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被吉利收购的利信

吉利李书福蛇吞象,8年27亿美金收购沃尔沃,背后竟是一个局中局

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起步较晚,就拿吉利汽车来说,这是我国本土的一个汽车品牌,在国际大牌沃尔沃面前根本不能看。这两者就像蚂蚁和大象之间的对比,然而吉利老总做了个惊人的决定,收购沃尔沃。

此决定一出商界议论纷纷,都在等李书福的不好下场,但李书福花费8年的时间,用27亿成功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权,吉利也从一个国产品牌走向世界。为什么李书福的胆子这么大呢?回过头再看吉利和沃尔沃的发展,并会明白这是一个局。

1、吉利汽车瞄准沃尔沃

1986年中国吉利汽车成立,这是吉利控股旗下的品牌,进入21世纪之后,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它也算小有名气,只不过吉利汽车一直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它采用的发动机是日本丰田的,不过对外宣称的是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闷声发大财,出了名的吉利就被日本丰田盯上了,一纸诉讼他被丰田告上了法庭,声称吉利集团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这可把李书福急坏了,但他还是委屈巴巴地向外界说,吉利汽车一直在研究自己的技术,怎么能被别人说是小偷呢?最后法院经过调查驳回了丰田的诉讼。关于吉利集团是否真的购买丰田的发动机不得而知,但是这一起诉讼让李书福的心中扎了根刺。

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又无法真正在众多汽车品牌中立足,而且李书福本人多年来都有一个想法,要把汽车价格打下来,消费者买汽车就像买白菜一样便宜。然而中国的汽车发展落后欧美多年,如果自己重新研发,不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或许效果也不尽人意。那么现在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拿足够的钱直接购买其他国家的汽车专利。

在众多汽车品牌中,李书福一眼就瞅准了沃尔沃,计划有一天能够将其收购。为了这一想法,李书福提前做了很多准备,高价挖走戴姆勒公司的发动机专家,积极和福特公司的高管探讨。想要收购沃尔沃,为什么要和福特探讨呢?

2、专利技术靠钱买

1927年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诞生,经过百年的发展,他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商业运输及建筑设备制造商,为卡车,客车,船舶以及航空发动机提供元器件。90年代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打包卖给美国的福特公司,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1903年就成立了。

在福特汽车公司的带领一下,沃尔沃的研发更上一层楼,2002年沃尔沃政策已实现了85%的可回收率,旗下的xc90SUV也成为当时最火爆的车型之一,2004年沃尔沃3CC概念车就亮相,同年还发明了带有刹车辅助和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这些技术都是当时的吉利集团,还不曾拥有的,自己也研发不出来专利,那么就只能靠钱买了,沃尔沃的这种技术研发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也让李书福动了心思。

2007年他就带着吉利汽车参加底特律汽车展,这是他第1次参加在这场展览上恰巧碰到了福特汽车集团的副总裁,他主动上前进行攀谈,谈论沃尔沃汽车的发展现状。尽管李书福表现得很主动,但对方的态度却很冷淡,不过这种态度在李书福眼中就是一种良好的信号,回到吉利集团后,他就亲自写了一封信,以吉利控股的名义向对方寄出去,可最后信却石沉大海。

不过这可没有挫伤李书福的积极性,对他来说,想要让吉利汽车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拥有沃尔沃汽车的核心技术。多番曲折下,有人建议李书福去咨询米尔顿·科特勒,这在美国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商业上都有一席之地。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相当得好,对于李书福后来成功收购沃尔沃也有着重大帮助。

3、多番曲折,引李书福上钩

2008年福特汽车公司打电话给李书福,双方在伦敦进行了会面,只不过这第1次面谈并不是很愉快,福特汽车公司甚至表示沃尔沃肯定是要卖的,但是不会卖给吉利。福特级集团不想卖给吉利,那么为什么又约李书福在伦敦见面呢?难道只是为了卖米尔·顿科特勒一个面子吗?

