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无锡吉利4s店地址

如何交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过硬答卷?他们答记者问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5月27日15时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军,以及无锡市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围绕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一流高科技园区、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生态环境保护和太湖治理、长三角区域协作联动以及增进民生福祉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无锡要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如何理解新时代工商名城这个概念?无锡又将实施哪些具体举措来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

无锡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建军:

对于无锡,我们常用四句话来介绍,叫作“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灵山吉祥地、百年工商城”。工商名城一直是无锡发展的标识,也是最亮丽的注脚。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既是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对无锡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许。我理解,新时代工商名城至少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一是实业报国。100多年来,无锡众多企业家不忘初心,通过兴办产业、发展实业来报效国家、回报乡梓,形成了“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充分体现了无锡企业家乃至整个社会厚重的工商基因,这是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的核心密码。二是开放包容。无锡南来北往、以水兴城,北倚长江、南拥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原来很多的民族工商业企业都布局在大运河两侧,良好的物流条件吸引了生产要素和人流、资金流的聚集,这种迎天下客、合作共赢的开放氛围延续至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到无锡聚集,也为我们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三是自立自强。无锡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企业家都特别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敢为人先勇闯无人区,勇于突破自己、突破产品、突破技术水平。我们更要坚决落实好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等一系列重大要求,着力夯实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引领力,打造更具韧性活力、更加自主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时代工商名城绘出精彩图景。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重点突出“五个为”:一是产业为基,我们正在聚力建设“465”现代产业集群,特别是聚焦4大地标产业、6大优势产业和“5+X”未来产业,坚持“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坚持加强“链主企业+骨干企业+新锐企业”引育,全力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产业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机械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创新为要,加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打造太湖湾科创带“一带多城”,高水平运行太湖实验室、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一系列平台载体,实现和推动重点产业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特别是重视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服务推动和高校院所的支撑赋能“三个作用”,把更多的科创资源、更多的目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到2027年在重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组建5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建成100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三是企业为根,发挥好现有115万家经营主体在稳就业、稳运行、稳大盘中的主力军作用,助力更多企业“上量、上规、上市、上云、上榜”,为无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到202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00家。四是项目为王,树牢“大抓项目、抓好项目”鲜明导向,建强用好15个全球招商网络平台,协同推进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机构招商和乡贤招商,完善落实项目全链条推进机制,同时加强各类要素保障,实施产业焕新行动,到2027年整备推出3万亩连片净地、10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确保每年招引超50亿元项目15个以上,开工、竣工重大产业项目各100个以上。五是环境为金,统筹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持续打造“无难事、悉心办”和“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品牌,强化产业配套、物流运输等功能完善,帮助企业解决好用地用工用能用钱等需求,既重点服务好“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全力扶持好“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努力让各类大小经营主体在无锡运营成本更低、办事效率更高、投资贸易更便利、发展预期更稳定。

无锡作为江苏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在高质量发展中勇挑大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还有哪些具体措施?

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蒋敏:

正如您刚才提到的“无锡作为江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三年无锡GDP占全省比重保持在12%左右,居内地万亿城市第14位,为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作出了贡献。今年我们确定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一季度增长了6.8%,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6和1.5个百分点,为挑大梁开了个好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锚定全国位次和全省比重,强化勇挑大梁的自觉担当,抓好重点和关键,更好统筹投资、消费、外贸等各项工作,以实现“四个有”的实际行动,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是有效益的投资。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用。今年1—4月,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1%、25.9%、16.1%,位居全省第三、第二、第三,展现出强劲的投资增长势头。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把握国家和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机遇,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谋划和推进实施工作,并出台2024年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重点围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长江沿线绿色融合发展、支持民生领域提质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加快推进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通过落实市领导挂钩机制、金融赋能、加强要素保障等措施,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全年竣工重大产业项目100个;抓好全球招商推介和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在超50亿元、超百亿元项目上取得更大突破。

