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吉利办学23年,创办9所院校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8月31日电(记者屈凌燕、林光耀)8月25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与“95后”对话,畅谈吉利23年办学历程,历数创办的9所院校,完成了他的直播首秀。
李书福回忆,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吉利汽车的诞生地,也是吉利人才的发源地。“吉利既是一个企业,又是一所学校,尤其是汽车制造企业,更离不开技师技工的培养。”李书福介绍,自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起,吉利控股集团就持续为人才培养付出努力,吉利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据介绍,近年来吉利陆续创办了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吉利汽车技师学院、临海市豪情汽车工业学校、吉利学院、三亚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湘潭理工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等9所学校,覆盖了从职高到研究生的不同培养层次,共计为社会培养人才超过15万人,众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骨干人员,对民办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有益探索。
重教办学也给吉利集团带来了收获。吉利汽车校园招聘员工10%来自旗下院校,“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激发了院校的活力,一方面支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同日举办的吉利集团新一届内生型战略储备人才总结典礼上,李书福介绍,今年吉利共举办60场线下招聘会,20场线上招聘会,覆盖1000余所海内外高校,2020年校招网申数超过10万,总计录取应届毕业生701人,硕士学历超过50%,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人数涨幅达376%。
据了解,伴随着吉利控股逐步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吉利也吸引了更多计算机软件类、新能源类、电子电控类等专业方向的优秀人才。
从2017年到2019年,吉利校招的计算机软件类人才整体增幅达202.6%,新能源类专业人才整体增幅达60.4%,电子电控类专业人才整体增幅达59.5%。2021年吉利全球校园招聘也于8月15日正式启动,将面向全球在校大学生、拟计划招募1500名大雁储备人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8所大学,到底是哪些?
新时代的国家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也是如此。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产教融合体,共同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要通过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涌现出一批国产汽车巨头,由“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起家的吉利汽车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资产总值超51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4万人,连续十二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为了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吉利集团大举进军教育领域,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培养人才。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吉利集团已经坐拥8所高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哪八所。
一、吉利学院
吉利学院位于成都市代管简阳市东部新区,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北京吉利大学,2014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北京吉利学院。2020年,学校将位于北京昌平的校区整体转让给北京大学后,搬迁至成都市办学,更名为吉利学院。
学校占地2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下设汽车工程学院、智能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利科技航空航天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开设车辆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新能源汽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器人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等39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约16000人。
二、三亚学院
三亚学院前身是创办于2005年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2012年转设为三亚学院,2021年9月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下设法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等25个二级学院,开设工商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等56个本科专业;有社会工作、旅游管理、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3个;现有教职员工1000多人,在校生23000多人。
三、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毗邻三亚学院,由三亚学院的校长兼任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校长,两个学校的网站也是如出一辙,却是两个独立招生、独立办学的主体。
根据公开消息,学校创建于2009年,2017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下设旅游与康体产业学院、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航空服务产业学院、国际邮轮游艇产业学院等8个学院(部),开设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51个专业,联合培养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播音与主持4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专科生7000多人。
四、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董事长李书福的故乡浙江台州临海市。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97年的吉利工商学校,1998年升格为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2007年升格为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临海市和吉利控股集团共建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下设汽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经济贸易系等7个教学单位,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试验、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数控技术等21个专业。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学校在校生人数约1500余人。
学校紧邻台州学院(临海校区),依托吉利集团的汽车产业优势,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所前校后厂,初具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的高等职业学院。
五、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
学校成立于2012年,规划面积5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有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系、软件技术系、智能制造系、管理系、人文系、英语系7个系,开设有20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多人。
