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车牵引盖怎么安装

老产业发“新芽” 新产业显“质”感——重庆壮大新质生产力观察

重庆,西部唯一直辖市,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近期,记者走进重庆市一个个企业车间、研究机构,感受到一股股向“新”提“质”的气象:发挥自身制造业优势,促进老产业发“新芽”;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唱好成渝“双城记”,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

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重庆正加速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

向“新”促转型:老产业蓄积新优势

中央控制室远程操控、AI视频智能分析、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控作业情况……在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的厂区,数字化技改带来了效益和安全的双提升,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有近60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

长风化工过去设备老旧、环境风险较高,转型势在必行。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虽然数字化产线建设投入大,但成效更大,助力企业成为国内特种碳酰氯衍生物的重要生产基地。一组数据可以证明:98%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让生产效率提升28%、产品不良品率降低50%、运营成本降低24%、能源利用率提升20%。

重庆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体系完备、基础较好。但近些年,面对行业新趋势、新赛道,一些企业存在创新不足、利润不高、优势不再等难题。

制造重镇变“智”造重镇,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重庆这个老工业基地实现“老树结新果”、在传统产业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近两年,我们加快部署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推进‘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底,重庆已建成144个智能工厂和958个数字化车间,已投用的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

从2016年达到300多万辆的高峰、位列全国第一,到随后三年产量持续下滑,再到2023年产量232万辆、列全国第二,今年一季度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23.7%——汽车产业“V”字形发展线,是重庆制造业向“新”转型的缩影。

高峰下滑,是因为前些年科技创新没跟上,产品整体较为低端;谷底反弹,是因为政府和主要车企联动,推进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高端化跃升。

“长安汽车坚持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营业收入的5%,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90亿元。”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1.8万余人的研发团队,企业2023年实现新增专利5739件,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12.88万辆、同比增长超52%。

重庆市经信委汽车工业处副处长王昭杰说,截至2023年,重庆汽车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为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5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1家。

提“质”谋未来:新产业注入新动能

在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设备夹着手机从2.5米高处加速撞向地面,“砰”地一声,但手机玻璃安然无恙。

为什么摔不坏?“一片不足7英寸的玻璃内,布满了以亿亿颗计的纳米晶体。”鑫景特玻首席科学家姜宏说,经多年研发突破,企业生产的昆仑玻璃纳米级晶体含量达国际一流水平,具有抗冲击、阻开裂特性,可与全球特种玻璃行业巨头直面竞争,已应用在华为高端手机上。

鑫景特玻是近年来重庆市涌现的诸多科技型企业的代表之一。为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庆市去年提出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3个主导产业,升级打造3个支柱产业、6个特色优势产业和18个“新星”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庆“西部氢谷”引进博世庆铃、国鸿氢能等龙头企业,主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这一方向,相继发布一系列未来屏产品;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血液净化设备,具备治疗模式多的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巴渝大地,企业创新故事层出不穷。

既抓当前也谋未来。重庆规划打造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六大未来产业,实施未来技术策源、创新成果转化等六大行动,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

3D打印技术把器官“种”在芯片上,赋能生物医疗……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成功研发一款毛细血管器官芯片,一经推出就受到行业瞩目。

“临床前试验模型无法对药物在人体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准确判断,这是新药研发的一大难题。”摩方精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研发出的毛细血管器官芯片,使得体外3D培养的类器官功能性接近人体器官,能为药物筛选和精准医疗提供研究模型。

重庆一批未来产业正逐步形成产业链:星网应用、航天新通等头部企业的聚集,带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中化学华陆新材料、中科润资等企业,形成全新的气凝胶材料产业……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2.2%,已培育科技型企业5.8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7500多家。

改革催活力:破难点带来新空间

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被搬进现实:一列列被浸入液体中的计算机服务器仍在正常工作。“这是业内先进的全浸式相变液冷技术,数据中心能耗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0%。”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主任张自力说,数据中心为成渝算力网络提供支撑,与两地创新合作息息相关。

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才能打通制约新质生产力的堵点。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两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生产要素区域间高效协同探路。

推出三批次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件量突破1500万件次;成渝中线高铁、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等8个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已全部启动;共同制定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协同发展方案,遴选35个园区共建合作示范园区……成渝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步伐坚实有力,助力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虽然产业工人基础较好,但长期面临知名科研院所不足、高端科研人才短缺的尴尬。“外引内育”打造创新平台,推动人才、科创、产业深度融合,成为重庆破题之举。

生态优美的明月湖畔,两江协同创新区已集聚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50家科研院所,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近6千人、科研平台140余个。