二是有潜能的消费。今年以来,我们打造“太湖购物节”等消费品牌,发放消费券超亿元、撬动消费45亿元;深挖樱花季、马拉松等场景潜力,3月以来鼋头渚等赏樱地实现旅游总收入超40亿元,无锡马拉松创国内报名人数纪录;在省内率先推出“以旧换新”激励措施,累计带动汽车、家电等消费开票超20亿元,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充分发挥无锡本土产业和市场等优势,聚焦家电家居、汽车、电动两轮车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太湖购物节”等促消费主题活动,提升消费者以旧换新的积极性,放大政策综合效益。

三是有韧性的外贸。2023年无锡外贸总额达7065.32亿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4月,全市累计外贸进出口2328.1亿元、总规模全省第二,同比增长8.2%,占全省比重13.4%。受益于无锡—仁川航线加密,将带来全年约15亿美元的增量。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组织参加164 场境外货物贸易展会,指导举办好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进一步推动我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现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

四是有活力的市场。2023年无锡各类市场主体近115万家。民营经济是无锡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贡献了全市六成以上GDP和工业产值、八成以上新设企业、九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发展成效与无锡一流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去年无锡获评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地级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品牌,加快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方案7.0版,加强惠企政策研发与供给,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监管检查方式,着力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等问题,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比如,去年我们依托“无难事、悉心办”锡企服务平台,实现政策精准触达企业,开通“惠企留言板”,42项政策“免申即享”,通过平台向9.9万家企业兑现资金12.09亿元。今年将继续升级平台功能,加强政策归集,丰富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完善政策直达快享机制,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现在大家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请问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无锡将如何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呢?

无锡市副市长 周文栋:

今天的未来产业,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新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无锡以“制造业的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落地”为主线,系统谋划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5大未来产业,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X个未来产业新方向,形成了“5+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无锡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以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为目标,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着力把握三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抓好创新策源。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引擎。我们着力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研究计划,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前沿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网络。无锡率先与国内首批12家未来学院达成战略合作,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为例,我们合作共建的北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落地仅一年,已启动包括智慧医学平台脑机接口项目、MG53蛋白新药项目、肿瘤m RNA疫苗等在内的5个项目,全力抢抓“AI+医疗”新机遇。我们还聚焦未来产业领域,依托“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每年实施3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充分发挥江南大学、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在锡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借力清华大学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光子芯片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力量,推动更多“从0到1”的重大突破、从“1到10”的产业应用,夯实未来产业技术策源基础。

第二个关键是抓好主体培育。企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无锡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2家,这是我们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引导一批竞争力强、产业发展赛道潜力大的领军型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牵头搭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企业切入未来产业新赛道;另一方面围绕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布局未来产业特色园区,抢抓央企、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契机,招引落地一批旗舰型、标志性项目,集聚一批“新赛道”企业。比如商业航天领域,我们利用无锡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企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和资源,规划航空航天产业园,吸引了蓝箭航天、东方空间、天兵科技等众多头部企业落地,围绕“星、箭、网、端”全链条和“研、产、运、用”全环节,集聚商业航天企业110余家,既带动了我市派克新材、江苏隆达等本地企业切入新赛道,又为无锡未来产业营造了新的发展优势。

第三个关键是抓好应用牵引。应用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推进器。我们以应用需求促进未来产业发展,以技术发展培育市场需求,加快未来技术早期应用场景的建设和跨界应用场景的开发,组建未来产业场景应用促进中心,定期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结合实际开发特色化示范场景,打造“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场景应用创新体系,以先行先试、融合应用推动未来产业快速发展。比如车联网领域,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和边缘计算的深度应用,城市级交通信息实时服务和区域级交通优化服务、安全预警服务得到拓展,3487辆智能网联汽车、301辆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与效率持续提升,去年无人驾驶小巴服务25.8万人次、无人物流完成312万单配送,累计自动驾驶里程280万公里,培育了车联天下、天安智联、航天大为、斯润天朗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生态体系,更需要在数据、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我们组建市人才集团加大优秀人才引进,成立市大数据集团推动数据的有序快速流动,设立市天使投资基金强化科技金融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撑。未来产业的竞争如百舸争流、才刚刚开始,无锡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愿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努力,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探路。

