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大江东基地招聘

评价一下吉利大船的性能。(具体一点,最好和别的型号大船有对比)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浙江杭州有汽车制造公司吗?

有制造汽车的公司

逆市扩产能,这是艺高人胆大,还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爱卡汽车 新能源频道 原创]

5月15日,多家媒体报道,大众汽车正在中国建设两座工厂,分别位于上海安亭和广东佛山,总产能60万辆,或将从明年开始投产。

而就在此前的一周,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合资公司广汽丰田将投资113.29亿元,对新能源汽车产能进行扩建,未来将新增40万辆产能,计划2022年全部建成投产。

两起增产项目并不足为奇,但是,在中国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产业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度的阶段,似乎车企本该考虑降成本、控制产能,但反倒却在此时扩产能,又是为何?

销量增速放缓 车企却纷纷扩产能

去年,中国车市销量在连续增长28年后,迎来首次同比下降。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乘用车累计销售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进入2019年,低迷走势仍在持续。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4月,乘用车累计零售同比下降12.1%,为835.3万辆。

不过,车市降温背后,不少汽车厂商仍在大力扩产能,看似是与这种趋势唱反调。除了前面提到的大众汽车、广汽丰田外,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吉利等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

在中国品牌中,去年初,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郑州工厂启动二期项目建设,产能规模提升一倍。上海临港、南京浦口、郑州三地工厂整体总年产量超过120万辆。

去年7月,吉利控股附属公司浙江吉润以32亿元,对大江东项目、贵州新能源项目、DMA项目分别收购100%的股权,三大收购项目的落地,使吉利汽车的总产能进一步扩大。

合资品牌中,去年8月,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一汽-大众第四个生产基地建成投产,该基地年产能30万辆,投产后,一汽-大众年产能突破300万辆。

今年3月,《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升级项目(大东工厂)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显示,华晨宝马决定在大东工厂新厂区再次实施改扩建项目。据悉,此项目完成后,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将增加年产能24万辆。

去年7月,有消息称,丰田汽车正在考虑扩建其在中国的合资工厂产能,以使其年产量到2020年时达到200万辆。

除了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也力求自建厂,或通过增加合资品牌的产能,来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比如,为了保证首款电动汽车EQC的大规模量产交付,奔驰计划新建8座电池工厂,其中不乏中国市场。

而宝马、丰田、大众等外资品牌均通过对其合资品牌投资扩产,来进一步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销量增速放缓 车企却纷纷扩产能

产能扩大背后有何诱因?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市场空间进一步收窄的背后,为何仍然挡不住一些品牌不断在中国扩大产能呢?

需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在扩产能,也有不少品牌由于销量不高,或消化过剩产能,而选择投产其他车型。比如,2018年5月份,北京奔驰战略重组项目总投资119亿元,打造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而该106万平方米的基地就原为北汽绅宝生产基地。此外,不少受整体车市低迷影响较大的企业,不再继续扩大产能,而是采取自保的方式来静观市场变化。

去年和今年扩大产能的,也大多是销量未受到过多影响的企业,甚至有些品牌销量还逆势上扬。比如,吉利汽车2018年销量较2017年涨幅22.5%,上汽涨幅29%,广汽丰田涨幅31.8%,一汽-大众涨幅2.1%等等。而这些企业在去年和今年,更是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

无论自主品牌也好,合资、外资品牌也罢,无外乎早已意识到当下的全球汽车市场变化,与汽车产业的变革。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不仅是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走势下滑,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2018年乘用车年销量均有所下滑,而法国、美国、日本等虽有所增长,但也仅是小幅增长。此外,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多变、各国环保排放法规的日趋严苛,一定程度上给各国汽车销量带来了更多压力。

在全球市场愈发低迷的背景下,尽管中国汽车销量也在走低,但仍然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不仅如此,在汽车向电动化转型的过渡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增长的红利时期。

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20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达到了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引导,市场快速培育的结果。这也使得更多的中外汽车品牌,力求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期,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这也是很多品牌不断扩大产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淘汰赛进入倒计时?扩产能有何长远意义?

整体上看,越是销量好的汽车厂商,越是在扩大自己的地盘;反之,越是销量不好的厂商,越容易采取保守不扩张的做法。而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强者的地盘逐渐扩大,强与弱之间的差距也将越来越大,可以说,从眼下的扩产能便能够看到一些强势品牌正在积聚能量。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当前一些汽车厂商在加速扩产能,也是存量市场状态下,对未来利润的一种保守投资。该人士分析道,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一些厂商通过扩大产能,来以相对未来而言较低的价格获取一部分生产基地。如果扩大的产能能够保证基本的生产供求,则是充分利用了产能;但如果未来产能过剩,扩大的产能变成了闲置,则可以将原有更低价格购买或租用来的产能进行出售或转让,一定程度上,通过土地转让来从中弥补因为销量低而造成的损失。这也可能是进入存量市场下,汽车厂商的另一种生存之道。

不过,这种说法是否能够代表未来的一种选择,还有待观望。但我们看到,海马汽车在5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开出售位于海口市的284套闲置房产。财报显示,2018年,海马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6.3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4.65%。

在亏损状态下,海马汽车也开始考虑房产的出售这一下下策。也就是说,当前的扩产能、建工厂、甚至车企投资房产等诸多领域,都是对不确定未来的一种“广积粮”的做法。

但话说回来,如果一个造车的实体企业,将心思用在占地扩产上,那就脱离了一个传统汽车实体企业的本质。当然,我们还是希望看到,企业扩大产能后,能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车。

产能扩大背后有何诱因?

