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全国有六家,分别是:1、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临海基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临海制造基地,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是我国十大汽车生产企业之一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全球鹰公司旗下一级制造公司。2、宁波基地。3、湘潭吉利汽车----湖南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落户于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五个整车制造基地。4、吉利兰州基地。5、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杭州湾基地。6、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北仑基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geely)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
吉利汽车产地在哪
浙江
李书福:我们不会忘记吉利出发的地方——台州临海
2018年
李书福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在浙江代表团驻地
李书福代表畅谈吉利20年造车路
吉利收购戴姆勒股权的战略考量等话题
(网图)
六个汽车品牌,产业已经遍布全球,
但我们不会忘记吉利出发的地方——台州临海。
——李书福
↓↓↓
记者:您创业之初,大家都说您是“汽车疯子”,不相信“李书福能造出汽车”。这么多年,您带着吉利是怎么挺过来的?
李书福:实事求是地讲,吉利过去几十年走过的路,确实是非常非常艰难的,经历了非常多的坎坷曲折。我要由衷地说,吉利的成长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如果没有国家允许民企进入造车领域,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清楚地记得,2001年11月,我们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2001年11月9日,中国加入WTO前夕,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六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吉利JL6360榜上有名。国家经贸委的公告,明确了吉利是国家汽车定点生产基地的地位,吉利终于从一个“黑户孩”,得到一纸“正式户口”。
今天,吉利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六个汽车品牌,产业已经遍布全球,但我们不会忘记吉利出发的地方——台州临海。当年,我们正是在这里先办技师技工学校,培养产业工人,再培养自己的工程师、设计师,为造车打基础。总之,吉利能在浙江“长”出来,一是因为政策好,再是浙江的发展环境好,我内心非常感激。如今浙江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特别受益。
(网图)
临海
吉利梦想开始的地方
(图片为后期拍摄的吉利临海基地)
1998年8月8日
第一辆吉利汽车在临海下线
↓↓↓
2016年12月
临海签下吉利30万辆汽车产业园
↓↓↓
临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梅式苗与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巨林签订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30万辆)扩建项目协议书。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30万辆)扩建项目,从谋划到正式签约,仅用了2个月时间,创造了项目建设的临海速度、打造了“浙商回归”的临海样板。
吉利这个品牌其实在开创之初就充满争议,可以说99%的人都觉得李书福在瞎胡闹,也有不少人觉得它肯定折腾不了太久,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民营”的身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的诸多第一:
第一个民营造车企业
第一个开创了汽车的2万元时代
开发了中国第一款跑车
打赢第一个与丰田公司的汽车涉外知识产权案
开发出中国第一款自动变速箱
开创中国第一个民办教育体系
第一个民营汽车收购外国品牌
...
吉利车,临海造!
吉利梦,从临海再次出发!
综 合:浙江日报 网络
编 辑:汪璐霞
监 制:牟再
为咱大临海点赞吧!