无锡高新区是无锡乃至江苏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打造一流高科技园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当前无锡高新区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吴区区长 章金伟:

无锡高新区始终围绕总书记的殷切期待,以及省市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打造江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主阵地。

第一,高水平激发创新活力。成立“三大中心”,围绕创新研究技术、出台政策、提供支持。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研究新技术发展方向和转化路径;政策研发中心,研究产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新政策、新生态;场景应用创新中心,为技术落地创造应用场景。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从零起步的物联网产业产值已突破2800亿。

第二,高效能集聚创新主体。梯度构建创新矩阵,国家高企、中小科技企业、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数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方阵。积极推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0家,居国家高新区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占比74.8%。

第三,高起点打造创新平台。拥有43个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创新园区。从创新服务看,有全国排名前十的国际生命科学园,有荣获“中国团建新质生产力凤巢园区”的无锡软件园,提供从孵化到成熟、上市的全周期服务;从技术支撑看,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华进集成电路封测平台、北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北大EDA研究院、长三角特殊食品健康营养研究院等,到2026年,国家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将新增4家、新型研发机构将达40家;从成果转化看,拥有规上企业2000多家,6大地标产业均超千亿产值。

第四,高标准营造创新生态。坚持“科技创新需要什么,工作就要做到哪里”,支持阿斯利康、朗新等龙头企业,打造龙头赋能型生态圈,阿斯利康生态圈5年吸引创新企业200多家;建设高新金融谷,汇聚国内外基金300余支1000亿元;出台针对性“飞凤人才计划”,解决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聚集高层次人才超5万;链接全球资源,成立比利时、韩国等34家海外研发中心,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标准,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第一区”,让企业和人才安心创业。

近年来,无锡聚力打造“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围绕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特别是更好地优化企业服务上,无锡是如何做的?下一步还会有哪些政策措施?

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曹文彬:近年来,无锡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出台营商环境1.0-6.0方案,获评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高城市、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地级市”。优化企业服务我们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为企业提供惠企服务“总入口”。我们上线“无难事、悉心办”锡企服务平台,通过设置政策标签、企业画像,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政务服务、发展服务等“一站式”服务。比如,银邦金属复合材料公司自动收到稳岗返还资金近50万元,用于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这也是我市“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其中之一的案例,后续,我们将丰富政策和企业标签,打造立体式惠企直播体系,推动更多事项“免申即享”。

其次,为企业提供审批服务“全周期”。我们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打造“事项集中、业务集成、服务集聚”的项目审批新模式,推动更多项目“拿地即开工”。比如,在服务山姆会员店开工建设中,项目建设单位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了规划核实、档案验收等5道手续,实现竣工即五证联发。后续,我们将开发更多数字化服务场景,全面推广“投资建设服务会客厅”,提升帮代办服务效率。

第三,为企业提供经营服务“及时雨”。我们聚焦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坚持快办秒办马上办,提供要素资源对接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比如,2023年初,一则“东北小哥怒赞无锡营商环境短视频”火爆了全网,讲的是东北小哥李彦明在无锡新开一家餐饮店,遇到急需接通燃气难题,当地街道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仅用10分钟就帮助解决。再比如,邦威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两项专利就获得3000万元的大额贷款。后续,我们将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需求,强化专班对接服务,更快更精准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

今年,我市还将实施营商环境7.0方案,主动对标世行最新评估体系,不断在企业比较关注的产权保护、公平竞争、柔性监管、执法等方面迭代创新举措,以“看得见”的政府服务变化提升企业群众“摸得着”的获得感。

在无锡的市歌《太湖美》中有一句歌词: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能否介绍一下近期无锡在太湖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太湖水质改善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具体打算?

