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汽车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很多朋友对于汽车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和汽车产业园区规划方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讨论: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否接棒房地产,成为新的经济支柱?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362篇文章

2024年4月份,一篇文章关于中国经济支柱的讨论文章,走红网络:

图片来源:见图

结合近年来,关于鼓励汽车的很多政策和信号:

一线城市开始放宽上牌限制。

图片来源:见图

再结合4月初的两条刺激政策:

取消车贷首付限制,5年超长期,0首付,0利息。

推进汽车以旧换新,加快报废淘汰国三以下汽车。

从逻辑和风向来看,直接引发了一个关于趋势的猜测:

这是国家准备用汽车来取代房地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在政策和风向引导的背景下,这篇标题为“汽车首超房地产,成中国第一经济支柱”的文章,无疑是赶上了风口,也引发了互联网激烈的讨论和各种观点的出现。

其中比较有看头的,就是炒房投机大军,以及和房地产市场利益关联的群体,各种的不服气,引经据典,数据分析,头头是道……

生怕“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第一支柱”的共识被打破。

虽然我是真正的房地产行业从业者,是端着地产这碗饭的人,但是,对于这些反驳观点,还是认为:小了,格局小了,经济社会,越怕什么,什么就会实现,才是人间真实。

那么,按照当下的一些趋势和风向信号,包括数据表现综合来看,中国的汽车产业,究竟能不能接棒房地产,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核心支柱?

这是一个结构转型观察和趋势方向都涉及的好问题。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围绕这个问题,详细展开,进行一次有依有据,逻辑清晰的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汽车首超房地产,成中国第一经济支柱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汽车首超房地产,成中国第一经济支柱”这个说法,其实是有偷换概念的味道存在的。

对比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是对比文章:

图片来源:见图

2023年四季度GDP绝对额为347890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GDP绝对额为1260582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房地产业四季度绝对额为17782亿元,同比降低2.7%,全年绝对额为73723亿元,同比降低1.3%,占总GDP约5.8%。

从数据上对比,汽车10%,房地产5.8%,那不就是汽车产业比房地产占比更高了么?

看起来,汽车行业2023年的销售收入是10万亿,有点逼近新房销售额的11.66万亿了。

但请注意,汽车行业销售额包含了新车、二手车、修车、改装车、零部件等。

比较的时候,必须采用相同口径。比如新房销售对应的是新车销售。

新车年销售额为4.86万亿,跟新房年销售额11.66万亿比,还是差距非常大的。

再看二手市场。

2023年全国二手车成交了1841.33万辆,同比增长14.88%,累计交易金额11795.32亿元。

二手房方面,根据贝壳的数据:全国二手房成交5.7亿平米,金额7.1万亿元。注意,贝壳统计的二手房仅仅是住宅,没有包含商办。

汽车维修、改装行业的年市场规模在1.4万亿左右,而房屋装修、维修和老旧小区提升的规模在5万亿左右。最近两年,虽然装修行业低迷,但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在政府支持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合并计算:

新车、二手车、汽车维修改装,2023年合计销售额为7.44万亿。新房、二手房、装修、老旧小区提升,2023年合计销售额为23.76万亿。

房地产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汽车市场的3.19倍。

虽然数值上存在偷换概念,但是趋势维度的一些动向,中国的汽车行业,还是值得一看的:

首先是渗透率:4月18日,乘联会公布数据:

新能源车零售量和批发量渗透率均突破50%。

其中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0.39%,新能源车批发渗透率达到50.19%。

图片来源:见图

5年增长10倍,提前10年就完成了,国家制定的50%的渗透率目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彻底上了快车道,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过程相当艰难。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纪录,这意味着:

在国内油电之争中,胜负已分,买新能源车的人已经超过买燃油车的人。

其次是出口量: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1月31日,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23年日本汽车出口的数据,2023年日本汽车出口量442万多辆。

而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产业和经济表现,趋势增长表现喜人,但是规模和房地产,还是比不了的。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务实的对比:数值上差距无法忽视,但是趋势和国家意志维度的信号,更重要?

把标题党的套路说清楚,问题不大,这也能理解,端什么行业的碗,说什么行业的话,不过拉踩贬低就很没有意思了。

这种文字游戏,哗众取宠,没有多少争辩和讨论的意义。

但是,这个事件背后,一些趋势和国家态度,其实才是真正值得重视的东西。

汽车产业,在未来,能不能接棒房地产,成为中国的经济新核心支柱?

从当下的一些数据表现,以及国家思路来看,能不能实现不好说,但是至少国家是希望实现,并且也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现实理由,并不复杂,这里给大家进行一个梳理:

首先来说,从资金流动性和商品更迭周期来说,汽车是比房地产有优势的:

房地产是一次透支了30年,绝大多数人一生只有一套房,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小,一个房地产周期最多也就15年。

而且,房地产的二级流转,也存在周期长,行情因素强干扰,以及资金流动性难于管理的短板。

现在新能源车其实就是一个智能手机的逻辑,不管是技术还是体验,更新还是很快的,哪怕是换电需求也是很大的。

一个透支30年,一个几年就换代,各有所长。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汽车用作PLAN B,是很合适的。

其次,汽车也是具备规模效应的一个市场:

目前中国房地产的总市值是450万亿,一年开发11万亿,撬动房贷6.5万亿。

但汽车也没那么低:

目前汽车行业一年的收入超10万亿,撬动车贷接近3万亿。

经济这个东西,到规模维度,其实替代性就很少了,车子房子这些大件,才有规模效应,

没有任何国家和经济体,是可以只依赖旅游业实现发家致富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汽车是纯粹的消费耐用品,没有办法和房子一样进行炒作。