六、湘潭理工学院
湘潭理工学院与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毗邻,是湖南省第一所完成独立学院转设的普通本科高校,是人社部吉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单位。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2018年,由湖南工商大学和吉利集团合作举办,2019年,湘潭校区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转设更名为湘潭理工学院,性质为民办非营利普通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下设汽车工程学院、数字科技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共开设车辆工程、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38个本科专业。
七、浙江吉利技师学院
学校与紧邻吉利临海生产基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等技工院校,省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创办于1998年,开设汽车整车制造与装配等、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等14个专业,每年培养约1200名具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型人才,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超万人次,鉴定初级工、高级工2000余人。
八、浙江汽车工程学院
浙江汽车工程学院位于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是吉利控股集团于2007年投资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生院,以培养车辆工程、企业管理、汽车营销专业的硕士、博士为目标,下设工学院、管理学院、营销学院及博士后工作站。现有特聘教授166人,其中,院士14人,在读研究生300多人。
重教办学为吉利集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人才收益,公司校园招聘员工10%来自旗下院校,构建了产学研用体系,支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临海:全力打造技能型社会
原标题: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技术工人越来越吃香(引题)
临海:全力打造技能型社会(主题)
台传媒记者包建永 单露娟
“冯旭红、金亚平都是我的高中同学。25年前,我们一起从义乌来到‘吉利’读书。”3月6日,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涧燊说。
临海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处楼梯间墙壁上,依次张贴着数十个优秀校友的宣传图框,冯旭红、金亚平名列其中。这些校友,吉利学校毕业后,从一线员工成长为吉利控股集团的中坚力量,担任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公司总经理、吉利控股集团文化与学习发展总监等要职。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吉利就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吉利在临海创办了旗下第一所职业院校,后来发展成三所。
在临海,企业办学已成为热潮。除了吉利控股集团,华海药业、台运集团都办起了职业学校,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2022年7月,台州出台《台州市技能型社会建设规划(2022—2025)》,着力打造技能型社会。临海正积极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台州样本。
技工与技校
孙燕玲是浙江吉利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3月6日下午没课,她便请来师父李金刚,到车间学习操作技术。
“我读大学时也有实操课,但内容没这里丰富,实践也没这方便。许多东西还要继续学。”孙燕玲说。
李金刚对孙燕玲赞不绝口。“她是位优秀教师,学生都爱听她的课。”李金刚说,“懂实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教师不但要讲得好,更要做得好。常务副院长贾云飞介绍:“我们学校还有许多老师是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才。他们上课,教授的都是最前沿的技术和应用,比教材更新快。”他不无骄傲地说,学校紧挨吉利汽车临海制造基地,前校后厂,课程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结合,学生毕业工作,基本可以无缝对接。
浙江吉利技师学院位于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有高级工班(相当于大专)和技师班(相当于本科),目前在校生1400余人。
对于学生就业问题,贾云飞一点也不担心。“现在技术工人很吃香。我们学校办在这里,主要就是解决当地企业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他表示,学校不仅为吉利控股集团输送技术人才,也积极为当地相关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与以往工业企业生产车间脏乱臭的现象不同,在临海,企业用工模式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走进吉利控股集团、伟星集团、浙江东来包装有限公司等生产车间,看到的是整洁、有序、低噪、环保的流水线,操作高度自动化。比如产值过亿元的浙江东来包装有限公司,用工非常明确,有40条生产线,平均每条生产线配备3名技术工人,加上开发、销售、行政等人员,公司共150多人。
技工的自我认知也发生了变化。“伟星集团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震撼了我,当年我就暗下决心,要学好技术。”伟星集团下属企业员工胡加勇自2003年入职,不断提升自己,从一名电工成长为浙江工匠、临海劳模。另一员工卢晓松说,他选择伟星集团,是因为在这里工作得到领导关心,同事之间氛围好,做得很开心。
他们还因为业绩卓越,入选为高级人才,每人获得政府60万元的房票奖励。“政府奖励我们60万元买房,比同村人赚了600万元都还有面子。”作为技术工人,他们深为自豪。
据统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毕业生中有近1000人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5000余人入选各类各级工匠。华海技术学校办校7年来,毕业生留在企业工作814人,10人成长为车间班组长,50多人进入后备干部培养人员名单。
技工正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迎接技能型社会
为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临海政府积极搭台,企业办学欣欣向荣。临海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民办教育扶持政策,民办职技校专项投资补助年均600万元以上。在2022年,投入资金1200万元,推动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累计建成校企合办校内实训基地8个、实训中心12个,校外实训基地68个。
“技工队伍建设是‘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长久以来,社会对技工存在偏见。我们要纠偏,大张旗鼓地宣传技工。”临海市人力社保局局长董志慧说。
临海鼓励企业结合产业和自身发展特点,“以技提薪”携手职工共富共进。在医化行业建立职工发展通道机制,技能人才平均收入增长到8000元/月以上;不少企业将技能等级证书和员工成长通道相结合,根据技能等级每月增加250-1000元工资。
在汇溪镇,3000多名农民从事古建行业,通过技能提升,目前有中国传统建筑大工匠1人,中国传统建筑名匠13人,中国高级营造师、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50多人,匠人创办企业20多家。大部分建筑工匠家庭收入超15万元。
在东塍镇,临海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当地政府打造东塍零工市场,与“共富工坊”、共富学院相融合,全面植入技能元素,通过技能培训、技能型社会宣传等,营造“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氛围。近期还将开展短视频、直播等行业技能培训,建成台州首个“求职+培训+就业+创业”四位一体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
“我们还设想打造技能一条街、技能一条路,让技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董志慧说,截至目前,临海已经培养了20余万名技能人才,正向着“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进发。
来源: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