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彭红宇:

无锡伴湖而生,因湖而兴,被誉为“太湖明珠”,“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是我们的重大使命。2007年以来,太湖累计投入1250亿元,实施7200余项重点工程,在GDP总量增长接近4倍的同时,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达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总磷浓度较2007年下降了53%,去年上半年太湖被生态环境部评为“良好”湖泊。今年1-4月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保持Ⅲ类,目前还未监测到蓝藻水华发生。
无锡是太湖治理的“主战场”,去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出台了《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三年行动方案》和9个专项行动方案,力争到2025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达到Ⅲ类。围绕这一目标,今年无锡市委、市政府连续九年以“新春第一会”专题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和太湖治理工作,计划年度投入113.6亿元,实施116项重点任务和204个工程项目,这也是无锡连续三年治太年度投入超百亿元。下一步,我们着力在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坚持“减外源”,开展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园区化整治和7000余家涉磷企业专项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305万吨、67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100%、95%,2027年底实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全覆盖。围绕13条主要入湖河流,开展各类污染源排查整治,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入湖。二是坚持“清内源”,进一步发挥中交集团一体化清淤平台优势,加大太湖、滆湖和主要入湖河流的清淤轮浚力度,有效降低河湖内源污染。到2030年,完成太湖清淤3456万方,今年实施595万方。三是坚持“扩生态”,实施新一轮598条重点河道整治,建设680条美丽幸福河道,开展蠡湖水环境深度治理。在沿湖地区加快生态安全缓冲区和生态岛试验区建设,积极拓展梅梁湖湖滨湿地带试点成果,逐步构建环湖生态消纳圈,进一步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四是坚持“转绿色”,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示范,用好全省唯一的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等机遇,加快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持续不断投入、科学精准治理,太湖的碧波美景一定会早日重现。

无锡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长三角区域协作联动也将有力促进无锡的发展。请问下一步无锡在更好地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方面会有哪些具体动作?

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蒋敏:

实践证明,对接越密、发展就越快,融入越紧、发展就越好。无锡按照省委赋予的“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一盘棋上落子布局”的工作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积极的姿态、有力的作为,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

一是推动交通共联。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互联互通是首要前提和重要支撑。近年来,我们提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苏南硕放机场苏州站,启动上港ICT(无锡)项目,深度对接上海洋山港、宁波港,给无锡及周边地区群众出行和进出口货物通关带来了更多便利,2023年无锡(江阴)港实现货物吞吐量3.78亿吨、居全球第16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服务和融入,大力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做好与区域内城市的链接互动。比如,加快无锡地铁3号线南延与苏州地铁3号线西延无缝衔接,尽快实现“乘坐地铁去上海”;加快硕放机场改扩建工程,更好辐射周边,在2023年旅客吞吐量879.9万人次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千万级机场;加强与上海洋山港、宁波港等对接合作,推动实现“进港即入关”,真正把“出海口”搬到企业“大门口”。

二是推动民生共享。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市民群众最能直观感受一体化成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跨区域公共服务合作,与上海知名教育、医疗机构开展务实合作,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等建成投用;积极推进跨区域业务办理模式,120个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在无锡上线,上海、南京、嘉兴等26个城市可依托该系统开展跨省评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承接好上海优质公共资源的外延,引导瑞金、红房子等医疗资源加大在锡投入,加快落地民生领域重点合作项目;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有界”走向“无界”,扩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用“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让广大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三是推动产业共进。充分发挥无锡产业基础扎实、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承接上海辐射溢出效应,共同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国际分拨中心等合作平台落户,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建成启用,吉利高性能电驱、健适医疗器械等一批跨区域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布局,今年3月上汽大通无锡基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主动对接上海、安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合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载体,深化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强化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链的优势互补,推动上汽大通这类跨区域布局企业更快实现“第200万辆、300万辆”,在建成6个营收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携手打造更多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是推动生态共治。更洁净的水、更清洁的空气、更干净的土壤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共同追求。近年来,我们共抓长江大保护、太湖水治理、大运河保护利用,全面落实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太湖连续16年安全度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合力实施好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等标志性工程,落实好环太湖四城市河湖长制和长江流域禁捕、禁采联合执法巡查等协作机制,促进上下游、左右岸协同保护;健全区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提升区域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共保水净天蓝的生态绿洲。

