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控股 科创板

吉利撤回科创板IPO申请背后:上市门槛提高,极氪独立融资更易“讲故事”?

每经记者:孙桐桐 每经编辑:裴健如

吉利汽车在科创板的IPO进程遭遇了波折。

日前,吉利汽车(00175.HK)在科创板IPO过会后,突然宣布撤回科创板IPO申请。同时,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汽车)董事会已决议将为极氪汽车可持续发展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资方案。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公告

“换句话说,融资主体发生了变化,(我们)会由吉利汽车换成极氪汽车来冲刺资本市场。”吉利汽车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对于吉利的此次变化,一位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最近几年吉利在港股市场没有太大起色,比较稳定,为了融资,考虑走科创概念,但募集金额并没有太大的惊喜,只是一个融资渠道而已;另一方面,随着领克走稳,极氪汽车的市场反应超出预期,公司或有意让极氪独立运营,所以极氪单独融资可能想象空间更大一些。”

科创板门槛提高

从对外宣布拟在科创板上市,到撤回上市申请,吉利汽车耗时整整一年。

2020年6月17日,吉利汽车首次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同年9月1日,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28天后该项目IPO过会,但此后再也没有进一步消息。

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吉利汽车拟在科创板发行不超过17.32亿股,计划募资200亿元,用于新车型产品研发及前瞻技术研发等。若成功发行,吉利汽车将成为科创板汽车第一股。

对于撤回IPO申请的原因,吉利汽车在公告中解释为“因公司经营决策和战略调整”。该公告强调,“集团业务运作良好,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不会对集团的财务状况或营运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待有关条件成熟后,吉利汽车将积极推进人民币股份发行上市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分析认为,吉利汽车撤回IPO申请与科创板整体上市节奏放缓有较大关系。去年年底以来,科创板IPO政策逐步收紧,监管也更加严格,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更强调“硬科技”。此前就有消息称,吉利汽车科创板受阻,因为科创板上市委员会质疑其“科创性不强”。

今年4月,上交所修订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简称《指引》),提高了科创板标准,其中第一条修改为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同时符合下列4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2)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3)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4)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

根据修订后的评价标准,吉利汽车登陆科创板之路变得十分艰巨。数据显示,2018-2020年吉利汽车研发成本分别为19亿元、30亿元、3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3%、4%,均低于5%的标准;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66亿元、974亿元、921亿元,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7%。

绕不过的传统车企身份

事实上,吉利汽车急于登陆科创板或许与造车新势力受到资本追捧有关。

“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在美国上市后,受到资本市场热捧,而且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非常好。受到它们的影响,吉利汽车也希望尽快在科创板‘抢跑道’,过会后相当于拿到了‘准生证’,但是融资规模过大,在一级市场发行存在认购金额不足的风险,即使手握‘准生证’,也迟迟‘不敢生’。”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

在曹鹤看来,当初吉利打着新能源汽车的旗号“抢跑道”来获得融资,但本质上还是一家传统车企,只不过加上了新能源汽车的新内容。

尽管吉利汽车提出加速向科技型企业转型,但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身份,新能源汽车成为其“科创性”的重要突破口。

吉利汽车在答复上交所的问询时提到,在吉利汽车当前的产品矩阵中,节能及新能源车型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吉利及几何品牌共有14款在售车型,其中13款为节能及新能源车型。目前,吉利汽车旗下1.6L排量及以下燃油车、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销量占总销量的70%以上。而在新能源技术布局方面,吉利已拥有48V、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技术。

但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数据显示,2020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总销量约为6.8万辆,同比下滑39.8%。而2019年,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全年销量约为11.3万辆。

极氪更容易“讲故事”?

当前,传统车企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投入,这也是吉利汽车寻求多元融资渠道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撤回科创板IPO申请,吉利汽车在融资层面遭遇挫折。

根据吉利汽车2020财报显示,2020年,吉利汽车收入为921亿元,同比下滑5.4%;净利润为55.7亿元,同比下滑33%;股东应占溢利55.3亿元,同比下降32%;2020全年吉利汽车销量毛利率为16%,与2019年的17.4%相比下滑了1.4个百分点。

尽管科创板失意,但吉利汽车并没有放弃,全新品牌极氪汽车为吉利汽车提供了探索更多融资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实际上,在智能电动车迎来新风口的大背景下,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创造的“资本狂欢”也鼓舞着众多新创品牌,极氪就是其中之一。