众所周知,想要将自己的产品卖出,那么肯定是希望他卖一个好价钱,而当时的吉利控股虽然也小有名气,但在财力上始终不能让福特集团高看他一眼。于是福特汽车公司特地邀请了高盛的肯尼斯做了一个局。物以稀为贵,如果只有一个买家,那么肯定卖不上好价钱,但有人来竞争,通过拍卖的方式,那么价格肯定就高了。

到这里也就能看清楚了,肯尼斯只是福特汽车公司请来演戏的,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勾引李书福上钩,用更多的钱买沃尔沃汽车。多年前,福特汽车公司就已经看到了李书福对沃尔沃的执着,于是他们认为不管加价多少,李书福都会把沃尔沃收购,既然这是一个注定的,何不让他多出点钱呢?

欧美资本家的狡猾展现得淋漓尽致,只可惜所有的事情都不会顺着它发展,2008年正值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整个华尔街都动荡不已,更不要说福特汽车公司。可这时候福特汽车还是不想把它卖给吉利,于是找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做顾问,这是欧美最神秘的家族之一,也是最富有的,如果你舒服想要成功收购或项目,那么必须和中国或其他国家找到一个与他旗鼓相当的顾问。

好在老天都在帮助李书福,在罗斯柴尔德团队中有一位高管曾经在沃尔沃工作了三十年,对沃尔沃汽车公司的生产制造流程了如指掌,即使离职后,他也希望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变得更好。

对于李书福来说,这也是一个切入点,他将其邀请到中国,李书福向其详细地阐明了收购沃尔沃的计划,并且为沃尔沃之后的发展定下详细的目标。在这样充足的准备下,这位高管被打动,原本是福特公司的顾问,最后却成了李书福的说客,回到罗斯柴尔德董事会后,向其表示了李书福的诚恳建议,于是罗斯柴尔德法国团队撤销了与与原本公司的合作。

4、临门一脚,终获成功

双方都有意向,那么就该谈价钱了,福特汽车公司的预想是60亿美元,然而李书福的报价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他只打算出35亿。如此不对等的价格让福特公司话都不想说了,因为他们当时收购沃尔沃汽车时花了65亿,在这10年间的研发费用更是不计其数。

用一半的价钱卖给吉利集团,这可亏大发了,然而谁都没有上帝视角,谁都无法预料之后的走向或许这时候福特汽车公司答应35亿还能赚上一笔。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深刻且长远的,同时奥巴马对美国的汽车制造进行了调整,福特汽车公司深受其害。如果不把旗下部分产业卖掉他们或许会亏损,此时的福特汽车公司。如同油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于是在后来的他们看中罗斯柴尔德团队给李书福了一个价格20亿美金,也就是说现在的20亿美金就能把沃尔沃收入囊中。

此时你还记得那个高盛集团吗?他拿出一贯的做法挖坑给李书福,就是为了想抬高价格,2009年吉利汽车的净利润是12亿人民币,可这时候他们要27亿美元,这么多的钱到哪里去筹呢?

商业有风险,它的风险性就体现在这里,没有钱如何收购呢?只能靠资本运作了,吉利集团向各个银行贷款融资,但同时他们也提供了附加条件,让吉利集团在那修建工厂,建设总部。距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李书福肯定不会放弃,于是这些附加条件就通通答应了,2010年福特汽车公司和吉利集团达成了交易,沃尔沃100%的股权被收购。

之后的吉利集团拥有了沃尔沃公司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发展得越来越好,2021年11月底沃尔沃。正式在斯达克斯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成为今年欧洲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上市当天市值就达到了220亿美元。那些曾经不看好李书福和沃尔沃的人早已闭嘴。李书福的这场收购案,也被商界称之为精彩绝伦的收购案,甚至被引入哈佛大学的商业教学案例中。

其实从当时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来看,或许不到27亿就可以将沃尔沃收入囊中,但由于欧美一些资本作梗,价格被推得更高,但与福特汽车公司最初的预想来比还是很划算的。最后你觉得李书福有没有完成他的想法呢?现在的吉利汽车是白菜价吗?