民生事关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无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让市民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无锡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建军:

总书记反复强调,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要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坚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坚持打基础、利长远,设身处地把群众关心的难事办妥、实事办实,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重点是从“面、线、点”三个维度发力。

一是强化“面上”统筹。把群众的困难诉求、特别是身边的急难愁盼兜住兜牢,让老百姓的诉求第一时间能够有人听到,第一时间能够有人去解决,并给予及时回应。我们搭建了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微幸福”民生工程和“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等一系列平台,每季度开展“市长市民面对面”等一系列活动,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较多、较为强烈的问题,逐个梳理、研究解决,力争能够解决一个诉求、带动一类问题。比如我们这几年在群众反映比较多的加装电梯、物业管理服务、停车、二次供水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突破,加装电梯我们去年竣工385台、在建371台,均跃居全省第一位。

二是强化“线上”抓实。主要是“底线”和“条线”,“底线”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各方面;“条线”包括教育、医疗、公共治理等,这方面老百姓的诉求也比较多,要想办法让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比如在教育方面,今年将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学校超30所,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将超过70%,同时我们还创新推出校园定制公交,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比如在卫生方面,重点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也就是分级诊疗能力的提升,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为三甲医院的“社区门诊部”和“第二住院部”,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同时,全面启动了对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全覆盖的癌症防控行动。

三是强化“重点”发力。主要是针对重点群体、困难群体,比如低收入人口,我们实行了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覆盖38万人口;比如无锡70万老年人大部分都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我们今年将实现1120个社区助餐服务全覆盖,新增家庭病床1000张以上;再比如一线环卫工人,我们去年从“小小的一顿早餐”入手,实施“暖心早餐”工程,能够让每天早起的1.2万名环卫工人吃上热腾腾的早餐。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进“民生七有”,努力让生活在无锡的老百姓能够开心顺心,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最后,借这个机会,我也代表我们一起来的同事,代表749万无锡人民,热忱邀请各位媒体记者、广大网友,到“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无锡走一走、看一看,亲身领略无锡热情厚重的“温情与水”,与我们一起共绘成就梦想的“诗和远方”。


江苏新闻频道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编辑|玮玮 小燕关注

无锡今年重大项目建设定下路线图

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无锡的2022重大项目建设明确了实施的路线图。
今天上午召开的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上透露,有26个项目列入2022年省重大项目清单、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目标拟安排1350亿元;而按项目规模来考量,今年计划招引备案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含100亿元以上项目8个。
一个个跃动的鲜活数字,串出一首激越的新一年进军曲。
去年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正在转化为稳增长的满满动能

重大项目,向来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分析去年的省市重大项目可以发现,总体进展顺利,市发展改革委人士预计能够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无锡2022年的扩投资、稳增长积蓄了满满的动能。
去年,20个省重大项目全年完成了191.4亿元投资,投资完成率109.1%,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11 个新建项目年内全部开工;1-11月滚动实施318个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完成了98.2%,全年11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完成并无悬念。

项目落地转化不断提速。全年备案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80个,目标完成率高达160%,同比增加13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包括长电科技5G通信用高端模组研发及产业化生产、江苏巨贤高安全性聚酰亚胺锂电池隔膜制造一期等超100亿元项目5个,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目前,这些项目中已有36个开工建设,2个项目已率先竣工。