从去年开始,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市值一举超过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车企;蔚来2018年上市时,发行价为6.5美元/股,眼下已涨至53.2美元/股,市值从最初的67.72亿美元增长至871.69亿美元;理想汽车发行价11.50美元/股,目前报34.94美元/股,市值从百亿美元上涨至316.08亿美元;小鹏汽车去年赴美上市,股价从15美元/股上涨至44.42美元/股,市值从108.2亿美元上涨至356.84亿美元。

“如果极氪汽车单独IPO,估值模型可以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作对比,在资本市场也更容易‘讲故事’,获得更高估值和想象空间。”上述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事实上,极氪汽车品牌自今年3月成立之初,就已经为独立融资做好铺垫,公司注册地为英属开曼群岛,被业界普遍猜测或是为谋求海外上市做准备。

“当前智能电动车行业飞速发展,若因A股上市而延误极氪品牌独立融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撤回申请并推进极氪单独上市,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智能电动车业务发展。长期看,极氪的估值释放空间巨大,有望带动吉利汽车上市公司估值水涨船高。”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吉利汽车回归A股,为何选中科创板?

文|《财经》记者 李皙寅 蘧毛毛

编辑|施智梁

历经多年回A股绯闻后,吉利汽车官宣将“嫁给”科创板。

6月17日晚间,吉利汽车(0175.HK)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对此,吉利汽车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公关部人士对《财经》记者回应称,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资深投行人士、前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对《财经》记者表示,科创板较高的估值,可能是吸引吉利的重要因素。同时,现代汽车工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也符合科创板的定位。未来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到A股、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这会是个趋势。

受此消息影响,6月18日,截至发稿前,吉利汽车为12.62港元/股,上涨6.05%。花旗也上调吉利汽车目标价,由原来的16.7港元/股升至20港元/股。王骥跃认为,正常情况下3个月左右,吉利汽车就可以境内上市了。

此外,吉利汽车正拟重组沃尔沃汽车,或将成为香港、上海、斯德哥尔摩三地上市的公司。在活跃的融资背后,是吉利汽车正储备干粮,准备应对车市需求与技术革命挑战。

缘何看中科创板?

作为红筹企业之一,为什么吉利汽车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回归A股市场?

“终于回来了。”在采访时,多位熟悉吉利汽车的观察人士都对《财经》记者表示,吉利回A本在情理之中。

吉利汽车于2005年5月在香港上市。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吉利汽车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买卖港股名单。

2017年2月10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吉利汽车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组合,是当时恒生指数50支成分股内唯一一支汽车行业股票。

作为港股的蓝筹股,吉利汽车的估值并不高。最近一年来,股价在9.5港元/股至16.1港元/股间徘徊,最近60天,共有20家机构给出买入或推荐评级。据花旗银行此前报告显示,A股挂牌的内地汽车股估值,较汽车股H股估值溢价65%。

最近几年来,吉利汽车回归A股的绯闻不断。此前,曾有数只A股公司,被传出吉利借壳上市的消息,直接提振了股价,但最终都未曾实现。

从鲸吞沃尔沃汽车,推动自主品牌技术提升;到借着一带一路东风,收购马来西亚国宝宝腾汽车,剑指东南亚市场。在业内看来,吉利汽车回归科创板,又一次踏上了政策东风。

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下简称《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放低至200亿元,且要求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截至发稿前,吉利汽车市值高达1200亿港元。吉利汽车已经连续3年成为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企业,今年1月-5月市占率达6.9%;吉利体系共有研发人员2万余人,专利总数达17677件,也符合上述公告中政策的要求。

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红筹企业是不允许直接在境内上市的,若要想回A股,就必须要拆除红筹架构。但是拆除红筹架构具有很高的税务成本和资本跨境流动的汇率风险。”

“随着近两年公司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和对外投资,使得吉利也需要境内的融资渠道。回归A股可以扩大其融资渠道,同时也使得境内的投资者能分享到吉利发展的红利。”上述投行人士称。

吉利回归A股市场为什么会首选科创板?

