞等国产车企都与华为鸿蒙产生过“绯闻”,但均无结果。

国产车企怕华为过于强势,尾大不掉,丧失主导权。所以华为第一款车与名气不大的赛利斯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纯电与插电之争

新能源汽车有个“致命问题”:续航里程。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竞争中,续航是最大的劣势。

尽管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一再强调,自己的续航里程正不断提高,未来充电会越来越方便。但消费者买车是现在开,不是未来开。消费者凭什么在今天为明天的改善付钱呢?

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在肉眼可见范围内,短期内不会有质的飞跃。为了解决续航问题,插电技术成为众多品牌的选择,华为问界M5也不例外。

问界M5号称充一次电能跑1000公里以上,完爆特斯拉的600公里,不是它的电池有革命性创新,而是用了插电技术。

插电技术有两大流派,一是理想的增程式插电,另一个是比亚迪的DMI插电。原始的插电技术有两个动力来源,即可加油也可充电(与油电混合不同的是,混动没有充电口,靠发动机充电)。

理想的增程式插电在外接充电之外,引进了发动机充电,大大提高了纯电行驶里程。

比亚迪的DMI插电技术更玄乎,理论上集结了纯电、增程、混动三种技术,全场景覆盖新能源出行需求,所以比亚迪·宋一直卖得还可以。但保养比较困难,技术太复杂了。

华为问界M5的插电技术偏向理想ONE的增程式插电,驾驶员可以选择用纯电跑还是用油跑。

即使充一次电,问界只能跑100公里,后续源源不断的“油转电”,可以把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即使在东北零下20度的环境下,电池续航大为缩减,直接用油就行。

问界M5增程式充电看似完美解决了新能源车的续航问题,但它逃不过一个问题:纯电续航非常有限,如果要靠加油补充续航,我为什么要买电动车?买油车不是更直接?或许仅仅是为了在大城市里好上牌照(绿牌)?

马斯克抨击增程技术是对油车的妥协:“任何妥协都是对未来没有信心的表现。”

他声称,增程式汽车的出现延缓了新能源汽车革命的速度:“当人们意识到加油也可以充电时,他们对充电桩的普及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

特斯拉旗下没有一款插电车,全部纯电,以彰显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马斯克说:“我们只有纯电技术团队,我们将在纯电技术上保持领先,而不是分心去搞插电,等到配套成熟了再专注于纯电。”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插电式汽车不能被称之为新能源汽车,因为他是妥协的产物,与特斯拉有本质的区别。

购买华为问界M5的用户,有很多并不是喜欢新能源,而是为了上牌照方便,把插电当油车用。

华为汽车的野心:只想做“博世”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华为对自己有着清晰定义:不做整车生产,而做第一梯队的供应商。为车企解决智能化问题。

如同德国博世一样,没有生产一辆汽车,可全世界汽车都用他家的刹车系统,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闷声发大财。

新能源汽车是个高资本、高技术的行业,竞争残酷,几乎我国每个省都在培养自己的新能源车企,意图赶上这波巨大的红利,能笑到最后的能有几家?屈指可数。

华为明白其中的风险,扬长避短,舍弃硬件做软件,不但成本低,而且全球所有车企都将是潜在合作伙伴。如同谷歌,不生产一部手机,但全球80%的手机用安卓系统。

车载智能软件市场足够诱人,一家特斯拉的FSD十年后收入将不低于1000亿美元,何况拥有全世界车企合作潜力的鸿蒙呢?

这与特斯拉亲自下场造车有本质区别,特斯拉是软硬两手抓,赚取销售终端的所有利润。换句话说,全世界所有车企都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

吃软不吃硬的华为,遇上软硬都吃的特斯拉,赛道并不重合,唯一具有可比性的是两家的车载智能系统,谁做得更好?单纯比汽车性能,没有必要。

作者:江左佑安

吉利和华为联手了,要在车机和续航上卷死同行

最近差评君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莫名对一批独特的视频有点上头:陪练视频。

在抖音上,很多专职陪练的老司机,会上传自己给新手司机陪练的过程,看似挺枯燥乏味的视频,却往往能收获大批点赞。

大家喜欢看这类视频的原因很简单:一部分是车技高超的人,喜欢看那些新司机着急忙慌的样子。

而另一方面,视频中传来的紧张感,也让很多技术不行的新司机找到了共鸣,毕竟如何从新司机快速进阶成老司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其实吧,根据我多年的开车经验,老司机主要是喂出来的,要么花钱,要么花时间。

而关于拿了驾照的新司机,如何更好上路的问题,不仅新手自个儿很发愁,忙于找陪练开小灶,压力更是给到了驾校这边。

这年头,印象中还在拿没有空调的二手桑塔纳练手的驾校,都已经丧心病狂到开发vr汽车模拟器了。

而新手上路这件小事,也在引起汽车厂商的革命。

从手动挡到自动挡( 白瞎了我的c1驾照了 ),从后视镜到 360 度全车影像,都是为了让新手司机们能快速上手,增加驾驶舒适度的尝试。

甚至有车企目光长远地选择深耕自动驾驶技术,毕竟,等 L5 级别的技术成熟之后,任何新司机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不过,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随着车子的更新换代,新手上路的难点竟然最开始从单纯的驾驶难题,转移到车子一些功能的使用上。