2021年6月,无锡高新区和SK海力士系统集成电路及科尔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庆假最后一天,先导集团重大项目宣告落子,系列项目投资100亿元,将设立“先导先进制造研究院”,吸引全球高端技术人才来锡,进行集成电路、新能源装备等高端产品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总投资30亿元的连城凯克斯项目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已可最大月产600台/套硅单晶炉和其他同类半导体高端设备……
梳理发现:城市聚焦发展的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项目动作频频,并且持续放大项目质效。
根据税务部门数据,“十三五”期间竣工投产的211个市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企业,在2021年实现销售3546亿元,同比增长25.4%;入库税收106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制造业重大产业项目销售收入占比最高,达到84.9%;包括兴澄特钢、SK海力士、先导智能在内的7个重大项目实施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新一年发展目标已定,
百亿元项目达8个

新一年的重大项目推进,开场即赢得满堂彩。
1月8日,总投资百亿元的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落户惠山区。身为投资主体的吉利动力,在发动机、变速器、混合动力、电驱动等领域拥有全球顶级研发实力,此次在无锡布局建设年产能超60万台套的高性能电驱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吉利电驱全球总部及未来上市主体。惠山区人士上午表示,项目达产后将形成百亿级产出,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流的“电驱动力谷”。

牢牢抓稳项目建设这块稳增长的“压舱石”,任何时候都不放松。所以人们便看到了,2022年第一天,锡山就举行了重大工程项目的开竣工仪式,86个重大项目全面竣工、同时69个重大工程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达387亿元的项目“新生力量”,为锡山加快产城融合、片区协同发展、构建“一廊两区、双核多点”的创新发展格局助力鼓劲。

据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目前无锡德力佳风电高端装备制造、深南电路高阶倒装芯片用IC载板产品制造等26个项目已列入今年全省重大项目清单,其中迪哲中国区研发总部及全球生物创新孵化中心今天上午已正式开工。
“省重大”清单中,产业项目依然是重头,包括1个创新载体项目和21个产业项目。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分别达15个和4个。在2021年的强引擎带动下,2022年的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备案也有了新目标: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含100亿元以上项目8个。
而众多的亿元以上项目虽然规模不很大,但其中不乏隐藏着专精特新的后备军。比方说,堰桥街道与集萃复材研究所共建的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产业园前不久就迎来一批来自大湾区的智造企业,这批总投资达12亿元的企业集群,将致力于打造惠山区的新材料产业链。

布子惠山的“双百亿”项目为无锡打响了2022招引项目“第一枪”,在这之后,惠山还有中铁建新基建研发创新产业园、江南文化科创带这2个计划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加速推进。
各板块也你追我赶、争相招商。50亿元以上的项目中,滨湖区正在推进无锡健适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项目;锡山区也在建设海尔创智谷、恩捷新材料产业基地;无锡开发测试云数据中心等项目已经开工或办理前期手续,将蓝图转为产业上摸得着的“砖与瓦”。
全市合力,
真抓实干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开创新局面,是一场需要各个部门全力共同完成的“接力赛”。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一流的项目落地,保障一流的项目生长——在重大项目推进会上不同部门表露了相同的心声。
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重大项目落地时全市上下打起了一场场“时间争夺战”,用优质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快建设快转化快见效。
把问题考虑在前面,项目的落地通道就更顺一些。聚焦项目需求,市行政审批局通过“三个一”,即“一张表单”整合各类申报材料,“一个窗口”办理全域通办事项,“一支队伍”提供代办帮办服务,通过解决好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畅通企业办事的流程。

这里的行政审批加快了速度,那边的工业用土地已经通过对上争取为企业解决烦恼。2021年,省重大项目保障率达100%、市重大项目按用地时序100%保障到位。
空间规划越早获批,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越早启用。用地、环评,积极对上争取,随着国务院试点委托用地审批权到期,进一步加大S2、盐泰锡常宜等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超规模征地的用地审批对上争取力度。
环评机制政策创新方面,争取省厅改革创新或授权无锡市开展改革试点,打通制约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总量指标平衡、延缓审批进程的痛点堵点,为项目环评审批和落地实施扫清机制和政策障碍。

一条数字化服务链,贯通了各级各类审批专业系统,也让重大项目建设审批实现了“一口入、好办事、管全程”。打造一个系统,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行政审批、备案、评估评审、中介服务、市政公共服务等事项可以全部在线上完成。这个系统可以从专业的APP与网站进入,还链接了“惠企通”服务平台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惠企政策。为了更好服务企业,网站内更开通了智能导服功能,智能咨询服务结合人工服务,为企业答疑解惑。

来源 | 无锡日报

记者 | 钱英洁、崔欣润

自由试驾之行,与吉利缤瑞一起趣玩无锡城!