浙江临海浮现7位富翁,4人登胡润百富榜?A股女董事长十分抢眼
临海,简称“临”,浙江省辖县级市,台州市代管。位于浙江东部沿岸,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地形以山地为主, 临海综合实力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百强县。临海历史悠久,文化基础深厚,有“小邹鲁”、“千年台州府、街上文化人”、“海山仙子国”的美称, 名胜古迹很多,有“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戚继光抵抗倭卫所桃渚城、明清紫阳古街、唐龙兴古寺、宋代东湖园林、唐宋元衙山群塔及骏宾王祠、郑广文祠、文庙、浙江东南第一高峰集约苍山等。
值得一提的是,临海是沿海首批开放城市,拥有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浙江临海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全国首辆民营企业生产的轿车和第一辆国产跑车均在临海下线,产能达30万辆的吉利汽车临海基地装备了世界一流的智能生产线,成为台州首家产值突破300亿元的工业企业,伟星集团列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25位,华海药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将医药制剂产品打入欧美市场的企业。
另据最新的《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显示,小编无意中搜索发现,企业所在地浙江台州临海的亿万富翁,至少有4人榜上有名,即是: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陈保华(150亿元)及股东周明华(110亿元);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何人宝、王莺妹夫妇(42亿元);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郑志国(42亿元)等,此外,还有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谢建勇;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献国;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章卡鹏也各具代表性。大家怎么看?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均为浙江临海辖区境内的A股上市企业。
谢建勇(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建勇
公开资料显示,谢建勇,1970年3月出生,浙江台州人,大专学历,经济师。现任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法人代表。
资料显示,谢建勇于1993年9月至1995年9月,任临海市经纬旅游用品厂厂长;1995年9月至2007年9月,任台州永强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永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7年6月起任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10月21日,永强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证券代码:002489);2011年2月,任北京华夏君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高献国(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献国
公开资料显示,高献国,1960年6月出生,大专,拥有中国澳门地区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现任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法人代表,临海市万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经理。
章卡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章卡鹏
公开资料显示,章卡鹏,1965年1月出生,浙江台州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法人代表,伟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曾任临海市有机玻璃厂厂长,浙江伟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伟星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伟星集团乘改革开放东风,启市场经济之始,打造出服装辅料、新型建材、房地产、水电、金融投资五大产业;自主培育出两家上市公司,其中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03)是中国纽扣和拉链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72)是中国唯一一家以PPR管道为主导产品的上市公司。
王莺妹(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莺妹
公开资料显示,王莺妹,1965年8月出生,浙江台州人,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法人代表。2020年10月20日,何人宝、王莺妹夫妇以42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1322位。
资料显示,王莺妹于1987年至1992年,任黄岩化工四厂技术员;1992年至1997年,任临海市星辰化工厂厂长;1997年至1999年,任临海市永利精细化工厂厂长;1999年至2007年,任浙江永太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至今任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其担任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职务的任期自2013 年10 月至2016 年10 月。
郑志国(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国
公开资料显示,郑志国,1971年出生,原籍湖南常德,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法人代表。2020年10月20日,郑志国以42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1322位。