这里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科创、产业、金融有效衔接,创新活力十足: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孵化的重庆数元道科技有限公司,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多家龙头企业签下10余项技术合作协议;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孵化的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国际一流钛合金精密铸造生产线,为航空发动机提供结构件解决方案……

以创新牵引,以改革赋能,以人才助力,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基石。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重点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新兴和未来产业落地布局,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记者周凯 黄兴 李晓婷)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远程G2M甲醇牵引车亮相,加速晋中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建设

【卡车之家 原创】9月1日,以“能源 双碳 发展”为主题的首个全球性甲醇经济论坛在山西晋中召开。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表视频主旨演讲,表示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共建甲醇经济生态链。

大会发布了甲醇经济“晋中宣言”,并达成了五个“共识”:始终致力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实践,始终致力于甲醇技术的新创新,始终致力于甲醇产业的新发展,始终致力于支持晋中建设甲醇经济新示范,始终致力于建设甲醇合作的新平台。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表视频主旨演讲 发展甲醇经济契合我国国情和新能源政策

李书福从能源安全、碳中和、甲醇制备技术突破、甲醇应用推广以及山西甲醇经济先发优势等方面对甲醇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他表示,我国富煤、少气、贫油,加大能源多元化发展和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远程GM甲醇牵引车

发展甲醇经济,有机会把能源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产能占全球的65%。发展甲醇经济契合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符合我国坚持先立后破、节能减排和稳妥有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指导方针。

在现阶段,通过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煤化工产业的低碳绿色转型,使用清洁低碳的甲醇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减碳效果。同时可以拉动绿色甲醇的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甲醇的规模化发展。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

另外,我国煤制甲醇技术、关键设备、催化剂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炭的节能降碳完全具备技术条件。液态甲醇储能,甲醇重整制氢技术目前也已经完成了技术突破,未来甲醇能源无疑会更加绿色和可持续。

● 吉利助力晋中甲醇生态圈构建 力争五年内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山西作为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技术应用的发源地,有近40年推广实践和试点经验。作为煤炭大省和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甲醇经济发展,将是山西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2年初,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型成势的基础上,晋中启动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全力实施“11155”工程,即年制备100万吨绿色甲醇、年产10万台甲醇汽车、建设1000座甲醇加注站、年产5万台甲醇增程重卡、年产值超500亿元,力争三年成型、五年成势,构建千亿级甲醇经济新生态。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晋中基地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晋中基地完全因甲醇汽车而建,目前已组织完成多项国家、省级试点示范项目。晋中基地支持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等以甲醇动力为代表的多种能源形式的重卡产品共线装配,目前已经具备了甲醇重卡、新能源城市物流车、新能源大中型客车等产品的生产能力。

以晋中基地为中心,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整合甲醇动力商用车技术与当地甲醇产业,为晋中甲醇生态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 吉利深耕甲醇领域17年 做甲醇商用车领域的先行者

吉利深耕甲醇领域17年,是国内最早进行甲醇汽车研发与布局的企业,并已率先进行甲醇发展的产业化行动,并在甲醇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13L甲醇发动机

目前已成功地解决了甲醇发动机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行业难题,掌握了甲醇汽车的核心技术,形成专利200余件,开发甲醇燃料车型20余款,累计行驶里程接近10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超过150万公里,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甲醇汽车量产的主机厂。

在商用车领域,吉利是目前唯一推出甲醇商用车发动机和甲醇商用车产品的品牌。目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经开发了4款甲醇商用车发动机,申请了80项专利。

● 甲醇增程动力链 助力新能源重卡运距突破1000km

2022年8月吉利发布了远程G2M甲醇牵引车

在本次晋中甲醇经济论坛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基于星瀚H全新打造的G2M甲醇牵引车亮相。远程G2M甲醇牵引车是面向干线物流运输场景,围绕乘用化、家居化、智能化、可靠性、经济性打造的高端重卡车型。该车型搭载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的13L甲醇发动机,相比柴油重卡,燃料成本可节省18%-32%,相当于每公里最多节省1元钱。此外,该车型将率先搭载甲醇增程电驱桥动力链并于今年实现量产。

远程星瀚H将于2023年底小批量上市,新车运距可突破1000km

2021年11月8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正式发布新能源智能豪华重卡远程星瀚H,8月28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表示,远程星瀚H将于2023年底小批量上市,新车将搭载甲醇增程电驱桥动力链,运距可突破1000km,续航超越特斯拉Semi电动重卡,打破新能源重卡行业天花板。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在今年推出全球首款甲醇增程轻卡产品,该车型搭载1.8L甲醇增程器,每公里运营成本只有0.63元,经济性接近纯电车型,比柴油车型高速工况运营成本低约35%,比柴油车型城市工况运营成本低约50%。