文章开始之前,先说说买车这件处心积虑很久的事,现在终于攒了些钱,能够买个车啦!那天真想学着欧叔去自驾游,不过买车真的要考虑很多,颜值、空间、智能化、经济性...头大。

同事最近就一直吐血推荐一款车,就是本次试驾的颜值型车—吉利缤瑞。他的描述,简单直接有效,直接触碰到你的G点。颜值很高、人机互联强悍、BMA模块化平台、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售价7.98-11.08万元...

光看颜值就有些心动了,这次赶巧进一步体验这辆热门车。往往很多试驾活动被安排的特别紧凑,试驾时间太短,体验不能面面俱到,而这次吉利缤瑞的试驾活动玩的有点不一样,叫做“潮动无锡打卡之旅”。打卡之旅,可不就是玩嘛,实际上,缤瑞这次活动就是把年轻人周末和好友们驱车游玩的场景再现。

活动方推荐很多无锡经典的必游之地,一条是旅游线,华莱坞影都、贡湖湾公园、鼋头渚景区、拈花湾小镇、灵山大佛景区、无锡剧院等等。

还有一条是美食线路,南长街、定福记、三凤酒家、十面春风、小胖子海鲜公司等,然后由媒体自由选择前往,如此以来,真的是很自由的安排了!十分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出行理念,这与缤瑞推崇的年轻化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如出一辙。

先来说今天的主角A+级轿车缤瑞,缤瑞是吉利基于最新的BMA平台诞生出的首款轿车,BMA平台的好处,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利用车企模块化平台研发成本上的优势,买到更低的产品。据了解,缤瑞除了汽油版本外,未来还将推出PHEV、HEV、MHEV等更多新能源动力。

外观方面应该可以说颜值在线了,很上相,拍照很漂亮。整体的设计很吉利的味道了,家族式星河回纹前格栅与两侧个性的大灯融为一体、前冲式动感前脸、顶配车型采用全LED灯组,点亮效果不错。“时光竞速美学”设计理念,Fastback溜背造型设计,车顶流线顺应风的走向下压至尾门,带来0.28Cd的超低风阻和更高效的空气引流,让整车更动感、行驶更稳定。

车身尺寸方面,这款车的车身尺寸介于帝豪和帝豪GL之间,其车身外部长宽高分别为4680/1785/1460mm,轴距为2670mm,数据上没有太突出的地方,是一款中规中矩的紧凑型车。但溜背的造型是其亮点之一,很有运动、时尚,现在溜背真的很流行。

尾部双C式进气口、轿跑风高腰线、菱形双排气管和发动机盖上隆起的肌肉线条等设计,更突显了时尚运动感。值得一提的是,17寸的双色双五辐造型轮毂很有性能车的范儿,也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视觉效果。

其中,三条扭转式的光弧组合LED大灯,很有吉利特色。重点是,前大灯还应用了智能切换远近光技术,对于1000m距离的对向来车可进行有效识别,提高行车安全性。

来到车内,缤瑞在细节上做了不少调整及优化,虽算不上豪华但绝对不缺质感,西湖拱桥式的中控台设计和镶嵌其中的金属拉丝面板、10.25英寸的中控触摸大屏,还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集成物理按钮。让车辆氛围更年轻且科技感的。

其中,方向盘采用了全新的运动化设计,6点位置大面积的镂空设计十分具有创意。方向盘左侧的多功能按键配备了一键紧急录像功能,在该功能开启下所录制的视频数据,并不会被行车记录仪自动覆盖。

