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卖掉DSI变速箱,是因为它拖了吉利后腿?
2015年,吉利卖掉了自己7000万澳元买来的DSI公司,接盘的是双林集团以及金沙江创投,两家企业共同持有DSI公司90%股权,吉利从全资控股到只有10%的股权,仅仅用了5年时间。
DSI作为曾经的第二大自动变速箱集团,因为经营不利破产,随后接手的吉利不仅仅盘活了DSI公司,更将其寿命延长到了今天,虽然股东一直在更换,但DSI也从未停止前进的道路。
4年前吉利卖掉DSI公司,市场上多有不看好之意,那么今天在看吉利的自动变速箱技术储备以及前景规划,又是怎样的一个表现?
当初购买DSI,李书福的算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自己变速箱技术匮乏的弊端,其试图通过收购变速箱海内外产业来搭建全球供应商的庞大角色,从此前的规划项上可以看出来,DSI变速箱未来不仅仅供应海外市场,更要为吉利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吉利操盘的DSI也欲成为国产车变速箱提供者。
但在产品规划上可以看出来,DSI过去规划的7AT以及8AT非但没有按时投产而且胎死腹中,海外研发的AT变速箱因为无法适应国内小排量发动机,匹配工作难以实现,这使得李书福此前的如意沙盘被打翻。
其实吉利出手DSI变速箱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缩小股份占比可以很好的改善自己是变速箱制造商又是供应商的尴尬情况,自主品牌阵营当年谨慎采购DSI变速箱,而且此前还有采购成本同样不高,但可以提供更好产品的爱信、现代可以选择。
之所以甩出DSI,吉利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升级以及产业变革,这与奇瑞甩出万里扬一个道理,他们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剥离不良资产,回归主业,另一方面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分担精力之后还能享受技术研发的红利。
其实说到底,DSI不争气是最主要的原因,毕竟吉利当年能花费重金收购DSI公司还是想要创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帝国,但出师未捷身先死,因为DSI的种种技术问题拖了吉利后腿。
也就在去年吉利与爱信成立变速箱合作项目,新公司注册资金1.17亿美元,其中吉利占40%股份,爱信占60%股份,新公司主要任务是生产6AT变速箱,年产能40万/台套的工厂正在扩建中。
从规模上来说吉利一方面寻求万里扬的合作,另一方面押宝了爱信变速箱,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建变速箱种类以此来适应不同品类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解除限制,毕竟对于产能严重不够用的爱信变速箱来说,国内需求量已经远远超过预计产能。与爱信合作将会有优先使用权,而且未来采购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
目前吉利已经阉割掉核心变速箱业务,通过自行采买的方式解决变速箱技术缺陷问题,入门级产品使用万里扬、邦奇CVT变速箱,规划上现在还在享受DSI剩余红利,未来还会有余爱信合作生产的AT变速箱。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变速箱研发生产业务不再是吉利主业,回归产业基准点聚焦主业,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吉利花400亿收购“奔驰”股份?网友:开奔驰的小心一夜变吉利!
近日,据央视财经微博披露,吉利开始和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洽谈,准备收购其3%~5%的股份。
按照市值计算,吉利要完成此次收购需支付近4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接近400亿元,若是吉利能收购5%的股份,吉利将成为戴姆勒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第一、第二的股东股份分别为6.8%、6%,看来吉利的野心不小啊。
吉利汽车已不甘心只是中国民营车企的领头羊,想要回到造车原点——奔驰,去学习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谋求全球化布局。
其实,回溯吉利的发展之路,吉利汽车十多年前就把眼光放到了海外,从未打算偏安中国一隅。
2006年,吉利就持有了英国锰铜控股19.97%的股份,借助锰铜集团成立高端出租车品牌吉利英伦,复兴英伦汽车范。
2009年,吉利收购澳洲DSI自动变速器公司,要知道DSI是全球仅有的两家独立于整车制造车企的自动变速器公司之一,而且世界著名自动变速器零部件公司博格华纳,曾全资拥有过该公司30年,正是这次收购解决了吉利变速器核心技术。
2010年,是吉利扬名全球的一年,因为那一年吉利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上演中国车企走向海外“蛇吞象”的惊天逆转。
2017年,吉利又收购了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旗下宝腾汽车(PROTON Holding)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 Group)51%的股份,进一步完善吉利的全球化布局战略。
2017年11月,吉利并购美国太力集团全部业务和资产,这家公司的专注点在于飞行汽车设计制造,并且取得了多项世界级科研成果。
如今,又传出吉利收购奔驰股份的消息,而且是央视财经披露,恐怕今非昔比的吉利又要上演“蛇吞象”的戏码。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对吉利汽车乃至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都是利好消息,至少证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有实力去海外“兴风作浪”,展示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