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众气周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去世后,不知为何,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让后人疑惑不解,议论至今。
公元705年时,张柬之作为当朝宰相与李氏皇室一干人,兵谏宫廷,已经八十二岁的的女皇武则天,被迫退位,由李显复位为唐中宗。晚年,武则天与丈夫李治葬在一起,还放弃了自己的皇帝的号。但是,最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女皇去世后,她的墓前立着一块“无字碑”。
这块“无字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的,宽2.1米,重98.8吨。虽然上面没有碑文,但此碑做工却十分精细:在碑头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首”,并以“天云龙纹”做了衬饰;在碑座,是用“骏马饮水”、“雄狮”、“云纹”等细线条,刻画而成。据一些文物学家说,如此精细的雕刻墓碑,在历代墓碑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并且,文物研究者们,曾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这些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而且这些“格子”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那么,这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并且,专家们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了一下,如果有“碑文”的话,大约应是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最后没有刻在石碑上呢?这确实是个难解的谜!
按常理来说,如此精致的墓碑,如此标准的“格子”,应该配上精美的“碑文”,留下自己一生的功绩、荣耀,或是谦虚或吹嘘等语言文字,才显得合情合理。然后,女皇却是如此的别具一格,啥也不说啥不写,就不得不让后人疑惑满腹了。于是,人们对于“无字碑”的解释历来说法颇多,我们看看,哪种说词最靠谱:
一、过错深重,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有人说,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反应了她一生的过错深重,不好下笔。武则天这一辈子,为了皇权没少杀人。先是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然后为了独揽大权,又不惜杀了几个亲人,尤其是对李氏皇室宗亲,更是下手之狠;并且,还曾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等恐惧政策;并且,当政期间,曾先后失掉了安西四镇,影响了国家统一;等等这些,只有立块“无字碑”,才能显示出心中的“忏悔”。
二、“无字碑”就是夸耀,表示功绩之大非文字能表达
有人认为,“无字碑”就是武则天对自己能力的夸耀,表示功绩之大非文字所能表达。从公元655年,武则天做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开始,直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整整十五年的时间,都由她一手掌握着整个国家的最高政权。在此其间,她的政治手腕非常强悍,将国家治理的整整有条。比如,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破格录用,从而“累朝得多士之用”;严厉地打击豪门世族,抑制了只有豪门才能升官的垄断后台,并通过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不断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措施,不断改善与各边境邻邦的关系;在农业上,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姓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由此可见,一代女皇在她统治期间做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她的治国方案不但发展了“贞观之治”,还对后来的“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她的政治才干和个人理想,不亚于李唐皇室的任何一个男人。那么,如此功勋,怎么又是一碑之文能说得完的呢?三、唐中宗李显故意给母亲大人立了个“无字碑”
众所周之,帝王一般不会在死前下诏,告诉后人如何撰写自己墓前的碑文,通常都是由最亲近直系的后代子孙,来为自己的一生作评论。那么,武则天的墓前的碑文,则应该由她的第三个儿子唐中宗李显来负责如何撰写、铭刻。而武则天虽然在晚年被削了权利,但她毕竟唐中宗亲生母亲,其身份尊荣仍然是至高无上的。那么,李显为何没给母亲刻留碑文呢?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唐中宗对自己的母亲大人无法称谓,是称先帝呢、还是称太后?似乎都有不妥;
女皇碑文如何撰写,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主张写功,有的主张写过,大家争个没完,之后,墓碑就始终空着;
唐中宗这个皇帝,曾被女皇废而复立,难免心怀怨恨;并且,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武周”,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故意立“无字碑”,让她难堪、出丑。
四、 立“无字碑”就是自知之明的聪明之举
有人说,女皇是天下最聪明的人,立“无字碑”就是她自知之明的聪明之举。说我残酷无情也罢,说我治国有方也好,功过是非,都留给让后人去评论吧,这才最好的办法。
这位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对自己的一生,心知肚明,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肯定是千人千口,碑文写好写坏,都难免让人议论不休,干脆自己不做论述,把评判交给后来人吧。可以说此举,不但体现了她的高明,也体现了她的自信!