当年吉利举债130多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4年过去,结果如何

在汽车行业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有一些瞬间注定会被铭记。2010年,李书福的那个大胆决定,就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闪耀至今。

当吉利决定以巨额举债去收购沃尔沃时,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毕竟,吉利与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瑞典豪车品牌沃尔沃之间,似乎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规模、历史、技术的差距,连福特都未能成功盘活的沃尔沃,吉利真的能行吗?

然而,李书福用他的“勇往直前”给出了答案。面对130多亿元的举债压力,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和内部的反对声音,他毫不动摇。最终,吉利成功拿下沃尔沃 100%的股份,书写了中国汽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4年过去,我们看到了沃尔沃在吉利领导下的华丽蜕变。年销量从30多万辆跃升至70多万辆,市值高达180亿美元,成功上市且在“2024瑞典品牌价值50强”中占据高位。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吉利从国内小众品牌向全球知名汽车集团的跨越。

这不仅是财务数字的增长,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模仿到创新,从追赶到并行甚至领跑,吉利与沃尔沃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和远见,伟大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地域与文化的交汇,能创造出无尽的可能。李书福敢于在质疑中坚持,用行动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全球视野和战略勇气。

中国汽车行业的波澜壮阔,因这样的故事而更加精彩。我们期待着未来,中国汽车品牌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吉利再次收购“沃尔沃”,这次要花32.5亿欧元!

2010年,吉利收购了有着欧洲血统的沃尔沃汽车,被很多人称为欧洲“公主”下嫁中国“农民”,引爆当年舆论。

时隔七年,已经华丽转身为中国民营车企“王子”的吉利再次出手。

昨日(2017年12月27日),吉利宣布与欧洲基金公司Cevian Capital达成一致,将支付32.5亿欧元收购后者持有的8.2%的沃尔沃集团股权。

完成此次收购后,吉利将成为瑞典沃尔沃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会在沃尔沃集团董事会拥有一个席位以及15.6%的投票权。

看完这条消息,很多人不明白:到底有几个沃尔沃?吉利不是早在2010年就收购沃尔沃了吗?其实此“沃尔沃”非彼“沃尔沃”。

吉利2010年收购的仅是沃尔沃汽车,而早在1999年,瑞典沃尔沃集团就将旗下的沃尔沃汽车(轿车业务)卖给了美国福特,所以,吉利2010年所收购的仅是福特手中持有的沃尔沃汽车(轿车业务),不关远在瑞典的沃尔沃集团什么事。

而这次收购8.2%的股权就是针对瑞典沃尔沃集团本身了,那为何吉利会选择再次收购“沃尔沃”呢?无非就是相互利用。

吉利旗下已有沃尔沃、领克、吉利、宝腾、Polestar、路特斯、吉利英伦等众多汽车品牌,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已覆盖从低端到高端甚至豪华车型,可谓其全球扩张之路正在起步。

然而,吉利在汽车领域,唯一没有涉足的就是远程商用车(卡车、客车等)领域,而瑞典沃尔沃集团旗下则有沃尔沃卡车、雷诺卡车、沃尔沃客车、沃尔沃遍达发动机等众多品牌,且在1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可谓是技术实力雄厚,但就是欠缺销售市场。

一个缺远程商用车品牌和技术,一个缺中国乃至亚太的市场,吉利与沃尔沃集团正好形成互补,发力中国远程商用车市场,要知道根据瑞典银行数据:2017年中国重型卡车销售量增长率达到53%!市场潜力巨大。

最关键的是瑞典沃尔沃集团拥有中国第四大卡车制造商——东风商用车45%的股份,吉利怎能不利用这样的资源呢?

曾经的中国“农民”吉利,再次和瑞典“公主”沃尔沃走到一起,但愿吉利能利用好沃尔沃的技术财富,将其转变为自身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共有财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被吉利收购的利信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