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扬州吉盛吉利4s店

冬天零下10度可以给楼房地基打桩吗?

谢谢悟空邀请!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国家把它规定为法定假日,这不仅是人们对它的重视,也是对古老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

端午节,各地的习俗不一样,过法各异。我比较喜欢在农村过,农村气息相对浓一些,老一辈留下来的习俗还一直保存着,印象最深的还是儿时的端午节,过的有意思,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最让小孩子期盼的是大人精心为我们准备的:香荷包,是用丝绸布做的,里面装着香草,香草是自家园子种的,穿上穗子,戴在身上有天然的草香,香气长久,也非常的漂亮,小女孩特喜欢。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线拧在一起系在小孩手腕、脚脖和脖子上,寓意是拴住小孩,在一年中无病无灾。

小扫帚,专门为小男孩准备的,也是用五彩线编的,是辟邪的,每种小物件都有不同的寓意。

端午节每家都要挂彩葫芦,大人们买回各种颜色的彩纸叠葫芦,五颜六色很鲜艳,拴在树枝或艾蒿上,挂在门槛或窗户框上,预示着吉利。

端午节这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天不亮就出去踏青,用露水洗脸,听说是不招蚊子。采些艾蒿回来,用来煮上一盆鸡蛋和鹅蛋,特别是五月初一这天自家小鸡下的蛋,都留在端午节用艾叶来煮,传说是吃了肚子一年都不会痛,现在不难理解,是艾叶祛湿散寒的作用,每个小孩都要吃上一个。

每年这天,都有逛庙会的风俗,大人们带着小孩看看热闹,买点小饰品,再吃上点小吃,可开心了。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感到兴奋,而且从记忆中拔都拔不出去了,够深刻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真想回老家过节,寻找小时的记忆。

谁有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名师课堂案例?

我是70后,河北人,儿时关于端午的记忆就是吃粽子。和地域、物产有关,我们这里不产糯米,我小时候吃的粽子都是用黄米包的,枣是自家树上打的,叶子是自己采的芦苇叶,没有现在的粽子好吃。即便如此,每逢端午,包粽子依然是小孩子特别期盼的事情,因为平时吃不到粽子。只记得家人会事先煮好叶子,泡好黄米和枣儿,小孩子自然是只会添乱的,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却怎么也包不好,反而会遭到母亲的呵斥和驱赶“去去去,一边玩去,只会坏事”。

后来,外出求学,初中、高中、大学再到工作,渐渐地家乡疏离,父母也渐渐老去,很多时候端午是在外地过的,吃粽子的机会就很少了。再后来,结婚生子,因为孩子喜欢吃粽子,我却不会包,亲戚朋友给几个,像珍宝似的;要不就是买现成的,味道未必可口。后来,自己从网上找视频,反复尝试,终于学会了。于是甜的、咸的,各种馅儿都尝试过,用的是白白的糯米,还有各种蜜枣、葡萄干、红豆、花生仁、猪肉等各种馅料。粽叶也是各种各样,新鲜的、真空包装的随时都可以买到。可是吃着这种“高档”粽子,反而怀念起那时简陋的“黄米粽”了。可惜,父母早已先后离世,我今生恐怕只能在梦中吃到妈妈包的的粽子了。

端午节吃粽子,在不同的时代、于不同的人意义不同。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不只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能吃到难得的美味;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当下,吃粽子不再是为了果腹解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人们的各种情怀。留在我脑海中的独特记忆是,母亲在灶台上忙碌着,我巴巴地望着灶中欢快跳跃的火苗,急不可耐地等着抢吃第一只粽子,掀开锅盖时,那扑鼻的香气一直氤氲在心中久久不散,我想因为那是母爱的味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扬州吉盛吉利4s店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