五、立“无字碑”是为了保护后世之名
有人认为,武则天在政其间,为了维护“道家”统治,防止儒家登台,她曾几次大肆下令:打击儒家,曾把“儒生们”杀的血流成河。然而,到了晚年她又明确地知道,历史多数是“儒学家”编撰而写的。那么,碑文如果对自己歌功颂德,一定会为儒家所非议;如果说自己的过错,岂不正中了部分人的下怀?那么,立一块“无字碑”,什么都不说,反而以可保往自己一代女皇的名声,而不至于被一些人彻底被抹黑。
六、政局动荡,无人关注
还有人说,一代女皇在世的时候虽然叱咤风云,权力倾天,但离世之后,荣耀不显。加上政局正值动荡不安,无人有心再过多地关注她的事情。一段时间过后,当那些有关之人再重新关注起她时,可是属于她的那段历史,早已面目人非,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很多事情,已是真假难辨,对她的评价,一时无从下手说起,于是只好作罢。
七、书不胜书,我就是我
另有人说,武则天觉得自己一生的政治生涯,过于复杂,功或过都不好评说;于公于私,除了自己,对外人来说都是对错难辨,怎么写似乎都不客观、当妥当,弄不好还容易被人当成胡说八道,遭到更多人的非议,就那索性什么都不写了。于是——我干脆只字片语都不给你们留下,随你们爱咋咋地的去猜想吧。就像鲁迅说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怎么说它都是枣树。”所以,我就给你们一块无字碑,书不胜书,功过是非,随便议论去吧,骂也好夸也罢,我就是我——一代女皇武则天!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无字碑其实是有“字”的,只不过这些字不是当时写的,而是后世文人骚客乱涂乱画上去的。
当然,诸如“某某到此一游”,或者“某某爱某某”之类的肯定也有,古代又没有文物保护机构,总会有那么一小撮不尊重历史喜欢舞文弄墨的狂士,喜欢到处题字,喜欢到处刷存在感。
无字碑成了涂鸦墙,前人刚刚题了字,后人又将前面的盖下去,于是无字碑变得模糊一片,鸡零狗碎。
其中最完整最清晰的当属《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这是在1135年用女真文字雕刻的,当时此地被金国统治,南宋则偏安江南。历史留下来的女真文字本来就少,所以这些文字成为了研究女真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历史开了个有趣的玩笑。闲言少叙,回归正题!
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西北乾陵。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墓前立着两块碑,西侧是“述圣碑”,上面写满了歌功颂德的碑文;东侧是“无字碑”,没有碑文。
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是刻意为之呢,还是迫不得已呢?民间流传有四种说法:
一是说武则天自认为功劳德大,用文字已无法描述。这个有点狂了。
二是说武则天自认为罪孽深重,如果写歌功颂德之类的碑文,怕遭后人唾骂。
三是说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故意不写碑文,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四是说武则天本来已经拟好了碑文,但在她死后,唐中宗李显并未将碑文刻上去。
在我看来,第四种猜测最为可靠。
因为陕西历史研究所发现,无字碑上上下下刻满了方格子,格子长四厘米,宽五厘米,排列的整整齐齐,显然准备用来篆刻文字的。
据历史学家推测,武则天生前其实起草好了碑文,碑文内容无非是歌颂功绩之类的话,正面的大书特书,负面的一笔带过。
武则天临死前将碑文交给了继承人李显,但李显却故意没将碑文刻上去。为什么呢?
因为他恨武则天。
武则天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为了达到目标,不讲亲情,不讲原则,无所不用其极。她曾亲手掐死几个月的女儿,以扳倒劲敌王皇后。
后来,她又逼死太子李贤。
李显比李贤运气好一点,没被害死。但继位之前的日子过得如同地狱,他整日生活在惶恐之中,时刻都有性命之忧,像是待宰羔羊。
李显见到武则天,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他感受不到一丝母爱,只能感受到冰冷和恐惧。
后来,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李显成了皇帝。
李显拿着武则天书写的碑文,感慨万千。他既不想对武则天歌功颂德,那样太违心了,又不能将武则天搞臭,那样太不孝了。
于是,他给武则天留下了无字碑。是功是过,留给后人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