房子叠加炒作需求,但是汽车是面向全球市场,各有所长。

所以汽车产业的经济价值,关键要看出口这条路,走的情况好不好。

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汽车产业的风险要小。

最后,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比,汽车产业比房地产更有想象力。

先看房地产产业链:

图片来源:见图

说是上百个产业链不夸张,所以以前一想刺激经济,只要刺激房地产就够了,房地产吃肉,大家都能喝上汤。

但大家发现没有,房地产拉动的主要是旧产能和上游行业。

但是汽车不同:

图片来源:见图

汽车拉动的产能:
第一个特点是新,上游和中游都是新材料和科技制造。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产值不如旧产能大,而是旧的产能已经过时,重复建设都是浪费,新产能未来的想象空间更大。

第二个特点是长,下游的服务业市场比房地产长多了。

除了金融服务,作为消费品,汽车还带动了保险、维修、养护、回收等房地产无法拉动的服务行业。

特别是2024年小米还搞出了一个人车家模式:也具备了房地产拉动家电消费的功能。

再算上出口的话:外贸业务也能拉动起来。

而对于中国这个定位“世界工厂”的国家来说,出口的想象力,实际上比在国内倒腾土地和房价,更重要。

即使经济规律和规模效应,决定了房地产不会很快退出经济舞台,汽车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和趋势价值,也不容忽视。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盛况(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趋势研判:房地产和汽车产业,未来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的定位,怎么看?

从现实和规律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房地产都仍将是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支柱产业、重要的政府收入来源。

比如在美国,州以下地方政府72%的收入来自房地产税。

对于中国也是一样,毕竟基础规模摆着,居民部门的身家财富沉淀集中在房地产里面的格局也不是说调整就能调整出来的。

理性预判,未来中国国内经济将会出现“房地产+汽车产业”双支柱格局。

都很重要,也没必要拉踩,更没有必要窝里斗比个高低。

总的来说:房地产体量大,汽车成长性强。

但还是要看未来。而未来,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存在。

看一个图:

图片来源:见图

2023年,汽车产业链产值已经接近房地产一半了,而且趋势一个是下降一个是上升。

未来汽车产业从数据和规模上,真正意义的超过房地产,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个很现实的经验:日本房地产在90年代泡沫破裂之后,也是汽车行业出海制霸全球的开始。

中国走上这条路的概率,从当下来看,是很大的。

而且中国和日本关键不一样的一点,那就是中国是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主权国家,不存在美国一纸协议就能扼杀和扭转中国在优势产业维度崛起的可能。

大国博弈,真正的胜负手,其实都是明牌,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车,还没有进入美国市场,其实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所以,从中国人的角度,房地产也好,汽车产业也好,都能发展起来,才是最理想的趋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确定性VS不确定性,个体和资金,应该如何认知和决策?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

1,短期来看,中国的汽车产业还高度依赖国内市场,这其实就和房地产经济形成了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汽车是纯消费,按照中国的价值语境和经济习惯来说,仅仅在国内经济环境中想要取代房地产的经济地位和规模效应,是不可能的。

2,日本汽车的出海之路,能给中国汽车出海不少启示。

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前景,关键还要看出口。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新能源车出海和扩张的结果,是决定中国经济和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战。

既然是关键一战,那么就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当下国内消费市场对新能源的支撑已经接近极限,这个风险不能看不见。

3,远离国内拉踩对比的观点和言论,外向型出口主导的中国经济,以及坚实稳定的国内经济基本面,缺一不可,非要在窝里斗个高低,有什么意义?

大概就聊这么多,以上,就是对热门话题“汽车首超房地产,成中国第一经济支柱”,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历史性时刻,汽车超过房地产,成中国第一大经济支柱

按照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4月份上半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纯燃油车的份额,已经不到一半了。

而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定的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渗透率超50%的目标,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提前14年完成任务。

可见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太快了,大大的超过了我们的预料,想当初从2015年到2019年,渗透率5年才从1%增长到5%,而从2020到2024年,5年就从5%增长至50%。

而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之快之后,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汽车,已经超过了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第一大经济支柱。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汽车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1万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过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的第一经济支柱。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国内大力支持国产车企转型,支持国内企业们造车,因为房地产明显已经没落了,但汽车产业还大有可为。

因为从全球数据来看,中国汽车普及率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相当低的,比如中国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才238,而美国达到了810,像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都比中国高很多。

一旦中国人的汽车普及率再提升,比如提升一倍,那么市场还将继续扩大一倍,那汽车产业的产值就将是房地业两倍了。

很明显,汽车产业总值还会继续增长,而汽车产业发达,能直接拉动钢铁、化工、机械等产业的发展,还会促进金融、批发零售、运输服务业。

更何况汽车还将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汽车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以这也是为何现在国内各地政府,都扶持车企的原因,因为一家车企,在当前环境之下,比N家房地产企业都有用。

汽车产业将是接下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引擎之一,各地当然都不肯落后,也不愿落后。

这又回到我之前所说的,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背后,其实都是有政府支持的,广州的小鹏、埃安、深圳的比亚迪,合肥的蔚来,江苏的理想,重庆的赛力斯……

同样的,小米汽车的背后是北京,北京会大力支持小米,以现在小米的成绩,只要小米自己不作死,就不会死,大家应该懂了吧。

文章分享结束,汽车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和汽车产业园区规划方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汽车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