全液晶仪表可显示导航、车道保持等安全设置、多媒体及常用的车辆信息,同时还可根据驾驶模式的调节改变显示效果。

在中控大屏下方,缤瑞保留了空调操作的少量实体按键,方便驾驶者在开车过程中实现盲操作。中控台底部,缤瑞设计了一个非常宽大、好用的储物格;在顶配车型上,这里还可以实现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因而也被称为“悬浮能量舱”。对于数据线恐惧症一族来说,这真的太方便了。

“嗨,缤瑞,我想听歌”、“嗨,缤瑞,我饿了”都能迅速得到反馈,整体感受,缤瑞的人机交互做的很好,这要得益于缤瑞的GKUI智能生态系统。其主要功能由安卓操作系统、10.25英寸电容屏和科大讯飞3.0云智能语音系统来实现,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实现车窗、天窗、空调、多媒体、导航等操作。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语音系统自带阵列降噪功能,但在主驾车窗开启的情况下,语音识别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内饰印象深刻的还有缤瑞的座椅,缤瑞的驾驶舱对驾驶员照顾周到,从坐进驾驶座就能感觉到,前排座椅包裹性很强。舒适性+运动性,舒适性是手感很好,运动性就是当快速过弯,掉头时候,座椅带来很强的安全、包裹感,让驾驶欲更强。

乘坐空间方面,缤瑞的表现还算不错,此次试驾全车四人,没有感到拥挤。

此外,39处储物空间也是赞扬的设计,很实用。至于后备厢,容积为470L,当后排座椅按照4/6比例放倒之后,可以扩展到808L。

试驾中,缤瑞有1.4T四缸+CVT版本,也有1.0T三缸+6DCT版本,最大马力分别为133Ps和136Ps。我们试驾车型是1.4T版,最大功率98kW,最大扭矩:215Nm。发动机动力储备很充足,起步阶段很轻松,当油门深踩,降档后转速升高,爆发的动力可以让这台紧凑车型瞬间提速。缤瑞1.0T车型,该发动机虽然动力不大,却是吉利带来的技术较新的发动机,不仅经济省油,动力储备也很充沛。

整个试驾坐满了四个人,缤瑞在过弯、加速各种道路上都非常轻盈,车辆的转向指向性高、底盘扎实、攻弯的稳定性又好,驾驶起来很有乐趣。

悬架调教相当不错,缤瑞采用了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式的悬架组合,并在转向节与副车架部分进行了轻量化处理。一句话概括缤瑞底盘很整,在经过坑洼路面时,车身没有预想的那种松散和廉价感。它的前段滤震表现偏舒适,而后段的支撑力度也充足,能较好吸收路面上的细碎颠簸,面对较大颠簸时悬挂的回弹速度很快,表现得很有韧性,有质感,车内乘坐的舒适度比较理想。车身刚性很好,同时路噪抑制也很到位,整体质感很有欧洲车的风范,在同级别里很有优势。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缤瑞的L2级别的自动驾驶算是很好的帮手,可以调节修正力度的车道偏离辅助系统,0-150km时速可跟随前车行驶和车辆起停的全车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让驾驶简单了很多。所谓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包含ICC智能领航系统、全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LKA车道偏离辅助系统、AEB-P城市预碰撞安全系统(带行人识别)、IHBC智能远近光控制系统等。在博世第4代毫米波雷达和超广角摄像头的辅助下,日常驾驶变得轻松无比,而且更安全。

最后,试驾完对这款小车的好感提升很多很多,不仅仅局限于颜值了,当然像很多人一样,吉利缤瑞1.0T跟1.4T哪个更好,更实用一些?说起来1.0T和1.4T车型相比,配置比较丰富,油耗也更低,搭配的是6挡双离合变速箱,相较于CVT变速箱,动力表现更好,这也是三缸1.0T比四缸1.4T卖的贵的原因吧!值不值,表现如何?建议大家可以去试试,我赶紧数数自己的金库去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无锡吉利4s店地址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