所以,新手车主上车最大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各种驾驶技巧,还要了解这款新车。

这种复杂的功能集合和驾驶难度的加剧、甚至是驾驶习惯的改变,督促着各家车企去做减法,降低车主们的学习成本。

于是,一个优秀的智能座舱,开始成为各家车企的王牌。

而作为华为操刀的车机,鸿蒙智能座舱则是堪比天花板的存在。

你瞅瞅隔壁的问界 M7,凭借着一套鸿蒙车机就敢挑战行业天花板,直接进军最难啃的中高端车市场,竟然效果还不赖。

而最近新出的几何 M6/G6,更是用最少的钱搭载了鸿蒙智能座舱,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成为同价位( 10~20w )里新手用车领域嘎嘎乱杀的选手。

搭载了鸿蒙系统的几何拥有了”可见即可说”的功能,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告诉几何的语言助手小何同学。

如果感觉车内空气不好,对小何说一声,打开空调和空气净化,顷刻间清新的凉风席贴面而来。甚至在接下来的 90s 内都可以连续对话,不需要重复唤醒。

全程实现无键位操作,只要会中文,就几乎是零成本上车。

更惊喜的是,几何的智能化不仅解决了新手用车的问题,更是将开车变成了一种科技的盛宴。

当你打开车门,车机感应启动,直接无感入车时,极速启动。

当你驾驶几何时,车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用户的驾驶习惯,随着开车时间增长,操纵感可以稳步提升。

车头遇到障碍物时,几何会自动开启名为“上帝之眼”的540°AR全景影像,为你提供全方位的观察视角。

停车位置过窄,以往需要费劲钻进车内,现在可以软件挪车,让车自己开出来时,这就是智能的魅力。

相对于全自动驾驶的展望迟迟不能落地,几何的汽车智能化给车主们,带来了脚踏实地的便利。

这意味着,即使是此前一直对这种大机器不怎么感冒的女性用户,也能毫不费力、轻松上手。

事到如今,汽车这个发展了上百年的产品,才真正开始从原来纯粹的 “ 工具车 ” 向我们理想中的 “ 智能车 ”演进 。

当然如果上述的智能化都是在为解放司机双手服务的话,那么几何汽车的贴心配备的HUD(抬头显示器)功能,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我们的眼睛。

众所周知,新手上车的一个通病,就是东张西望。而新能源车的大屏,多屏,更是在行车时加重了这种负担。

毕竟咱上班还能摸鱼,但是开车可不敢走神。这时候HUD(抬头显示器)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HUD通过将车速、转速、导航等信息,集成在你眼前,从而避免驾驶者在低头的瞬间,失去对路况的掌控,造成事故。

不仅能消除安全隐患,最主要的还是消除新手车主的紧张感,避免情绪波动下犯错的情况。

而把这种最早运用在战斗机上的技术带入汽车,更是满满的科技感。

这时候,懂车的差友就会发现了。

这年头,不到20w的价位的车型里,能同时看到鸿蒙智能座舱和HUD两个功能,还是很香的。

但更惊艳的是,在最近一个汽车之家新发布的关于冬季新能源续航的测评中,几何更是在电池续航方面展露了头角。

在同价位的车型中,几何 M6 以 80.3% 的官方续航成功领跑同类车型。

通过 SEM2.0 超级能量管理大师,几何汽车分别从蓄能、节能、回能、控能、升能五个层面全面优化了电池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够精确测量续航里程,大大缓解了里程焦虑的问题。

有一说一,占了汽车一半成本的电池都这么耐用,等于是把“可靠”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而除此之外,几何更是用独特的设计语言,拔高了整个汽车的格调,直接俘获了众多女性用户的欢心。

还有上下两层的 LOFT 式储存空间,一来,预留出了放包的空间,其次,还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干湿分离。

而三辐式的方向盘,不仅照顾到女性用户的需求,尺寸偏小。而且连方向盘都增加了抑菌功能,实在是太细节了。

那么问题来了,电池用料一点都不含糊,用的是最好的车机鸿蒙,还配备了科技感十足的 HUD,这个配置就算价格再往上探,都很有竞争力了。

几何,凭什么有这么高的性价比?

说到这,就涉及到几何的背景了。

作为几何的母公司,吉利以 14w 辆的出货量成为 11 月的全国销量第二。

资料来源 ▼

而汽车商降成本这事,大家懂的都懂。

规模效应的恐怖之处实在太多,销量越多,零部件采购规模越大,单车生产成本就能省越多。

然后降价空间就越大,降价越多卖的就越多,然后零部件采购就更多,雪球就是这样越滚越大。

于是,就诞生了一个新手好上手,又不容易出错,还性价比超高的产品。

今年上半年,几何汽车贡献了吉利电车一半以上的销量,以同比294%的增幅,带着吉利新能源项目大步向前。

这其中对于细节的把控以及可靠的品质功不可没。

说到底,在营销和品宣上较劲能够一时获利,但最后还是产品力的竞争。

在这一点上,吉利的几何汽车好像开了个好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华为怎么连接蓝牙耳机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