据了解,科创板本身具有一定灵活性优势,其审核速度在不断加快,审核时间更明确,审核更加透明。同时,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科创板的股权激励条件范围也在放宽。不过最关键的是,对于红筹企业来说,科创板在《公告》发布之后推出了更详细的细化政策,打通了红筹企业A股上市的“最后一公里”。

6月5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对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中,涉及的对赌协议处理、股本总额计算、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认定、退市指标适用等事项,均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

也就是说,证监会发布《公告》降低了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市值门槛,上交所发布《通知》又进一步打通了红筹企业在科创板的上市路径。6月1日晚,港股上市公司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或将成为科创板首个“A+H”红筹企业。有“前浪”的经验,吉利汽车首选科创板回归A股也就在情理之中。

“从目前来看,科创板的估值溢价比其他板块要高,所以从板块角度来说,吉利汽车的估值应该不会低,但是后面还是要看科创板的发展及市场的态度。”上述投行人士称,“毕竟目前科创板的规模还较小,且竞争激烈,因此科创板整体溢价回调是大概率事件。”

吉利成功登陆科创板之后,将成为科创板首家整车上市公司。不过,对于其他汽车企业是否会纷纷效仿登陆科创板还难有定论。

“这要看吉利试水后的反映,如果上市后溢价较高,自然其他汽车企业会有较大动力紧跟吉利之后抢滩科创板。”上述投行人士称。

多重融资背后,吉利正在储备过冬物资

吉利汽车表示,发行A股股份数不超过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15%,具体规模再议。若按照吉利汽车目前98.13亿股的股份数计算,吉利汽车发行A股股份数将不超过14.7亿股。假设发行价格与目前港股价格一致,吉利汽车A股上市可募资约177亿元人民币。

吉利控股集团公关部人士坦言,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

值得留意的是,吉利汽车此前公告称,正与沃尔沃汽车管理层在商议业务重组。未来,吉利汽车或将成为香港、上海、斯德哥尔摩三地上市公司。

科技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汽车市场处于下行调整周期,赶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车企都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近日,丰田汽车总部举行的股东大会上,社长丰田章男表示,预计本财年公司利润将下降80%,创9年新低。

吉利也在储粮过冬。据吉利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期末,吉利汽车账面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192.8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57%。“这使得我们面对疫情的挑战有了充足的勇气。”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曾解释称,应对疫情的挑战,最关键的是管控好投资和成本。

吉利将进一步在资本支出上拧毛巾。李东辉补充称,拟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个环节努力争取10%或者以上费用的降低。预计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在45亿人民币左右。同时,将跟进分析投产车型,及时处理未达预期车型和技术。

全面的科技化转型

为何选择科创板?一位资深证券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了困惑,吉利还应该算是传统的汽车企业,上科创板有些牵强。相比其他科创板上市公司,估值不会高。

对此,王骥跃则认为,吉利来科创板,是要打破一些人对汽车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的误解,没有创新的汽车行业,才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一方面是中国车市最好光景不再,一方面是全球车企面临重大技术变革。在此背景下,车企必须主动出击。

“科技新吉利”是吉利汽车给出的应对策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中国市场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在转向高质量的调整过程中,吉利将面临新挑战和机遇,吉利汽车将向全球创新型科技企业集团进行转型。

最引人瞩目的是,吉利汽车是中国车企中率先开展平台化、模块化道路的公司,目前已开发完成三大整车架构BMA、CMA和SPA,电动汽车专属架构PMA正处于研发中。覆盖了从纯电到燃油、从紧凑型到中大型车型的全面产品布局需求。这些造车平台,将促使吉利汽车在随后推陈出新时,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适配能力。

“造车平台”之说最早起源于大众品牌,对于车企来说,平台可以实现多个车型在同一生产线上快速制造,实现汽车零部件通用化,减少车型的生产周期和节省造车成本。也被视作汽车制造新时代的重要体现。

此外,吉利控股集团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技术布局已经应用于汽车产品之上。2022年,吉利汽车将在亚运区域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运营。

除了硬件层面,吉利在组织架构和人才管理上,开展了更深入的调整融合。吉利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整个集团内的人才流动正在加速,根据自身特长,建议员工跨部门轮岗。

据了解,吉利推出“活力计划”,通过轮岗的方式,促进人才的流动,提升管理效率;还创设“蓝海培训项目”,提供跨专业、跨组织、跨部门的实战培训。比如研发人员学习市场营销,销售人员熟悉生产制造,制造员工熟悉研究、销售。

吉利控股集团人才经营中心总经理孙金方曾告诉《财经》记者,很多大企业的组织壁垒越来越多,是因为很多人都有一种本位主义,而轮岗就是要培养员工换位思考的能力。将经营和培养业务重点结合起来,业务部门会一起进行标准、课程和师资的开发,一起来实施,这时候业务的主动性甚至比HR更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控股 科创板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