吉利全面认购华菱星马1.16亿股 新能源商用车蓝海暗潮涌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即便在疫情影响下,今年商用车市场依旧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这足以证明该细分市场所蕴含的强大潜力。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1.3万辆,同比增长74.2%。面对如此有诱惑力的市场,吉利自然不甘人后。

11月12日,华菱星马(600375.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5亿元,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吉利商用车集团,后者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全部A股股票。对此,吉利商用车集团有关人士表示,6.95亿元用以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华菱星马表示,本次关联交易是落实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能够为公司发展增添动力、有利于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优化资本结构。11月12日收盘时,华菱星马报收8.10元/股,上涨4.92%。

成立于2014年的吉利商用车集团是吉利控股集团一级子公司,是控股集团旗下重要的汽车板块组成部分。经过前期筹备期(2014年至2016年)和蓄力期(2016年至2020年),今年正式进入加速发展期(2020年起)。

华菱星马新能源技术受宠

今年7月,华菱星马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星马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华神建材与吉利商用车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完成后,吉利商用车集团持有公司15.24%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吉利商用车看重了华菱星马在重卡换电方面的技术。此外,华菱星马在纯电动重卡、混合动力重卡、燃料电池商用车方面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彼时吉利方面表示。

财报显示,2019年华菱星马中重卡累计销量为18044辆,同比下降11.03%。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3.41%、76.88%、76.55%和80.17%,存在较大财务风险。今年前三季度,华菱星马中重卡(含非完整车辆)销量同比增长12.42%至14637辆,专用车销量同比增长37.08%至11280辆。尽管如此,前三季度华菱星马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7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028.92万元,同比下降1767.18%,由盈转亏。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3.5万辆和37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9.8%。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四季度商用车受政策、投资的拉动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商用车增长势头显露,吉利也在不断加大对商用车的布局。

其实,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想干商用车已经有很多年。但直到2013年收购英国锰铜公司(后改名伦敦出租车)和绿宝石公司(主做车体轻量化设计)之后,吉利才为进军商用车做好了准备;2014年,吉利开始招兵买马,成立了商用车项目组。据内部人士透露,吉利商用车被列为与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并重的第三大板块,由李书福直接领导,其地位可想而知。

与传统商用车生产制造商定位不同,吉利商用车自成立之初就立足以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为基本技术路线,除了增程式外,还布局了纯电动、甲醇及氢能源等动力系统,并始终坚定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这与吉利商用车未来向智慧绿色物流服务商转型的发展愿景密切相关。

新能源商用车红利凸显

不难看出,吉利商用车主打方向是新能源领域,包括纯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等,这显然是商用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收购成熟的商用车公司,无疑是帮助其尽快进入该细分市场“快车道”的最佳路径。当然,收购华菱星马,只是吉利快速布局新能源商用车板块的一部分。此前,吉利商用车还曾收购了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完成了其在山东的落地。“淄博的生产基地就是基于原生产厂改造的”,吉利方面表示。而在吉利商用车上饶基地投产现场,10月27日,吉利商用车上饶基地正式投产。唐骏欧铃董事长薛兴震以吉利商用车集团高级顾问的身份出席,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说法。

截至目前,吉利已在四川南充、山东淄博、浙江义乌、山西晋中以及英国考文垂等地分别设立生产基地。据初步统计,吉利近两年在商用车领域的总投资已高达509亿元,国内四大生产基地总产能达55万辆。与此同时,一份名为“商用车研究院全新3.5T LCV欧洲法规咨询项目”的文件显示,吉利方面已对全新3.5T LCV进行了产业化立项,正在进行这一车型进入欧洲市场的前期准备。“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级的汽车公司,商用车板块都是必不可少的。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肯定也会进军更多国际市场。”吉利商用车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天眼查显示,吉利目前在商用车领域的布局均依托于2016年成立、由吉利控股集团全资持有的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除传化物流集团持有浙江传化绿色慧联物流有限公司50%股权、上饶市地方产业基金持有上饶吉利新能源商用车10%股权外,其他包括吉利南充、吉利英伦和吉利淄博在内的四家子公司均由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100%出资设立。目前旗下共有远程汽车、伦敦电动汽车等品牌,覆盖了轻商、重卡、皮卡、客车、伦敦电动车TX等五个产品系列。

为配合上述布局,在资本和技术层面,吉利也陆续做出了相应安排。吉利汽车2018年7月18日发布公告称,拟以31.73亿元收购大江东、DMA等3家目标公司全部股权。吉利汽车董事会当时认为,相关收购事项是集团扩充产能以及提高集团生产中高端电动汽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及多用途汽车技术的良机。此外,吉利汽车还曾于2019年11月26日公告称,考虑到济南公司制造的车型的市场需求下降,同意出售济南吉利汽车全部股权,回笼资金5.07亿元。上述举措彼时被业界认为是“吉利在为大举进入商用车领域做准备”。

“目前就中国国内看,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步子还是比较慢,国内相关企业并未拿出很有竞争力的产品,行业洗牌一直在进行。”在长期调研商用车板块的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看来,吉利近期大举快速进入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从时机上是合适的。(数据来源:天眼查)(责任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大江东基地招聘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