资料显示,郑志国曾任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总经理助理、监事。现任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全资子公司台州奥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全资子公司北京奥翔康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全资子公司浙江麒正药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17年5月9日,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成为浙江临海第7家上市公司。
周明华(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公开资料显示,周明华,1964年12月出生,浙江台州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2020年10月20日,周明华以11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523位。
资料显示,周明华1983年7月毕业于浙江化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台州烧碱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担任技术科科长;1989年1月与陈保华一起放弃公职,创立临海市汛桥合成化工厂,并先后担任浙江华海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华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2002年公司改制后出任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润百富榜》揭晓,周明华以37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1130名。
陈保华(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陈保华
公开资料显示,陈保华,1962年出生,浙江台州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兼总经理、法人代表。2020年10月20日,陈保华以1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359位。
资料显示,陈保华于1983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分析专业;1989年1月开始创建临海市汛桥合成化工厂,并先后担任临海市华海合成化工厂厂长,浙江华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4月至2013年3月任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3年3月至2018年1月担任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从拆大奔到奔驰大股东,李书福带领吉利低调完成逆袭
“收购狂人”李书福又干了票大的。
在遭遇多次婉拒之后,吉利默默完成了二级市场的逆袭。当地时间2月23日,德国媒体放出重磅消息称,来自中国杭州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已收购著名车企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9.69%的股份,共计1.036亿股,市值近90亿美元(约合570亿元人民币)。随后,戴姆勒官网也就此发表声明,表示欢迎新的长期投资者,“乐见与李书福的合作”。
整个德国产业界都沸腾了——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而且还是一家民营企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二级市场大量收购第一辆汽车发明者创立的企业、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母公司,并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当地一媒体甚至以《吉利老板,从抄袭奔驰到收购奔驰9%股份》为题,发表了一篇略带醋味的报道。
不过,白手起家的李书福,可能也并不太会在意外媒“深扒”他对奔驰的迷恋,和以造奔驰这样的车为目标的历史。
从模仿奔驰到买下奔驰
李书福第一次提出要造“奔驰车”是1996年夏天,当时他正和现任吉利集团总裁、CEO的安聪慧乘坐着奔驰车奔波在路上。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虽然早在1994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首次提出鼓励个人购买小汽车,轿车市场的风向从此前集中在公务和出租用车市场开始转向私人市场,但那时候,汽车业并未向民营资本开放,连造摩托车都需要许可证。李书福“暗度陈仓”,以“代工”的方式进军摩托车行业,再悄悄布局汽车产业。
20世纪60年代出生在浙江台州农村的李书福几兄弟从小喜欢车,在家里的床底下,曾堆满了用泥巴捏的“小包车”。所以,在李书福靠走街串巷为他人拍照淘得人生第一桶金,继而开照相馆、生产电冰箱、成立装潢材料厂甚至还进入房地产行业,在各个领域做足尝试之后,他萌生了造车的念头。
但是,一家完全没有基础的民营汽车公司要造车,谈何容易。模仿是其起步的第一课。“拆东西研究”也成了吉利人造车的第一步。李书福买了很多车拆掉学习,有红旗、丰田、宝马……甚至他的座驾——一辆新奔驰车,也被研究人员趁他出差的时候拆了。拆了装,装了拆,正是这种看上去很土的办法,让吉利搞出了第一款产品——有着红旗车底盘和奔驰车外形的吉利一号。
不仅是外媒,这段历史也一度让业内津津乐道。
李书福的战略眼光和踏实、能干的执行力,为业内熟知。然而,造车是一门十足的技术活,在毫无造车技术基础上起步的吉利汽车虽然凭借自身的实力在迅速崛起的消费需求面前获得了市场,豪情、美日、优利欧等车型一度也曾在市场上走俏。但时间不长,到2006年,由于产品批次出现的质量问题,吉利的车有点卖不动了。
一番探讨之后,吉利决定转型:从低端往中端走,从以价格优势走向技术领先。
转型需要领导人物,李书福遍撒英雄帖,开始大量寻觅国内外汽车界享有声誉的专家和技术人才,这些国际化的人才让吉利的研发实力、管理经验都更上一层楼。
2010年吉利控股与福特汽车签订沃尔沃轿车公司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集团官网)
也正是在这一年,吉利的眼光投向了海外。2006年,吉利宣布进驻英国锰铜控股,持有其19.97%的股份,后来英国锰铜遭遇金融危机,吉利并未放弃反而对其增资,按“零现金/零债务”模式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的业务与核心资产;2009年,吉利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器公司DSI;2010年,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完成汽车并购史上一次“蛇吞象”的壮举;去年,吉利拿下马来西亚宝腾和路特斯汽车股权,还一举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并全资收购了美国飞行车公司太力(Terrafugia);2018年伊始,再度完成国内汽车业内单笔最大股权收购,吉利从一家民营企业转型为国际化大汽车集团。