远程双挂汽车列车,整车总长22米,总质量73吨

远程双挂汽车列车搭载了吉利商用车自主研发的13L甲醇动力,未来还将搭载甲醇增程、纯电换电等多种新能源动力。整车总长为22米,由牵引车+连接半挂车+半挂车三部分组成,总质量为73吨,相比普通挂车提升49%,运输效率大大提升。根据测算,使用双挂列车比使用普通单挂车每年节省燃料费用13%-15%,而使用甲醇动力,更能比柴油动力节省18%的燃油费用。

目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经开发了7款甲醇重卡车型,包括牵引车、自卸车、双挂汽车列车等多种车型,产品覆盖了普货运输、危化品运输、建筑、矿场、集装箱运输等多种场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甲醇牵引车等车型已经在新疆、山西、内蒙、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城市投入使用,在产品适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另外,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规划甲醇P2混动、车载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等多种新能源动力形式,未来将会逐步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新产品上进行应用。

● 编后语

当下山西晋中正着力构建千亿元级甲醇经济生态,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以成熟的甲醇技术体系、完备的甲醇商用车矩阵、全方位的甲醇生态布局进一步巩固晋中市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技术应用发源地优势,助力晋中市打造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加速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建设。

“固本”稳发展 “兴新”添动能——重庆涪陵老工业基地转型观察

新华社重庆1月17日电 题:“固本”稳发展 “兴新”添动能——重庆涪陵老工业基地转型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黄兴

作为老工业基地,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涪陵区多年来统筹推进“固本”与“兴新”,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瞄准新兴领域招引链主企业、强化延链聚合,已拥有6家百亿级企业和1个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据统计,2023年1至11月,涪陵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7%,工业税收占比达68.8%。

图为涪陵榨菜集团的生产场景。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涪陵榨菜,一直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如今,一盘小小的“下饭菜”,变出了新花样。走进涪陵榨菜集团陈列馆,“水果榨菜”“榨菜速溶汤”等多种新品让人眼前一亮。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推动榨菜向休闲健康食品方向发展,大大拓展了榨菜的消费场景。在涪陵榨菜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涪陵榨菜产业年产值已达130余亿元。

类似“老树发新枝”的故事还有不少。老牌医药企业太极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遇到经营困难,在政府部门推动下,太极集团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混改”,获得增资“输血”,度过资金链断裂危机,同时借鉴央企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效率。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动能强劲有力。眼下正值隆冬时节,但在涪陵多个动力电池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幕幕火热的建设景象。近年来,涪陵瞄准动力电池领域强劲的市场需求,先后招引吉利、赣锋锂电等动力电池厂商在当地落户,在建产能达72吉瓦时。项目建成后,涪陵有望成为西南地区第二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产业集群产值将达800亿元。

像引入动力电池项目一样,涪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陆续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及重大项目,有力牵引产业发展。仅2023年以来,涪陵就引进47个超亿元产值项目,其中有3个百亿元产值新项目。

图为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我们充分发挥长江航运、页岩气资源丰富及气电成本低等优势,靶向招引一批高投资、高附加值的企业。”涪陵区经信委副主任陈筝筝举例说,如华峰集团投资超200亿元在涪陵建成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年产值超300亿元;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涪陵投资建设18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落户仅3年多营收就突破百亿元。在华峰、万凯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如今涪陵材料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成为重庆材料产业第一大区。

除了以“龙头牵引”的方式发展产业,涪陵还着力让企业互为上下游,推动产业集群壮大。陈筝筝说,2023年涪陵组建合成材料产业链联合党委,推动区内企业互相配套,实现产业链延长、生产成本降低。产业链企业还抱团发展,共同化解材料供应不稳定等问题。

持续延链聚合,也助力“孵化”新产业。在涪陵,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为依托,一批轻量化部件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依托庞大的动力电池产能,我们生产的电池箱体在本地就能消纳。”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谢林余说,公司落户涪陵后,很快就在当地拓展了多家客户,将形成年产300万件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产能,达产后产值将达20亿元。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不可或缺。近年来,涪陵推动创新要素集聚,规划打造慧谷湖科创小镇,已吸引16家研发中心进驻,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批龙头企业持续加码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一方面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在做好存量工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持续推动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崛起,着力构建起高端化、集群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谈及涪陵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之路,区委书记王志杰作上述表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车牵引盖怎么安装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