6个月内吃进10%股份
“从地方民营小企业,成长为全球汽车集团,得益于全方位整合国际资源、持续技术创新、不断转型升级,同样也离不开高效的决策、富有远见并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李书福说。
和很多本土车企一样,通过海外并购花钱买技术来实现自身实力提升,是李书福一开始的想法。但是,在汽车行业内,海外并购并不鲜见,能如吉利这般获得成功者并不多见。
首先,从并购次数和频率来看,吉利集团无疑是出手最多的企业;其次,吉利集团每一次出手,基本上都“弹无虚发”。
收购沃尔沃一案,到2010年正式完成收购,吉利准备了8年,李书福也等了8年。2002年,年轻的吉利刚刚拿到轿车许可证,在浙江临海召开的一次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李书福突然说了一句:“我们要去买沃尔沃,现在起就应该做准备了!”这句话可谓石破天惊,当时的人员全蒙了。
沃尔沃汽车成立于1927年,是瑞典人最引以为傲的汽车公司,称之为“北欧公主”一点不为过。尽管在1999年,沃尔沃的轿车业务已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归旗下,但吉利集团想要收购沃尔沃,被时人认为是“狂妄”。
狂妄?时间证明并非如此。李书福不仅执着,还善于分析和判断,更具有执行力。他认为,由于福特汽车自身的财务压力,卖掉沃尔沃是迟早的事。于是一方面蛰伏等待,一方面为并购寻求人才,做充分准备。
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长达几年的准备期中,他找来了曾参与吉利集团收购锰铜项目的核心成员张芃、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参与投行业务的袁小林、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前CEO沈晖等人参与战略规划乃至具体并购过程。同时,李书福还争取到了老牌投行法国洛希尔金融集团的支持,这对这次并购的成功至关重要。洛希尔银行多年的顾问汉斯·奥洛夫奥尔森曾在沃尔沃任职超过40年,并在福特完成对沃尔沃收购的前五年担任沃尔沃CEO,对福特和沃尔沃都非常熟悉。
当2008年福特想要出售沃尔沃时,吉利已经准备好了。和此前收购沃尔沃一样,此次收购戴姆勒股权,也无疑是充分调研、详尽分析和果断决策的结果。在这其中,找对的人以对的方式做对的事情,是吉利并购能屡获成功的关键。
此前有报道称,一开始吉利集团希望以收购新股的方式收购戴姆勒3%~5%股权,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戴姆勒方面婉拒了吉利,原因是不希望股权被稀释,但表示“欢迎吉利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
李书福没有放弃,而是找兴业银行等机构低调帮助其从二级市场买进,在短短6个月里,完成了9.69%的股权购入。要知道,戴姆勒的股权十分分散,此前其第一大股东科威特股权基金也仅持有其6.8%的股份。在交易资金来源方面,吉利并未动用境内资金,而是遍寻合作方,最终两大合作伙伴兴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分头融资为吉利筹款,利息相当于戴姆勒分红,对吉利本身来说并不会形成大的财务风险和压力。
戴姆勒股份公司半年来的股价走势,目前股价为70.41欧元(来源:戴姆勒官网)
此次协助吉利制定收购计划的是摩根士丹利德国区前CEO德克·诺特海斯(Dirk Notheis)以及前中国区CEO。诺特海斯在德国人脉颇广,与政府机构关系密切。
回头翻看李书福和吉利的每一次并购,都是大胆起意、小心推论、充分准备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吉利每一次并购的合作伙伴和寻找的咨询公司,在其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过,对于并购来说,买进来容易,如何避免文化和理念冲突、获取信任并最终形成价值协同,是最为关键的难题。从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来看,吉利在上述领域独特的经验和经营逻辑也让它避免了能买进但难以“吞下”的难题。李书福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谈及三个方面:本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尊重以及创造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他在收购完成后整合和运营方面的心得。
在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之后,吉利选择了“放虎归山”,保持公司战略的延续性和管理层的稳定性,李书福将沃尔沃和吉利的关系比喻为“兄弟”。他说,当下沃尔沃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它。在完成收购之后,吉利投了大量资金帮助沃尔沃恢复元气,而不干涉后者发展。
在此次完成对戴姆勒股权收购之后,李书福又同样承诺,不会干涉管理层的决定。
正是这种以尊重为基础的友好协商,让吉利从“买买买”中获益匪浅。收购澳大利亚的DSI,填补了吉利在大扭矩变速箱技术上的不足;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后,双方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共同致力于全新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的研发,未来双方将基于这一共同的模块化架构进行各自的产品研发,在资源上共享,但品牌和车型上保持独立。这一合作方式,既节省资源又加快了车型推出周期。
吉利还借鉴使用了不少沃尔沃在安全、环保以及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搭建起自己在这些领域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从而一跃成为国内排名前四的车企。而此番完成对戴姆勒股权收购之后,双方在电气化以及未来出行领域的合作又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2010年9月14日,在沃尔沃汽车被收购后第一次董事会会议结束后,李书福走出沃尔沃大厅,看着沃尔沃汽车总部大楼前面三个旗杆上升起的瑞典国旗、中国国旗和沃尔沃旗,说了一句:“从今天开始,我们真正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了。”不知这个月底,在德国与戴姆勒高层商谈未来合作之后,李书福又会作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